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结衔要怎么打?

诸葛亮的结衔:汉丞相领益州牧武乡侯诸葛亮。可以参考《三国志·先主传》。

首先我们要明白结衔是什么意思,要不然茫然的答题,看不懂也是白搭。

结衔的意思

结衔是指旧时官吏签署官衔。

古代官吏编制罗列用的官衔,就叫做结衔。还有诰册奏表等官司行文(就是写一些相关章奏之类的文书)。以及墓志、神道碑等一些适合的场景所需要提及的一个身份标识。

就是自己做过什么官,有过什么头衔,就比如现在的的某某省某某市的某某市长;某某市某某单位某某厅长、院长啥的。

汉丞相领益州牧武乡侯

诸葛亮的汉丞相领益州牧武乡侯为何这么叫呢?

其中引用的刘备进位汉中王时群臣向汉帝上的文表就是如此排列。如: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

都是位号在前侯封在后。

特别是刘备,表中写的是“(汉)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刘)备”。基本就和诸葛亮这个差不多了。

诸葛亮结衔全称

《诸葛亮传》

“建安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於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

参考《后汉书·董卓传》:“

(李)傕又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

诸葛亮的全部头衔就是:汉丞相录尚书事,开府,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假节,武乡侯诸葛亮。

诸葛亮的第二种全称,在汉魏时期“假节”也有“使持节”的用法。

诸葛亮官职也可以写作:使持节丞相录尚书事,开府,领司隶校尉、益州牧,武乡侯诸葛亮。这个用法主要是用在正式诏命或者表文里。

诸葛亮搞笑型的“结衔”。

历史看的太乏味了,我们加点趣味可好。

汉昭烈皇帝匡扶汉室之路的拨雾者;后主依赖怀念的相父;观尽天地古今,智谋无人能及的无双国士。

扶大厦之将倾倒,受命于危难之际,坚定不移的季汉之高墙,六出祁山,站在五丈原仰望上苍的老人。

闭着眼仿佛回到了隆中的草庐,睁开眼时眼前却是七星灯的汉丞相诸葛亮。

还有从未见过厚颜无耻之人者。

蜀地的守护者,南阳的“村霸”,沉睡的坦格利安,水中的徒利,弓箭吞噬者,风之召唤师,八卦布阵师,毒舌杀手。

挥泪的刽子手,空城里的琴魔,连弩射手,木牛流马的发明者,七星灯续命师。

大家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历史也没有那么枯燥乏味了呢!

我是@历史紫陌阁,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期待和你一起探讨更多的问题。

题外科普:

历史上结衔最长的人是元末的权相:伯颜,总计246字,为史上最长。

墓志就是指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

墓志分上下两层,上层称为“盖”,下层称为“底”,底部刻有墓志铭,盖上刻有标题。

神道碑是墓道前记载死者事迹的石碑,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

神道碑上的内容与墓志铭大同小异,也是记载逝者生前事迹的,只是立在墓道旁边。

神道碑与墓志铭的区别是:墓志铭放置于墓穴中。神道碑是立在墓道旁边的,墓志铭陪伴逝者,神道碑便于生者观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