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多次换主,为何萧何仍然要极力推荐给刘邦?
秦末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用当时的话讲就是,天下是一头无主的鹿,谁打着就是谁的。
这种情况类似于战国时期,群雄并争,谁都有可能成为“主”,谁也都有可能成为“奴”。理论上,包括刘邦、项羽、田氏、魏豹等等一干反王,都是平起平坐的猎人,都是韩信可以投靠的“主”,不存在道德问题。
战国时期,天下士子无不如此,今天在齐为相,明天可以魏当大良造,后天又到秦国为客卿,韩信为什么不可以对“主”有个选择的自由?
韩信手下有个叫蒯通的谋士,一直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韩信被杀后,刘邦要杀掉蒯通,蒯通就说,我是韩信的谋士,我眼中只有韩信没有你,我有错吗?刘邦觉得他说得有理,就放了蒯通。劝主人背叛“主人的主人”,这样的人都被视作可以接受的事,那么在各路反王中做选择有何不可?
另外,韩信的多次“换主”,说明他是有才学的有抱负的,怎么可能因为庸主埋没自己?此所谓,是金子迟早要发光!
韩信多次换主,为何萧何仍然要极力推荐给刘邦?
韩信一介草夫?
这话从何说起,韩信自幼熟读兵书,若不是有真才实学,萧何又怎么会极力推荐。
从后期楚汉相争中韩信的多次战役表现就可以看出韩信的卓越军事才能,比如用计全灭龙且二十万兵力。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文:史努比行走历史
韩信多次换主,为何萧何仍然要极力推荐给刘邦?
刘邦大用韩信之前,得到了俩位重量级人物的高度认可。
第一位:是刘邦的太仆夏侯婴,这是个胆大心细有谋略的人,何以见得呢?他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刘邦在平城被匈奴骑兵困了七天七夜,通过送礼贿赂冒顿单于的老婆,冒顿这才把包围圈打开一角。刘邦突围刚出平城就想驱车快跑,夏侯婴坚决止住车马慢慢行走,命令弓箭手都拉满弓向外,最后终于脱离险境。当然还有在带刘邦玩命逃跑中保住了后来的汉惠帝、鲁元公主,还指挥兵车取得多次胜利。具备这样素质的夏侯婴初识韩信时,与其交谈就非常欣赏韩信,本来该杀头的韩信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被夏侯婴推荐给了萧何。
第二位就是萧何了。
萧何跟韩信多次畅聊,发现韩信对天下大势分析的非常详尽并且有高度,并且对夺取天下战略的认识非常精准。
萧何说:收巴蜀以养其民,招贤致能,还定三秦,天下可图。
韩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下:
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韩信这番对刘邦、项羽强弱之势的精准判断,指出了刘邦必然战胜项羽的原因及相应对策。听了这番话萧何非常明白韩信是个极其有才能的大将才,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韩信是从项羽战营中过来的,是非常了解项羽内部情况,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么难得的人才肯定极力推荐给刘邦了。
韩信多次换主,为何萧何仍然要极力推荐给刘邦?
萧何:只是因为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再也不能忘记你容颜!韩信:我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的很!
韩信多次换主,为何萧何仍然要极力推荐给刘邦?
萧何是伯乐知道韩信有大才
韩信多次换主,为何萧何仍然要极力推荐给刘邦?
说韩信多次换主 这个我还没有看出来 我了解的是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楚军,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战死后,又归属项羽的汉军,项羽给他做郎中。韩信曾经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没办法韩信离开楚军去到汉军发展。
这是韩信的第一次从军 但是说到项梁和项羽是他的主人 这个我不认同 因为韩信根本就没有到楚军的管理层。项羽的直系下属都算不上 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
刘邦入蜀后,韩信来到汉军,只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犯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夏侯婴,并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刘邦。刘邦只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并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时候韩信结实了萧何,韩信多次同萧何喝茶聊天,萧何也十分赏识他。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沿路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认为刘邦也不用他,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最后把韩信追回来 ,并且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
至此韩信才进入到管理层 也就是说刘邦才是韩信的第一个主公。萧何也是在韩信管理粮仓时经常和韩信喝茶聊天 了解到韩信的才能能够帮助刘邦得到天下,才会举荐韩信的。事实证明他没有选错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