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灭宋后,为何扶植傀儡政权,而不是直接统治中原?

金灭北宋后,连续扶植傀儡政权,以统治中原地区。

直到10年后,金才废掉了傀儡政权,自己直接统治中原地区。

自己直接统治不香吗?为什么非要扶植傀儡政权呢?

发展太快,兵力不足

金连续灭辽、北宋,发展迅速。

然而,兵力不足的问题也随着占领区的扩大而明显起来。

辽虽已经灭亡,天祚帝已经被擒,但耶律大石依然收集部众,退到今内蒙古境内的可敦城“养兵待时”,意欲复辽。

北宋也已灭亡,宋徽宗、宋钦宗被擒,但大河南北,反抗金人的武装依然十分活跃!

金军虽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但毕竟兵力太少,既要维持在占领区的统治,镇压起义,又要应付宗泽、李纲等人指挥的宋军,耶律大石统领的契丹军,兵力实在不堪使用!

因此,正如完颜宗望所说:金人“今务广地而兵力不能周,自贻患也”!

缩小直接占领区,以集中兵力用于机动作战,是务实的选择。

此时,辽的统治机构已经被彻底摧毁,辽土已经纳入大金的版图。

因此,暂时放弃对金的直接统治,已是金人此时的唯一选择。

借傀儡之力统治,一箭三雕

金人孙大鼎说:(中原)百姓难于政化,故先立张楚。

确实,当时的中原地区,封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又怎么可能被当时只熟悉渔猎的金人“政化”呢?

当时的金统治集团,根本不具备在中原地区建立统治的政治、经济能力!

而金人也意识到:如果金人不能在当地另立统治,这些地区依然会跟着赵家走!

宋的统治虽然出现了严重问题,但远没有如辽一般“辽政不纲,人神共弃”的地步,中原、江南等地人民已经认可赵宋的统治!

正如完颜宗望所预测:赵氏必复兴。赵家必然还有人继续出来整顿局面!

金既无力一举全占宋土,彻底灭亡赵宋,又不能在占领区建立统治秩序,那么,已攻占的占领区,还是会为赵家所用的!

建立傀儡政权,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这个办法,看起来是一箭三雕!

1、建立傀儡政权,以熟悉中原形势的傀儡来建立对占领区的统治。金人希望:这个新的统治秩序,看起来就如同改朝换代一般,将赵宋的影响力彻底排除出占领区,并将占领区发展为进一步攻宋的基地!

2、建立傀儡政权,使中原人民看起来不直接被女真所统治,看起来能够消除当时尖锐民族矛盾所带来的反抗;

3、傀儡政权建立的武装力量,既能镇压反抗,维系占领区统治,又能与宋军交战,可谓成为女真军队的有力补充,缓解女真兵力不足的问题!

金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要立傀儡政权,不单是出于治理中原、兵力不足的考虑,也是为了金统治集团内部的“平衡”。

金国的创业之主,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已经死了,此时金天子是金太宗。

金太宗之下,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两位宗室将领威望、权力都很重,构成了当时大金的两大势力!

灭北宋之战,是这两位宗室将领主持的,其中,完颜宗望的战功、所得又远大于完颜宗翰。

如果让金人自主其所得之地,那么,完颜宗望的力量将打破金内部的平衡!

因此,完颜宗翰力主建立傀儡政权,并以其为自己的附庸,制衡完颜宗望!

完颜宗翰忌惮完颜宗望太强,金太宗自然也忌惮!

因此,金人决定,立傀儡政权治理占领区,以制衡完颜宗望!

实际上,后来伪齐傀儡政权的建立,也受金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影响!不再赘述!

一定要是傀儡!

确立了要立傀儡政权,那么,要立什么样的人来当傀儡呢?

原本,许多人的意见是:干脆直接立赵氏后人为傀儡!

显然,立赵氏为傀儡,似乎最有利于恢复占领区秩序,并最大限度在政治上打击抗金的赵宋皇族。

然而,赵宋的影响力确实太大了,以他为傀儡,完颜家实在不放心,因此,没有采纳!

随即,金人选定了张邦昌为傀儡。

这个张邦昌,辅政两朝,在朝中有相当影响力,又长期力主对金妥协,是个“亲金派”!

“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出来作傀儡政府,自然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张邦昌虽然怯懦,但还是稍有底线的人。

他在不得已之下,出来做了这个傀儡皇帝。

然而,金人离开开封后,他就不敢自专了,就请出元佑皇后入居延福宫,并还政于赵构!

只一个多月的时间,第一个傀儡政权就倒台了!

金人震怒,明确表示,要另立“藩辅”!

有底线的人不行,适合作傀儡的,只有彻彻底底的狗!

于是,金人找到了刘豫!

这个刘豫,本是济南知府,在南宋混都快混不下去了。

金人进攻山东时,济南城池坚固,又有大刀关胜这样的名将在,济南守军曾迫使金军解围后撤,因此,只要坚守,守住问题不大!

然而,刘豫害死大刀关胜,率百姓降金!百姓不从,刘豫就自己缒城而降!

这种铁了心作狗的家伙,才最适合作傀儡!

于是,刘豫,就这样成了新傀儡皇帝!

傀儡的结局

刘豫有大金撑腰,当起狗来尽心尽力!

他屡屡发兵攻宋!

然而,狗毕竟是狗,趁人不注意咬人一口,人真要拿起打狗棍子又如何扛得住?

刘豫屡败于宋军!

不经意间,刘豫还成了“运输大队长”,光是岳飞从他那里缴获的马匹就数万匹,后来岳飞能建立与完颜兀术硬杠的骑兵,还真得感谢他!

连续惨败后,金人有废刘豫之意。

刘豫的选择是:继续挑起与宋的战争,以寻求金的支持!

然而,金人已经不需要这个傀儡政权了!

要你攻金,你作运输大队长···而且,如今的金国,经过十年发展,也已不同了。

金太宗晚年初定制度,金熙宗全面改革政治制度,金的封建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

金人,不再需要这个傀儡了!

于是,金人假装答应派兵攻宋,顺路如捏死一只苍蝇一样废掉了刘豫!

此后,金人直接统治中原,不再依靠傀儡了!

总的来说,金人军事上的发展太快,在政治、经济、兵力上尚不具备直接统治中原的能力。

这种情况下,拉出傀儡来过度一下,仅此而已。

金人要立傀儡,这个招数不新鲜,有人要作傀儡,也不新鲜。

同样不新鲜的是:携敌自重的傀儡政府,不可能有好下场!

金灭宋后,为何扶植傀儡政权,而不是直接统治中原?

金国灭辽,花费了十年时间。这十年时间足够让女真人慢慢消化占领区,对辽国的领地进行直接统治。但是金国灭北宋实在是太快了,从出兵到俘虏徽钦二帝,还不到两年时间,如果只算最后一次南侵,更是只有几个月而已。女真人当时都蒙圈了。幸福貌似来的也太突然了吧?

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百年交好,边境战事甚少,两边的军备都废弛的很厉害。就在两国都在过太平日子时,一直躲在角落里积蓄力量的女真人终于等到了翻身的机会。

女真起兵后,把辽国揍得不轻。一直受辽国恶气的北宋觉得时机来了,主动派人跨海去与金人结盟。一开始,金人还觉北宋是个大国,对北宋还很客气。等到北宋被奄奄一息的辽国残兵打得丢盔弃甲时,女真算是看清了北宋朝野的虚实,所以在稍微稳定了占领区后,没过两年就开始了侵宋。

女真南侵,若只看账面实力,北宋有几十万军队的,女真只有十来万人,双方的兵力对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可是北宋养的那帮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平时做生意倒点小买卖还可以,真要上战场牺牲杀敌,跑的那比谁都快。

当宋金开战后,北宋败的那叫一个惨。把金兵都看傻了。见过怂货,但真没有见过像北宋这么怂的。

金军第一次南下时,从出兵到围困开封,只用了三个半月时间;

金兵第二次南下时,从出兵到围困开封,也只用了三个月时间。

金军与辽军交战时,虽然辽兵也打不赢,但起码辽兵打了;等到金军与宋军交战时,宋兵直接就跑,要么就是直接投降。投降之迅速、干脆,让金军始料不及。

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金军第二次南侵,居然把徽钦二帝给俘虏了。

在当时,金军本来只想去抢个劫,督促北宋尽快割地、赔款。可一不小心,就成了对方家的主人了,这角色转变的太突然,让金国高层完全不知所措。

为什么会感觉不知所措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北方并不安宁,金国无暇南方。

辽国被灭后,契丹人西迁,在可敦城还有一支辽军的精锐。金军为了对付辽国残余势力以及草原游牧民族,在北方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后来在与南宋交战时,金军就几次南北调动,搞得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当时金军确实不适宜把原本就不多的有生力量驻扎在中原。

第二、北宋人口太多,女真人管不了。

北宋不比辽国,汉人比契丹人要多得多。并且辽国境内还有很多渤海人,这个渤海人与女真人是同宗同源的。金灭辽后,渤海人替女真管理了大片的辽国故地。但是女真人在中原汉地完全没有帮手,突然把这么多的汉人塞到女真人手上,金国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抚了。

第三、灭宋太突然,超出了金国的计划。

消灭北宋,原本不在金国的计划范围内。但是事情就是突然,不仅徽钦二帝被俘,连带北宋皇亲国戚在内,一共三千多人也都被金国人给俘虏了。释放这些人是不可能的,因为金国已经被骗了一次。金国高层对北宋皇族的人品持怀疑态度。

并且,当时北宋还有大量的残余武装,金国无法逐一消灭。眼看天气转暖,马上就要进入炎热的夏季了。不适应炎热天气的金军只能决定先撤回北方。等到天气变凉之后,再找机会南下。

于是,金国高层就决定,先在北宋的投降派中找一个代理人帮自己管理中原。而这个被挑出来的代理人,就是北宋宰相张邦昌。

张邦昌一开始不想当这个皇帝,因为金国只是把北宋皇族一网打尽了,但是并没有消灭整个中原的抵抗势力。张邦昌当时是骑虎难下,若是不当这个皇帝,金人就会屠杀整个开封的老百姓;但若是当了这个皇帝,搞不好他会被人给弄死。

最终,张邦昌还是决定以百姓为重,接手了这个坑人的“皇帝”。

在当了一个月的伪皇帝后,张邦昌差点被没被骂死。老百姓不认他,原先跟他一起在北宋同朝为官,但现在要向他俯首称臣的同僚也不认他。大家伙一起劝他,还是赶紧把哲宗皇帝的孟皇后请出来,让孟皇后做主,将皇位交给康王赵构,还大政于赵氏。

张邦昌孤立无援,内外交困。最后也就只得把皇位让出,将国玺交给赵构。立国仅仅才两个月的伪楚政权就此灭亡。然而赵构眼里却容不下张邦昌。没过多久就以“莫须有”的罪名令其自裁。

远在东北老家的金人听说赵构继位后,立即调集大军南下。金兵以替张邦昌报仇为借口,直扑赵构所在的商丘。赵构不敢抵抗,撒丫子就往扬州跑。

跑到扬州后,金兵不追了。赵构也随即在扬州暂住,而金军也开始寻找新的代理人,替自己管理中原。这一次被金人找到的代理人是原宋朝济南知府刘豫。

但与张邦昌不同的是,金国立张邦昌时,张邦昌不想接手这个汉奸差事,最后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勉为其难的接手;而金国立刘豫,是因为刘豫主动请缨,主动找监军完颜昌,表示自己愿意当这个汉奸皇帝。金人见世间还有如此厚脸之人,也就就坡下驴,册封他为中原皇帝,国号为“伪齐”。

伪齐建立之后,傀儡皇帝刘豫就干三件事。

第一、在中原搜刮民财,然后全部运到东北献给金国人。

第二、组织伪军,在金国南下时,出兵帮助金兵打宋军。

第三、巩固黄河流域,在金国和南宋之间充当缓冲地带。

前两条,刘豫干的都还不错。他为了搜刮中原财富,把河南巩义的北宋帝陵都挖了;为了协助金军侵宋,每次都动员几十万伪军参战,简直是丧心病狂。

但是第三条,也就是充当宋金缓冲地带这个任务,刘豫干的不行。在他当皇帝后,南宋几次北伐,尤其是岳飞的前三次北伐,伪齐军队几乎都是一击即溃,就连刘光世这种著名的跑路将军都能击败伪齐军队。

于是,南宋就在刘豫这种送人头、送经验的猪对手的映衬下,从长江一路向北平推,几乎就快打到开封城下了。

然而,别看刘豫打仗不行,但私募武装,招兵买马却十分在行。伪齐几乎一半地盘都被宋军收复了,刘豫自己的招募军队却越来越多。金国担心刘豫养虎为患,日后不好收拾他,便在岳飞第三次北伐后,派人抓捕了刘豫,并把他废为“曹王”。伪齐这个傀儡政权也就灭亡了。

这里插一句,刘豫这个人没什么远见,他当年为了当傀儡皇帝,对金国派到中原的监军完颜昌非常恭敬。等到完颜昌助他当了皇帝后,他翻脸就不认人,转投到完颜宗翰的门下,气的完颜昌私下破口大骂。后来刘豫人心尽失,金国准备废黜他时,完颜昌主动请缨,亲自抓捕了刘豫这个瘪犊子。

废黜刘豫后,金国认为中原汉地脱离宋朝已有十余年,“以汉制汉”的目的达到,不需要再扶持傀儡。于是金国便直接在中原汉地设立管理机构,直接进行统治。

总的来说,金国占领中原后,没有直接进行统治,而是撤军,扶持傀儡代理人,这在表面上看,确实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金国的这一措施,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毕竟幸福来的太快,女真又是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在没有缓冲期的前提下,直接管理中原,风险非常大。

这和后来的蒙古入主中原有点儿不一样。蒙古从公元1206年建国,到1234年灭金,再到后来灭宋(公元1279年),蒙古人有70多年的时间消化占领区。而金人当时没有这个时间,他们就只能选择扶持傀皇帝了。

金灭宋后,为何扶植傀儡政权,而不是直接统治中原?

少数族或异族,在古代打进中原容易,但要实现真正的统治,其实是很难的。

一是武力可以暂时猖狂一时,而文化却不能根本替代,一旦被统治者喘过气来,就犹如拿破仑讲的"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醒来全世界都要抖三抖!"

二是,中国疆域辽阔,方方面面需要人材管理。游牧民族都是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下治天下。除了蒙古族元朝铁骑当时发达到横跨欧亚之恐怖统治力,还有满族清朝是在李自成全面摧毁大明朝的基础上取而代之。

三是,游牧族也知道,抢掠侵略痛快一时,真正拉长战线会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会很快淹没在华夏文化中。历史上多少强悍的族群,从匈奴到羯人、契丹、突厥、西夏等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早已不见踪影,就是例证。

四是最关键的,撼山易,撼华夏难上难,难于上青天!

金灭宋后,为何扶植傀儡政权,而不是直接统治中原?

公元1127年,女真人意外的攻破北宋都城汴京,自宋太祖立国以来历经九帝历时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至此宣告灭亡。由于此时的女真族仍然处于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无法适应高度发展繁荣的北宋封建化经济,加之北宋故土人民对于女真族入侵的激烈反抗以及辽国境内的抗金斗争使得金国不得不暂时扶植了伪楚和伪齐两个政权替金国统治中原地区,此外长期的战争使得女真人数锐减,金朝统治者急需休养生息,同时利用两个傀儡政权对新建立的南宋政府进行打击,彼此消耗。

首先,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

虽然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兴起之初就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灭亡了辽国和北宋,但是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掩盖金国政治上的落后。由于女真族此时尚处于奴隶社会的晚期,政治和经济制度全面落后于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这使得金朝统治者面对突入其来占领的北宋大片国土和大量人民显得手足无措,金朝落后的统治手段和政策无法统治北宋故地的人民,所以金国统治者只能先后扶植两个傀儡政权作为过渡,代替金朝统治这一地区的人民。

其次,金朝占领地区内的北宋人民和辽国遗民的激烈反抗使得金朝不得不暂缓统治:

金朝通过战争的形式先后灭亡了辽国和北宋,并对其境内的汉族、契丹族以及各少数民族进行统治,由于战争的严酷剥削以及女真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大量的汉人、契丹人先后起来反抗金国的统治,这让还未站稳阵脚的女真统治者惊慌失措,他们不得不暂缓南下的入侵,并且将统治重心和注意力集中到北方国土上来。也只有稳定了后方,才能让金国集中精力南下攻宋。

最后,金朝希望伪楚、伪齐与南宋互相攻伐彼此消耗实力:

由于进行了长期的灭辽和灭宋战争,导致了女真人口数量的严重下降和经济的严重破坏,金朝统治者急需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实力,而女真统治者又不希望在此阶段南宋新政府趁机做大,于是金朝统治者就授意伪楚和伪齐的统治者对南宋进行持续不断的军事打击,这样既对南宋政权起到了严重的威胁的同时也削弱了两个伪政权自身的实力以便日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总而言之,金国先后扶植两个伪政权既是因为自身实力不足发展滞后的原因,又是企图借刀杀人之举,最后的结局也证明,金国的这一举动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金灭宋后,为何扶植傀儡政权,而不是直接统治中原?

耶律德光试过,然后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拍飞了。

金人其实连这个选项都是玄的。

宋钦宗是被抓了,怎么抓的?自己来求和被扣住的。

宋徽宗及一众后妃宗室公主是被抓了,怎么抓的?投降派将领范琼、开封府尹徐秉哲等人主动交的。无语的是,最初范琼还是抗金将领,还和金打过,徐秉哲最初也是百姓称赞的好官。

并不是金人已经强到占领皇宫抓人了。

神棍郭京葬送的是开封外城,开封内城根本不在金人的掌控范围内。

金人并没底气和开封内城愤怒的市民们鱼死网破。

钦宗太子赵谌被交出去的时候,曾大喊:百姓救我!

名义上金人官宣赵家人失德,需要换人当皇帝,选了张邦昌,张邦昌当然比他们更没底气了,金人肯不肯全力支持他都要打问号。

我们现在看张邦昌被以开封全城要挟不得不当皇帝,很谨慎,不穿龙袍,不下诏书,不称朕,任命的官员都是“权”也就是代理,最后找了哲宗废后孟氏,送玉玺封国库迎接赵构登基,最后被赐死,真冤真憋屈。

问题是,他要那么有节操,当初为什么会被陈东骂社稷之贼?当初排挤李纲没他的份?各种死节殉国的机会他都不死,偏这时候为了全城百姓勉为其难了?开封市民需要他保护?

投降派大抓宗室那么大动静,宋徽宗的儿媳逃到民间,愣是被徐秉哲抓住锁在柜子里交出去了,忠于老赵家的张邦昌阻止了吗?保护了几个赵家人啊?

张邦昌登基前一天,义士吴革等人想袭击金人救回二帝,被范琼杀光,张邦昌竟然还说范琼有弹压京城之功,加军职!

再看登基诏书,嗣位,大赦,给军民加爵赏赐,哪里不把自己当皇帝了?

他只是因为没力量才两头卖好的,赵构避免和金人交战固然有私心但也有好处就是确保他的军队没有损失,就算不讲道理直接比拳头,得不到金人全力支持的张邦昌凭什么和赵构争?张邦昌任命的文官也就是原来的北宋官员写文件都写的靖康二年,你楚是什么,不认识!

等宗泽坐镇河北,义军六十万。

后来金人又立个刘豫,没多久又觉得没意思,撤了。

综上,我的意见是:

对金人来说,这个选项不但维持下去的可行性很差,连执行的可行性都未必有!

金灭宋后,为何扶植傀儡政权,而不是直接统治中原?

金国在灭亡北宋,攻下北宋的大片土地后,照一般的情况,应该继续往南发动进攻,灭掉整个宋朝。就算不继续进攻,所攻占的土地,也应该收归中央,设立地方政权加以统治。然而,金国既没有继续南攻,也没有在所攻占地区设立地方政权,而是设立了一个有皇帝的傀儡政权。

(张邦昌剧照)

严格地说,金国设置的第一个伪楚政权,是很不成功的。当金国携带着徽钦二帝北归后,被强行推为皇帝的张邦昌,立刻把住在民间,因而没有被金国军队发现的宋哲宗的废后孟氏迎到宫中,立为太后,让她垂帘听政。而自己则退位成为太宰(相当于宰相)。同时又联系康王赵构,希望赵构能回来当皇帝。这个伪楚政权,前后也就坚持了一个月的时间。

因为伪楚政权“叛变”,金国不得不又重新率领军队南下。这次南下,收归失地以后,金国依然没在占领区设立地方政权,而是又设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伪齐。

这个伪齐政权,先后经历了七年的时间。说起来,金国设置的这个伪齐政权依然是不成功的。一是伪齐政权成了所有人攻击的对象。有些军队可能不敢和金兵作战。但是打这种汉奸伪政权,哪有不敢的!所以,就形成一种人人喊打的局面。伪齐打不赢,金国必然要来帮忙,这样消耗了金国太多的精力。设一个伪政权,等于没设。

二是这个伪齐政权因为前后经历了七年,金国后来想把它取消,但又一时半会儿取消不了,有一种尾大不掉的感觉。最后,金国还是采用撺掇伪齐与南宋火并,利用南宋的抗战力量消耗掉伪齐的办法,才实现了这个目的。

既然金国所建立的两个傀儡政府,实际上都是失败的,为什么当初还要这样做呢?我认为,金国当初有以下一些考虑。

(如狼似虎的金军)

一、金国想找职业团队来管理。

那几年,金国简直就像一个暴发户。先是把辽国给灭了,获得了辽国的大片地盘。接着,因为北宋胆敢和它争夺燕云十六州,于是金国顺势南下,攻打北宋,又占据了北宋的大片地盘。要知道,无论是辽国还是北宋,都是新占领区,都不是那么容易管理的。而金国本身又是一个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的国家,本身又缺乏管理经验。管理辽国还勉勉强强可以胜任,管理封建制高度发达的北宋,简直就有些捉襟见肘。

既然自己没能力管,那就干脆找个代理来管。这就好像那些发了大财的暴发户,他想搞一个公司,他自己本身无能力,因此要找那些职业团队来帮助他管理一样。

二、金国要找个受气包来代他受过。

北宋虽然灭亡了,金国占领了宋朝的大片领土。但是金国所遭遇的反抗也是空前的。是在对付辽国的时候没有遇到过的。这些反抗的部队,既有原来朝廷的军队,又有地主武装,还有普通老百姓,甚至有一些还是山匪盗贼。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宋如果做好准备,再和金国打仗,金国也未必就攻得下开封。只不过因为宋徽宗贪图享乐,大意轻敌,不加准备。结果金国打了宋朝一个措手不及。

金国军队要是留在他们所占领的地方,他们所遭受的打击是巨大的。在这样持续不断的打击下,金国未必能够守住国土。所以他们才要找一个傀儡政府,让傀儡政权来当受气包,作为一种缓冲。傀儡政府的皇帝如果想保住他的皇位,必然要拼死抵抗。金国完全可以在一旁袖手旁观。

这种以汉制汉地策略,后来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时候也采用过。伪满洲国、汪伪政权,就是他们利用来遏制中国反抗的一种工具。

(完颜宗望剧照)

三、金国有抢劫抄掠的民族性。

金国本身是一个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由于长期以放牧为主,国内出产并不丰富,因此,他们养成了一种抢劫抄掠的作风。长期以来不断的南下“打草谷”,抢劫财物。这是他们发动战争最重要的目的。反而对占领地盘,实行管理,兴趣不是很浓厚。因此,他们打到开封来,事实上是为了抢夺更多的珍宝财物。等他们满载而归以后,他们就想回去享受。谁还想会那么辛苦的征战,搞管理呢。

既然如此,最好就找一个恰当的傀儡政权来帮他管理得了。

四、金国皇帝害怕出现割据政权。

当时金国内部有很多军事集团,这些军事集团都各自带着一帮队伍来南下打仗。各自打出了一片天下。如果金国皇帝不找傀儡政权来管理,必然找这些军事集团来管理。如果这些军事集团被放出去了,在各地拥兵自重,金国皇帝就不好收场了。所以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把这些军事集团给收归国内。

事实上,后来,包括完颜宗望、完颜宗辅、完颜宗翰等金国军事集团的头领都先后去世,金国才决定不设伪政权,而直接管理的。

(参考资料:《金史》《宋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