加薪重要还是升职重要?

在职场的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升职加薪,但有时候加薪并不一定升职,而升职也不一定在收入上有很大提升,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选择?

首先从HR专业角度来说明,在职场上的提职加薪一般都是联动的,但也确实存在加薪不提职,提职不加薪的情况,无论如何,这两件事都是好事,都是公司对你工作的一种肯定。但是加薪不提职,比较常见,这是因为加薪是对你的年限、业绩的一种肯定,并非代表你具备提升上一个职级的素质;提职不加薪,比较少见,常常是小型公司的“画饼”,或大型公司的“明升暗降”。今天,我从公司提职加薪的运行机制来解读这个问题。

第一:从第一张图表上可以看出,你的职位和薪水都是早就定格在职位薪酬大表里

正规的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职位和薪酬匹配的路线图。从这张表可以看出,职员的发展、成长和薪酬增长的蓝图。

企业的薪酬图构成有四个部分组织。第一部分,就是有一条职位晋升的梯子。

管理人员,就是管人、带队伍的领导人员,从1级可以到14级,这就是提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一条线上的人员,俗话说就是“当官的”。

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人员主要指从事财务、人力、法律等专业的人员,技术人员主要指从事计算机、工程、设计等技术的职员。这些人,也不能千军万马都去挤当官的独木桥,只要专业好、技术高,仍然可以从1级升到10级,如果再升,有可能专任高级管理人员,简称高管。

支持类的或者是技能操作类的人员,由于技术含量低、岗位市场价位低,你看这张图,从1档升到5档就到天花板了。很简单,你一个前台再优秀,做到金牌前台也就值5000元月薪,因为市场价位已经决定了这个工种的价格。

第二部分,就是定好爬梯子的尺子。比如,你从1档升职都2档,需要多少年限、具备什么能力、取得什么资质、做出什么业绩,都是明码标价的。但是到了10级以上的高管层次,就不是按照这把尺子来衡量了,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具备10个核心领导力,比如较好的情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战略眼光、坚忍不拔的性格等等。

第三部分,就是怎么来操作运作,把人才选拔出来、晋升到位等业务工作。

第四部分,就是怎么帮助人才更好的发展

第二:从第二张图表中可以看出,你的薪水还要受到市场价位分位图的影响

什么是分位?如果有100个数,排在第10个的即为10分位值,排在第50个即为50分位值。比如,市场上有五个HR经理,工资分别为:4,500、 5,000、6,500、7,000和8,000。那么,薪资带就是:中位值就是6500元。

在同一个行业,一个相同的职位价格,基本也是行业内的公认的游戏规则。但是,同样一个HR经理,在这个企业工资是6000元,那个企业就能开出8000元,这是为什么?

每一个层级的职位都有不同的价格,你出价低了,这个HR经理就被别的企业撬走了,如果你出价高了,你的人工成本就高了。企业一般会通过外部薪酬调查,来确定薪酬的外部竞争力,通常会考虑到当地市场薪酬水平以及竞争对手薪酬水平,最后决定企业的薪酬水平策略。

企业一般可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是市场领先原则,如果企业缺人才,就是把这个职位的价格定的高于平均数(50分位)。二是市场跟随原则,企业根据自己在行业里的地位,瞄准标杆企业来确定跟随的价格战术。三是成本导向原则,企业不考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反正不缺人,就尽可能地压低人工成本。四是混合薪酬原则,企业就是“看人下菜”,对核心骨干人员给予更高的市场分位,对企业一般人员尽可能压缩工资。

也就是说,你来这家企业,给你开多少钱,是企业提前就已经根据以上策略确定好的,你的价格和命运还是牢牢掌握在企业的手里。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你说的提职不加薪的原因,因为你这个职位在市场上并不稀缺,价位就值这么多。你提职的了,企业无意给你加薪,是因为你不愿意干,市场上有的人愿意干,所以,没有必要通过加薪来体现这个职位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个职位的价格已经与市场接轨,没有必要再加薪了。

第三:从第三张图表中可以看出,你如何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

企业可以给你定位基本薪酬,但是你的能力、职位和业绩是变化的,所以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只能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企业给你多少钱,一是根据你的职位,二是根据你的能力,三是根据你的业绩。如果企业给你的价格不能符合你的价值,那么你可以选择跳槽去市场价位高的企业。一些好的企业,同样的职位市场分位要高一些,但是企业入职的门槛也高。比如去年统计,同一职位70%的好公司市场分位在50%—75%之间,有20%顶级企业的市场分位始终保持在80%以上,也就是说,只要你进入这些好公司,干同样的工作,身价倍增。职场就是这么不公平。

如果上述例子中的那个50分位的HR经理想跳槽到另外一家企业,你的期望值是拿到70分位的工资,如果他并没有突出才能,70分位超过这家企业的同类标准,老板会拒绝他的提薪和入职。

综上,你可以从上图上,找到自己的差距和问题,来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不管是加薪也好,升职也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收入。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和薪酬水平,最好的途径,就是提高能力,增加能力价格;提高业绩,增加业绩价格;最终都是为提升职位,当你达到十级以上的高管层级时,才知道什么叫一览众山小。

加薪重要还是升职重要?

—瞬间的感动朋友:再三谢谢你的邀请。

加薪和升职,要—分为二的看:加薪是硬货,打工就是为了挣钱,实实在在。升职是激励,对打工人来说,升职即加薪,只要级别到,薪资就会加。加薪:分国企和私企两种情况

国企受管理的制约,单独为某个人加薪,是不可能的,只有奖励红包。私企管理灵活,只要能力强,为公司创造了最大化的效益,随时都可以加薪。35岁以上人员更看重加薪,上有老,下有小,生存压力大嘛。

升职:分管理岗和技术岗

管理岗要求具有超强的管理能力,善于上下沟通,情商大于业务能力。技术岗则只要求技术,只要技术过硬就能升职,但职位名称不变,只是技术档升职。35岁以下年青人更喜欢升职,因为每升迁—级,学习的档次都不—样,更利于提高自己,促使自己更加努力

几点建议

①新员工更易加薪。加薪更易激发他们的斗志,工作更热情,更投入,效益会更好。②公司效益好,承受能力强时更易加薪。公司订单多,防止人员流失,更何况熟手呢。③严防虚假升职,只是职务名称改变,而向上汇报的层级不变,工资也不增加的升职。总之,公司套路多,打工族更要勤于思考,精于思考,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公司,才能达到升职加薪的目的。.

(图片来自网络)

加薪重要还是升职重要?

我喜欢升职,只有升职了在公司里眼界会开阔一些,认识力增加,知识面增大变强。修养也会提高,业务全面独当一面时你还会再乎你工资不高吗。

加薪重要还是升职重要?

升职~能力!加薪~自身!

加薪重要还是升职重要?

2015年随着国家鼓励大众创新,在政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加入到创业的大军中去,互联网是许多年轻创业中的主要发展,有的公司获取了百万人民币的融资之后,队伍开始壮大起来,90后员工管理成为了许多企业经营者头疼的问题,现行企业管理往往借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动不动资历来论薪排辈,结果导致90后员工的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互联网企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企业呢?

年资不是重点,拿出能力才能说服我

像Facebook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几个地区,平均年龄是28岁。公子义研究facebook,Uber这些年轻的互联网巨头发现,90后最大的特色是: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的时候,以学习曲线为主轴,而不以任职时间长短为依据。

我们的父辈认为成功奠基于经验、资历,需要时间累积。好比说,你担任了一年的主管,想要往上升成为经理司会告诉你需要当满两年主管,才有资格和能力胜任经理一职。

不过,公子义会问,如果我具备经理需要的所有能力和知识,为什么不能够担任经理?

这是两个年代很重要的区别,当你告诉公子义,你需要做满两年才能升迁到下一级的职位,我会认为这一点也不酷、我不喜欢这个工作,然后离开公司。重视能力的展现,相信成功是可以靠学习技能获得的。

90后用户画像分析!

在公子义看来,在互联网公司的人年龄在20—35岁,因此我们要思考的是在这份工作中,我的能力有没有成长、我有没有不断地学到新东西。这也是他们在和主管相处时,希望主管能给予很多反馈的原因,让他们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怎么样可以让自己更进步。

因此,在给员工反馈时,不能把重点放在任职时间上,不能告诉他们:「你无法担任协理,是因为还没待满两年。你得说,是因为缺乏A、B、C三种能力和技巧。这才会获得认可,并且促使他们尽全力去学习。

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面对企业员工时,如果还执着于该在公司累积多少时间才适合升迁的管理理念,那你会失去所有的好人才。

学得快的员工会认为自己具备的能力多,却只因为待得不够久而无法担任更高的职务,还不如离开;学得较慢的员工就会留下来,他也会觉得不需要太努力学习,反正只要待得够久,就能够往上爬。

90后队伍的成长更多依赖于学习!

如果你想留住最好的人才,你得尊重重视学习曲线的新观念。

打破阶级空间,让主管和员工随时交流

因应互联网企业必须重视学习的价值观,采取了开放式的办公空间。企业高管的不再待在独立的办公室工作,而是和所有人坐在同一个空间。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职位的员工想请教高层的建议,不需要透过秘书约时间,直接走到他的身边就可以进行交流。

这个设计是为了员工能够更直接从主管身上学习。虽然有些人会觉得,这让主管花很多时间在交谈和指导部属。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代表公司投入更多时间培养人才,使他们获得更多成长。

针对90后的个性,管理者更多应该担任的是导师!

管理我们的员工,主管势必得花更多时间担任导师,告诉部属他做到了什么、需要做什么、要加强什么。

而这当中碰到的大问题是,如果员工告诉我他学不到新东西,我知道我可能快要失去他了。管理90后员工的最大威胁,在于他们感觉工作内容无聊,或是一直在做例行工作,如果再不改变,他就准备离开了。

当这种状况发生,公子义建议可以透过调派到外地,或是让他做不同领域的工作来创造学习的新机会,象是从运营调去做区域市场负责。

只要你愿意学习新知,公司永远有位置留给上进而有才能的人。重视员工的学习需求,以此来留住优秀人才,正是facebook,Uber能够成为全世界互联网巨头的原因。

欢迎关注【公子义】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加薪重要还是升职重要?

我偏向于升职,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横向晋级(如初级、中级、高级、资深、首席等)往往没有纵向晋升(如组长、主管、经理、总监等)来的要实惠。尤其是年龄在35岁左右或以上,如总经理、总裁等高管层,用人单位往往先看你的职位,在根据职位来衡量你究竟值多少钱,你的经历反倒是其次,毕竟年龄摆在那里,也不会差到哪去。还有就是如果年纪很轻,建议加薪为主,晋升为辅,趁年轻多学习技能,因为这个时候,如果贸然选择晋升管理层,常常会尾大不掉,顾前不顾后,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