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越来越少?

在这个文字不怎么充裕的年代,在这个电子书轻易代替图书的年代,很少有人在去回味那些所谓的诗歌了,明明很简洁的语言,就能唤起内心的期待和爱,为什么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越来越少?

人们喜欢谈论“诗和远方”,但是远方到底在哪里?能解释大家不再爱诗歌吗

杨角风原创文章,请随手关注,不胜感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不再崇拜诗人,大家也不再喜欢看诗歌,写诗这条路慢慢的变成了纯粹的个人爱好了。

最近几年杨角风突然又开始写诗,原因完全是受到了高晓松的影响,他的《人生还有诗和远方》中写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房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深深感动了我,我们的生活太多的物质横流,而精神上真的缺少了那份诗意,人生还有诗和远方,那么远方是什么?

杨角风知道这篇文章浏览量不会高,因为太多的诗歌都没有突破一百阅读,不是写诗的人少了,而是少了读诗的人!

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是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有一期高晓松专门提到了海子,提到了那个时代,我之所以崇拜高晓松,也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没有在这个物欲的社会迷失自己!而当年的海子亲身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80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的作者困惑了,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所以诗人的境界总是那么的理想,而现实又不会那么丰满,也造成了诗人的灭亡。

或许从海子的逝去那一刻起,中国诗人就进入了低谷期!

海子说,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追求远方,追求的可能只是海市蜃楼。

其实在杨角风看来,远方可能是历史的前河,可能是古人的意境和情怀,可能是遥远的诗意的梦想。

我们还有谁会用到这样的语句表达离别的感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我们还有谁会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表达忧愁呢?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表达变得这么幼稚?这么直白?这么没有意境?这样的苍白无力?

现在的物质水平高了,大家再也不想让生活过得那么复杂,连游戏都不想动脑筋,简单的打打杀杀就行,谁还会去看剧情?谁还关注过程?谁还会去用心读诗?

诗歌的当头一棒是梨花体的出现,从此诗人再也不想写诗,人们再也不想读诗……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杨角风不想批判了,没有诗和远方,那就拿四岁孩童说话来凑。也使得诗歌跟远方越来越远!

不管怎么说,杨角风仍然坚持写诗,坚持读诗,只有真正爱好诗歌的人,才能读懂写诗的人,人们需要归属感,有了归属感,即使只是很小的一个团体,也能抱团发光!

因为杨角风坚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不胜感激!

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越来越少?

不是写诗的人少,我现在喜欢写诗,半年多时写了近六百首了,宋词三十多首,只可惜发在朋友圈没有几个点赞,不是不认字,就是不懂,只能与头条诗友们沟通沟通,学得了不少,我点赞他们,他们也点赞我,相互有些共同感!我觉得写诗的人大有人在,只是有很多人是怀才不遇!不惜才而已!可叹可惜!这是我的想法,不知大家意见如何?谢谢大家!

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越来越少?

物质生活丰富了,一马当先。而精神生活枮萎了,遥遥在后。虽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全给了手机电脑,或者麻将长牌……付与诗词,人几许?别说写,看都不想看不在少数。自得其乐有它处,社会潮流的影响很大。且休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越来越少?

七绝二O一九年元月三十日晚于长春草成。作诗如今日渐稀,谁能为此腹中饥?人生一世难书处,梦里追寻不入时!长春休闲词客题赋。一

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越来越少?

就当今趋势而言,人们把精力放在了赚钱上。作诗同书法,音乐一样成为了个别人的爱好,只可做为自我消遣。别无他求,即使再多再好的诗,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越来越少?

诗人真是太可怜,满腹诗书不值钱。作诗只能作消遣,为了生活不消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