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
人比人气死人,同样是长公主,梅开三度的平阳公主已经够显贵的了,可是跟馆陶公主一比,只能躲墙角羞于见人。按理来说,平阳公主的丈夫们,要比姑姑馆陶公主的丈夫拿得出手,在妻以夫贵的古代,她怎么就成了丑小鸭呢?
嫁得多不如嫁得好,馆陶公主有双重身份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同母长姐,从出身上讲,二人都同样具有尊贵的血统。
馆陶公主的丈夫叫陈午,封堂邑侯。陈午是谁呢?他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婴的孙子。陈婴名气不算大,在功臣榜直排第86名,不过他原本是有机会跟项梁比肩,比刘邦的起点要高得多。
陈婴原本是秦朝东阳县县令的秘书,秦末农民起义,一群小青年干掉县令,强推陈婴为首领,人数迅速扩充到两万人。但是陈婴认为自己没那个福份,把两万大军交给了只有数千人马的项梁。项梁死后,陈婴又成功押宝刘邦。
陈婴的成功告诉我们,正确认识自己,退一步有时候比盲目前进更好。想想当年多少英雄好汉都化作尘土,默默无闻的陈婴,却因为退一步,迎来家族的崛起。
说到平阳公主的夫家们,馆陶公主自惭形秽。平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叫曹寿,曹参的曾孙,曹参还用介绍吗?甩陈婴十八条街。不过,曹寿并不“寿”,早早撒手人寰。
于是平阳公主梅开二度,嫁给了第二任丈夫夏侯颇。夏侯颇是汝阴侯夏侯婴的曾孙,夏侯婴是刘邦专职司机,年轻时二人是一对“损友”,想当年夏侯婴为了救刘邦,差点送命。陈婴跟夏侯婴相比,至少也要被甩十条街。
可惜夏侯颇作死,跟父亲的侍妾乱搞,案发后自杀了。于是平阳公主又梅开三度,这一次她嫁给了大将军卫青。陈午、曹寿、夏侯颇都是“富四代”,人家卫青可是白手起家的大咖。
连嫁三夫,个个都是精品,平阳公主为何就没有馆陶公主横着走的气派呢?
数量多不一定质量高,平阳公主的丈夫们虽然是精品,但无论如何没有馆陶公主的“惊天一嫁”。当然,那不是她改嫁,而是她把女儿陈阿娇嫁给了汉武帝,成功地为自己谋得了第二个身份——皇后的生母,皇帝的丈母娘。
估计平阳公主哭了:人生不光要拼爹拼丈夫,还要拼女儿,跨度太大了!
比较可惜的是,陈阿娇无子,要不然将来外孙做太子,馆陶公主还不知道牛气成啥样。
我的幸福我做主,馆陶公主更擅长经营人生平阳公主拼爹跟姑姑打了个平手,拼丈夫略胜一筹,拼女儿输得精光,更关键的是,“拼自己”她跟姑姑差距也太大。
平阳公主为了自己的未来,也向姑姑学习,拼命巴结皇帝弟弟。最常规的操作手段就是给弟弟送美女,平阳公主先后给汉武帝贡献了两位美女,一个是卫子夫,一个是李夫人。
这两位美女,一位取代了陈阿娇住进椒房殿,一位死后被追谥为“汉武皇后”,从质量上讲,远超馆陶公主给汉景帝进献的美人。看起来平阳公主胜了,其实馆陶公主憋不住笑了:大侄女啊,你还嫩了点,听说过组合拳吗,姑妈给你涨涨见识吧。
- 1.让领导离不开你
馆陶公主在窦太后和汉景帝中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太太总想把手插进朝政,又天天梦想着汉景帝能立老儿子刘武为皇太弟。所以,母子俩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馆陶公主穿梭于两边,两边拍马屁,两边递小话,对化解母子俩之间的隔阂,起到了融合剂的作用。她的存在,让他们母子兄弟的权力斗争,融进了家的温情。
相反,平阳公主仅仅扮演了婚介所的功能,有她不多无她不少。
- 2.成功要向前看
馆陶公主的眼界和人生规划能力,远不是平阳公主可比,她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就能认识到,光靠母亲和弟弟,既保不住自己的一世荣耀,更不能保证子孙后代的显贵。所以,人要有忧患意识,要与时俱进,要学会走一步看三步。
女儿陈阿娇就是在馆陶公主的运作下,才坐上皇后宝座,甚至她为此“拆掉”了刘荣这块绊脚石。如果不是陈阿娇不争气,馆陶公主无疑是最成功的长公主。
平阳公主显然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了卫子夫和卫青身上。这很不靠谱,不能把自己的血液,融入皇家,就没有未来。
- 3.胆子大一点脸皮厚一点
馆陶公主的胆,估计是平阳公主的数倍大,连男人们都要折服。她设陷阱下套子,干掉了栗妃,废掉了太子;她胆敢逆龙鳞,几次企图谋害卫青姐弟;丈夫还在世她就养男宠,汉武帝面前也不回避。
馆陶公主脸皮也够厚,她不顾自己与栗妃之间的矛盾,为了女儿的幸福,腆着脸向栗妃求亲。被栗妃羞辱后,她还能“堂堂正正”地转脸跟王娡联合。
总之,馆陶公主相当放得开,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做,也拉得下脸。
跟馆陶公主比,平阳公主就是个小女人。当初改嫁卫青前,她还一度因为卫青骑奴的身份,觉得很掉价,换作馆陶公主,恐怕早就主动出击了。
成功不能孤军奋战,馆陶公主始终绑定“刘字号”标签娘家是女人的过去,夫家才是女人的未来,馆陶公主这个嫁出去的姑娘,居然能做到让人们只记得住她姓刘。正是靠这个永不褪色的“刘字号”标签,她让娘家人始终为她的成功做背书。
馆陶公主跟钉子户一样,长期泡在宫中,名义上陪太后开心,事实上窦太后强化了她作为刘家女儿的存在感。平阳公主呢?很守妇道,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早就姓了曹。
馆陶公主常常出现在汉景帝身边,表面上替汉景帝弥合他与窦太后的裂痕,事实上汉景帝替她打上了皇帝姐姐的身份。平阳公主呢?只会静等皇帝的下一次光临。
馆陶公主总出现在后宫女人和孩子们中间,在拉拢关系的同时,她等于也向众人宣誓:我是刘家姑奶奶,你们的半个主人!高度怀疑,后宫的女人们看到平阳公主,撞个跟头也未必认识她。
馆陶公主有这些标签助威,做什么事都有狐假虎威的优势。平阳公主则“自觉”地把自己孤立于皇家之外,存在感极低。
不过,平阳公主应该不会为此感到遗憾,权势这东西就是瘾头,沾上了容易伤身。比如馆陶公主,自己高傲了一辈子,到头来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被废,凄凄惨惨地卷缩于冷宫苦度余生,她的内心或许如刀割一般吧。
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
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虽然都是贵为长公主,位同诸侯,但她们的人生境遇,却是相差甚远。
馆陶公主刘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她虽是女儿身,但却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一个孩子,是家中长女。而她的母亲窦漪房,更是刘恒最为宠爱的女人,不仅为刘恒生下了长女刘嫖,还有长子刘启以及次子刘武。在刘恒还是代王的时候,窦漪房母女,绝对是代国王室女眷中除了王太后薄夫人以外,地位最显赫的存在。
母亲窦漪房宠她,弟弟刘启敬她,幼年时期的刘嫖,就享受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待遇。
公元前180年,随着诸吕被平,代王刘恒被迎立为帝,是为汉文帝。刘嫖一家的地位,迎来了一个质的攀升。母亲窦漪房被册封为皇后,弟弟刘启被册立为太子,而她自己也成了馆陶公主。凭借着母亲和弟弟的身份,再加上自己长女的优势,刘嫖在同辈诸位皇子公主中,依旧是地位尊崇。
后来,刘嫖下嫁给了堂邑侯陈午,而堂邑侯一脉,在朝中并不出众,仅仅只是一个普通列侯罢了。按理来说,嫁人之后的刘嫖,会逐渐远离朝堂,将主要身份从长公主变成侯爵夫人。
但是,刘嫖有个好母亲。她作为窦漪房的独女,一直都是备受宠爱。而窦漪房的其他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需要忙于国事,一个是诸侯,需要到封国就藩,所以能经常陪在窦漪房身边的就只有刘嫖,于是窦漪房时长召刘嫖入宫中作伴。窦漪房去世之后,还将自己东宫所有的财富都留给了刘嫖。
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和皇后亲近,时长入宫的缘故,刘嫖接触朝堂政事无疑是更加方便。文武百官就算是不看她刘嫖的面子,那也要估计皇后以及太子的颜面。所以刘嫖在朝中非常吃得开,陈家也跟着沾光。
汉文帝驾崩之后,刘嫖的地位更是进一步提升,作为皇帝的长姐,太后的独女,刘嫖不仅有着母亲的宠爱,还能得到弟弟的纵容。朝堂上下,任谁都得让她三分。
当然,也有不待见她的,比如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刘嫖这个当姐姐的,体贴弟弟私生活,经常会张罗着给汉景帝接受美丽的女子。对于栗姬来说,这无疑是在给她找情敌嘛,所以她对于刘嫖非常看不惯。
当然,看不惯刘嫖的人肯定不少,但是他们不会表现出来,而栗姬仗着汉景帝宠爱,加上儿子刘荣又是太子,所以并没有太多顾忌。当时刘嫖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以便于后面当皇后。但是栗姬因为不喜欢刘嫖,便拒绝了。
《史记》: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
刘嫖是个记仇的人,她转头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当时还是胶东王的刘彻,然后在母亲和弟弟耳朵边上,时不时的说栗姬母子的坏话,并且极力夸张刘彻和王夫人。最终,太子刘荣被废,贬为临江王,栗姬因此而愤懑不平,最终抑郁而死。
在此之后,刘彻成为太子,并在汉景帝驾崩之后继位为帝,也就是咱们熟知的汉武帝。而刘嫖的女儿陈阿娇,也如愿当上了皇后。如此一来,刘嫖不仅仅是皇帝的姑母,更是汉朝的外戚,被尊称为窦太主,地位更加显赫。
当然了,刘嫖的结局并不好,因为女儿陈阿娇被废的缘故,其权势也逐渐衰落。不过,总的说来,刘嫖的一生还是非常的幸运的。凭借母亲、弟弟的权势,她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后世的公主里面,很难找出她这样的人了。
比如同样是贵为长公主的平阳公主,比起自己的姑母来,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平阳公主虽然也是皇帝的长姐,但她的出身其实并不好。因为在平阳公主小的时候,她的母亲王夫人,远没有当年窦漪房的那般地位。汉景帝刘户口本身也是个大猪蹄子,身边姬妾成群,王夫人只是其中之一。更为关键的是,最初汉景帝的太子是长子刘荣,而不是平阳公主的亲弟弟刘彻。所以,相较而言,平阳公主的起点要低上不少。
后来靠着姑母刘嫖帮忙,刘彻当了太子,并且成功继位当了皇帝。平阳公主这才从一个普通公主,变成了有着皇帝弟弟撑腰的“长公主”。然而,此时的平阳公主,地位权势依旧无法和当初的馆陶长公主相比,因为她没有窦漪房这样强势的母亲。
汉武帝初登基时,汉朝的大权还在太后窦漪房以及其身后的窦氏一族手中,太皇太后说的话,远比太后王娡和皇帝刘彻管用。即使王娡疼爱平阳公主,刘彻也维护姐姐,但他们说不上话啊,所以平阳公主在宫里的地位相对并不高。
后来好不容易等到窦太后去世,平阳公主却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最大变故,她的夫君曹寿去世了。经历了一次丧夫之痛后,平阳公主估计也没有闲心再去谋取权势了。因为后来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她不可能以汝阴侯夫人的身份,去为平阳侯一脉过多的争取利益。
当然,更为悲惨的还在后面。公元前115年,汝阴侯夏侯颇因罪自尽,封国被夺,平阳公主再度经历了一次家庭破碎。而且因为她和夏侯颇没有子嗣,而之前因为她的改嫁,又与平阳侯府疏离,如果不是宫里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弟弟,平阳公主简直就成了孤家寡人。如此境遇,比之当初的刘嫖,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平阳公主也不像刘嫖那样,可以找个女儿出来,去和弟弟结为亲家。不过,平阳公主还是厉害,她为虽然没有当皇后的女儿,却有当皇后的侍女。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就是平阳公主送出去的。
而且平阳公主后来嫁给了大将军卫青,值得一提的是,卫青曾在平阳公主府上养马,当年的仆人成为主人的丈夫,也算一段佳话了。平阳公主去世之后,与卫青一起陪葬于茂陵,也算是一家团聚了。
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
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是西汉王朝两大皮条客。馆陶公主负责给弟弟汉景帝刘启床上送妹子,平阳公主负责给弟弟汉武帝刘彻床上送妹子。作为平阳公主和汉武帝的姑妈,馆陶公主刘嫖权势确实大多了。
一、馆陶公主充分利用了窦太后的影响汉景帝时期,长公主就发挥着调解皇族矛盾无可替代的作用。汉景帝、梁王刘武、馆陶公主为母所生,也就是中国历史杰出的女性政治家窦太后。但这三人之间也有道不清的矛盾。窦太后宠爱小儿子梁王刘武,一直想让汉景帝立弟为储君,因此汉景帝一直防着这个弟弟,梁王也有这个心思,所以一直担心被哥哥干掉。汉景帝主张削蕃,重用酷吏,都遭到太后的反对。这一家人可以说也是弄得鸡犬不宁。而能协调他们之间的各种矛盾的只有长公主刘嫖。太后不高兴了,可以哄母亲开心。皇帝不高兴了,可以往他床上送妹子。梁王不高兴了,姐姐可以开导。就这么着,馆陶公主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救命稻草,这谁不愿意给他好处啊!最关键的是,她没有敌人。当年在汉宫里,找到了馆陶公主做靠山,你就飞黄腾达了。
这馆陶公主的心思可深了,早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政治铺垫。起初他强拉拢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妃娘娘,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但是栗妃是个醋坛子,他早就看不惯长公主往皇帝床上送妹子的事儿,所以这门娃娃亲一张开嘴就被回绝了。没这点情商还真不行,结果就是长公主联合美人王娡,唆使汉景帝废掉太子刘荣,立王娡的儿子刘彻为太子。于是这门娃娃亲就变成了汉武帝刘彻。看看这馆陶公主,典型的中国最牛丈母娘啊!找女婿只找皇帝。等汉武帝即位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的岳母,女儿成了大汉的皇后。不过,这些地位也要归功于窦太后,因为,景帝去逝后,大权一直在这位太皇太后的手里。作为皇帝的丈母娘和姑姑的双重身深份,又是大权在握的到太后的女儿,你想让它权势小,恐怕也很难吧!
当然,这大汉的江山也不容她一直横行霸道,窦太后归西后,汉武帝亲政,馆陶公主没能再阻止刘彻废皇后,逐步退出了汉朝的权力中心。可她也没闲着,晚年还找了个年青小白脸董公子,还真对得起她的名子。不过她也惧怕汉武帝,知道这娘家侄子不比她娘家兄弟一样心善,分分钟就可以弄死她,最后主动认罪,哀求成全,也算痴情一片,更显城府之深。
二、平阳公主却从未有机会涉及权力中心这平阳公主不怎么懂政治,她只关心风花雪夜。早年嫁给曹寿,但没落下给汉武帝拉皮条。一不小心给大汉拉出个皇后卫子夫。她运气一直没那么好,嫁个曹寿,怎么说也是名门之后,偏偏早早就成了寡妇。好不容易自己亲妈当上了太后,奶奶却监国掌权。那窦太后一心为刘氏江山,岂能容得她们这些外戚。等奶奶死了,弟弟太强势,又没她什么事。
人生也是有转折的。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名歌妓,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之后,迅速,成为汉宫里的红人,她的弟弟卫青本来也是平阳公主府上的家奴,也因此实现了人生的大逆转。后来,卫青官拜大将军为大汉帝国立下汗马功劳,成为皇帝身边的宠臣。正好汉武帝想给姐姐再找个姐夫,大将军卫青便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当年的家奴娶了自己的主人,多么励志的故事!
看似平阳公主的地位大有Pk姑姑馆陶公主当年的架势。但是,势力如日中天的卫氏集团遭到汉武帝的猜疑。手握重兵的卫青选择明哲保身,主动退让。平阳公主也知道她这个弟弟不比别的帝王,为了江山社稷他什么都干得出来。于是,平阳公主从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卫氏牟利。
馆陶公主心机重、心谋政,凭借太后的威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平阳公主心在家,并未过多涉足权力,况且又生在汉武帝这样一个霸道总裁时代,其权势根本不能和馆陶公主相比。
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
馆陶公主是谁?那是汉景帝的亲姐姐,是窦漪房和汉文帝的大女儿。平阳公主又是谁呢?他是汉武帝的亲姐姐,是汉景帝和王娡的大女儿。同样是长公主,为什么馆陶公主的权势远高于平阳公主呢?
馆陶公主有一个强势的老妈,平阳公主没有。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和窦漪房的长女,所以自幼就得到了窦漪房的宠爱。等到馆陶公主长大以后,嫁给了堂邑侯陈午,可惜这个陈午的命太短,所以馆陶公主跟他去到封地不久之后,便回到了长安,跟窦漪房住在了一起。
当时的馆陶公主已经生了一个小女儿,叫做陈阿娇。而窦漪房也已经荣升太后高位。窦漪房可不是一般女人,她亲眼见证了西汉开国到汉武帝成长的整个过程,是资历十分老的太后。所以她在朝中说话,那是说一不二的,就连她儿子汉景帝本人,都要礼让她几分。馆陶公主有这么一位老妈撑腰,自然是腰杆子很硬。
而平阳公主的老妈王娡,她也想像窦太后一样称霸朝堂,可惜她没有这个能力,为数不多的外戚力量,在汉武帝亲政以后,也陆续被他废除,所以王太后没有什么权势,自然也就罩不住女儿了。
汉景帝畏惧母亲窦太后,汉武帝谁都不怕。汉景帝夹在了汉文帝和汉武帝之间,其实是有些尴尬的。他这辈子虽然平定了七国之乱,但是并没有解决诸侯国的问题,所以他没什么功绩可以跟他老爸和儿子相比。汉景帝本人的性格也有缺陷,因为他十分忌惮自己的母亲窦太后。
因为窦太后十分强势,所以汉景帝几乎是处处应允。在窦太后的强烈要求下,汉景帝不得不拔高自己这位长姐的地位,所以馆陶公主是因为汉景帝的懦弱才崛起的。而汉武帝时期就完全不同了,汉武帝谁也不怕,尤其不怕自己的这位老妈。
王娡的确想要让自己家族荣华富贵,甚至把她弟弟田蚡给搞到了宰相的位置之上,可是手段霸道的汉武帝,没多久就把田蚡给撤了,王娡也失去了干政的权力,所以平阳公主也无法仰仗自己的太后老妈作威作福了。
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丈母娘,平阳公主可没有女儿嫁给下一任皇帝。馆陶公主是十分有心计的,她早年便想将女儿陈阿娇嫁给汉景帝当时的太子刘荣,可是人家刘荣的老妈栗姬看不上这位长公主,或许是因为担心近亲结婚生的孩子傻,所以栗姬拒绝了这件事。所以馆陶公主十分生气,发誓要把刘荣从太子位上弄下来。
这个时候汉武帝的老妈王娡向馆陶公主抛来了橄榄枝,汉武帝年纪尚小,却也说出金屋藏娇的事情,这让馆陶公主大喜过望。所以在馆陶公主的努力之下,汉景帝果然将刘荣给拉下马,转而换成了汉武帝为太子。
随后汉武帝登基为帝,陈阿娇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的皇后,而馆陶公主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成了皇帝的丈母娘。平阳公主可没这么好的运气,一来她没有生下个女儿,二来汉武帝活的岁数也太长了,平阳公主压根就等不到下一任皇帝登基的时候。
馆陶公主一辈子只嫁了一个男人,平阳公主却嫁了三个男人。从这两个人的私生活上就可以看得出,她们所想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馆陶公主这辈子就嫁了陈午一个人,所以她孑然一身,一辈子所想的就是让自己能够延续地位和富贵。所以她在权力的钻营上十分卖力,这辈子就好像在为权力打拼一样,自然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
可是平阳公主却不同,她可守不了寡。第一次嫁给了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并且跟他生了个孩子叫做曹襄。曹寿死了以后,平阳公主随即改嫁给了夏侯婴的曾孙汝阴侯夏侯颇。这个夏侯颇不是个东西,跟自己老爸的姬妾搞在一起,这在崇尚孝道的汉朝是罪大恶极的,所以夏侯颇畏罪自杀。
孤苦的平阳公主再次改嫁给了大将军卫青,这一次她再也没有改嫁过,她觉得自己一生都在寻找幸福的路上,最终不知道是否找到,至少是有了一个归宿。她的心思不在权势之上,又怎么能拥有权势呢?
总结:馆陶公主一辈子钻营权势,平阳公主一辈子寻找爱情。- 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和窦漪房的长女,窦漪房是十分强悍的太后,所以在窦太后的关照之下,馆陶公主自然权势很大,而平阳公主的老妈王娡没窦太后那么强势。
- 汉景帝是一个怕老妈的皇帝,所以处处都让着窦太后,也就使得馆陶公主能够在汉景帝朝拥有极高的地位,而汉武帝是一个强势的君主,他可不怕自己老妈,所以平阳公主并不能依靠老妈掌握权力。
- 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丈母娘,帮助汉武帝登上皇位,女儿成了汉武帝的皇后,而平阳公主可没有女儿嫁给下一任皇帝。
- 馆陶公主一辈子只嫁了陈午这一个人,所以可见她一辈子的终极目标就是保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拥有权势,而平阳公主一生嫁了三个男人,两次改嫁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爱情,最后嫁给卫青或许是找到了,但是也可以说明平阳公主无心于权力的角逐。
一个为了谋取权力,一个为了寻找爱情,这两个人的权势自然不可能相同。
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
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都是长公主,可是在权势和影响力上,平阳公主却远不及馆陶公主,这是怎么回事呢?
(馆陶公主剧照)
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的嫡长女。说起来,馆陶公主的命运实在很好。
早在她9岁时,吕后去世,周勃、陈平等老臣尽除诸吕后,把当时还是代王的刘恒拥立为帝。
由于刘恒的王妃已去世,在众臣的建议下,窦氏被封为皇后,而她也成了嫡公主,身份荣耀显贵。再加上很得父母宠爱,一直过得相当幸福。
刘恒去世后,被立为太子的刘启,顺利继承了帝位,是为汉景帝。
按礼制,刘启继位后,弟弟梁王刘武就该去远离都城的梁国居住。可是爹妈疼幺儿,窦太后特别疼爱刘武,在众人的劝说下,她才恋恋不舍地让刘武去了封国。
刘武走了,刘启又忙于朝政,为了安抚窦太后的孤寂,刘嫖便常伴随窦太后左右。这让刘启非常感激,再加上从小就姐弟情深,因此刘启把她封为馆陶长公主,待遇等同诸侯。
她的儿子陈蟜也因为她的缘故,被封为隆虑侯,食邑达到“万五千户”之多。另外,为了亲上加亲,刘启又把公主嫁给了陈蟜,一时馆陶公主真正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光。
馆陶公主是个工于心计的人,为了能永保富贵荣华,除了亲近窦太后,还常常调教一些美女敬献给刘启,博刘启欢心,促进姐弟感情。
另外,馆陶公主还充当了调解刘启与刘武矛盾的人。
(刘启剧照)
原来,有一次刘启喝酒喝多了,借着酒劲曾对刘武许诺,他千秋万岁后,就把帝位传给刘武。
本来这只是句酒话,作不得数。但刘启是天子,天子说话一言九鼎。因此刘武认真了,窦太后也认真了。
结果在刘启废黜了太子刘荣后,窦太后便要求刘启让刘武继承帝位,但由于受到大臣袁盎的劝阻,最终没能成功。
刘武因此极憎恨袁盎,在他出差在外时,派刺客杀了他。
事发后,刘启对刘武意见很大。
刘武心中惶恐,于是走了馆陶公主的门路,再由馆陶公主从中斡旋,才算解除了两兄弟的怨恨。
不过馆陶公主的厉害,还不仅仅是调和家人的关系,她还能左右太子废立。
本来,刘启立了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太子。
馆陶公主为了强强联合,便主动找到栗姬,希望能把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为太子妃。
但由于馆陶公主经常献美女给刘启,害得她时时担心失宠,所以她才不想和这种人结为亲家,想都不想,便一口回绝了。
馆陶公主又找到刘彻的生母王娡,表达了要把女儿嫁给刘彻的想法。
王娡是个精于算计的女人,立刻就盘算出这是稳赚不赔的好事,所以一拍即合,两人愉快地定下了娃娃亲。
自此后,馆陶公主常常在刘启的面前说栗姬和刘荣的坏话,并总免不了夸奖刘彻。
最终在她的努力下,不光刘荣被废黜了太子之位,栗姬也遭算计最终抑郁而终。而刘彻则顺利地登上了太子之位,王娡也母以子贵被封为皇后。
馆陶公主之所以能成为宫中不可小觑的人物,可以说一方面得益于窦太后宠爱,另一方面也是刘启纵容的结果。
(平阳公主剧照)
平阳公主是汉景帝刘启和皇后王娡的嫡长女,也是刘彻的长姐。说起来,她还是馆陶公主的亲侄女。可是她的人生,不管是婚姻还是荣华富贵,都大大不如馆陶公主。平阳公主一生结过3次婚,但没有一个能陪她白头偕老。
不过,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是一样的,平阳公主在这一点上,和馆陶公主步调极为统一,甚至她还视馆陶公主为榜样,处处向馆陶公主学习。
比如在刘彻继位后,平阳公主曾向他敬献了歌女卫子夫,待卫子夫年老色衰后,又向汉武帝敬献了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这两个人,一个成了皇后一个成了宠妃,可以说都成为了她在后宫中的势力。
除此外,在卫青成为刘彻最为倚重的大将军后,成为寡妇的平阳公主不顾身份尊贵,再次牵手卫青走入婚姻殿堂,也算得上是她前朝的势力。
可是不管平阳公主如何处心积虑,独权的刘彻,都只可能给她富贵但绝不在思想上受她左右,更不可能分权于她。
再加上身为太后的王娡,没有权势,半点也不及窦太后威风,因此平阳公主没有权势,那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参考史料:《史记》《汉书》)
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
馆陶长公主刘嫖是汉文帝和窦皇后的嫡长女,在历史上,她因帮助汉武帝母子上位而知名。根据西汉制度,皇后所生的嫡长女可以受封为秩比藩王的长公主,因此在母亲窦氏被立为皇后之后,刘嫖受封为长公主,她在文帝朝时地位是诸公主里最高的。
《史记外戚世家》: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
窦皇后母性很强,她非常疼爱自己的三个子女,尤其偏宠没有当上皇帝的梁王刘武。梁王仗着母宠野心勃勃,试图谋立为皇帝,因此引起了景帝之间的不和,而与皇位没有利害关系、景帝也非常宠信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在协调家族之间的关系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她在汉景帝一朝地位举足轻重。
汉景帝刘启怨恨父亲汉文帝宠爱的男宠邓通,想穷死他,只有姐姐刘嫖敢出手救济邓通。
汉景帝宠姬栗姬因为拒绝自己儿子太子刘荣与刘嫖之女结亲,得罪了这位大姑子。刘嫖和后宫王美人联姻结成利益同盟之后,不断在弟弟汉景帝面前诋毁栗姬,景帝由此厌恶栗姬。刘嫖又经常在汉景帝面前吹捧刘彻,景帝于是越来越喜欢他。最后太子刘荣终于被废,后来甚至被逼而死。王氏母子因拉拢到了馆陶公主,从而得以上位。陈蟜因为是馆陶公主的儿子,所以汉景帝把外甥封为隆虑侯,并让他娶了自己和王皇后的女儿隆虑公主。
窦太后爱子梁王有所僭越,超越人臣本分,汉景帝非常不满,窦太后为了保护梁王,于是拒绝见梁国使臣。梁王谋士于是走馆陶公主的门路,通过窦太后打开了景帝心结。
梁王因为继承皇位不成,心生怨恨,派人刺杀劝谏窦太后阻止自己成为皇帝的十几个大臣,事发后,朝廷派遣了十几批使者来到梁国追查,梁国谋士于是劝梁王通过馆陶公主向太后和皇帝求情请罪,这事才告一段落。因为梁王刺杀大臣一事,景帝召梁王入京。即将来到京城时,惊恐的梁王先偷偷躲到姐姐馆陶公主家中。经过窦太后和馆陶公主的调解,最后这事不了了之,景帝虽然不再亲近弟弟,但也没法对他有所责罚。
汉景帝因为弟弟梁王的事得罪了母亲窦太后,窦太后怨恨景帝。景帝于是找姐姐帮忙,刘嫖帮弟弟谋划,成功赢回了母亲的心,景帝和母亲的关系得以和解。
汉武帝上位后,为了报答姑姑和讨好祖母,又把馆陶长公主进封为大长公主,这在西汉仅有一例。
窦太后驾崩之后,她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爱女馆陶公主刘嫖。
刘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养男宠的公主,史书评价说,公主行事骄奢荒唐都是自馆陶公主开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