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

唐高宗李治儿女并不多,八子四女,其中武则天占了半壁江山(一女安定公主早夭)。剩下四子二女,萧淑妃一人就生了一子二女,另三子由三位宫人所生。

都说皇帝的儿女是金枝玉叶,可是高宗的儿女们,却因为武则天的存在,堕于地狱。先说三位宫人所生的三个儿子结局。

长子李忠,宫人刘氏所生,9岁被册立为太子,11岁被废黜,21岁遭武则天的爪牙许敬宗陷害,以谋反罪赐死。

次子李孝,宫人郑氏所生,与李忠同年去世,死因不明。

三子李上金,宫人杨氏所生,武则天称帝的当年,载初元年(690年),被诬陷谋反罪,狱中自杀。

与李上金一起卷入谋反案的,还有高宗第四子李素节,他还没跨进京城,就被缢杀在京郊龙门驿。

李素节就是萧淑妃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叫李下玉,史称“义阳公主”,一个同母妹妹,史称“高安公主”。姐妹俩跟李素节一样,遭遇悲惨。

兄妹三人的悲剧,源于他们的母亲,跟武则天之间的仇怨。萧淑妃因为姿色出众,又擅长取媚,所以很得李治宠幸。王皇后为了压制情敌,引狼入室,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宫中,共同对付萧淑妃。结果武则天一箭双雕,王皇后萧淑妃一网打尽。

民间传说,萧淑妃被武则天做成“人彘”,泡进酒缸而死。她在临死前发下毒誓,要化作厉猫,咬断武则天的喉管,吓得武则天一辈子见到猫就神经质。

萧淑妃死后,她的三个孩子遭殃了。

  • 长女义阳公主:

义阳公主名李下玉,是李治的长女。李下玉出生时间不详,大致在644—647年之间。萧淑妃去世时(655年),她大概8—11岁,与妹妹高安公主一起,被囚禁于掖庭。

让人吃惊的是,姐俩居然被整整关了16年,直到某一天,太子李弘偶然见到她们。惊骇不已的李弘,立刻向父亲求情,释放两位姐姐,并替她们完婚。

武则天非常不高兴,但是李治已经应允,不好反悔,就将义阳公主嫁给了翊卫权毅。翊卫就是宫廷侍卫,大头兵一枚。不过权毅身份并不低,权氏乃天水门阀家族,权毅后来官至袁州刺史。

天授二年(691年),即武则天即位后的第二年,权毅卷入反武则天的案件被杀。权毅死后不久,义阳公主也追随权毅而去。

  • 次女高安公主

高安公主姓名不详,出生于649年,即李治登基的当年。也就是说,她与姐姐李下玉一同被囚禁时,才6岁。十六年后,她与姐姐同时出嫁,嫁给颍州刺史王勖。

也是在天授二年,王勖也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被杀,高安公主受到牵连,再次被投入掖庭囚禁。

根据出土的《高安长公主神道碑》记载,高安公主为了自救,上演了一出“神剧”:

“凡九十甲子,口不入辛味,耳不聆曼音,体逾尚柔,言靡敌怨,运观心之神,岂寂以幽通?将虚而信受。有菩萨现前者数四,后每奇之。”

她斋戒九十天,结果四十多岁的她,身体机能返老还童,还说菩萨四次在她面前现身。这个结果让笃信佛教的武则天惊诧不已,再也不敢对高安公主下毒手,但是也没有释放她。

一直到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发动政变,中宗李显复位,高安公主才走出监狱。数数光阴,她两次合计在掖庭度过了整整三十年的囚徒生涯!

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65岁的高安公主病逝。

  • 许王李素节

高安公主半辈子被囚禁,李素节比妹妹更不辛。

李素节自幼聪慧好学,《新唐书》说他一天能背诵古诗“一千言”,深得父亲喜爱。母亲被杀害的那一年,李素节才7岁。

大概李素节目标太大,武则天没敢将他囚禁,估计高宗也不会答应,但是他的爵位从此一降再降,小小年纪离京任职,从此再也没见到过父亲。

仪凤元年(676年),李素节被告贪赃受贿,降为鄱阳郡王,食邑削三分之二。第二年又被判终生禁锢,安置于岳州。李显继位后,李素节待遇有所提高,两次改封,重获亲王,并任舒州刺史。

载初元年七月,武则天登基事宜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酷吏周兴向武则天提出一个计划,削夺李唐宗室子弟皇族身份。武承嗣又指使周兴,诬告李素节和李上金合谋造反。于是武则天下旨,令二人进京自辨。

李素节出发前,碰巧遇上有人家发丧,痛哭声悲切。他感慨地说:“病死多么幸运,哪里可以求得到呢?有什么好伤悲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想求一个病死都求不到。

果然,李素节根本没得到自辩的机会,直接被杀害于龙门驿,终年42岁。李素节死后,他的九个已成年的儿子,也一同被诛杀。李上金命运一样悲惨,他与他的六个儿子一起遇害。

女皇武则天为了手中的权力,一生杀戮无数。直到她临终前,才幡然悔悟,下令赦免萧淑妃一族,复其姓氏(萧淑妃死后,家族被赐恶姓“枭”),还其家财,恢复待遇。就是不知道,她是否后悔对三兄妹的凶残。

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

武则天向来对情敌、政敌从不手软,她用骨醉刑整死萧淑妃,对她的三个儿女也同样痛下狠手,那么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呢?

李治上位之初,专宠萧淑妃,她先后为李治生下三个孩子,长子李素节,大女儿义阳公主,小女儿宣城公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治从感业寺接回武则天,生下李弘,一切便变了模样。萧淑妃三个孩子都因为母亲萧淑妃与武则天的争宠之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

李素节的命运

李素节聪慧过人,小时读书过目不忘,一天能有五百多首诗的背诵量,父皇李治宠爱有加,6岁便封为雍王。

公元655年,武则天在后宫斗争中完胜,她以骨醉之刑导致萧淑妃残死,萧淑妃儿女的生活也逆转直下。

本是无忧无虑的孩童,突然之间,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原来倍受父母宠爱的孩子,一夕之间,永远失去母爱,雍王李素节这时才7岁,只知哭泣和伤心,被动听从命运的安排。

不久武则天便开始对李素节进行打压,从原来的歧州刺史左迁至申州刺史,小小年纪就让他远离京师去当地就任。

李素节离京后,武则天便悄悄派人搜罗李素节的不合适的言行,一次次地向李治吹枕边风,李治本来就敏感而柔弱,没有主见,听了武则天的一面之辞居然信以为真,也渐渐地疏远李素节。

公元666年,武则天以李素节常年身体不佳,不宜长途跋涉为由,让他不必要回京拜见父皇李治,人为的隔断父子之间的人伦亲情。

李素节为了表达自己对父皇的思念,也为了证实自己身体很好,完全能入京拜见父皇,就写了一篇《忠孝论》托可信之人张柬之带给父皇,然而此文并没有起到父子时常相见叙天伦之乐的目的,反而因武则天觉得他忤逆自己,不顺从自己的安排,而更加厌恶他。

后来的十多年间,李素节一再被贬,武则天一纸圣意把李素节流放到鄱阳,后来又让他做了岳州刺史,一方面让他远离父皇,远离京城,另一方面又削减他的封户,政治经济实力一再降低。

直到公元683年李治去世,他想拜见父皇的心愿也未能如愿。

随着武则天废去李显、李旦,自立为帝,建国武周,武则天再也无所顾忌了,当有朝臣周兴告发李素节谋反,便追逮他到了都城,到了南龙门驿,武则天便派人缢杀了李素节,死时只有四十三岁,武则天废去他所有赐号,命令像老百姓一样埋葬他。

李素节的命运从母亲萧淑妃去世后急转直下,政治地位一降再降,离京城越来越远,在武则天的强势打压下,他自己又不懂得隐忍,不会避其锋芒,最后不得善终,这是身为帝王之子的悲哀。

两个公主的归宿

义阳、宣城公主在母亲萧淑妃死后,被关进了掖廷冷宫,掖廷里阴冷潮湿,蚊虫老鼠到处都是,两个人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多年,那些大监宫女看到她们失势了,便饭菜都送得不及时,甚至有一餐没一餐,饥饿、寒冷时常侵蚀着他们的肉体,更难过的是没有任何人理睬她们,她们好像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黑暗的掖廷里不知白天与黑夜,慢慢地两个人连语言能力快失去了。

然而有一天,她们见到了一线曙光,太子李弘托着病恹恹的身体,撞开了关着她们的宫门,发现她俩后,李弘奏请父皇母后请求嫁了两个姐姐。

李治欣然同意了,武则天也没有理由拒绝这一合理要求,于是便替两人选择了附马,此时已30岁左右的义阳公主嫁与了翊军权毅,后来升为袁州刺史,20多岁的宣城公主嫁给了翊军王勖,后来升为颍州刺史。

两个公主成家后,过了十多年低调平淡的生活,只在高宗李治去世的国葬时才回了京城一次。

然而武则天大权在握,要废皇帝李旦自己称帝,公元691年附马权毅、王勖两人都参加到反对武则天称帝的阵营,武则天岂会放过和自己作对的人。不久,两人都会诬告谋反,身首异处。

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受到牵连,又一次被幽禁在掖廷,义阳公主终日郁郁寡欢,不久就跟随附马去九泉团聚了。

而宣城公主则在掖廷为王勖守孝,一连三个月不吃不喝,眼看也要去见王勖了,有一天突然却神采飞扬,声称自己是观音菩萨下凡,身体已安然无恙。

这传奇式的变化,让正在推行佛教的武则天有所顾忌,便不再过度为难宣城公主。

宣城公主也就得以正常生活,直至公元714年,武则天去世9年后才寿终正寝,享年65岁。

武则天对待政敌、情敌的儿女以心狠手辣著称,萧淑妃的三个孩子,受尽磨难是在所难免的,所以生在帝王家的孩子,未必都有幸福的生活,如若没有九五之尊的道行与能力,一定要低调,避其锋芒,因为活着最大!活着才有一切!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

萧淑妃和李治生了一子二女,在与武则天玩宫心计失败后,被残忍地虐杀了。武则天是历史上著名的心狠手辣的主,悲天悯人、心慈手软从来不是她的风格。所以,这三个可怜的孩子的下场注定是很悲惨的。后来的际遇令人唏嘘不已。

1.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是李治第四个儿子,聪明好学,受到父皇的喜爱。母亲被害后,年仅十岁的李素节出任申州刺史——显然是疼爱他的父亲为避免他遭到武后迫害而使用的权宜之计。懦弱的李治后来还为他下了一道圣旨:“李素节因旧病缠身,行动不便,就不用入朝觐见了。”。

其实他根本没病。因思父心切,写了一篇《忠孝论》以表达对父皇的忠诚。当时王府的仓曹参军张柬之(神龙政变的领军人物)把这篇文章拿给李治看,引起了武后的不满。于是授意他人告发素节贪污受贿,由是被降为鄱阳郡王,仪凤二年又改为禁锢终身,迁岳州安置。

武后当了皇帝后进封李素节为许王。天授年间,李素节被诬告谋反,要押往东都洛阳审讯。临行时,他看到有人因办丧事哭泣,就对侍从说:“能够生病而死真的很幸运,如此美妙的事情真的不用哭啊。”,忧伤心情可见一斑,走到洛阳城南时,在龙门客栈被缢而亡,享年43岁,武则天令以庶人礼葬之。

2.义阳公主叫李下玉,是李治长女,母亲被杀后,她和妹妹宣城公主一起被囚禁于掖庭宫内,长到了24岁,仍没出嫁。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后去掖庭视察,发现了这两位可怜的同父异母的姐姐。于是向武后上表,要求还她们自由,把两个姐姐嫁出去。

武后此时已被李治看清了真面目,正在削减她的势力,她只好顺水推舟,把李下玉嫁给了李治的贴身侍卫权毅——权毅出身门阀士族,娶了义阳后飞黄腾达。武后建武周政权后,曾大肆清除李唐旧部,权毅也在其列,以谋反罪正法于洛阳,死时45岁。李下玉很快也随丈夫驾鹤西去了。

3.高安公主是李治第二个女儿,名不详,于咸亨二年嫁给了父皇李治的另一个侍卫王勖,王勖于天授二年和权毅一起被酷吏诬告杀害。此后,高安公主又被囚禁在掖庭宫,可怜的公主为夫守孝九十多天,其间节制饮食,日渐消瘦,导致营养不良,身体每况愈下。

奄奄一息之际,公主有一天却突然精神焕发,神采奕奕起来。见人就说自己是观音菩萨下凡,身体倍儿棒,已安然无恙了。武则天知道后心生讶异和畏惧~~~她当时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佛教,于是,就顺水推舟,对高安公主网开一面,放了她一马。高安公主一直活到开元二年才因病离世,享年66岁。

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

武则天进宫之前,萧淑妃凭着绝色的容貌很得唐高宗宠爱。

(萧淑妃剧照)

不久,萧淑妃诞下李素节。此后又接连生下了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

由于王皇后无子,恃宠而骄的萧淑妃,一心想取代她的皇后之位,处处与她针锋相对,并在唐高宗面前多有谗言。

然而萧淑妃非但没有成功上位,反而逼得王皇后不得不借武则天的手段来对付她。

结果这二人哪里是武则天的对手。不久便在后宫争斗中败下阵来。武则天夺得皇后之位后,便将萧淑妃和王皇后用极尽残忍的手段虐杀。

那么,萧淑妃所生的三个孩子又会有怎样的下场呢?

(李素节剧照)

一、李素节。

李素节是唐高宗的第四个儿子,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据《新唐书》记载,他能日诵古诗千言。再加上又是萧淑妃所生,因此深得高宗喜爱。在他2岁时,便官拜雍州牧。

然而,随着萧淑妃宫斗失败,李素节的处境也大为不妙。

毕竟,心肠狠毒的武则天,一向不懂得“仁慈”二字。

在她看来,李素节不过是情敌的儿子,并且还深得唐高宗疼爱,若是放任不管,日后必定祸患无穷。

所以,武则天没少离间李素节和唐高宗的父子之情,最终成功地把李素节调离了京城,从此让他无缘帝位之争。

但武则天一向是个赶尽杀绝的主,为了让李素节没有机会和唐高宗重叙父子之情,她仍然向唐高宗不断进谄。

由于武则天善媚,处在温柔乡里的唐高宗竟信以为真,于是下旨剥夺了他入宫朝见的资格。

李素节本就惴惴不安,见了圣旨后,知道自己又被冤枉了,为了表白自己的孝心,他连夜写了一篇《忠孝论》,并让他的心腹张柬之悄悄带入宫中,希望唐高宗看到后,能感念他的孝心,允许他继续入宫朝见。

可是很快,就有密探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武则天。武则天没想到李素节敢在背后做小动作,为了以防万一,武则天索性将他终身囚禁。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大权在握的她,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才赦免了李素节的罪行,并把他封为许王。

然而,武则天怎么可能让李素节做个安逸的藩王呢!果然不久就有人诬告李素节谋反。武则天哪里会放过机会,马上就勒令李素节进京,要他当面对质。

李素节深知此去凶多吉少,不免百般愁闷。他在进京的路上,见有人家在办丧事,家人都在哀哭,不免感叹:“能够病死是多么幸福的事,为何还要哭泣呢?”

果然,如李素节所料,当他刚踏进洛阳城,武则天就命羁押他的人将他活活缢死。

(义阳公主剧照)

二、义阳公主。

义阳公主是唐高宗的长女,由于生得早,再加上她乖巧可爱,很得唐高宗疼爱了几年。不过,随着萧淑妃的离世,她的厄运也随之而来,与妹妹高安公主被武则天打入掖庭中,和下人一起做粗使活。

身份高贵的公主沦落到下人的境地,往往会受到下人的仇视和嘲讽。可怕的是,她被打入掖庭后,再也没有人记得她的存在,于是只能过悲惨的生活。

让义阳公主重见天日的是太子李弘。

李弘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长子,由于他“仁厚有德”,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有一次,李弘巡查掖庭,吃惊地发现在那里竟生活着两位公主,并且年纪已经都不小了。心生慈悲的他,立刻上表唐高宗和武则天,希望能把已过婚嫁之龄的两位公主嫁为人妇,并恢复她们的公主身份。

武则天不能反对李弘的谏言,只得不情不愿地同意此事,为她随便挑了叫权毅的侍卫为驸马。

唐高宗见此,颇为不喜,但并未言语。武则天看到了深知他不满,于是只得给权毅封了个蕲州府左果毅的职务。

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后,大力打压李唐宗室,并设立告密机制。不久,权毅便被人诬告谋反,被武则天处死。

失去丈夫的义阳公主不久便在武则天刮起的政治风暴中惊惧而死。

(高安公主剧照)

三、高安公主。

萧淑妃被武则天整死的时候,高安公主才6岁,但武则天并不因为她年幼便会放过她,直接把她和她姐姐义阳公主打入掖庭。

后来得太子李弘相助,高安公主才脱离掖庭,在武则天的安排下,嫁给了侍卫王勖,当然王勖在娶了她后,平步青去,官阶一再得到提升。

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后,发起清洗李唐旧部的政治斗争,王勖被人密告谋反,与权毅一同问斩。

王勖死后,高安公主再次被关进掖庭。不过,高安公主却是个聪明人,她为了自救,称要为王勖守孝,90多天都不进饮食,眼看就要不久于人世,谁知奄奄一息的她,却突然称观音下凡,不久竟精神十足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大为惊奇,于是问她何故能突然身体无恙,她称是得了观音菩萨的保护。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武则天的耳中。当时武则天推崇佛教,并声称自己称帝是弥勒佛下凡普渡众生。

所以,武则天尽管知道高安公主在糊弄人,但也不能去揭穿她,再加上高安公主对她构不上威胁,所以她便放了高安公主一马。

公元714年,活了66岁的高安公主不仅看到武则天去世,还看到太平公主去世,眼见恩怨终于划上了句号,她才溘然而逝。

(参考史料:《新唐书》《旧唐书》)

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

萧淑妃,唐高宗的李治的妃嫔,齐梁皇室后裔。萧氏早年间以美艳聪慧入东宫,做了李治的良娣,李治登基后,被册封为淑妃。初期,萧淑妃因姿色妖媚,且能歌能舞,所以深受李治的宠爱,可谓是宠冠后宫。

但萧氏这人并不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妃子,她阴狠善妒,仗着李治的恩宠,她在后宫中是肆意妄为,连当时的王皇后都不放在眼里,经常是对王皇后冷嘲热讽的,更是时常陷害于她。当然皇后王氏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为了夺回李治的宠爱,也为了击败萧淑妃,王皇后就鼓励李治将武则天接回宫中,然后欲与武氏联盟来打垮萧氏。

最后,王皇后击溃萧淑妃的梦想倒是实现了,可是她夺回李治宠爱的梦想却依旧没有实现。此时,因武则天的存在,萧淑妃失宠了,武则天开始宠冠后宫。王皇后绝对没有想到的是,她鼓励李治带进宫的武则天是一头恶狠狠的嗜血的狼,她不像萧淑妃,萧淑妃只是善妒,但却并不会置人于死地,而武则天就是一个做事讲求斩草除根的主,她对自己的敌人从来不会手下留情,一旦抓到机会就会置他于死地。

如此,最终王皇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她,及她所仇恨的萧淑妃皆被废为庶人,打入冷宫。直到这个时候,王皇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她又想着和萧淑妃联合去对付武则天,只是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她们二人皆已失势,而武则天在后宫中已是大权独揽,连李治都已是毫无办法。这个时候她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王皇后、萧淑妃最后的孤注一掷,非但没有挽救自己的地位,反而是让自己丢掉了性命。武则天在得知她们想李治求情,而李治允许的事情后,她深感王皇后、萧淑妃对于自己还是有威胁的,要想自己百分之百的安全,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除掉她们。

于是在李治离去后,武则天就让自己的心腹杖王皇后、萧淑妃各一百,直打得她们两人血肉模糊,而在被杖打的时候,萧淑妃恶恨恨的说道“阿武妖滑,乃至至此!愿我来世投胎成猫,而让阿武变成老鼠,要生生扼其喉”,意思就是武氏狐媚,我来世一定要做一只猫,让武氏做一只鼠,我要活活掐死她报仇。

之后在听到萧淑妃如此嘴硬,武则天更是丧心病狂的让人将两人的手脚全部剁去,将她们装在酒瓮中,做成人彘,并说道“让这两个老太婆醉到骨子里去”。如此,王皇后、萧淑妃就这样被活生生的折磨而死。可是这个时候,武则天依然是不解恨,还命令将王氏改姓“蟒”,萧氏改姓“枭”,然后把她们的族人全部流放到岭南。

而对于萧淑妃与李治所生的一子二女亦未被武则天放过。首先许王李素节,在萧淑妃死了之后,他就被贬为申州刺史,而后在乾封初年(666年),李治已知晓武则天想对李素节,对于自己所疼爱的儿子,李治自然不愿意他出事,可是此时朝政大半被武则天所控,李治只得是下诏以李素节长年患病,不再召唤他进京朝见为由来保全他的性命。

李治这般做虽的确是保住了李素节的性命,但是他“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武则天此时虽不敢杀他,但还是借口先将他降为鄱阳郡王,而后又将他禁锢在岳州,终身不得出王府半步。天授元年(690年)七月,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指使周兴罗织罪名诬告李素节与其兄泽王李上金谋反,武则天下诏勒令二人进京,李素被迫从舒州出发,但是还没进京,在十三日李素节行至京都南面的龙门驿,就被缢杀而死,享年43岁。

死后的李素节也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武则天下诏将他以庶人之礼安葬。同时李素节的儿子李瑛、李琪、李琬、李瓒、李玚、李瑗、李琛、李琎等九人皆被诛杀,只有李琳、李瓘、李璆、李钦古等四人因尚年幼得以幸免于难,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们皆被长期囚禁在雷州。唐中宗李旦复位后,四人皆被放出,其中李琳被封越王、李瓘被封许王、李璆被封泽王。

其次是义阳公主李下玉,萧淑妃死后,她与自己的姐姐高安公主被囚禁在掖庭宫。而后在时任太子李弘的求情下,再加上她们都是女子,对武则天构不成什么威胁,所以武则天就将义阳公主放出,然后将她嫁于翊军权毅。不过义阳公主的结局似乎不太好,在天授二年(691年),她的丈夫权毅参与到反叛武则天的战争中被诛杀,不久义阳公主也郁郁而终。

最后是高安公主,同义阳公主一样,在李弘的求情下,她被放出,然后嫁给翊军王勖。她的丈夫同义阳公主的丈夫一样,在天授二年被武则天诛杀,但是与义阳公主不一样的是,在王勖被杀后,她并没有死,只是被武则天再次禁锢。唐中宗复辟后,进封长公主。唐睿宗朝,加实封五百户,开元二年(714年)五月,因病去世,享寿66岁,同时陪葬乾陵。

总得说,萧淑妃的一子二女中,高安公主的结局最好,武则天朝虽被禁锢,但无性命之忧,而后历经中宗、睿宗、玄宗三朝,她皆被厚待,直至最后善终。而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他毕竟是一个皇子,对于武则天始终是有威胁的,所以他的结局早就是注定的,武则天必定会千方百计的置于他于死地。

不过武则天最后还是仁慈了一把,她退位前,还是给王皇后、萧淑妃平了反,允许她们的族人改回曾经的姓名,并允许其他们入朝为官。

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

萧淑妃,一个悲剧色彩浓厚的女人

李治登基当上皇帝,把萧氏晋升为淑妃。在后宫数以百计的女子中,唐高宗李治最宠爱萧淑妃。

唐高宗的王皇后嫉妒萧淑妃、尽力打压,但是还不解恨。王皇后鼓动高宗,把武媚娘接回宫中,以增加压制萧淑妃的力量。

随着武则天逐步得势受宠,萧淑妃感到自己处境越来越不好受。

萧淑妃使尽手段、费尽心机、倾尽智慧与武则天抗争,企图保住自己曾经的优势,但是,最后还是被彻底打败,以至于失去了场面、失去的颜面、失去了势力、失去了手足、最后连自己的生命也失去了。

萧淑妃失败得非常惨痛!

武则天首先将萧淑妃废黜为庶人,关进黑暗的牢房里;然后命人把萧淑妃的手和脚依次砍掉;双手双足都没有之后,萧淑妃被扔进一口大酒缸中。

头脑还能正常思考的萧淑妃,感受着自己所受的折磨,想象到儿女们将会受到什么样的痛苦折磨,一双无助的眼窝中流出比血还愁的泪水。

在酒缸中,身上所有的伤口都被辣酒浸泡,疼痛难忍,萧淑妃终于在异常痛苦中死去,抛下了永远无法照看的三个孩子。

萧淑妃与李治生养三个儿女:大儿子许王李素节;大女儿义阳公主李下玉;小女儿宣城公主。

整死了萧淑妃,武则天又来如何处置萧淑妃的三个儿女呢?

在整人方面,武则天多的是手段。

长子李素节:悲惨命运终未逃脱

李素节,从小聪明、勤奋好学,深受父皇唐高宗喜爱,册封为雍王,官拜雍州牧。

武则天害死其母萧淑妃后,将李素节贬为申州刺史。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在武则天眼中,李素节不如草,而是一根刺,不拔除心中始终不快。

武则天一面安排幕僚搜集、编造李素节的犯上、不敬证据;一面在李治耳边挑拨离间父子关系。

惧怕武则天、自身无主见、平生少智慧的李治,真的开始疏远儿子李素节。

666年,唐高宗下旨:鉴于李素节常年有病需要休养,以后不再安排他进京拜见。

聪明的李素节明白了,武则天不待见自己。

为了修补父子之间感情上的缝隙,李素节精心写了一封信《忠孝论》,拜托张柬之转呈给父皇。

在信中,李素节表明了自己对父皇的赤胆忠心、表达了自己对父皇的殷切思念、也说明了自己身体一切正常。

李素节渴望拜见父皇的铮铮誓言,却被武则天曲解为做贼心虚、虚情假意、不打自招。

《忠孝论》不但没有给李素节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招致一降再降、一贬再贬。

在武则天的安排下,李素节离京城越来越远;所受封地越来越少;政治地位越来越低。

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没有允许李素节进京参见父皇。

随着权力增强、地位巩固,武则天更加肆无忌惮地迫害李素节。

690年,有人诬告李素节谋反篡位,朝廷下旨命令李素节尽快赶到京城。

当李素节走到龙门驿时,武则天安排武林高手,将李素节吊死在馆舍的大梁上。

李素节享年43岁,用普通百姓的礼仪安葬在一块荒郊野地中。

李素节儿子等9个人都被杀死。

义阳公主:31岁嫁人,命蹇时乖、坎坷多难

母亲萧淑妃与武则天争爱抢宠,失败后被残害致死,15岁的义阳公主被打进冷宫——掖庭宫。

掖庭冷宫常年照不到阳光,阴暗潮湿,蚊蝇乱飞,鼠虫乱窜。

尽管是皇帝的公主,义阳公主也不得不忍受着非人的的生活。有的太监、宫女害怕武则天,连正常的伙食都不能保证提供;卫生状况也是极其恶劣。

唐高宗李治偶尔想到自己的女儿义阳公主、宣城公主,便向太监询问情况。知道情况后,李治斗胆主张,要为义阳公主遴选驸马。

671年,唐高宗把31岁的义阳公主嫁给翊军权毅。权毅最高官职是右监门卫将军。

691年,权毅加入反对武则天的阵营,并试图推翻武则天。结果被武则天杀死。不久之后,义阳公主也与世长辞。

高安公主:晋封长公主,高寿六十六

同样由于母亲萧淑妃的原因,宣城公主与姐姐义阳公主一起被关进掖庭宫。

与姐姐出嫁同一年,宣城公主嫁给王勖,王勖是颖州刺史。

691年,王勖也参与了反对武则天的行动,失败后,王勖也被杀死。宣城公主随后再次被囚禁。

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革命,强迫武则天让位给唐中宗。

唐中宗将宣城公主升级册封为长公主,赐封高安公主,并照实赐封千户食邑。

714年正月,高安公主辞世于长安,终年66岁。

因为萧淑妃不肯屈服忍让,导致自己被做成人彘,还殃及三个孩子。

真是:性格决定命运,母亲造就儿女。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