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陈洪被打,嘉靖帝为什么说“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啊”?
这件事还得从海瑞进京开始说起,因为所有事情的起因都是海瑞:
海瑞进京,别的事没干,先跑到六必居酱菜馆题了几行字,这步棋走得极其惊险,可谓惊天动地。
可以说,海瑞做了其他人,包括徐阶、裕王等人都不敢做的事,等于是揭了龙鳞。可是手法又恰恰不轻不重,连看守六必居的锦衣卫,内心都是崩溃的,这个海瑞是啥人啊,不要命的主。
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嘉靖帝还拿他没办法,说他欺君吧,他写的字全都是夸酱菜的,且都是事实,没有把柄啊。说他是受他人指使的吧,海瑞之前的表现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别说裕王和徐阶了,就是嘉靖帝的圣旨暗示,他也不是照样装糊涂不执行嘛。
说到底,他海瑞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指使的,可是嘉靖帝会咽下这口气吗?
一、
海瑞前脚题字,后脚锦衣卫的人就跟上来了,搞明白他是户部新上任的主事海瑞之后,要带着他去户部验明正身。
两派争斗,真正受到伤害的恰恰是酱菜馆老板,他哪里见到过这种架势,本来让海瑞速速走人的,结果题了这么一行字:
“产地必真,时令必合,瓜菜必鲜,甜酱必醇,盛器必洁,水泉必香!”
刚写好这些字,酱菜馆老板其实是非常高兴的,如果嘉靖帝真是这意思,他乐都乐疯了。但是随后他就笑不起来了,因为随行的提刑司太监又叫拿出一张白纸,按在海瑞写的字上面,等于是复印了一张,带走了……
店老板一看,这下子完蛋了,这是又要上秤啊,等他们一走,他就对伙计们喃喃地说:
“收拾铺盖,大家伙儿各奔前程吧!”
走出了店铺,两个锦衣卫带着海瑞去住处,再去户部报道,而提刑司太监却要回宫:
“我这就回宫,得把这通天的东西呈给陈公公。”
由此可见,监视六必居酱菜店这个差事,实际负责人是陈洪,陈公公。
二、
随后,齐大柱就风尘仆仆地到了,此时的他已经是十三爷了,还是嘉靖帝御封的第十三太保爷。结果他见到海瑞之后,一下子就跪倒在地,口中喊着“恩公”,一下子就把另外两个锦衣卫吓住了。
海瑞很明白,自己这次惹了祸,在情况明朗之前,千万不要连累到齐大柱:
“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往后你在镇抚司当你的差,不要来找我,找我,我也不会见你。”
齐大柱还纳闷自己的两个手下,为什么要带走海瑞,不就是进了一次六必居嘛,何必小题大做?
等到锦衣卫告知他,海瑞在六必居题了字之后,还被黄公公复印后带走了,就要递给陈公公。这下子坏了,齐大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虽然陈洪管着镇抚司,实际上齐大柱并没有把他当成真正上司。
他能找的人只有朱七,朱七作为多年的锦衣卫,又是齐大柱的师父,自然知道情况的严重性:
“什么文章,是口说的还是墨吃纸?”
这个很重要,毕竟口说无凭,如果写到纸上了,那就真的难办了,齐大柱还请求朱七去求求上司陈公公,结果朱七回答:
“通天的事,谁敢压?再说陈公公正巴不得有这个事呢!”
三、
朱七的这句话话中有话,什么叫陈公公巴不得有这个事呢?
这就得从陈公公的位置讲起了,严嵩倒台,徐阶已上台,新的领导班子都换了一遍了,而吕芳还在司礼监当掌印太监。陈洪要上上位,就得做点事出来啊,一切都有条不紊,肯定轮不到他,越出事越有机会嘛。
所以,陈洪拿到海瑞在六必居题的字,一溜小跑就送到了嘉靖帝身边。齐大柱找徐阶也罢,朱七找吕芳也罢,再快,也快不过陈洪,所以奏对刚完成,嘉靖帝先发话了:
“给裕王看病的人进京了,给朕看病的人也进京了吧?”
不用说,嘉靖帝此话指的就是海瑞:
“那个在六必居给朕开丹方的人是谁?”
由于齐大柱一早就去找了徐阶,所以徐阶也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宫里,本来下午奏对,他上午就到了,此举当然逃不过嘉靖帝的眼睛:
“你巴巴地赶来,不就为了给这个人说话,为裕王说话吗?”
这个嘉靖帝,刚吃了丹药跟打了鸡血一样犀利,硬是噎得徐阶说不出话来。
四、
就像杨角风刚才提到的那样,嘉靖帝自从“大礼议”事件之后,哪是吃瘪的主,让他不痛快,他会不报复,当然得报复:
嘉靖帝更不能容忍的是下面的人竟然背着自己搞小动作,徐阶如此,吕芳也是如此:
“还有吕芳,朱七上晌找你说什么来了?”
吕芳哪敢隐瞒,只能如实汇报,结果嘉靖帝也敲打起了吕芳,同时也给了陈洪信心:
“镇抚司提刑司都归陈洪管,报了陈洪还不够,还要来找你?”
结果吕芳也罢,徐阶也罢,一个劲地给海瑞说好话,同时一个劲地把裕王往外撇出去,惹怒了嘉靖帝。于是他要求裕王把海瑞的字抄写一遍,刻匾再送到六必居去,看吕芳要接旨意,却喊陈洪:
“跪在门口干什么,这里你就进不得?”
为什么嘉靖帝这人狠呢,处处都能体现,言外之意就是你吕芳能做掌印太监,他陈洪照样可以做,你能进精舍,他陈洪分分钟就能取代你,看你还胳膊肘往外拐?
五、
陈洪到裕王府传旨让冯保去朝天观,此举也是嘉靖帝敲打裕王的举动,朕还没死,你们别就想着上位。
实际上,自从严嵩倒台,嘉靖帝的这个位置坐的就不稳当了,虽然把“六心居”改成了“六必居”,本来期望大家能六心合一。结果,事与愿违,越来越多的表现,告诉嘉靖帝,事实并非如此,这才是他要敲打众人的原因。
由于陈洪被李妃打了一巴掌,回到嘉靖帝处诉苦,嘉靖帝大怒:
“真是‘十步以内必有芳草’呀。宫里二十四衙门长满了芳草,锦衣卫不用说身上绣的就是芳草,现在连朕的儿子孙子院子里都是芳草。我大明朝真是繁花似锦,绿草成茵哪!”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了,宫里上下都是吕芳的人了,冯保也是,朱七,齐大柱,甚至海瑞,都成了吕芳的人了。不给吕芳点颜色看看,以后怎么还镇得住其他人,于是下令陈洪先回镇抚司除草。
这个陈洪,一点都没吸取当年冯保打死周云逸的教训,还真去鞭打了朱七、齐大柱和陈二。回头还以为自己揣摩圣意有功呢,嘉靖帝再次展现高超的驭人之术:
“你是该想想自己的过错了,朕叫你跟他们打个招呼,也没叫你把人打成这样!”
正所谓给一口糖吃,再打一棒子,打一棒子,回头再给颗糖吃,嘉靖帝此举可谓一箭三雕:
首先,震慑了镇抚司和裕王府的人,让他们明白,吕芳随时可以倒台,他们指望吕芳一点都不靠谱,只有忠于皇上,才是最理智的选择。同时又不能让大家寒心,所以这个黑锅甩给了陈洪,是陈洪没理解朕的旨意,朕怎么舍得打你们啊?
其次,进一步激化陈洪跟下面人的矛盾,嘉靖帝最怕的不是大家不忠心,而是底下人太团结。此举只会让朱七和齐大柱等人恨陈洪,裕王等人更恨他,与此同时,陈洪为了生存,只会更加依赖嘉靖帝,借助皇权稳固自己的权力。这也为后面,陈洪教训百官,欺负冯保埋下了伏笔。当然也预示着裕王上台,陈洪必死。
最后,等于明确告诉裕王等人,朕还是皇上,你们想上位,还早了点!把你裕王的字挂到六必居,就是要看看天下人,是相信朕关于“六必居”的解读,还是相信你裕王对“六必居”的解读?
说到底,这是嘉靖帝对自己皇权的再一次捍卫,而且效果显著!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1566》,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关注吧!
《大明王朝1566》:陈洪被打,嘉靖帝为什么说“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啊”?
《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中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吕芳的干儿子冯保打死了钦天监周云逸。这个时候,吕芳对冯保说过一番话,这番话中有三个非常关键的信息。
第一,裕王妃产下皇孙,嘉靖表示“枣栗子”,吕芳认为裕王非常有可能继承大统。
第二,一旦裕王成为新的皇帝,这个时候得罪裕王的冯保就在劫难逃了,毕竟大明朝的太监和文官不同,他们唯一的依靠便是宫廷。所以冯保如果想要死里求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裕王府当差,去获取裕王的信任。
第三,吕芳虽然现在位高权重,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吕芳一直以来都和严党合作,而严党是裕王的死对头,所以吕芳害怕自己也遭到裕王清算。因此,冯保去裕王府里,实际上是吕芳想办法和裕王搭上线,为自己将来能够平安退休做准备。以吕芳和嘉靖的关系,嘉靖活着的时候,吕芳肯定没事。但是嘉靖若是没了,他也是很难幸免。
再说说朝廷的态势,其实从第一集就能够看出来,严党虽然几十年树大根深,但是随着严嵩嘉靖年迈,朝廷局势越来难以控制(比如国库亏空),以裕王为核心的清流已经开始主动向严党进攻了。
嘉靖是一个非常会玩平衡的皇帝,他重用严党,以便让严党为自己干脏活累活以及见不得光的事情。为了防止严党不受控制,他又用清流时不时敲打严党。可是问题在于严嵩老了,他没有精力去控制下面的人。嘉靖也老了,迟早是要驾崩的,所以这个时候自然裕王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冯保是称职的,他在裕王府勤勤恳恳的当差,获得了裕王妃裕王的信任,并且担任世子的大伴。要知道世子非常可能做皇帝,所以冯保将来也是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谁都明白冯保背后是吕芳。裕王慢慢开始信任冯保,实际上也是在暗示吕芳在一步步向裕王靠拢。
吕芳自幼跟随嘉靖皇帝进宫,在宫里面位居高位几十年,影响力非常大。宫里宫外,到处都吕芳的人,比如黄锦、杨金水、朱七等人,“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啊”。对于裕王来讲,能够获得嘉靖皇帝身边吕芳的支持,可以说在以后的朝廷斗争中能够占据先机。更何况吕芳只不过是嘉靖皇帝忠实的执行者,他本身对裕王是没有敌意的。
严嵩倒台以后,权力的平衡可以说彻底破坏了。裕王在朝廷里有徐阶、高拱、张居正等重臣,他们不是严嵩,不会唯命是从,而宫里面则有吕芳作为内应,吕芳处处为裕王说话。
这个时候嘉靖皇帝意识到了危险。比如说海瑞到六必居去题字,谁都知道这是在影射嘉靖,但是再也没人站出来办嘉靖解决这些难缠的臣子了。
所以嘉靖扶持了一个人,那就是陈洪。陈洪可以说为了获得嘉靖的宠信,什么事情都愿意做,而且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为了敲打裕王和吕芳,他特意派陈洪去把裕王府的冯保调走。当然了,嘉靖也一直在给陈洪挖坑,让陈洪里外不是人,这样陈洪就只能依靠嘉靖了。
陈洪虽然和冯保关系很差,但是把冯保调走这件事情完全是嘉靖的主意,不关陈洪什么事情。但是嘉靖很聪明,他让陈洪去宣旨,让裕王裕王妃等人以为是陈洪在嘉靖面前进谗言,嘉靖误信,所以才会下旨弄走自己府里的。从常理上来讲,嘉靖可是大明朝的皇帝,位高权重,日理万机,根本不可能特意下旨去为难一个太监。同行是冤家,和太监作对的多数也是太监,更何况陈洪和吕芳关系本身就不好。陈洪为难过杨金水,害过吕芳,和黄锦打过架,所以自然而然陈洪就成了背锅人。
毕竟人都是要面子,裕王裕王妃地位很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冯保虽然是个太监,是个奴才,但是他是世子的大伴。打狗也要看主人,陈洪这样进谗言,明显是没有把裕王和裕王妃放在眼里,所以他去宣旨的时候,裕王妃才会如此生气。
《大明王朝1566》:陈洪被打,嘉靖帝为什么说“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啊”?
陈洪被打的原因起源于海瑞在六必居题字,企图正人心,靖浮言。
本来是好事,但六必居可是嘉靖亲自改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倒严的人不要太张狂。结果就是严党没了,清流也没有皇帝的绝对支持(因为清流不擅长捞钱遮面子),朝政自然一滩死水。而海瑞就是激起这一滩死水的人。
这海瑞一来京城就试图篡改嘉靖的意思,嘉靖肯定不高兴。
锦衣卫的动作立马就通过朱七告知了吕芳,而吕芳又通过冯保告知了裕王。这就是为什么之后要让冯保去朝天观的原因,海瑞明显犯上,可后面竟然还跟着裕王。嘉靖又不能明着把裕王怎么的,那就只能动他身边的奴婢了。后面嘉靖让吕芳走,这也是部分原因。
所以这也反映了嘉靖的手段,以及太监这个群体只能依附于皇权的无奈,就像杨金水说的“我们的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宫里。”其实仔细看完《大明王朝1566》,会发现每次出大事,嘉靖都是先拿太监先开刀。比如后面海瑞上治安疏,嘉靖愣是先把黄锦打了一顿。
嘉靖之前敲打吕芳时,也当着严嵩和徐阶的面说过:“别看外面那么多人叫他老祖宗,可在这他就是个奴婢。”
陈洪去宣旨带走冯保明显就是嘉靖对裕王以及裕王后面那些人的试探,看看他们是否依然忠于自己。陈洪虽然带走了冯保,可最后一脸肿着回去(尽管是他自己打的)。嘉靖派陈洪去宣自己的旨意,结果回来脸都被打了,这不是明显对抗嘉靖吗?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并不单单讲的是吕芳,还有全部试图对抗嘉靖的人。严党虽倒,可不满朝政和君上的仍大有人在,一场官员和皇帝争斗的暴风雨即将来临。嘉靖这个时候需要人挡在他的前面,这个人就是陈洪。
冯保和吕芳虽然在这次争斗中失败了,可正如嘉靖后来所说,这是“小杖受,大杖走”。吕芳得以善终,而冯保在忍耐中等来了上位的机会。至于陈洪,只能是当一只白手套了。
《大明王朝1566》:陈洪被打,嘉靖帝为什么说“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啊”?
严党倒台前朝局是三角政治 司礼监——内阁严党——内阁裕王党 吕芳做做眼线和和稀泥就可以了。
严嵩倒台后就变成两极 司礼监——内阁。嘉靖只能靠司礼监来制衡以徐阶为首的百官。吕芳的性格不够强硬,嘉靖需要陈洪的狠毒来压制百官压制裕王。以防裕王联合百官逼宫。这就是嘉靖找个借口弃用吕芳的原因。
之后陈洪也想给自己留退路,嘉靖说“就凭你也想跟吕芳学?影儿都摸不着!”
《大明王朝1566》:陈洪被打,嘉靖帝为什么说“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啊”?
重八一开始就知道明朝灭亡是迟早的事,每一位皇帝只是希望不要在自己任内出事。也许皇朝更替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