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要主动放过九头虫?
还是我杨角风来告诉大家吧!
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次帮忙降服九头虫的是二郎神,而二郎神的品德跟孙悟空比起来,让孙悟空自惭形愧,也就想学习二郎神,从而放走了九头虫!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得从天兵天将围困花果山说起:
要知道,西游世界里,但凡妖怪头子被杀,他底下的小妖没有一个能活命的,即使有,也是寥寥无几。
所以当时孙悟空是以妖猴的身份被捉拿归案的,按照程序,他的花果山小猴子们是一个都活不了的,应该被斩草除根。
但是执行者是谁呢?
就是二郎神了,很多人误会了二郎神,以为是二郎神故意放火烧山,故意杀害这么多小猴子。而且跟孙悟空有深仇大恨!
其实我们从孙悟空对二郎神的态度就能看出,孙悟空取经以后,不仅跟二郎神没仇,反而很感激二郎神。
比如在大战九头虫的时候,孙悟空跟二郎神的对话就非常有意思的,原话我就不复制了,总之他们对话的意思就是说,孙悟空以前错怪二郎哥哥了,二郎神说没事,不要放在心上。孙悟空说你的大恩大德我不会忘记的,二郎神说没事!
由此可见,二郎神火烧花果山不仅不是害猴子,其实是保护了这些猴子。因为他提前通知了猴子们,他要烧山了,你们只要躲到石桥下,山洞里就能活命。
而我二郎神是要给玉帝交差的,不烧山毁掉证据,还真不好说斩草除根了。
所以,这才是二郎神对孙悟空最大的恩情。
反观放走九头虫,其实就是孙悟空动了恻隐之心,因为他想到了二郎神,想到了牛魔王……
牛魔王曾经是孙悟空的结拜大哥,就是因为如来佛祖想要牛魔王,孙悟空就得设计把牛魔王弄进这个体制。而九头虫也是牛魔王的好朋友,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九头虫没有杀人,顶多算盗窃罪,罪不至死,自己有必要赶尽杀绝吗?
正是由于这里二郎神的出现,才唤醒了孙悟空内心的一点善良,自己曾经太绝情了,为了执行如来佛祖的命令,自己的牛魔王大哥一家,出家的出家,当人质的当人质,一个好好的家就这么败了。反观二郎神,人家也是执行玉皇大帝的命令,可是二郎神有一丝善心,留下来花果山的血脉。
孙悟空也想起了很多事情,比如乌鸡国国王怠慢和尚,结果就被推入井三年。车迟国三个大仙因为不信佛,就让人家死无全尸。而相反的陈家庄的鲤鱼精年年吃人,却能全身而退,还有那金毛犼、大鹏鸟、白鹿精都是作恶多端,却能保住性命!
每每想到这里,他的内心都在落泪,他为什么就不能像二郎神一样,慈悲一次,只需要一个念头,就能让活下来的猴子们称呼他为二郎菩萨……
那么孙悟空放走九头虫就可以理解了!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要主动放过九头虫?
猴哥可不是善茬,好像每个妖精都和自己有夺妻之恨似的。但是,猴哥把九头虫放走了。八戒去追被拦,猴哥一反常态说:穷寇莫追,九头虫大概也活不成了。明摆着忽悠。
二郎神平时比小编还忙,他竟然碰巧路过,你说巧不巧?他也放任九头虫溜掉了。难道九头虫脑袋多,跑的也快?
不干人事的九头虫①九头虫其妖
九头虫妖,碧波潭万圣龙王的快婿,娶妻白富美万圣公主。另外,小白龙和公主的暧昧情仇只是电视剧加戏,西游记原著没这事。
原著九头虫可不是电视上的小白脸。假如二师兄都嫌弃某人丑恶,那应是恶心出天际。
"哥啊!我自为人,也不曾见这等个恶物!是甚血气生此禽兽也?"
行者道:"真个罕有,真个罕有!"
——西游记·六十三回
九头虫之穷恶形象竟能让八戒胆寒。见多识广的猴哥也连叹"真个罕有,真个罕有!"可见,在师兄弟眼里九头虫真个不寻常。
九头虫背景神秘,西游并没直接交代,但古籍有迹可循。吴承恩会参考诸多前籍。
漂亮的万圣公主
②九头虫做事不讲究
西游很多妖怪手脚不干净,但也很讲究,只偷仙界,老君家就经常招贼。这九头虫长的龌龊,做事也龌龊,偷了祭赛国的佛宝舍利。
这事本身也谈不上罪孽,但金光寺被牵扯进去。国王重罚,和尚们锒铛入狱,身缚枷锁。这成何体统,同为和尚的猴哥就不干了。
猴哥逮住奔波儿灞兄弟这对铁憨憨,得知始作俑者为九头虫,直接找到大本营,师兄弟大战九头虫。很巧,二郎神路过。猴哥平时遇事很少请二郎神,这次竟相遇在这偏僻地。
话说,九头虫偷了佛宝舍利,并安插了奔波儿灞兄弟,他还干了件更大胆的事。
万圣公主竟跑到王母地盘,偷走了她的宝贝灵芝,以此滋养舍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想必这事就是九头虫指使的。毫无疑问这事闹大了,这是犯天条,二郎神恐怕不只路过。
猴哥和二郎神放走九头虫话说二郎神看戏不嫌事大,搭箭就要射九头虫。哮天犬有眼力劲,飞跃而上,咬掉九头虫一个脑袋,后九头虫便向东海逃窜。
奇怪的事出现了……
眼见九头虫逃走,猴哥一反常态,并没追穷寇;二郎神完全可以biu的一箭,可他也没这么做。只有二师兄正常,这种情况下他最爱表现。二师兄要去追,却被猴哥拦下了。
那怪物负痛逃生,径投北海而去。八戒便要赶去,行者止住道:"且莫赶他,正是穷寇勿追,他被细犬咬了头,必定是多死少生丨西游记·六十三回
八戒追九头虫,不只因他想在猴哥和二郎神面前表现。他非常了解猴哥,打妖一向斩草除根,但这次猴哥一反常态。很明显,猴哥和二郎神很默契,都默认放走九头虫。
猴哥理由有二:
①"穷寇莫追"。这根本就不是猴哥性格。
②"必定多死少生"。这是拿八戒当猴耍?如果伤了一两个头就会死掉,他长九个头的意义何在?猴哥本妖猴,岂能不明白这玄机?
九头虫是有惊人背景的。
九头虫身世之谜①"九头虫"不是吴承恩瞎编
鬼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段公子说,有鸟名"鬼车",原有十头,后被犬咬掉一头,剩九头。九头虫是一只鸟。
《酉阳杂俎》为唐朝志怪玄幻小说,也搜集大江南北风俗和奇闻。吴承恩写《西游记》当是参考诸多同类小说,必有借鉴。注:小编前段专门介绍此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为灾咎丨宋·周密·齐东野语
宋书也说"鬼车"即为"九头鸟",前情说法同唐。另补充"鲜血淋漓,灾兆,所滴处沾霉运"
另外,《水经注》、《搜神记》、《太平御览》等很多古籍有相关描述。可见,"九头虫"不是吴承恩瞎编。九头虫鸟属。
②九头虫背景
西游记原著描述:
他生得毛羽铺锦,团身结絮。方圆有丈二规模……两只脚尖利如钩,九个头攒环一处。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气傲不同凡鸟类丨西游记·六十三回
吴承恩说,九头虫是大鸟,飞行能力超过金翅大鹏雕。细节: 九头虫贵相非凡,能力很强,并以大鹏作比较。
如来曾说,周天之内有五虫。"蠃鳞毛羽昆"五虫,羽虫以凤凰为首。西游凤凰家族复杂,势力非常大。据七十七回:金翅大鹏为凤凰之子,吃人无数,如来拿服时也不敢动分毫,还得尊称一声"娘舅"。
大荒之中……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丨山海经·大荒北经
据山海经,九凤当为稀有神鸟;据众多古籍,九头虫是鸟。九头虫或源于九凤鸟。据西游记,九头虫应来自凤凰家族,就像大鹏。九头虫有恃无恐盗走王母灵芝,这也就说得通了。
悟空和二郎神都看出了九头虫来历不凡,默契地放走了九头虫。否则如何解释两件事:
①猴哥谎话"穷寇莫追……定多死少生"。
②九头虫触犯天条,二郎神也放走了他。
写在最后自南北朝开始,古代地理志开始向演绎道路发展,在唐宋达到高潮。这跟文学发展步调一致(建安文学开启文学大闸)。南北朝到唐宋出现了很多志怪小说,这为吴承恩提供丰富素材和灵感。西游记很玄幻,但不是瞎扯。
九头虫形象和来历有着诸多线索,情节发展的背后都有因果关系。
最后九头虫去了哪里?九头虫大结局怎样?各位有知道的没?
《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要主动放过九头虫?
放走九头虫,对孙悟空而言,既非有意而为之,而非无意而为之,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只要不是故意伤及他师付,他都是这样的,所以,他放走九头虫也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了。
《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要主动放过九头虫?
孙悟空放过九头虫是因为他认为九头虫受了重伤必死无疑。
九头虫算是《西游记》中的二流妖怪,他曾偷了祭赛国金光寺的宝贝,唐僧师徒来到祭赛国,孙悟空和猪八戒受国王的重托去寻找宝贝。
九头虫和孙悟空战了三十回合没分胜负,猪八戒加入战团,九头虫又撑了五六回合败阵,现出本象,并从腰中伸出一只头,将猪八戒擒走。
又耐战五七合,挡不得前后齐轮,他却打个滚,腾空跳起,现了本像,乃是一个九头虫,观其形象十分恶,见此身模怕杀人!
……
好大圣,急纵祥云,跳在空中,使铁棒照头便打。那怪物大显身,展翅斜飞,飕的打个转身,掠到山前,半腰里又伸出一个头来,张开口如血盆相似,把八戒一口咬着鬃,半拖半扯,捉下碧波潭水内而去。
孙悟空变成螃蟹潜入碧波潭救出八戒。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设定不识水性,他曾在“通天河”那回时向猪八戒解释过。
却说孙大圣与八戒、沙僧辞陈老来至河边,道:“兄弟,你两个议定,那一个先下水。”八戒道:“哥啊,我两个手段不见怎的,还得你先下水。”行者道:“不瞒贤弟说,若是山里妖精,全不用你们费力,水中之事,我去不得。就是下海行江,我须要捻着避水诀,或者变化甚么鱼蟹之形才去得。若是那般捻诀,却轮不得铁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我久知你两个乃惯水之人,所以要你两个下去。”
按照孙悟空所说,他不识水性,平时下水是捻了避水诀或者变成水中之物,但如果那样的话他就空不出手去使用神通了;而识水之人可以不用捻诀,所以能腾出手来使用神通。
因为孙悟空不识水性,所以他不善水战;面对许多水下妖怪他都束手无策,其中就包括九头虫。九头虫逃到水中后孙悟空就没了办法,只能让猪八戒去诱战。
猪八戒大闹碧波潭龙宫,诱出九头虫,但九头虫一看到被孙悟空打死的龙王后就逃回宫中。
却说孙行者立于潭岸等候,忽见他们追赶八戒,出离水中,就半踏云雾,掣铁棒,喝声“休走!”只一下,把个老龙头打得稀烂,可怜血溅潭中红水泛,尸飘浪上败鳞浮!吓得那龙子、龙孙各各逃命;九头驸马收龙尸,转宫而去。
这时遇到打猎的二郎神,孙悟空邀请二郎神帮忙。后九头虫在众人围攻下被二郎神的细犬咬掉腰间的头后逃到北海。
那怪物负痛逃生,役投北海而去。八戒便要赶去。行者止住道:“且莫赶他。正是‘穷寇勿追’。他被细犬咬了头,必定是多死少生。等我变做他的模样,你分开水路,赶我进去,寻那宫主,诈他宝贝来也。”二郎与六圣道:“不赶他,倒也罢了;只是遗这种类在世,必为后人之害。”至今有个九头虫滴血,是遗种也。
九头虫负伤逃跑,猪八戒想追却被孙悟空拦下。孙悟空拦下猪八戒并不是因为他不敢去北海,原著已经交待了原因:孙悟空认为九头虫受伤严重,多死少生。
“且莫赶他。正是‘穷寇勿追’。他被细犬咬了头,必定是多死少生。
况且孙悟空也是急于去取宝。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从来都不是喜欢赶尽杀绝之人,除非是你将他彻底惹怒,比如狮驼岭他上了当导致师傅被困才一怒灭了所有小妖;反倒是猪八戒喜欢补刀抢功,所以以孙悟空的这种性格放掉九头虫也不足为奇。
更重要的是,因为“至今有九头虫滴血,是遗种”,这也就说明九头虫必定不能死去。作者虽说是写神话,但既然参考了实际物种,就不能脱离现实,所以他必定会给九头虫一个逃脱的理由。
《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要主动放过九头虫?
个人认为,九头虫乃九头鸟,北极紫薇大帝坐骑(因经往北海逃去)。四帝的坐骑都为九头,就如东极青华大帝的九头狮子一样。
《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要主动放过九头虫?
孙悟空为何要放过九头虫?假设你是企业安环部稽查部长,你查到一个严重违纪的不安全生产事件,当然这个只是隐患或者说是没有曝光的小事故,你可以网开一面也可以一查到底,但是当事人是上级集团公司董事长的小舅子,而且可能一连串的各级中高管有参与和牵连,你是纠违警告加放过啊?还是自寻死路啊啊啊[抠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