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为何从未出现过改朝换代?
自传说中的神武天皇以后,日本的天皇一直由同一家族传承,从来没有发生过更替,号称“万世一系”。
无论在东西方,改朝换代都是常见的事情,为何唯独日本天皇能“万世一系”呢?
公元700年以前的历史仍需验证八世纪以前的日本历史,缺乏明确的文字记载。
而且,出于各种原因,历代日本政府均限制相关的“遗迹”考古工作,因此,对于八世纪以前的日本历史,基本上只能参考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和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这两本都是日本天皇授意下编纂的,既有历史,也有神话的文学作品。
所以,最近几十年,有不少历史学家提出“王朝更替论”,认为古代天皇实际上是几个家族联姻结合成的天皇家系,只不过,朝廷编写的《古事纪》和《日本书纪》将本不是一系的几个家系合而为一而已,以塑造出“万世一系”的形象而已。
对此,各方历史学家尚有争议。
总之,用两部包含了开天辟地之类神话故事的文学作品来当史料确实过于儿戏,但因为没有资料就否定人家“一系”也不合适,所以,这段历史暂切不讨论,留待考古论证吧。
不过,即便从700年算起,菊花王朝也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了,这1300年间,天皇世系确实没有改过,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也不会更改。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精神领袖还得回到奈良时期,也就是公元700年左右说起了。
当时的中国,正值盛唐,国力强盛,自然让日本羡慕不已,不断遣使来学,并引进古代中国的思想。
当时的学习,主要是官方行为,因此,日本朝廷也就以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引进”了。
他们引入了中国的“德政”、“天命”、“祭祀帝皇祖宗”等概念,加以学习。
同时,中国的“易姓革命”观念,则因不被天皇接受而不被引进。
这种情况下,奈良时期的日本朝廷“塑造历史”,将之前所有的日本天皇都视为同一家族的成员,并带入“三件神器”作为其历史留下的“神迹”,以此神化天皇。
如此,后世如果有“易姓革命”,也因为没有先例可循而没有合法性了。
同时,日本天皇也开始结合各种思想,开始严格的“神格化”。
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本土的“神道”发生了冲突,彼此之间竞争激烈。
这种情况下,天皇组织了对改造。
由此,在神道教中,天皇作为天照大神的后裔,取得了宗教身份。
在日本佛教中,日本天皇成了佛教的圣王,也拥有了宗教身份。
随着神道教和佛教的发展,日本是神国,日本天皇是神的观念,被日本贵族、平民普遍接受。
虽然古代统治者大多宣称自己“受命于天”,但没有人能像日本天皇这样,以影响深远、系统化极强、被普遍接受的两大思想为自己“神化”。
博弈事实上,作为统治者,天皇的实际统治时间并不长。
从10世纪后期开始,天皇的大权就已落入摄政、关白之手,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才得以恢复。
其间,经历了几代幕府时期,乱成一锅的战国时代等时期,权臣以关白、幕府等方式(包括一些“挟幕府将军以令诸侯”的家伙)把持实权。
那么,为什么这些掌握实权的强力人物不“再进一步”呢?
这是博弈的结果。
日本的封建时代,是名副其实的“封建时代”,贵族、武士受封,拥有自己的领地、军队。
而这些贵族、武士,及他们的下属,都普遍信仰天皇是神,不容更替。
要再进一步,是挑战所有人根深蒂固的信仰,与全日本为敌。
因此,关白、幕府将军,尽管拥有强大的实力,把持朝政,但仍然不具备与全日本地方势力为敌的实力,仍然要忌惮各路拥有地方实权的贵族、武士。
如此,天皇、强臣(关白或幕府将军)、地方势力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博弈关系。
在任天皇需要强臣的支持,才能确保自己的天皇地位。(天皇“行为不当”时,幕府有责任从天皇一系中另立天皇)
强臣也需要天皇的地位,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以领导、压制拥有地方势力。
这一微妙关系,直到倒幕战争时期,“大政奉还”、“王政复古”才结束。
“统而不治”下的“免责”由此,天皇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没有实际统治权。
天皇“统而不治”,也就成了日本历史的常态。
虽然不如大权在握来得爽,但这也意味着,天皇对现实问题可以“免责”。
在中国,出现各类社会问题时,人们会说“天下苦秦久矣”、“李氏不爱汝曹”等,矛头直指天子,而在日本,出现各类社会问题时,责任是幕府或某位领主的。
因此,当出现危机时,日本会出现动乱、内战,但参战各方莫不打着“尊王”旗号。
这种情况下,出现社会问题,天皇不但不会受到追究,反而可能从中获取实际权力,如倒幕运动时期的明治天皇。
长时间受到的外在影响小历史上,东西方许多王朝并非灭亡于内部的改朝换代,而是因为外部进攻。
亚欧大陆上的游
牧民族,时刻威胁着中国、中东、欧洲的帝国。
这带来了两种恶劣后果。
1、直接摧毁。
西周、西晋、两宋、明,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拔斯王朝等,无不直接为其所摧毁,人们被迫接受游牧民族的统治或者被迫在废墟上重建新秩序。
2、直接削弱帝王神权地位。
即使游牧民族的进攻不能直接摧毁帝国,也会给天子带来统治危机。
既然皇帝是上天派来的,那么,为何你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呢?是上天已经抛弃你了还是你在糊弄人呢?
这两种威胁,都直接威胁着皇帝本人的地位。
然而,日本历史上,则幸运地避过了这样的危险。
日本与亚欧大陆远隔重洋,历史上很少受到大规模的外部进攻。
元朝时,忽必烈曾组织了两次进攻,但都因当时航海条件的限制、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失败。
结果,蒙古征日本的失败,反而使日本认为得“神风”相助,更加相信自己是“神国”,天皇是“神”了。
日本天皇“万世一系”,是由日本古代的社会结构、文化特点、地理位置及统治者对遗迹“刻意保护”等因素综合影响而成的,虽然罕见,但并非“神奇”。
当年,一些日本侵略者以此作为日本是“神国”的重要依据,自我膨胀,结果,给亚洲各国,包括日本自己带来了沉痛的苦难。
今天,仍有不少人以此为日本“优越”的说辞,这无疑也是错误、危险的。
日本历史上为何从未出现过改朝换代?
“改朝换代”,指新的朝代取代旧的朝代,泛指政权更替。说日本从未出现过改朝换代是不正确的。
日本开始频繁的走入我们的视线,是在唐朝。那个处处学习唐朝的“奈良时代”,在唐由安史之乱走向晚期的时候,也走到了末期。而此时展现日本本土文化的“平安时代”开始成型。
在平安时代中期,就出现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公然反叛至高无上的天皇的人物——平将门(他还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切腹而死的人)。虽然平将门以失败告终,却能证明,事实上,日本天皇并不是高枕无忧。在我们没关注到的地方,还有很多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日本最高权力的宝座。
而平安时代以后的日本战国时期,就是最好的佐证。
久寿二年,即公元1155年,近卫天皇病逝,日本武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近卫天皇死后,天皇之位竞争激烈,。在经历一系列斗争之后,保元元年(即公元1156年)爆发保元之战,而这场战争的主力军,不再是与天皇有关的公卿势力,而是武家。
而在平治元年(即公元1159年)又爆发以源氏和平氏两武家为主的战争。就在这两场战争之中,以天皇为代表的公卿元气大伤,国家权力实际上落入平家这一武家手中。单从这一件事看,日本就经历了一次改朝换代。
短短十几年后,曾经被平家打败的源氏又崛起反抗。在源平战争期间,还出现了木曾义仲攻下京都,胁迫天皇,暂时掌握“政权”一事。
源平战争之后,源氏架空以天皇为首的公卿,建立镰仓幕府,掌握日本实际控制权。这是日本又一次典型的改朝换代。
在镰仓幕府时期,镰仓内部控制权又由源氏落到源氏姻亲北条家手中,这依然可以算一次改朝换代。
而镰仓幕府之后,还有室町幕府和我们更熟悉的德川幕府。这些日本武家政权的更替,实际上就是日本的改朝换代。即使是在皇室内部,也在日本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两位天皇南北对峙局面。所以,我们可以说,日本天皇长期存在。但不能认为日本没有出现过改朝换代。
日本历史上为何从未出现过改朝换代?
谢谢邀请
日本在历史上的一系例变迁中,没有发生自己民族发生仇恨的王朝更迭。因为它们民族政治根基向心力凝集一致对外。这是日本民族在它们历代生活中的特殊奇葩。
这个问题,在《东亚列岛》上,日本由于它们的民族起源短暂,它们的历史总共只有3000多年。
在3000多年前,《东亚列岛》上,除了北海道,札幌一带驻落一支为数不多的小型原始部落。族名:,《爱奴》译音。男女平均身高在1,50米左右。上身长,两腿短。嘴齿两边各生有一颗小獠牙。它们的主食,土豆,杂粮。副食:,米粮。
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战争及通化,现在已经很难看到纯种的《爱奴》人了。
当年,除了这两个区域之外,都是草灌木丛生,《东亚列岛》一片凄凉,鬼风飘遙。
《东亚列岛》上,至今日本民族的来源和形成,这要追随到3000多年前。亚洲华夏诸侯国族在人类发展文明洗礼中,衙门,署门兵署一锅端掉上万人以上恶教帮派《天神道教》罪孽门生,信徒及追随者痞子们。这些罪孽邪民被踢出国门,族门之后,为了谋生,它们个个深怀对华夏大陆刻骨铭心仇恨。带着罪孽灵魂和性欲乱荡,利用竹排游戈逃亡《东亚列岛》。途中饿了就捉鱼生吃鱼肉片充饥,才踉踉跄跄来到新归宿地《东亚列岛》拼命争先恐后的爬了上去,重新生活。每日的膳食多了一道生吃鱼肉,鱼肉片的美味陋习了。
由于祖德罪孽太深,不思悔改继续作恶。不久,与西岸逃亡而来的《徐福》一行结缘。共同反华仇华。
在一段相当激烈的政治,文化,武艺等博弈。《徐福》一行的各项品位都在前世邪民之上。博得倭寇朝臣们对《徐福》高度认可和敬重。《徐福》成为了倭寇们首领。它们把《天神道教》改名为《神道教》。在它教仪灵意中获取和练就《武士道》精神。历日,历月,历年,历代进行反华仂华教育,奴役教育,军国全民教育。念念不忘必须复仇华夏。
它们这些罪孽邪民经常冲渡沿海,偷进和闯进华夏内陆,绑架许多华夏建筑师,劳力。经常绑架华夏农艺师,农民。运往《东亚列岛》进行开荒,种植。建造许多以华夏唐,宋,时代模式建筑。奴役华夏许多劳工为倭寇们服务。
同时,为了创立它们新的文化,挪用华夏文华精典,利用华夏56个民族地方土语,土话为未来语言,文化运作奠基。自编平假名,片假名,与汉字混搭。片假名专门用于外来语名词,专用名词及技术性含量的词汇。并且自编一些华夏大陆没有的"汉字"。以此来满足它们未来语言,文化与华夏大陆语言,文化仪表装饰内涵不同的自信。
《徐福》在《神道教》灵意中获取令尊。当即叛变原生华夏大陆《道教》灵魂。可耻投入罪孽《神道教》并且为自己改名《神武》年号。开天辟地成为了倭寇们第一轮(届)《天皇》。
《徐福》在《倭国》朝廷隆重摆设的"鱼宴"中即位。《神武天皇》行使它们最高权力。
公元670年始初,以汉文化主流霸权使司继承《神武天皇》意志,组成新内阁废除了《倭国》统治。同时建立新国號《日本国》。意为,旭日升起之国。
从此,历代不老而获的天生罪孽灵魂,日本民族经常冲渡沿海,肆无忌惮地掠夺近邻和华夏民族利益来维生它们自己。偷窥和戳取华夏文化艺术精粹,变为己有。
历史的变迁和日本民族罪孽政治的延续,把它们全民族带进公元1868年《明治维新》成功。日本民族悍然成为了世界帝国列强。终于实现了日本民族祖德遏望,必须要复仇华夏的罪孽美梦。!
如今,日本民族是青一色祖德罪孽《神道教》宗旨唆使成精的种子邪民后裔。它们一代接一代继承《神道教》宗旨精神,包括当今在日本民族杰出反动右翼化领袖安倍晋三指导下,全日本没有反政府武装和组织。日本民族团结一致服服帖帖在现行反动右翼政府领导下,迈开鬼步继续走向世界法西斯临阵前沿,准备挑战新一轮世界和平风云。
日本历史上为何从未出现过改朝换代?
日本历史上为什么从未出现改朝换代?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好像不可思议,其实也没有什么。
日本从第一代天皇到现在已经有125代,在长达2600多年的历史当中,为什么没有人想杀掉天皇自己来当天皇呢?因为天皇及王室成员懂得放弃权利。
日本从第一代天皇到现在,125代,他不掌权。在日本天皇被称为治天之君,他主要管理祭祀,他是以宗教的形式存在,治理人的不是天皇!近世以来,日本主要掌握政权的是武士,武士的最高长官是将军,将军组成幕府,所以掌握掌控国家的其实是这帮子人!
日本的幕府机构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
1.镰仓幕府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他于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败了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一族,并逼迫在源平之战中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兄弟源义经自杀,达到了自己一手遮天的目的。源平会战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作家信浓前司行长据此写成历史小说《平家物语》。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鄙视平安朝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形成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13世纪元军侵日战争客观上使幕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日本的统治。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2.室町幕府是由足利尊氏就任征夷大将军后所建立的政权。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在1378年统一南北朝后,在京都的室町建立了一座豪宅,称“花之御所”,并在此执行政务。 传至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时,因继承权问题爆发了应仁之乱,自此幕府的权威日下。日本开始进入战国时代。1565年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被杀,随后其弟足利义昭(义秋)被织田信长拥立成为十五代将军。1573年义昭因与信长作对而被流放,幕府灭亡。
3.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幕府政权,因位在江户城(今东京)而得名。从创始者德川家康1590年受封征夷大将军开始,直到1868年明治天皇期间,末任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为止。 在江户幕府时期,将军是实际上权力最大的人。征夷大将军的石高在江户初年大致占有七百万石。
日本历史上为何从未出现过改朝换代?
自今年五月一日日本令和德仁天皇登基,标志着日本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德仁是日本第126代天皇,对此我们不仅有所疑惑,日本为何能够万世一系。秦始皇则欲求而不得,华夏历史上改朝换代比比皆是。而日本却可以,关键就在于日本天皇没有实权。
最关键一点就是日本阶层固化。日本在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但日本的“大化改新”并没有学习唐朝的科举,这样就造成日本上下流动比较困难,双方几乎没有婚姻联系。再就是儒家文化对日本贵族影响不大。日本深受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影响。而中下阶层几乎接触不到儒家文化。而天皇在日本始终是虚君。天皇虽然万世一系,而政治实权却始终在贵族之间的转移转去,也就是另外一种的朝换代的。从镰仓幕府到南北朝到战国时代再到德川幕府 再到明治维新和大日本帝国 到现在的日本国 就是日本的政权的转移。
华夏时代一直中央集权国家,而日本国家政体比较松散,地方“藩镇”权力巨大,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都是下面在打在闹,并不在意天皇的看法。而日本皇室也不介意自己权势的失去,甚至主动放弃权力,以换取妥协。日本通过学习唐朝的官僚制度以及阶层划分,而不同是的是封建时代的中国可以通过科举来达到向不同身份的晋升转化 而日本除了四大姓氏(地方豪族与宫廷贵族)始终把持日本高层。日本无法进行阶层转化。而到了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从封建一步跨进半资本主义,正式这种不彻底资本主义变革,让日本走向不正常状态,也正因为如此让日本走向军国主义。而二战以后,日本才算。“走向正常”。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日本历史上为何从未出现过改朝换代?
这是世界的奇迹!日本菊花王朝居然传承了2600年,126代天皇。
扣除神话传说;(首位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孙子,活了126岁等)。
有据可查;从第15位应神天皇(公元270年1月1日至310年2月15日)开始,菊花王朝至少已经有1750年历史,中国最长的周朝(790年)是小巫见大巫无法比。
日本菊花王朝天皇,虽贵为帝王,但有676年大权旁落,由日本征夷大将军实际控制(1192年—1868年)。
征夷大将军是菊花王朝为对抗日本本岛周边虾夷族(爱奴族,阿伊努族等)、所设立的最高级军官,他的衙门日本为何叫幕府。日本为何没有发生改朝换代?原因只能揣测;第一,日本是单一大和民族,没有各民族逐鹿中原、南北或东西对抗自立山头。他们都承认是天照大神的臣民,天皇是他们的“老子”,作为儿子只能窝里斗。
第二,日本人同样迷信,神是不了亵渎和违背的。天皇即使是一尊泥胎神像,也必须贡着。
第三,日本人执着和服从信兼具备。凡是接受了的东西,绝不会轻易改变。
例如;
日本接受了中国吴服(中国三国时期东吴服饰)、并按中国唐制进行华丽升级改制,提升了日本人穿戴品位,他们至今仍在使用。
日本借用中国汉字传承文化,用得顺心如意,至今仍保留,没有刻意去“中国化”。
日本学会了中国的高深悬妙围棋,佩服的五体投地。唯一存世的中国唐代围棋具,至今还被日本(天皇)尊藏着。
日本人接受了是天照大神的臣民,岂敢怠慢他的嫡传孙子。虽然日本在18世界受到美国“黑船来袭”冲击,被迫打开国门进行“西化”改变,但他们制订了《宪法》,天皇是“万世一体”,不可改变的。
二战结束时,菊花王朝也差点被结束日本在明治“维新变革”中,废弃了幕府将军集权体制,把冷落了600多年的天皇抬出来统帅军队(皇军),发动侵略战争,天皇从神变成人,最终犯险。二战结束时,若不是“太上皇”麦克阿瑟高抬贵手,天皇会被送入“东京审判”,被一根普通绳索绞死。
第125代明仁天皇
菊花王朝还将继续,日本人要将天皇维持到底。正如日本国歌《君之代》所唱;“吾皇盛世兮,千秋万代”; 直到“砂砾成岩兮,遍生青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