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三从大伯家拿生活费,可结算时他账本丢了大伯也忘了怎么办?

老公高三那年,公婆在外面打工就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当时没有手机支付,公婆让老公从他大伯家拿生活费,可之后却遇到了难题,帐算不清了!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每个月老公都会从他大伯家拿生活费,有时候上个月没有用完就会拿得少一些,当然有时候要买学习资料就会拿的多一些。

老公怕忘记,就把所有的帐全部记在一个笔记本上了,每个月拿了多少,一笔不差,而且还记了总账。

可是高三毕业后,老公成绩并不理想,就出去打工了,账本留在了家里,公婆也没有回来,一直在外面打工!

两三年后,老公一家回来了,可是账本不见了,家里的门被人撬开了,很多农具之类的都不见了!

但帐还是要还的,公公找到大伯说老公之前的账本不见了,看大伯还记不记得多少钱,一把还给他!

也许是大伯有所顾忌,他并没有告诉公公老公从他那里拿了多少钱,而是说自己也忘记了。

当时公公很纠结,这该怎么办呢?如果钱还少了,大伯肯定有意见,具体该还多少呢,自己心里也没个数。

公公找到老公,问他每个月有没有从大伯那里拿过超过400块,老公非常肯定地说没有!最多一次也是拿了350块!

最终,公公给了大伯5000块,虽然知道自己吃亏,可人家也帮了不少忙!

对这个事,婆婆是非常不满的,凭什么给那么多钱?一个月最多350,12个月,也就4000多一点,而且还有放假时间,给个4000块钱足够了!

可公公坚持要给5000块,当时老公也不理解,慢慢地过了这么多年,现在老公完全理解公公为什么那么做了!

所以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理性看待,无论如何都要多给一点,这就是人情世故。

儿子高三从大伯家拿生活费,可结算时他账本丢了大伯也忘了怎么办?

在2002年的时候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上小学5年级的我寄宿在舅舅家,在学校吃饭是自己带米去学校用饭盒蒸,然后每星期另外拿5元买菜吃。

要在学校吃13顿饭,每个星期5元生活费,这是父母给我交代的。那个时候学校的菜时蔬之类的就是3毛,土豆片2毛,清汤1毛。

舅妈喜欢吃薄荷糖,刚开始去她家寄宿时,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她买过一块七毛钱的糖。

拿了两个星期5元后,再一次拿钱舅妈说你要省着点用啊。

为了拿钱的时候不被舅妈说,几乎每顿就买点汤喝,每次拿钱舅妈就会问还剩几块,剩两块就给三块,剩三块就给两块,每星期还是凑成5块,一个学期下来,我记得后来就拿过一次5块的。

第一次拿钱的时候,舅妈就说你不用记账,我记就行了,所以我就没有记过账。

那个时候跨行取钱麻烦手续费也高,舅舅说让我父母把钱打回来他帮忙存着。

到了年底我妈回来了和舅舅算账,每个星期5元生活费,一个学期算的22周,两个学期44周,每周带的米一天算一斤半,一星期7.5斤算10块钱,44*5+44*10=660,每天1块钱的零食钱,一年365,生活费每天8元365*8=2920。

父母在温州鞋厂做鞋,鞋就会买了寄回来,每次也会给舅舅家的孩子买,鞋寄回来了都是放着,几个月后我就不能穿了,就只能给妹妹穿了,我鞋坏了舅妈就把她自己做的毛线鞋给我穿,那种鞋我一个月要穿坏一双,一双鞋卖25,算上买衣服的钱一年下来算了5300多块钱。

舅舅说钱不够,要给他补,我妈拿出汇款单一算给舅舅打了7000块钱,我妈也清楚算多了,不是每天都吃零食的。

别人帮忙照看孩子也辛苦,还要操心,很不容易,不帮忙照看就出不了门,也就无法挣钱了,多了也没说穿,不然影响了亲戚之间的关系。

题主的这个问题就只能多算一些,都高三了,就算不记得详细的,每星期平均拿多少总记得吧!不要说每星期都不一样,一个高中生每个月,每个星期生活费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班主任也会告诉家长给多少生活费合适。

总不能别人照看了孩子,还让人家吃亏,也许大伯从来没把生活费记在心里过,心里只有那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儿子高三从大伯家拿生活费,可结算时他账本丢了大伯也忘了怎么办?

都是血脉亲情的一家人,在我看来,如果大伯家经济不如你家现在好,别说当初还借过钱,就是没有借,过年过节孝顺长辈也花钱。

只能多给点,不能让人家吃亏。不能因为几千块伤了一家人的和气。

就算账本没丢,算出三千多,也要多给点。毕竟也麻烦了人家,人要有感恩的心。

儿子高三从大伯家拿生活费,可结算时他账本丢了大伯也忘了怎么办?

你在人家手里拿钱人都没记账,说明大伯这人很不错,只多不少心怀感恩的给大伯,换个人给利息不一定借给你。

儿子高三从大伯家拿生活费,可结算时他账本丢了大伯也忘了怎么办?

大概估算一下,多给一点啊。

孩子上学,每个月的花费应该差不多,所以估算应该是可行的。大伯愿意帮你照顾孩子(定期帮给生活费也是一种照顾),你多给一点也是应该的,并且高中生的生活费又不多,你就算多给50%也多不了多少。

还有,如果可以,最好让大伯先估个数,然后你再在这个数上多给。

无论如何,都要感谢大伯对孩子的关照!

儿子高三从大伯家拿生活费,可结算时他账本丢了大伯也忘了怎么办?

我认为这样的事情是得到大伯真心实意的帮助,这份情是难得的,要是没有大伯的及时出资孩子上学也不会这么顺利。以后有能力还款就是账本不丢也要多给一些,这是感情和良心账,多给是应当的,知道感恩比什么都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