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到底犯什么罪?

5月28日凌晨2点30分左右,华为CEO孟晚舟“双重犯罪“案裁决公布了,加拿大卑诗省最高法院法官Heather Holmes对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阶段审议作出裁决,因“双重犯罪”,孟晚舟未能获释!

双重犯罪是什么意思

“双重犯罪”又称“相同原则”的含义:成为引渡理由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双方法律都认为是犯罪的行为。是指国际间引渡犯罪人时,作为引渡理由的犯罪必须是双重犯罪。

双重犯罪原则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广泛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指只有当请求国与被请求国双方都认为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并加以处罚时,才提供司法协助。

作为“习惯国际法”的双重犯罪原则,不仅适用于调查取证、送达文书等狭义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更适用于引渡、刑事诉讼移转、被判刑人移管等涉及人身自由的场合。

直白的说就是孟晚舟触犯了加拿大的法律,又触犯了美国的法律。

孟晚舟简介

孟晚舟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硕士。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公司国际会计部总监、华为香港公司首席财务官、账务管理部总裁。现任公司CFO、副董事长。

美国和加拿大的引渡条约

美国、加拿大在1976年就已经签订了引渡条约。依据两国签订的最早的条约,美国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在美国犯下罪行,并提供充足的资料给加拿大检方,加拿大审核之后就会启动引渡程序,将犯罪嫌疑人移交给美方。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加拿大可能是开窍了,觉得自己国家也应该有一套引渡条款,不能完全听任于美国。所以在1999年加拿大颁布的《引渡法》中规定:

只有依据加拿大法律被判2年以上监禁或者更严重的刑罚时,才可以启动引渡程序。

还有一点特殊的约定,《加美引渡条约》的第2条第1款规定:

被申请人如果依据加拿大法律和美国法律均被判1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属于可以进入引渡程序的范围。

孟晚舟被定罪情况

基于上述资料,加拿大大院对孟晚舟做出裁决的依据是:一方面美国提交的证据证明了孟晚舟触犯了美国法律并被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另一面孟晚舟触犯了加拿大法律并被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的要求对孟晚舟进行逮捕。在后来的一年多里,双方在法庭上围绕“孟晚舟案件是否符合双重犯罪”进行较量。

北京时间5月28日凌晨,加拿大法院对此案件作出重要裁决,宣布孟晚舟案件符合“双重犯罪”。

根据法庭判决书显示,美国方面指控孟晚舟涉嫌在2013年向汇丰银行美国子公司撒谎,以骗取近10亿美元的信贷。美国一直以来对伊朗进行制裁,孟晚舟被指控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规定,于是美国要求加拿大对孟晚舟进行逮捕,并且引渡至美国。

现实情况

温哥华的一名本地律师认为孟晚舟获胜的可能性很高。加拿大温哥华的刑事辩护律师博庭,曾参与过几百起引渡案件,他对加拿大媒体表示,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孟晚舟有较大机会胜诉,几率大约七成。然而如今发生这样的情况,实在让他们感到意外,也让所有中国人感到失望。

有我国媒体表示,美国的确正在制裁伊朗,但加拿大并没有制裁伊朗。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孟晚舟的确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禁令,但这件事情在加拿大不属于违法行为,为何符合“双重犯罪”标准?背后是否另有其它的影响因素,很多人持怀疑态度。

判决之后,孟晚舟是不是真的要被引渡到美国呢?

其实,就算孟晚舟被判“双重犯罪”,也并不代表孟晚舟就真的会被引渡到美国,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因为依据《加美引渡条约》第8条规定:

根据被请求国的法律,不管是否已经做出引渡决定,被引渡人都有权依据被请求国的法律,用尽所有法律手段以及救济资源,继续提起上诉和司法裁决。

也就是说,孟晚舟可以立即上诉,并且用尽任何法律手段,与加拿大的法律体系死磕到底。

结语:

总之,希望孟晚舟女士一切平安,早日回国,祖国永远和你在一起!必胜!加油!

大家对孟晚舟事件怎么看?说说你的看法。

我是紫陌,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更多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