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曾国藩遇到24岁的石达开,为何被打得要跳船自杀?

这个问题很好。他说明了一个人建立准确的自我认知有多么重要。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曾国藩与石达开的湖口之战,以及此战前后两人命运的变化。我们就能深切感觉到准确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貌似迈向巅峰的曾国藩

曾国藩虽然在靖港吃了瘪,羞耻得跳船自杀。但是,幸赖塔齐布、彭玉麟等人在湘潭取胜。湘军守住湖南,并开始了大反攻。

湘军一路收复武汉三镇,并在田家镇、半壁山等地突破了太平军苦心经营的防线,声势大振!

此时,曾国藩陆军名将有罗泽南、塔齐布,水师名将有杨载福、彭玉麟,军中士卒皆以塔、罗、杨、彭为法,沿江市镇,皆知其名。湘军“旌旌声色,军威空前”。

湘军快速崛起,声势大振。一时间,太平军节节败退。主帅对峙,石达开坚守挫敌,湘军力战得利;

湘军以九江为目的,连续发动进攻,击败了江北的太平军,快速压向九江。

九江若失,非同小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开赴前线;曾国藩也抵达田家镇;双方主帅亲临,大战一触即发。

此时,湘军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前期连续取胜,已经摧毁了太平军2万多艘船只,曾经横行江面的太平军水师,此时已经难以与湘军水师正面抗衡。

面对不利局势,石达开采取了“坚守待机”的战略,自己驻守湖口,林启荣严守九江,罗大纲防守梅家州。

石达开不愧是文武全才,这个部署算准了曾国藩的进攻顺序。

炮声中成长的石达开,对战场局势极为敏锐。

果然,曾国藩对以上三个据点分别进行了攻击。

湘军全面进攻,先直接攻九江,林启容沉着应战。九江原本就易守难攻,加之林启容在九江经营得当,湘军受挫。

曾国藩是聪明人,“舍坚而攻暇”,除留塔齐布继续围攻九江外,又以大军攻梅家洲。决意先拿下外围,再取九江,继续吃瘪。

随后,湘军又转攻湖口,企图先利用水师优势,摧毁太平军水师,切断九江外援!

太平军利用了各种方法来进行防御。比如,曾经多次采取“疲敌之法”,做势用火船袭扰,湘军水师时刻防备,疲惫不堪。

可是,饶是如此,湘军水师的战力确实强悍,1月23日,湘军水师趁陆军进攻梅家洲之机,击坏了太平军设于鄱阳湖的木簰。

连番苦战后,胜利的大门,似乎向湘军打开了!

将计就计,重挫湘军

连日激战,尽管湘军得利,但石达开却看出了湘军水师的命门。

湘军水师,之所以战力强悍,在于他的编制得当,配合默契。通常,一个湘军水营,有

“快蟹船"一、“长龙船”一;“舢板船”十。“快蟹”和“长龙”是大船,“舢板”是小船。大小结合,快慢相配。

配合在一起,确实无敌,可是······有没有办法把大小船分开呢?

前面说到,湘军水师破坏了太平军的木簰,湖口局势岌岌可危。

石达开将计就计,用大船载着沙石,凿沉到水中,堵塞航道,仅仅在开西岸的地方留了一个小隘口,用蔑揽拦着。

湘军水师早就被太平军的“扰敌战术”搞得不胜其烦,见到战机,早就按耐不住了!水师营官率舢板一百二十多艘,载兵两千,追入湖来!狗娘养的,烦死人了,你们的死期到了!

湘军冲杀一阵,却不见太平军战舰,觉得久离大船不好,就回来了,结果·····发现归路已经被断了,太平军已经用船只搭建了两道浮桥,连接成了水垒!

这样,无敌的湘军水师组合被拆散了!

连番苦斗后,看到胜利机遇的湘军,稍不留神就陷入了石达开的陷阱中。

俗话说“船大走得稳,船小好调头”,现在,外面的大船稳得狠,就是不好调头!里面的小船好调头,可是陷入包围圈,没有多少调头空间了!

太平军马上用小船来围攻大船,两岸的太平军陆军也释放火箭!大船因为没有小船护卫,抵挡不住,损失惨重!

大反攻,湘军损失惨重,曾国藩跳船自杀

曾国藩外围水师退却,会合罗泽南、胡林翼,企图继续坚持。

石达开好不容易扭转了局势,怎么会善罢甘休!马上组织反击,罗大纲自小池口,林启容自九江,以小船百余只再次发起追击,焚烧大量湘军船只,甚至,连曾国藩的坐船都被缴获!

曾国藩登小船逃走,逃到罗泽南的陆营中,气不过来,想要自杀,被身边人劝阻。

此战后,石达开的西征局势彻底逆转,连续追击,再次恢复武汉三镇,若非杨秀清召回,当时曾国藩局面岌岌可危!

此战后,太平军西征局势扭转。若非天京事变,局势会如何难以想象。命运的十字路口

一场大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

可是,此次大败,却成为了曾国藩的新起点。

曾国藩认识到,他作为一个文人,临敌应变,非自己所长。因此,此后决意不再”自临前线“,只是以主帅之任,调度各将争先。

石达开,在此战中取得了胜利,威望大涨,也逐渐走向了自己的巅峰。可是,随后天京事变,局势剧烈的动荡后。石达开被迫离开了太平天国原有的作战平台,开始了千里转战,直至覆灭。

曾国藩、石达开,都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人物。

可是,曾国藩若不能清醒认识自己的弱点,又怎么能取得“平定洪杨之乱”的成就,让那个湖南青年“于近人,独服曾国藩”呢?

曾国藩此后,不再亲自临阵指挥。专心发挥自己所长,成就大事业。

石达开,杰出的军事才能,要依托在一个同心协力,紧密配合的平台,(比如湖口之战中的罗大纲)。只是,太平天国很快就不再是那个理想的平台了!

24岁的石达开大胜,却最终兵败,说明,年轻人找对平台多重要!

44岁的曾国藩大败,却最终胜利,说明,认清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44岁的曾国藩遇到24岁的石达开,为何被打得要跳船自杀?

所以心齐才重要,人心齐,泰山移。

44岁的曾国藩遇到24岁的石达开,为何被打得要跳船自杀?

石达开还是很有军事天才的,曾国藩带兵攻打杭州城,石达开利用杭州城墙坚固的优势,坚守不出,石达开剧照

并在城墙上面搭起架子,敌船来就从高处迎击,敌船退回就用打造的很多快艇追击,等到几天后曾国藩消耗的差不多了,就发动总攻击,曾国藩大败,绝望的跳江被部下救了上来!

曾国藩是蒋介石最佩服的人之一,据说曾国藩观人术厉害,他开启了清朝的强军时代,后面几位著名的大臣都是他的学生,是他提拔上来的。曾国藩墨迹

可是这样即立言又立行的厉害人物,当初考秀才三次都没考上,笨人的成功必须下笨功夫此话不假,据说有次有个小偷来偷东西,正好曾国藩进来读书,小偷就躲在床下,曾国藩背一段话,都几个小时过去了仍然背的磕磕绊绊的,小偷实在听不下去了,从床下爬了出来,把刚才听了这么多遍的文章流利的背了出来,然后扬长而去!石达开雕像

44岁的曾国藩遇到24岁的石达开,为何被打得要跳船自杀?

兵者,诡道也,国之大事,跟领军者的年龄没有直接的关系,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及交战双方参战兵力的对比,士兵士气勇武及阵列,后勤补给,领军者统兵才能等因素相关。彼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巅峰状态,定南京,北伐,东征,西进,南扩大军四方出击,频频报捷,攻破南京,收瓜地主,缴获无数金银财宝,太平军从广西一路杀来,士兵身经百战,士气如龙, 勇武自不必说,翼王石达开虽然年少,不论谋略勇武,俱是少年英雄人物,在战争中不断成长,基本上战无不胜,达开携百战之师,数量远甚清军,士气如龙,接连攻破曾的江北江南大营,甚至被逼投河自尽,天时地利人和皆占 达开焉能不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