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金箍棒好多妖怪都拿不动,为何却被一名凡人轻松拿起?
看了一些人的回答,有些人回答的这个凡人是大禹,恕在下杨角风不能苟同!
按照西游记中的设定,大禹肯定不是凡人,比如孙悟空曾经这样介绍过自己的金箍棒:
“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这里提到的大禹是一个王,他从太上老君那里求得的定海神针,试问一个凡人岂能轻轻松松从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手里求得宝物,而且是从凡间求得的,还是从天庭求得的?他又是怎么去的了天庭?
在西游记七绝山那里,稀柿衕挡住了去路,驼罗庄的人们说帮他们开一条路,结果孙悟空是这样说的:
“……你等又不是大禹的神兵,那里会开山凿路!”在民间传说中,大禹可以变成百丈巨熊,他的妻子就是因为看到了他的变身,所以才吓跑了,后来变成了石头。
由此可见,大禹并不是凡人,他在东海测水深的时候,自然会使用到定海神针的变大变小,变长变短,所以,自然他就拿得动!
既然这个凡人不是指大禹,那么是指谁呢?
其实是指天竺国玉华州的大王子!
不知道经常看杨角风回答问题的朋友还记不记得,杨角风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答)提到了金箍棒为什么听孙悟空的话?
那里揭开了孙悟空前世的秘密,同时也提出,这个定海神针重量是不会随着变大或变小而变化的,它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
也就是说,要想拿起这个金箍棒,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这个人必须有足够的力气,比如西游记中曾经拿过金箍棒的黄狮精和青牛精,他们要么是纯靠力气拿起,要么是通过自身的法术或法宝拿起。
最简单的法术例子,比如山神,他们力气是不够大的,但是他们懂得移山大法,同样会移山的还有银角大王,这个法术孙悟空并不会,所以才会在平顶山那里被压的吐血。
那么西游路上拿不动孙悟空金箍棒的妖怪们,是法术不到家,还是力气不够呢?
我们继续分析:
一个凡人要想拿起这么重的物品,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在天竺国玉华州,孙悟空等人在三个王子面前展现了一次实力,先出场的是沙僧:
“沙僧将宝杖抛出,倚在墙边,二王子和三王子跳起来便拿,就如蜻蜓撼石柱,一个个挣得红头赤脸,莫想拿动半分毫……”从这句描述来看,玉华州的三个王子根本就拿不动沙僧的武器的,沙僧的武器一共有五千零四十八斤重。相对于金箍棒来讲还算是轻的,因为金箍棒有一万三千五百斤重,一般的凡人肯定是拿不动的!
如果想让凡人拿得动,那么就必须要拜孙悟空为师:
行者笑道:“……汝等既有诚心,可去焚香来拜了天地,我先传你些神力,然后可授武艺。”
于是三个王子就按照拜师的程序,都走了一遍,完成了以后,他们就是名义上的孙悟空徒弟。
后面的这句话才是重点,也是揭开他们为什么能拿得动武器的原因。:
“行者……这里却暗暗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将仙气吹入他三人心腹之中,把元神收归本舍,传与口诀,各授得万千之膂力……”
也就是说,孙悟空就靠一口仙气,就一下子培养出来了三个大力士:
“一个个骨壮筋强,大王子就拿得金箍棒,二王子就轮得九齿钯,三王子就举得降妖杖。”
从这一点上看,孙悟空教给他们的是强身健体之法,也就是纯力气。如果传授给他们的是法术,那么孙悟空的金箍棒好解释,猪八戒的耙子和沙僧的降妖杖就不好解释了,毕竟并没有什么咒语可以减轻武器的分量。
由此可见,妖怪们拿不动孙悟空的金箍棒,其实是他们力气不够,跟其余的因素没有关系。
而这个玉华州大王子作为一个凡人为什么能拿动呢?
就是因为他被孙悟空吹了仙气,上一次孙悟空吹气,是吹乌鸡国的国王,一下子给吹醒了,这次吹气完全就是传授给了他们力大无穷之术啊!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孙悟空金箍棒好多妖怪都拿不动,为何却被一名凡人轻松拿起?
再好,再高的小说写手也会有漏洞,有失手的时候。《西游记》必定是一部小说啊。人们不是常常从现在的抗战神片中,发现大量现代痕迹吗?吴承恩写《西游记》大量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编撰。没有一点生活基础和原形,其写作难度可想而知。要比写一部现实版的生活小说难的多。《西游记》写的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神,鬼,妖,写人很少。虽然这些神鬼妖被拟人化了,但写起来真的太难了。比写科幻小说都难。在没有一点素材的情况下,吴承恩能凭借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时空想象,写出了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你让现代人也写这样一部类似作品,或者续写西游后记,恐怕没人敢担纲此责。我们佩服古人,没法超越古人。古人小说有些许瑕疵,真是瑕不掩玉,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们的伟大,是现代人所无法超越的。还是多指点一下现代人的超级过错吧。
孙悟空金箍棒好多妖怪都拿不动,为何却被一名凡人轻松拿起?
有老师说了,大禹是神圣。
孙悟空金箍棒好多妖怪都拿不动,为何却被一名凡人轻松拿起?
至少西游记中没有提到那个凡人轻松拿起孙悟空的金箍棒。只有收徒弟时,经过孙悟空施法后,作为徒弟的凡人才拿的起来。
至于大禹,书中只是说这是大禹治水所用的定子,这个不代表大禹能够轻松拿起这块定海神针铁。工程上的使用和武器的使用不是一个概念,总不能说某工程师搭桥用了30吨的钢梁,就认为某工能轻松拿起30吨的钢梁吧?
孙悟空金箍棒好多妖怪都拿不动,为何却被一名凡人轻松拿起?
那名凡人是谁呀[what][what][what]
孙悟空金箍棒好多妖怪都拿不动,为何却被一名凡人轻松拿起?
古人没接触过光刻机纳米这些精确到无人性的东西,那就凭想像了,搞文学的更是出类拔萃,李白就乱嚷“燕山雪花大如席”,都不用买席子了,“千里江陵一日还”,比高铁还快,到近代的武侠小说,还是完全不理会物理学上的定律,三丈高的围墙说上就上了,不信不行。
至于神话故事,那就更随心所欲了,单就那兵器的重量就五花八门,孙悟空的棍子,李元霸的双锤,关二哥的大刀,杨过的玄铁剑,喜欢多重就多重,反正不是市场上买菜,觉得斤两不够可以拿去公称上复称,谁也没吃饱了没事干去考究这个,也没什么意义。
小时候看《西游记》,老是纳闷唐僧为何要这么辛苦慢慢走,叫老孙翻半个筋斗,或背着唐僧驾起祥云,饮个早茶的时间就把经取回了,或许老吴要瞪起眼,“要是这样我岂不是要失业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