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韩寒指责爆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吗?

2018-04-08《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微信朋友圈典型的煽动恐慌的文章。类似的文章其实有很多,此类文章的套路大多相同,讲述一个你的同龄人如何年少得志,实现了你倾尽一生也无法达到的小目标,再对你来一波实力嘲讽:你的同龄人这么优秀,你凭什么不努力?好像这些文章的作者就是抛弃我们的同龄人本人一样。

这次我挺韩寒,坚决挺他!

那个刷遍全网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来,弄得我杨角风心都痒痒的,可惜自己没有这命,还是安安稳稳工作,安安稳稳写文章吧!

关键在于,我有自知之明,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有自知之明!这篇文章太有魔性了,引人入胜,像一把刀一样,一刀一刀的割着你的自尊心,仿佛我当个小主管还错了?有个小肚子就丑的不能见人了?三四线城市都不能住人了?我一年挣十来万得死了?

就像韩寒说的那样,这类毒鸡汤:

不光是在贩卖焦虑,还在制造恐慌。

“焦虑”这个词是罗振宇教给我的,在他说书之前,我是不懂什么叫焦虑的,自从听了他的书,我突然就觉得自己本来很幸福的生活,被毁了……

看这个题目就非常耸人听闻,《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生活已经不易,干嘛还不放过我们这一批80后90后,我们招你惹你了,你平白无故的就给我们戴紧箍儿,给我们念紧箍咒?

本来,我生活的很幸福的,有车有房,有家人孩子,朝九晚五的上班,晚上还能写写作,聊聊天,生活也挺惬意的。

可是自从有了这类人,我们的生活就变得非常糟糕……

不是我们糟糕,是对比的糟糕……

就像韩寒所说的那样,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为什么非要给我扣上焦虑的帽子?

我怎么就被抛弃了?被你吗?

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抛弃,那么全中国还剩下多少人活着?马云吗?奶茶妹妹吗?

一个“抛弃”词语的使用,让人非常不舒服,我不知道他举例的胡玮炜敢不敢说抛弃二字?

请问她不吃饭吗?不需要饭店的大厨帮她做饭吗?她不购物吗?不需要超市营业员给她算账吗?即使她不出门购物,难道也不需要快递员吗?她不理发吗?她不坐车吗?她不旅游吗?……

这些给她服务的人,她敢抛弃吗?

对!她绝对不敢,正是千千万万这种普通人,才撑起了她十五亿的价值,没有千千万万个长着小肚腩的人、农民、工人、公务员去骑共享单车,何来的十五亿?

当然这不是她的话,而是这篇文章作者的话,就这样无情的把矛头对准了这个亿万富翁!

这种谬论就像阿里巴巴可以抛弃千千万万个网店主、快递员、商品工厂工人一样滑稽。

岗位没有贵贱之分,不要人为的再制造这种恐慌,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快乐,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烦恼,你永远不要评价一个人的工作到底有没有意义!

就像杨角风一样,当你不能像杨角风一样写胡说八道的文章的话,你又怎么评价人家就是胡说八道了呢?

想通了,自然就懂了!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作家韩寒指责爆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吗?

在这个事件之前,精英君没有关注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一篇文章。现在看了一下是跟美团收购摩拜单车有一定关联,在文中介绍了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因为收购案套现了15亿。此外,作者还列举了25岁的李叫兽运营的公众号和公司,被百度花费上亿元全资收购了等类似的信息,证明了这些在名和利方面有了重大举措的人,正远远抛弃了很多同龄人,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当然,作者的观念有点偏颇,因而遭受了作家韩寒等的指责。

在精英君看来,单纯地用名和利来概括一个人是否成功或者是是否在抛弃自己的同龄人,或许过于片面了,不过从这一事件里我们可以有以下结论。

1、在职业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很多时候,学历、外貌、知识、付出的努力等等都代表了职场竞争实力的一种,但有时候在人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你做出的职业选择。这个时代选择可以很多,精英君也不鼓吹大家都创业,但不可否认,胡玮炜、李叫兽等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走平常路,做出了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因此他们能比同龄人收获更多亦无可厚非。

这个时代,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2、平常人,走平凡路,亦是一种幸福

不可置疑,这个社会因为时代变化太快,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公平,也充斥着焦虑和浮躁。,胡玮炜、李叫兽的成功,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平常人很难加以复制。因此,我们需要拥有的就是一个甘于平淡的心。为工作而努力、为房子奋斗,为孩子加油,亦是一种乐趣。作为平常人,我们要学会的就是走平凡路,这亦是一种幸福,不是么?

作家韩寒指责爆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吗?

在一个浮躁焦虑的社会,为了得到所谓10万+,得到更多“打赏”(钱),很多同样浮躁焦虑的自媒体写作者在作恶。每种人生各有价值和尊严,众生平等,关键看各自选择。人生价值和幸福不是用金钱衡量的,谁也抛弃不了谁,都要接受时间的考验。时间是公平的。

作家韩寒指责爆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吗?

建议起草个中国反歧视法。成为人上人这个观念遗毒几千年。没有人是不朽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比另一个人伟大,这里只有人类整体。

作家韩寒指责爆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吗?

人活一世,草木一春,各有各的活法,人比人死,货比货扔,知足常乐

作家韩寒指责爆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吗?

先说我对韩寒这篇文章的评价吧:三观很正,瑕不掩瑜,即使有问题,也比那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的问题小很多。

韩寒的眼光一向很毒辣,文笔一向很犀利,如果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大概对他的一个总结有印象:【贩卖焦虑】。

我认为“贩卖焦虑”这四个字,是韩寒对当前这类文章最犀利的评价。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说两个话题:第一,杀毒软件;第二,知识付费。

很多朋友大概会奇怪为什么我把这两个话题放到一起说,请耐心看,很快你会明白。

知道杀毒软件行业的朋友大概知道一种理论:过去的电脑病毒比较多,很多都是杀毒软件自己(或者其利益链)做出来的,因为市面上有电脑病毒了,人们才会购买杀毒软件(早年间的杀毒软件是付费的),但是360将杀毒软件免费了,导致杀毒软件的商业模式发生改变,于是杀毒软件公司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再制作电脑病毒来促进自身的病毒销量,于是市面上的电脑病毒也变的少了——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因为利益链的关系,这种原因的可能性并不小。

知道了这个背景,我们再来看知识付费和贩卖焦虑的关系。

贩卖焦虑,这个词本身的关键不在焦虑,而在“贩卖”,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商业行为。而贩卖焦虑和知识付费有什么关系呢?

知识付费已经讲了三年了,但是很少有人会讲一件事情,那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人需要给知识付费?

答案是:当前状况与自己对自己未来的预期不一致的人。

而一个人怎么样才会出现当前状况与自己对自己未来预期不一致呢?

除了本身就觉得自己知识不足的人之外,如果有办法让这个人觉得自己不行,不对,不够好,甚至对自己产生自我否定时,才会出现大量的不满当前现状的人,而这种不满现状,通过“贩卖焦虑”,被塑造成了“我自己不够好,所以我需要更好”的心态,而这种心态通过什么补足呢?——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的简单逻辑是:你不够好,是因为你缺知识,所以你付费听了我的知识,你就可以更好了,于是你就(有可能)混的比现在好。

这个逻辑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大家自己想一想,各种“焦虑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0-2014年之间,几乎没有这些文章,而近几年,类似的文章越来越多,这与知识付费的时间周期几乎一致。

所以不得不让人怀疑,知识付费的整体运营群体,似乎也在做着“杀毒软件公司制造病毒”的事情,而且谁收益谁嫌疑,这个嫌疑还不小。

所以,韩寒对那文章的评价:贩卖焦虑,制造恐慌。个人认为是非常恰当的。

顺便再说一句,今天的我们社会上的思潮(焦虑,竞争,宫斗等等),本质上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主义的核心是:把自然界的生物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直接搬在了人类社会的中,经过这种思维洗礼的人群,会天然认为竞争是对的,落后就要挨揍,同时天然的认为,一个人如果落后了,他的所有结果都是他自己“活该”。

社会达尔文主义不是我们今天才提的,从五四运动的时候就开始引进了,只不过这些年我们国家发展的快,所以才“润物细无声”的成为我们的基本思想基础,同时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内容蓬勃发展,以及“知识付费”们,或者各种个人提高讲坛,讲座们的盈利需求,使得“贩卖焦虑”成为这个行业的刚需。

在这件事情上,这些人的套路不妨总结为:有焦虑要卖,没有焦虑制造焦虑也要卖。

当然,以上我只是在评价韩寒对《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件事情的评价,并不是在说知识付费是错的。

不过如果大家有机会出国,大家或许会看到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国家的人都每天疲于奔命,都特别担心自己输,或者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当然,我也同意韩寒的另外一个观点:我们不要从一个鸡汤里掉到另外一个鸡汤里,不要因为担心别人是在贩卖焦虑,而放弃了自己原本应该的提高。

我是江南沐雨,纵横文学《众神聊斋》作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