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的重型巡洋舰设计有什么特点?与美国重巡相比哪个更优秀?

防空、反舰、抗揍能力……谁更好?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海军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批新型的、先进的军舰下海,进行海试,国人喜称“下饺子”。还有一大批在建的大型军舰已显现出雄伟的英姿。同时还有一大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军舰在设计当中。这在二战时期,是无法想象的。

在二战的海战中,唱主角的是德国、美国、日本、英国等世界列强。为了更好的回答好这个提问,我们先普及一下基础知识。重巡洋舰,即重型巡洋舰是巡洋舰的一种,一般指在排水量、装甲和火力方面强于轻巡洋舰但弱于战列舰的舰只。重巡洋舰是特定时期,由条约限制所产生的一类巡洋舰。1921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了巡洋舰的排水量与火炮口径的上限(标准排水量10000吨(10160公吨),火炮不超过8英寸(203 mm)口径)。根据1930年海军列强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巡洋舰分类按装备火炮口径分为两级:A级的巡洋舰主炮口径超过6.1英寸(155 mm)的巡洋舰,不超过8英寸(203 mm)口径,即重巡洋舰;B级的巡洋舰主炮口径不超过6.1英寸(155 mm)的巡洋舰,即轻巡洋舰。随着1936年条约到期,约束失效,这种分类渐渐消失。不要说,大和民族是个奇特的民族,非常善于钻空子,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1931年,日本海军在01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了4艘8500吨级和2艘8450吨级大型轻巡洋舰,但到了国会审议时,只有前4艘获得了批准,后面那两艘大藏省没有通过,原因是没有钱。无奈之下,日本海军只好接受现实,但根据伦敦海军条约规定,主炮口径超过6.1英寸的重巡洋舰,日本拥有的总吨位不得超过10.8万吨,照这一标准,日本已经拥有的12艘重巡洋舰已经把吨位用完了。但就在同时,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日本轻型巡洋舰总吨位不得超过10万吨,这时候日本拥有的轻巡洋舰也有十几条,但单舰吨位大多只有四五千吨,还剩了不少吨位可用。为了获得更多的重巡洋舰,日本人动起了歪脑筋,他们把新的4艘巡洋舰按照重巡的标准设计,5座炮塔却装上了轻巡洋舰才使用的152毫米三联装舰炮,这些炮塔的设计上存在猫腻,那就是可以随时将三联装152毫米舰炮换装为双联装200毫米舰炮。既然做戏就要做全套,4艘“轻巡洋舰”建造计划确定下来后,日本人还给他们按照轻巡洋舰统一命名规则(以河流取名)分别命名为最上、三隈、铃谷、熊野。日本人为了追求单舰的威力优势甚至不惜采用隐瞒的手段超出《华盛顿条约》对排水量的限制,在吨位上对外界撒了谎。他们宣称最上级吨位也就万把吨,而实际上最上级刚建造的时候就达到13400吨之多。由于耍了手段,当时的日本的重巡洋舰还是十分厉害的。如由日本海军著名的军舰设计师平贺让主持设计的妙高级万吨级巡洋舰在火力和航速方面十分突出。再如由日本海军造船军官藤本喜久雄主持设计的高雄级重巡洋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巡洋舰之一。

你要说,日美两国谁家的重巡洋舰更有优势,应该说各有所长,没有多大的可比性。在所罗门海战时,当时以鸟海号巡洋舰为旗舰的日本重巡洋舰们以一艘巡洋舰受伤的代价,击沉了对方4艘重巡洋舰,重创了一艘重巡洋舰、击沉两艘驱逐舰,这一战美军战死1270人,而日本海军仅死亡35人,堪称海战史上的经典。美军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己方重巡洋舰上的8英寸炮(203毫米)射速太低,限制了其在狭窄海域内的使用效能。

但美国也不是没有好舰,如彭萨科拉级重巡洋舰,它是美国海军条约型系列设计的首级。它的服役主要对付日本刚服役的重型巡洋舰,是当时在火力、防御、动力上与日军重巡洋舰相抗衡的唯一重型巡洋舰。虽说,日本重型巡洋舰的火力绝对的猛,但大多数都是注重火力的不注重防御。说一千道一万,甭管你有多么强大先进的武器,只要你不干好事,也难逃沉入大海的命运。

二战时期日本的重型巡洋舰设计有什么特点?与美国重巡相比哪个更优秀?

日本重巡洋舰主要是双联装为主的203mm主炮,而美国重巡洋舰主要以三联装203mm为主。美日双方都注重火炮打击,日本重巡洋舰的特点是雷击(鱼雷),而美国重巡洋舰的特点是防空。

以下是美日重巡洋舰大体数据

日本重巡洋舰:

古鹰级重巡洋舰:2艘 排水量: 8230吨 主炮:3座双联装203mm 副炮:4门120mm 高炮,3联装25mm 若干 鱼雷:2座4联装610mm 航速:34.5节 水上飞机:2架94式水上侦察机

青叶级重巡洋舰:2艘 排水量: 8300吨 主炮:2座双联装203mm ,1座双联装200mm 副炮:4门127mm 高炮,3联装25mm 若干 鱼雷:2座4联装610mm 航速:33节 水上飞机:2架零式水上侦察机

妙高级重巡洋舰:4艘 排水量: 13370吨 主炮:5座双联装203mm副炮:4门127mm高炮,4门3联装25mm机关炮与4挺13mm机关枪 鱼雷:4座4联装610mm 航速:34节 水上飞机:3架零式水上侦察机

高雄级重巡洋舰:4艘 排水量: 13200吨 主炮:5座双联装203mm 副炮:8门127mm高炮 鱼雷:4座4联装610mm 航速:34.1节 水上飞机:1架零式水上侦察机和2架零式水上观测机

最上级重巡洋舰:4艘 排水量: 12400吨 主炮:5座双联装203mm 副炮:4门127mm高炮,4门3联装25mm机关炮与4挺13mm机关枪 鱼雷:4座4联装610mm 航速:37节 水上飞机:3架零式水上侦察机

利根级重巡洋舰:2艘排水量: 15200吨 主炮:4座双联装203mm 副炮:4门127mm高炮,4门3联装25mm机关炮与4挺13mm机关枪 鱼雷:4座4联装610mm 航速:35节 水上飞机:5架零式水上侦察机

美国重巡洋舰:

彭萨科拉级重巡洋舰: 彭萨科拉、盐城 2艘主炮排 水 量 9242吨(标准)/11696吨(满载) 主炮 三联装203mm×2,双联装203mm×2 副炮 127mm单装×4防空武器 40mm×24,20mm×28 航速32.5节 2架水上飞机

北安普顿级重巡洋舰 6艘 标准排水量:9150吨(标准)/11602吨(满载)主炮:9门Mk9型55倍口径203mm炮(3×3)副炮:8门Mk13型25倍径127mm炮(1×8)机枪:8挺12.7mm机枪(1×8) 航速32.5节 4架水上飞机

新奥尔良级重巡洋舰 7艘 排水量10047 吨 (标准) 11515 吨(满载) 主炮3座三联装203mm L55 副炮8座单装127mm 机枪:8挺12.7mm机枪(1×8) 航速32.7节 4架水上飞机

波特兰级重巡洋舰 2艘 10200吨(标准)/12755吨(满载) 主炮 三联装203mm×3 副炮 127mm单装×8 防空武器 20mm×24,20mm×12 航速32.5节 4架水上飞机

威奇塔级重巡洋舰 1艘 排 水 量 10758吨(标准)/13223吨(满载) 主 炮 三联装203mm×3 副炮 单装127mm(封闭炮塔)×4,单装127mm×4 防空武器 24x40mm×24,20m×18 航速33节 4架水上飞机

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 14艘 排水量 14500吨(标准)/17000吨(满载) 主 炮 L/55三联装203mm×,3,两座前向,一座后向 副炮 L/38双联装127mm×,6,1座前向,1座后向,两舷各2座 防空武器 L/56,40mm×,48,20mm×,24(匹兹堡号仅22座) 航速33节 4架水上飞机

得梅因级重巡洋舰 3艘 排水量 17250吨(标准)20900吨 (满载)主炮 3座三联装MK16型55倍203mm副炮6座双联装Mk32型38倍127mm 防空武器防空炮 20mm/50 厄利空Mk4,12x1 20毫米防空炮 76.2mm/50 Mk33,12x2 76.2毫米 航速33节 3架水上飞机

真正的厉害的重巡洋舰得看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二战时期日本的重型巡洋舰设计有什么特点?与美国重巡相比哪个更优秀?

美日的重型巡洋舰,实际上都是在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基础之上,开始建造的,它们的要求都是1万吨,203毫米主炮。

日本在设计时往往采取了一种绕回政策,给舰艇设计留下不小的预留量,属于专空子,明明设计是1万三千吨级,公开仍说是1万吨,或者,特意将155毫米舰炮,被算成轻巡洋舰,然后呢,在战时条件下又改成203毫米,重回到了重巡洋舰之列。

日本的重型巡洋舰由于绕弯行为,看的是更强大一点,可以增加不少鱼雷武器,美国人接受了条约限制,自然没有那么多的花样了,一般是没有鱼雷系统的。不过差距不大,在实战中几乎没什么意义。

但是美国人有强大的国力,在二战开始之后,美国不断的推出自己新的巡洋舰,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更高,日本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新产品。在二战时期,双方巡洋舰对决的机会并不多,主要原因就在于航空对决已经取代了舰队决战了,重型巡洋舰的地位下降了许多。

二战时期日本的重型巡洋舰设计有什么特点?与美国重巡相比哪个更优秀?

先说大环境,在世界各国海军受到华盛顿军备条约的严格限制,搭载203mm口径主炮的重巡洋舰的设计和建造的发展都趋于停滞,将有限的吨位投入主力舰的建造中。

而日本并没有那么多钢铁和资源大量建造主力舰,一旦战争爆发,美国海军那种恐怖的爆兵能力是IJN可望不可及的,因此只能追求在和平时期多攒下点家底。因此在世界列强对重巡洋舰不予关注的时候,IJN却将重巡视作次级主力舰对待,甚至不惜在对海军条约的执行中耍小聪明。

这种小聪明最为众人所知的要数155最上了,IJN从设计建造最上级重巡开始,就为最上准备了两套主炮,建造刚刚完成时,最上级带着155mm口径的主炮出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也被划入了轻巡洋舰的范围,没有占用重巡洋舰的吨位。条约失效后,设计之初就留下改装空间的最上级换装203mm主炮,摇身一变成了当时最先进的重巡洋舰。

在条约限制下,IJN在重巡洋舰的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合理的布置舱室,在有限的吨位下提高抗打击能力和抗沉性。IJN对重巡的重视以及其他列强对重巡的忽视,导致在战争爆发时,IJN的重巡洋舰比其他国家的重巡在各方面都强出不少,在战争中承担了很大部分的作战任务。

但是随着战争爆发,日本资源不足,在新科技上严重缺乏的弊端逐渐显现。随着超重弹在威奇塔号上的验证,美军巡洋舰在火力上已经追上甚至超过了IJN。而美军认识到航空母舰的重要性,重巡和战列舰就成了航母身边满身尖刺的防空顶梁柱。随着雷达和VT弹的投入使用,美军巡洋舰在防空能力上将IJN的重巡远远甩在身后。同样在数量上,只能用船山船海来形容了,而珍珠港事件之后,IJN甚至没能获得一条新的大型军舰。得梅因级的203mm速射主炮,成为了火炮巡洋舰的巅峰,虽然她没能参战。

战争终究不是一两件兵器的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竞争。IJN的重巡洋舰在那个时代堪称优秀,但终究还是抵不过战争潜力更深的反法西斯阵营。

原创不易 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