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40岁还没晋升到副镇长的公务员,还需要继续努力吗?

在乡镇,40岁还是科员的,还是比较少的。在我们这里,一般乡镇很难留得住人,所以参加工作两三年之后,就给解决个副镇长,或者组织委员什么的,留住人才。然后各个镇办转圈圈,这样一转就是十几年,毫无悬念的染上了副科病。

我一同学就是这样,大学毕业考到县委办,才两年,就下放到镇上当了副镇长,虽然是边远小镇,但也进去了领导序列。结果,当了两年副镇长,调到一个大镇又当副镇长,完了再到小镇当副书记,再调到大镇当副书记,如此反复,十余年了,现在又回到城内的街道办当副书记,用他的话说,可能这辈子就退到这个岗位上了。

40岁,还没当上副镇长,政治上没啥前途了,可以考虑其他方面,比如兼职,照顾好家庭,培养点爱好,都挺好的。副科,正科什么的,看运气好了。

在乡镇,40岁还没晋升到副镇长的公务员,还需要继续努力吗?

问出这种问题 我就想批评你,作为一名公务员目标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升迁。只要做好自己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何愁升迁不能? 刘少奇曾和掏粪工时传祥讨论,你当掏粪工是为人民服务 ,我当国家主席同样是为人民服务。都作为人民的勤务兵没有高低。希望你能看进去做好一位公仆 。

在乡镇,40岁还没晋升到副镇长的公务员,还需要继续努力吗?

本人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发言权。明确地告诉题主,40岁还没提拔为副镇长,千万不要放弃,因为40岁以后提拔乡镇副职的一大把。

大家都在说乡镇干部有“副科病”,说的就是乡镇干部的天花板就是副科,提拔副科难,从副科到正科更难。乡镇的副科级领导岗位大约有11个,具体是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镇长、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人大副主席等。一般的乡镇大概有45个公务员编制,有那么多副科级岗位,按理说提拔副科并不难。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有很多岗位都是县直机关空降下来,导致土生土长的乡镇公务员提拔不上去。即使偶尔提拔几个,也是年龄比较大了。我在乡镇工作时,我们乡镇的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委委员兼副镇长都是县直空降的,真正土生土长提拔就3-4个。我在乡镇工作的11年里,土生土长提拔副科的平均年龄为37岁,最小的为32岁,最大的为46岁。

乡镇公务员提拔副科也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我在乡镇时,我们乡镇经济办主任46岁才提拔为副镇长,其他乡镇更大的有49岁才提拔乡镇副科级的。当然,大家默认为的不成文规定就是不超过50岁。因此,题主现年才40岁,还没有千万不要放弃,还有10年奋斗的机遇,如果放弃了,那就永远一枚大科员了,以科员终此一生了。至于下一步怎么努力,我的建议是:

如果不是乡镇中层的股级干部,那就尽量在短时间内成为经济发展办、党建工作办公室、党政办公室主任等,为下一步提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如果已经是中层正股级干部,那就只需要等待时机,抓住机会,嗷嗷年限,伺机提拔围殴副科级领导职务。

奉劝题主不要放弃。题主经过努力,即使提拔不了,也可以走职级并行路线,退休前解决一个三级主任科员绝对没有问题。如果题主放弃了,那真有可能科员终此一生了。

在乡镇,40岁还没晋升到副镇长的公务员,还需要继续努力吗?

没有必要了,佛系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推出去的事情就推,好好保养身体,可以发展点副业

在乡镇,40岁还没晋升到副镇长的公务员,还需要继续努力吗?

近几年,随着干部结构优化、公务员职级并行以及换届等工作的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年轻化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乡镇,扁平化的平台空间仍制约着广大公务员的晋升,三四十岁甚至四五十岁无法晋升副科的大有人在。副乡镇长作为乡镇班子成员属于副科实职序列,40岁没晋升副乡镇长再正常不过了,题主有什么好纠结的?又何来要不要继续努力之说?

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40岁还没有提拔到乡镇副职,我想你应该有三点基本认识:

第一,要有心理尺度。也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副镇长作为乡镇班子成员,一个乡镇最多也就六七个,属于典型的香饽饽,不仅乡镇几十个人盯着这几个位子,县直机关很多人也在虎视眈眈看着,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县级单位的正科争抢副处,没有强大的实力和背景是很难做到的。试问,你觉得自己具备了哪些条件?首先你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有实力可以拼命去抢,没实力也不要奢望太高,纠结于前途,愿景高于现实难过的往往是自己。

第二,要努力干好本职。不管以后提拔与否,有多大可能提拔,作为乡镇机关的一份子,保持初心、出于公心、履职尽责就是对岗位最好的诠释。换言之,站哪个山头吃哪个山头的饭,无论以后是否提拔,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在职责范围内尽可能地完成好工作,是一名公职人员应有的素质,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入领导视线,争取提拔的机会。

第三,要适度培养兴趣爱好。不管怎么说,在40岁还没有提拔副科、解决副科领导职务,以仕途的视角来审视,已然失去先机,想要有多大前途实话实说已不太可能,那么做好两手准备是情理之中。一方面努力工作争取提拔,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培养点个人兴趣爱好或者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为以后的个人和家庭生活做铺垫。这也是四十岁的体制人该有的思维。

综上,四十岁还没有提拔副镇长努力是必须的,但是也不能把副镇长看得太重,有时候也要适当地转移重心,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基层干部普遍受困晋升,没有这点心理准备,在乡镇干活会非常难受。一句话,顺势而为吧。

在乡镇,40岁还没晋升到副镇长的公务员,还需要继续努力吗?

可以很明确地说,如果40岁还没有晋升到副镇长或其他乡镇副职位置上的公务员,我认为可以不用努力了。原因如下:

一、如果能晋升,早就晋升了,何必等到四十岁?或者机会不到,或者关系不通。客观上来说,如果有机会有关系,早提拔了;主观上来说,40岁之前一定没有努力,既然到了40岁还没有努力上去,那么应该所有该使的办法都使尽了。

而且,乡镇的公务员本来就不多,除了领导班子成员,普通乡镇公务员也就两三个吧,40岁还没提拔,如果没有特别机遇,就真没必要再继续努力了。

二、事务繁杂,当了副职只会工作更多,而不是更少。拆迁、棚改、旧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续事务、农用地流转、脱贫攻坚、抗洪救灾、护林防火、环保、信访、民政救助、低保审核、退役军人事务、环卫、执法、征兵、村(社区)换届、社区矫正、政法工作等等,事无巨细。大乡镇的副职还好些,可能会有几个兵,小乡镇的副职手下甚至一个人也没有,自己就是个大头兵,尤其是本乡镇的干部提拔起来的,在本单位更谈不上官威,甚至地位也没啥大的改变,一个单位的人还是会把你当普通科员来用。

作为兵头将尾的副职,干得最多,担得责任最大,在乡镇,副职在任何事情上几乎都得亲力亲为。因为和正职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正职在做决策,副职就得依据正职的决策去想办法落实,遇到具体事情,拿意见的是副职,具体处理也得副职来干,事情的来龙去脉正职可以不清楚,但副职必须得清楚。

因此,乡镇副职的工作不但得动脑还得动手,想想自己40岁,如果提拔了,繁重而高强度的工作,自己身体条件能不能跟得上都是个问题。

三、责任重大,当了乡镇副职只会增加承担责任的机会。现在的工作动不动就“倒追二十年”“倒追三十年”“终身负责制”,在基层常说的“不干现在就过不了关,干了可能以后若干年都过不了关”,“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的哈姆雷特之问,幻化成“干还是不干,这是个问题”的基层干部之问。

责任不清晰是乡镇干部最讨厌的,但其实不是责任不清,责任很清,只是基层干部不知道不清楚,只有相关部门最知道最清楚,不告诉你责任的边界,或者只是很笼统的告诉。当你稀了八涂犯界了,才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乡镇干部有时真的忙到只知道低头干活,很少会抬头看路,为了干工作,脑子里有时根本没有边界的概念。

四、待遇与科员比,不会差太多。因为公务员有《公务员法》,因此公务员该有的待遇,不论是领导还是大头兵,都不会少,只会因级别有相差,其他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如五险一金、各种明文规定的奖金都不会少。对于公款,现在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动那脑筋;至于某些人想的灰色收入,那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拿了还不能违法违规不能踩线不能违反程序,你还得烧香拜佛给你钱的人不要出事而且出了事也不要把你说出来,反正感觉操作起来不易,最关键的是,你一个副职,干好活就行了,哪有机会给你暗箱操作,想多了。

因此,综上所述,如果40岁还没有晋升到乡镇副职的公务员,就没必要努力了。

那么既然是在体制内工作,在体制内提拔是理所当然的。乡镇副职在体制内是实职副科级,在全国公务员里能做到副科级以及以上的或能不到10%,能做到副科级的已经是体制内的极少数了,尤其是在乡镇基层。到了副科级是偶然,达不到副科的其实才是常态。那么,到了40岁如果还没有晋升到副镇长的公务员,又不想继续努力了,该怎么办?

一是保持良好心态。毕竟是在体制内工作,看着和自己一起参加工作的人都提拔了,甚至在比自己晚参加工作的人都提拔了,有的甚至做了自己的直接上级,给了谁都会心理上不平衡,但不平衡归不平衡,不舒服归不舒服,但不平衡不舒服又能怎么样呢?现状你又改变不了,日子还得照样过不是。

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阿Q精神,为自己的不成功找理由,尼姑的头别人摸得,你还真就摸不得;为自己的失意找精神上的胜利,想象自己有朝一日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再不济,想想那些这几年被查处的贪官以及他们过得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把自己虚拟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也许就平衡了。

把体制内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把公务员当成一种普通的职业,保持平中心态,全国90%的公务员其实过得和你一样的日子,一样的心态,有这么庞大的队伍与自己一起前行,还有什么不平衡的呢?

二是保证身体健康。其实这个世界上,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大部分可能都是单纯身体上的问题,身体虚弱可能会让你本就烦燥的心情更加烦燥。到了40岁,与其纠结还能不能晋升到副科,还不如趁40岁身体还算健康,尽早锻炼起来,跑步、快走、健身,哪怕单纯地踢踢毽子,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我家楼上一家邻居,两口子真是郞才女貌,女的快60岁了,身材依然保持良好,年轻时一定是个美女,男的没退休之前是单位的财务主管,儿子考南京大学。本来挺好的,男的在内退之后又在一家私企打工,给儿子挣钱,结果因劳累导致中风,经治疗后偏瘫。因身体原因拖累家庭,儿子37、8了成不了家。有个健康的身体,比啥都要强一些。

三是培养业余爱好。在体制内工作的其实都有这个体会,挣着国家的钱,操的都是别人的心,想想其实这就是体制内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但这对于个人来说,尤其是对于基层乡镇的工作人员来说,就是几乎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几乎是被动地完全扑在工作上,这一点儿也不夸张,大家可以在网上搜搜那个80后的基层党委书记,不到40岁感觉快退休了,满头白发,一脸沧桑。

到40岁,在乡镇还提拔不了,而且这个年纪在乡镇属于中层,也是老资格了,领导都比你年轻。你就是偷个懒,估计别人都不好意思说你,因此可以适当地考虑给自己培养个业余爱好。年轻时的爱好,可以再捡起来,年轻时的梦想可以再重温一下,爱写东西的,现在可以重新写起来,因为没有利益诉求,反而可以随心所欲;爱玩的,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出去走走,反正也不是领导,反而没有了那么多束缚;爱喝一口的,可以小酌,也能畅饮,因为没什么人找你,束缚相对要少;爱在家宅着的,就多陪陪家人多读读书吧。总之,可以提前过知天命的日子,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四是把好人生方向。40岁了,已到了不惑的年纪,人生已经过了一半,其实还有什么看不开呢。这个时候,更要把好人生方向,不能出错。我们原来一个同事,调到另一个单位担任乡镇副职,那年52了,其实没几个月就可退二线了,有天晚上和他们单位的喝了一点酒,觉得没事,一帮人开车走。前面好几个车过个路口都没事,到他这结果被警察查到,醉驾,之后是双开,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种低级错误,没必要犯,咱不但得为自己负责,也得为子女负责不是么。

40岁以后的人生方向就是不犯错,尤其是低级错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