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康熙拜祭明朝的皇陵比拜祭自己的祖先还多?

康熙皇帝曾经六次拜谒明太祖朱元璋,并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礼。虽然题干说法夸张了点,但作为皇帝多次参拜前朝皇帝,在历史上确实比较罕见。康熙这么做,其实是有很深的政治目的。

一、收服汉人之心,显然自己正统之位

满清以少数民族,统治以汉人为主流的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心不服。虽然但康熙年间,天下早已大定,但反清复明的思想并未根除。稍有不慎,仍有可能引起社会动荡。

三藩之乱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吴三桂等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满清统治,但至少释放了一个信号:想让汉人臣服于满清,任重道远!

康熙拜谒朱元璋,一方面显示他伟大的胸襟;另一方面等在告诉天下人,他是明太祖的精神继承者;同时也在暗示,从今而后,满汉一体,我爱新觉罗就是汉统的合法继承人,不要拿我当夷族!

二、告诫满清贵族,满汉一体是统治长久的根基

满清入关后,上层贵族对汉人及汉文化,存在天然的敌意和对抗。自顺治帝开始,皇族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要想长久统治中国,主动学习汉文化,主动消弭满人与汉人的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但满清作为胜利者,要想在观念上得到改变,是比较难的,阻力太大。康熙拜谒明太祖皇陵,就有这层含义。康熙以他对朱元璋的屈膝,强迫满清贵族对汉文化低头!

应该是,康熙皇帝很明智,他的示范作用,比任何强制的法令都管用。而他拜的仅仅是汉人的一个偶像,得到的确实满汉两个民族的共鸣!

三、他个人对朱元璋的崇敬

朱元璋从一介贫民到九五之尊,开创了三百年帝业,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为之君。

康熙汉学造诣深厚,想成就满清超越大明的功业,朱元璋就是他本人学习的榜样!

所以,康熙六拜明太祖,既有个人的崇敬,又有很深的政治目的!

为何康熙拜祭明朝的皇陵比拜祭自己的祖先还多?

这个很好理解,从本质来讲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不知道大家在平时对待自己身边的人是不是这样。在陌生人面前总是竭尽全力的去帮助他们,而对于自己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却比较冷淡,甚至态度恶劣。

不过外人归根结底还是外人,而家人归根结底还是家人。我们通常在外人表现的很友好都是为了一个利益,而对家人表面冷淡内心却格外的在乎。

很多人将这种心态认为是一种病态,而我觉得这有着夸夸其谈了。正是因为亲近,所以才比较冷淡,比如说当家里来客人了,为了显的双方比较亲近,所以主人一般会让客人随意一点,“随意”就是亲近的一个过程。

而对于康熙来说,汉人就是外人,而满人则是自己人,所以为了拉进满汉两族的关系,那康熙就要在明面上显示出很重视汉人,以达到拉拢汉人的目的。而满人是康熙的“自己人”,那就应该随便一点,反正不管怎么冷遇满人,他们还是会在心底拥护自己的统治。

而如何才能够去拉拢汉人的心呢,除了用汉臣,那就是祭拜汉人王朝的祖陵了,而明王朝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从严格意义来讲,康熙统治下的汉人大多都是明朝的遗民,早在多尔衮时期,他就开始去承认明王朝的历史正统地位,以安抚汉人的心。后来,祭拜明王朝的皇陵就成为了一种传统。

另外,祭拜明皇陵并不仅仅是拉拢汉人那样简单,实际上,这也算得上是满清宣扬自己是上承天意的正统地位。因为只有正视上个王朝的历史,才能够安心的去统治上个王朝的臣民。

说到底,康熙的这种行为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因为谁也不知道他在祭拜明皇陵的时候心底在想些什么东西,不过无利不起早,作为皇帝,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必然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

为何康熙拜祭明朝的皇陵比拜祭自己的祖先还多?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清朝建立以后的第三位皇帝,清朝庙号里的第四位皇帝,清朝谥号里第五位皇帝。其年号为康熙,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对内除鳌拜、平三番、收台湾,对外击败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和沙皇俄国入侵者。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六次南巡,六次遣官拜祭南京明孝陵,五次亲往谒陵而且都是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不仅如此,他还在明孝陵留下了四个大字,对朱元璋做出了极高的评价,那就是“治隆唐宋”。康熙皇帝此举,不仅包含对前朝的评价,也包含有笼络广大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人心的目的,这样做有利于少数民族对汉民族的统治的巩固和加强。

为何康熙拜祭明朝的皇陵比拜祭自己的祖先还多?

收复人心,为其统治做好铺垫。

为何康熙拜祭明朝的皇陵比拜祭自己的祖先还多?

我是啃书菌我来回答。

康熙帝拜谒前明皇帝陵墓显然不是出于什么深厚感情,是做给“外人”看的。

一、封建王朝收服民心,最重要的就是显示统治的合法性,君权神授,一脉相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曹丕假惺惺的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到拿破仑霸气的从罗马教皇手中夺得王冠自己戴上,玩的都是一个把戏——由于你的统治不力,失去民心,我是上天派来取代你的,因此我贵为“天子”。

二、满清能以数万兵力入主中原,完全是因为明朝后期内忧外患一齐爆发,再加上万历朝鲜之役掏空了大明国力,前明遗民还是对大明怀有深厚的感情。满清入主中原的时候,由于前期过于粗暴,又是江阴十日又是嘉定三屠,征服可以通过淫威,但是统治一定不可以。康熙此举无异于对外宣示着:我们也是有文化的,并不是通古斯野猪皮,我们也是尊重大明的,我们和大明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