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你怎么看?

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王莽是穿越者。之所以有人说他是穿越者,是因为他的很多政策跟社会主义改革极其相似。

近代有不少学者为王莽翻案,胡适就提出王莽是“第一个社会主义者”。说王莽的很多政策,如土地公有、人权平等、国家资本调节市场等,不像是那个年代应该有的思想。

在科技领域,王莽时期也有很多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1992年,考古专家在扬州一个古墓中发掘出一把王莽时期的“游标卡尺”,将游标卡尺的历史提前了1700年。

王莽还下令医学专家解剖了一个罪犯,第一次详细描绘了人体结构,包括血管、筋脉等都做了标注。

为了鼓励科学探索,他还几次下令召集天下“异能之士”,让他们进太学或给予展现机会。曾经有一位声称能像鸟一样飞翔的人,王莽真的组织人观看他的表演,结果失败了。

所有这些发生在王莽身上不寻常的事,都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因而他被戴上了穿越者的帽子。

其实,王莽的很多政策跟“穿越”无关,反而是“复古”行为。比如土地公有,这不是社会主义改革,而是回复周公时代的“井田制”。再比如废奴运动,也不是现代“人权平等”,而是最朴素的原始天下大公思想的复古。再比如国家资本控制市场,这个行为在很多朝代都尝试过,离他最近的一次就是汉武帝时期桑弘羊的经济改革,只是王莽的改革力度更大而已。

至于科学领域的探索,按目前我们得到的信息反馈,其实古人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由于失传,存在很多至今未解之谜,比如木牛流马,比如鲁班锁等,远不止游标卡尺一项,不能作为王莽穿越的证据。

总的来说,王莽是被历史严重涂黑的人物,他不是“穿越者”,而是一位思想超前,具有雄心壮志的伟大政治家!

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你怎么看?

你是不看过算死命这本小说。。。信就有,不信则无。。。开心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就好了。。生活还是得我们自己过

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你怎么看?

说王莽是穿越者,其实更多的是大家对他不符合那个时代的改革和思想的的一种调侃和娱乐。我个人呢,是不信他是穿越者的,他在我眼里,是一个复古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大胆的改革者,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书生。至于为何这么多人非要说他是穿越,大概是希望历史多一点玄幻和遐想,寄托一下自己对未知未解事物的猎奇心理。历史嘛,偶尔也要有趣点,咱们嘛,偶尔也要调皮一些嘛。

我还看到最脑洞大开的猜想,说王莽是上个世纪1980年消失在罗布泊的彭加木先生穿越过去的,我说朋友,你真的天马行空在下甘拜下风。那么王莽都干了些什么,引得大家猜测得乐此不疲呢?我就列举一些东西开看一看。(彭加木)

王莽上台了,搞了一个“王田制度”,禁止土地买卖,没土地的人分给土地,有点像后世的土地改革(跟后世土地改革区别还是很大的,没做到全部收归国有然后再分配)。把盐铁矿什么的都收归国有,很像现在的国家垄断专营,(这个呢,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汉武帝当年缺钱也干过国家专营的事)。禁止人口买卖,当时确实引来很多人的不满,不过,进步意义很大。还有,王莽还颁布了一个国家贷款制度,老百姓婚丧嫁娶都可以无息贷款,农商事业等贷款,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我的天,比现在的银行都还人道。王莽还有一个政府控制物价的措施,就跟现在的政府宏观调控类似。

有人说了,王莽这些措施,很像我们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年代的举措,搞不好是七八十年代传过去的(彭加木就是这个梗)。还有人说是民国过去的,说是王莽家人有一个穿短裙的细节描述………………咳,大家娱乐一下就好。

(据说上图这个游标卡尺是王莽发明的,另外,他还对飞行器很感兴趣。这些东西大概也能验证他对科学技术很关注吧)

王莽的举措,我们换个角度看,其实,很多措施,都有恢复周朝制度,恢复周礼的影子。比如土地改革,就有井田制的模样了,其他的山川国泽、盐铁等收归国有,还有币制改革修改官制官名等,就是一个不停回复周礼模式的趋势。

他太想用一种合理的方式让自己的皇位合法化,太想稳定政局,但他没有把各方势力考虑周全。他是把老百姓讨好了,但是他忘了,他是被封建地主阶级支持起来的皇帝,封建地主阶级才是统治基础,得罪了他们,就是在自掘坟墓。而且,他的改革,很多都和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脱钩了。他是一位精明的政治投机者,也是一位改革者先行者,他也是一位向往美好事物的书生!

古人万一真的有什么思想超前的东西,你觉得不可置信话,非得说是现在穿越,肯定是把古人想笨啦。

可惜啊,咱们的穿越帝还是敌不过那位两军交战时天掉陨石相助的“位面天子”。

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你怎么看?

先看看王莽的画像,古代帝王和篡位者的画像大都有各自的规律,帝王共有的特点是要有突出的额头,鼻子要高高的,胡子要长长的,猪腰子脸。篡位者特点是眼睛外露,嘴巴大,头像个盆,恶鬼之样,王莽大致就是这个形象。这是因为历史编写者根据天命传承的正统与否来决定面相,从这可以看出来历史记载对王莽是持反对态度的。

之前我们了解历史,确实对王莽有所忽略,突然王莽流行了起来,其原因就是王莽统治时期的政策并不像封建王朝的风格,特别是在经济政策方面有点偏向于近代的规律,很多人就说王莽可能是穿越回古代的,要不怎么能制定出如此先进的政策呢?

我来分析下王莽施政的内容,表面上看确实是与我们的制度有相似之处,但他肯定不是穿越的,要不他的王朝不至于那么快就被一帮农民和地主给灭了。班固的《前汉书》对王莽只有一篇传记,但都是对他批判的内容,范晔的《后汉书》也就讲了王莽怎么被干掉的一些细节,都是批评的态度,那么王莽到底做过些什么像是穿越的呢?

王莽早年丧父丧兄,为人一直谦恭,全力伺奉寡母寡嫂,教育侄子,对待自家各房长辈也是力尽孝道,在王家二代子弟中最是出类拔萃,因而被姑姑选中作为王家在朝廷的顶梁柱。王莽的姑姑王政君当时是当朝太后。王莽第二次当上大将军,新皇帝还是个儿童,皇帝年幼,太后信任,王莽得以把持朝政,此时汉室衰弱,军政大权全部都由王莽掌控,朝廷大员全是身边之人,王莽最后改朝换代称帝,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并没有被杀掉,只是被废,还娶了王莽的孙女为妻。

说王莽穿越主要指他的施政内容,胡适说王莽是社会主义者,空想家和无私的统治者,他的失败是因为好过早出现在中国。那他到底做了什么会让人觉得他是穿越者呢?

1、土地改革:废除奴隶制,不允许土地买卖,所有土地全部由政府按照人丁进行标准分配,这不是封建制国家的土地政策,像社会主义初期的土地政策。

2、货币改革:王莽下令发行新面值的货币作为市场流通惟一凭证,要求所有的贵族必须把私藏的黄金全部换成钱币,禁止黄金这些贵金属直接在市场流通。这个像是现在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吧,黄金都在银行国库里存着,我们花的都是纸币(微信支付宝只是流通方式的变化,并不改变货币的属性)。

3、专卖制度:国家实行盐铁专卖,酿酒业也归于国有,禁止私人从事这些行业。

4、计划经济:对于国计民生物质,国家实行统一安排,粮食、布匹、丝制品建立官仓,歉年卖出,丰年收进以确保社会稳定。

5、征税收入:对耕农之外的行业征收什一税,官员俸禄根据当年收成来决定高低。

6、大力发展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改善学府条件,扩大太学,以国之力量推广教育,召开各种学术研讨会,对当时所教各个科目进行总结发展,类似于现在各专业委员会进行的专业研究与研讨。

以上几点怎么看都不是封建制国家的政策,就看这些很容易联想到王莽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他的施政完全就像是现代人穿越回去实施的现代政策。

但是

其实王莽当时实施的政策也并不是违反当时历史发展规律,基本都是有迹可循的。

1、土地改革其实是从历史学来的,王莽推崇均田制度,认为那样国家稳定,各司其职,易于管理,也保障人民生活。

2、货币改革并不是从王莽时代就开始的,汉武帝早就干过这事,这样做容易满足政府对金属的要求,也便于运输,其实也是国家收拢贵金属的方式。贵族们交出黄金这事好理解,下面的人藏那么多黄金肯定对上面的人不利了,不便于国家金融统一管理。

3、西汉开国初期就有专卖制度,汉武帝一直实行这个制度,有些东西是不能让民间、特别是地方割据势力所拥有的,不然地方必反,专卖制度也是从古至今一直都在。

4、计划经济也是由于当时物质生产并不富裕,靠天吃饭,丰年歉年没法预计,只能靠政府计划调节来保障民生?

5、征税是国之根本,这个跟穿不穿越扯不上太大联系,也就是扩大了当时征税行业而已。

6、教育一直就是封建制国家重中之重,国之根本。王莽出身教育世家,从小就熟读各类经典,虽人叫王莽,但他绝不是不学无术的莽撞人,反而他喜欢经典,热爱文学,倾心教育事业,所以改善学校环境,开一开学术研讨会也是很正常的了。

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你怎么看?

其实王莽是一个外星人,你太小看他了

很近很久以前,王莽在伽马星系待的烦了,想到地球看看。他驾着飞船飞到了现代的中国,可是不能打仗,感觉很没劲,于是又回到了古代。表面上看他是穿越了,其实他是外星人。

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你怎么看?

王莽是小白穿越者,意图改变历史但是却被位面之子刘秀召唤大陨石吊打。



开玩笑的。

王莽是穿越者这个想法还是很不错的,现在穿越小说都是穿越到古代呼风唤雨,王莽上台后却以为脑子里有些超越时代的想法就能改变历史进程,不顾历史客观规律强行改革。

以为治国像打游戏,只要敲键盘就能把数据调整过来,只要点鼠标就能开疆拓土。

最后自作聪明的小白穿越者在林登万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国破身死,头盖骨被拿下来当碗使……最后政权回到原时空土著手里,回归本来的历史进程。

但其实仔细想想就有无数漏洞:

王莽是穿越者为什么不抄诗抄赋?哪部穿越小说不抄到名满天下?

如果是他穿越者,他肯定知道历史上王蟒失败了,他为什么不吸取经验教训?

这些都还是稍加思索就可以想到的。

至于为什么王莽被说成是穿越者?

看一下那些所谓他是穿越者的证据:

王莽上台后,颁布了以下法令:

1,土地改革: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2,畜奴值改革:废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王莽时期出土的游标卡尺。



5,施行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货币改革,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王莽改革的货币,很像一把钥匙。

6,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7,将一天100刻的古计时法修改为一天120刻的新计时法。

8,知道刘秀要夺他的位,下令杀叫刘秀的人。

9,王莽定国号元始元年(元始这两个字什么意思应该不需要我解释吧) 这一年的公元纪年是:公元1年 东西方纪元就在这样一个节点会合了。

10,灭高句丽,将其改名下句丽(估计恨是个爱国愤青,恨棒子,指不定会去打日本)

11,重视科技人才,优待科学家,支持发明制造。

12,亲自解剖尸体,破除封建迷信,以人为本。

匪夷所思,但是现在人看来却无比熟悉。

是不是觉得都是一些很超前,觉得王莽政策像新中国的政策。就像是社会主义一样。

其实就是现在大多数人都读书少,好骗而已。

王莽,不过是个读书读傻了头的复古者,同时也是一个更加贪婪的皇帝。

早在周礼里面,就记载了井田制。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而王莽脱离现实的土地改革正是出自于此:他想要废除了土地私有制与土地买卖,然后分田地,均贫富,同时将土地固化。

而当时支持王莽的官僚,多数是大地主,地主却不能私有土地,那还能叫地主吗?不仅地主受不了,就连广大自耕农也受不了,因为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得卖了土地逃荒,土地都不能卖,他们可就只有饿死或者沦为奴婢了。

但是土地固化从来就不是一件好事,比如欧洲中世纪土地就不能买卖,结果却导致阶层固化非常严重,贵族们都是上千年长盛不衰的大土地所有者,农奴则世世代代都是农奴,全无出头之日,整个社会一潭死水!

更何况按当时的全国耕地平均算,每户不过才能摊到六十八亩,根本就不够分,到最后只能是空头支票,徒惹争端而已。

同时再结合王莽的畜奴制改革来看:

停止奴隶买卖行为,冻结奴隶交易,即禁止新增奴婢,现有的奴隶,奴隶主要上交很多税。

这条貌似比较温和,但问题更大。关键是当时的情势是已经有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豪强们也不肯听王莽的给他们田种,所以他们没有活路了,除了卖身当奴隶,只有饿死一途。现在可好,大家连奴隶都当不成。

解决不了农民破产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奴婢买卖问题!况且,王莽的这个政策只适用于私人奴婢,与官奴毫不相干,事实上,王莽还通过严酷的法令,将所有违反改制的人都罚做了官奴。

由此可见,王莽的王田政策,表面上是为百姓谋土地,实则是在变相的强夺民田;而王莽的奴婢政策,表面上是为奴婢争人权,实则是驱使所有国人做他自己的奴婢!

再看货币制度:武帝朝由桑弘羊通过国家发行五铢钱建立了稳定的货币制度。但王莽不爽,他非要去搞汉朝的货币制度,而下令发行大量新货币,以降低人民手中货币的购买力,来弥补财政赤字。这是一种临时经济调控手段,现在有些国家在不得已的时候也会偶尔这么做,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可王莽他怎么做的?他居然一气竟发明了二十八种新货币,包括金、银、铜币,还有先秦时的布币,甚至把上古时的那套乌龟壳、贝壳也给翻了出来,简直如同一场古钱币的大会演般,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全放在市场里流通,而且币制改来改去,反反复复改了五次,没完没了的折腾。

同时,王莽还宣布黄金收归国有,除列侯以下所持黄金者皆为非法,全都得上交,并强迫百姓用二十倍的重量的五铢钱兑换品质低劣的新铜币,这简直就是公开的强盗行径、明火执仗的抢夺民财。

然后是商业改革。即重要商业物资,包括盐、酒、铁、矿产、名山大泽资源、铸钱权、甚至手工、布帛等等,全由国家专卖专营专管,或征收重税,总之重要经济全由政府控制,私商被严厉打击、限制。

这其实也有据可循,汉武帝时期为了对抗匈奴吗。天下百姓,同仇敌忾,保境安民,驱逐外患。同时还将民间资本转向军用,降低了社会贫富差距;加之迁民西北屯田,从而减少了国内土地买卖与兼并;故其政策实为豪强所怨,等到外患一去,至昭帝时也就搞不下去了。

王莽他能这么搞吗?配钥匙三块钱一把,十块钱三把,你配么?

最后是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土地如果抛荒不耕,则征收抛荒税,其税额为普通百姓的三倍,以示惩罚。

我看到这我就惊了,大圣收了神通吧!

得罪了官僚、地主、农民、商人、奴隶主还不够,还要得罪地痞流氓!这不是傻吗?

从王莽的各项改制来看,这就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狂热复古主义分子,而并非诸多网友所想的“穿越者”,否则绝不会实施如此之多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措施!

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所谓的是穿越者的证据,不过是没有知识的显摆;历史记载的缺失;无良媒体的杜撰;与一些看似巧合实则不然的事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