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怎样让高城从极端厌恶转变为欣赏、尊重、仰视自己的?

问出这个问题,证明题主没有看懂《士兵突击》。许三多从没想过转变连长高成对自己的看法,他只是一丝不苟地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儿。

倒是七连长高成,通过许三多这面镜子,反思了自己——“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容的是别人,欲是自己”——自己“早熟”却“晚熟”,骄傲容易急性。

我很喜欢高成评价许三多的那句话:

“我这两天刚接触一个人,错误之皇,每做对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好么,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他教会了我这些。”

一直以来,许三多做出什么来高成都瞧不上他,觉得他就是一个执拗的傻子。可直到七连改编后高成才发现,这个傻子做的事情,往往是包括他在内的聪明人所做不到的。

高成是个非常注重仪式感的人,七连的入连仪式就是他开创的,就是为了增强士兵的信念。但后来他才明白,信念这玩意儿真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高成曾经将钢七连当成一个人,一个巨人——“七连是个人,就站在这,比这房子高,比那树还高。伤痕累累,可从来就没倒,所以它叫钢,钢铁的意志钢铁汉。”

当钢七连被改编时,高成觉得七连这个巨人倒了——“现在,它倒了,钢熔了,铁化了”。他送走的每个兵,在他眼里就是七连被砍倒后溅出的每一滴血。

七连被改编了,高成的精神也崩溃了。他觉得自己没有保住七连,让七连“倒”在自己手里,他愧疚。当高成送完最后一批被改编的七连士兵后,转身看到了许三多——唯一留下跟自己守营房的兵时,便将心头的怒火发在了这个自己最“瞧不上”的士兵身上。他用各种语言挑衅许三多,甚至希望许三多能跟自己打一架来“泻火”。

然而,许三多却一直保持着站队列的姿势,不为所动。甚至在连长挑衅自己时,来了一句:“报告连长,我仍在队列之中。”

高成对他以嘲弄的语气说:“一个人的队列?好,解散!”

然而,许三多只是换了个稍息的姿势。似乎是用行动证明,七连仍然还在。

高成看着许三多,开始狂躁、愤怒和咆哮:“你现在可以开始了!哭、笑、撒泼、打滚、骂人……或者一拳对我K过来。随便。七连不存在了,随便做你想做的事情。我不责备你,甚至……和你一起。”

高成需要用一些暴力行为来释放心里压抑的情绪。

然而,许三多却没接他的茬,走上前弯腰捡起地上高成仍的半支烟,然而放进了垃圾桶。

高城瞪着,直到确定许三多没有下步行动,才疑惑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许三多盯着高成的眼睛回答:“报告,七连手册第二十二条,环境卫生从不是自扫门前雪,要靠全体自觉。”

高成听完,彻底崩溃了:“我……靠。全连烟消云散了,这会你想的就是……清洁工?你懂七连吗?你知道七连多少次从尸山血海里爬起来,抱着战友残缺的躯体,看着支离破碎的连旗。千军万马在喊胜利,在喊万岁,七连没声音,打前锋的七连只是埋好战友,包上伤口,跟自己说又活下来了,还得打下去……你懂做兵的这份尊严吗?”

高成心中的七连,是刀山火海、枪林弹雨,是千军万马在冲锋,是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誉,总之是一种宏大而庄严的信念。

许三多却说:“我不懂!”

许三多心中的七连,是内务、是军规、是训练,是日常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以及每一个战友。

晚上,被许三多看到“软弱”一面的高成生疏地拿下了连长的架子,抱着被子来到三班宿舍找许三多聊天,却看见许三多即使是一个人,仍旧坚持遵守着规章制度。当高成得知“我爸是军长”这个秘密全团都知道了,只有自己以为大家不知道时,他也就失去了聊天的兴趣。

第二天早晨,许三多又按时起床打上绑腿,穿上沙背心,开始一万米负重长跑。高成看着许三多的背影,窗外明媚的阳光,以及自己一晚胡作非为留下的痕迹,他顿时懊悔不已。

许三多仿佛就是立在他面前的一面镜子,照了镜子之后,他的斗志重燃了——作为连长,不等被自己的兵给比下去,更何况那还是一个自己之前看不上的“孬兵”。

所以,高成也打上了沙绑腿,穿上沙背心,跑到训练场跟许三多摽上。

“管你是报复,是坚持,是固执,是惯性,我跟你摽上了。两个人,你要照旧就照旧。你也别客气,不用当我是连长。”

高城边跑边说。但许三多一声不吭。“你不信?”高城没听到任何回音,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

这时候许三多说话了,他说:“跑步的时候不应该说话。”

“你很正确!可你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好不好?”

“如果我说我不是兵了您怎么办?没有上下级观念的军队是秋后蚂蚱,您说的。”许三多的回答仍旧表现得宠辱不惊。

高城明显是又被哽了一下子:“好。双人成列,三人成行,衣食住行一切照旧!给你爽!”

高城带着口火气跑开,他此刻的表现真的像个好斗的孩子。许三多不疾也不缓,跟在他身边保持一个双人成列的队形。

到了食堂门前,六连长瞧七连就他们孤苦伶仃的两个人实在难受,轻声劝高成道:“七连长,要不你俩先进去?”

高城那么傲娇的人怎么肯接受这个待遇?便梗着脖子说:“没那事。七连番号没撤,那就得排在六连后边。”

说完,高成不由得看了许三多一眼,不想,许三多以为是唱歌的暗示,竟然唱起连歌来:“我有一个连队我有一杆枪,预备唱!”

在食堂门前众多的合唱中,许三多的一个独声显得孤单而独特,高城想阻止早就来不及了,只好张着嘴干跟着。

六连长顿时就笑,他说:“老七,快停吧,您就别自虐了。”

高城听后,一下子就冒了火,声音吼得比许三多的还响。

六连唱完歌就进食堂了。六连长看着高成,再也笑不出来了,说:“兄弟,别唱了,我求你进去。”

高城没理那茬,直着脖子吼得更凶,许三多的歌是种平和的力量,高城却郁愤而苍凉。

一直到把歌唱完。然后:“立正!稍息!齐步走!”两人正步地迈进食堂。六连的人几乎都在等着,等着这两个为面子耽误吃饭的人。

高城和许三多几乎没勇气去看旁人的目光,他俩仍认为旁的目光是一种讪笑和责难。

然而,当两人径直走到专为他们预备的小桌坐下时。六连指导员大声喊道:“通信员,把七连长他们的餐具拿过来!”

高城忙说:“不行,你们那桌是连排长专用的。”

六连指导员的声音大,整个食堂都在回应,他说:“该着的!我抓十次军人风纪还比不上你这一首歌唱得透!”

直到这时候,高城这才注意到旁边那士兵的目光,那摆明是种尊敬,因为两人刚做的是别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直到这时候高成才意识到,不管自己怎么跟许三多摽,他都赢不了。因为许三多从来没有将他当成对手,许三多做的这么多事儿、对规章制度的坚持,不是跟谁比,给谁看的,许三多做的只是一个普通士兵应该做的,应该做好的。

这时候,六连长亲自动手,把高城和许三多的餐具都拿了过去。他对高城说:“兄弟,真服了你了,两个人就把我们一个连比下去了!”

听六连长说完,高成和许三多两个人只好老老实实地和他们坐在一起。六连的兵吃完饭,走出食堂,大家极其齐整,三人成行,双人成列,虽零散也走出了一种风范。

六连指导员回过头来说:“瞧见没有?今儿立刻就规范了。我们斗不过七连,可也不能太输给七连。”

高城听完后苦笑,打扫完最后一口菜,摇摇头:“与天斗,与人斗,其实不过与自己斗。”高成以前总认为自己是个很聪明的人,聪明人在做事时总试图立一个目标,总想图点儿什么,总是去关注事情的目标和结果。如果目标达成了,经过短暂的精神满足后,马上会立下一个目标;如果目标失败或者没有完成,就会陷入痛苦。在这种以目标和计划为导向的生存状态中,我们总是承受着求而不得的痛苦。

然而,高成在许三多这面镜子中,看到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他没有立什么远大的目标,做事也不图有什么结果,他只是把每一个当下的事情都当做意义的来源去享受。以前,高成把许三多当成“傻子”,到现在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才是一个傻子。

“无业即业,无图即图”,这是高成从许三多这个“傻子”身上得来的感悟。得出这个感悟后,在他心里许三多也由“傻子”变成了强人。

后来,许三多杀人后从老A“逃离”,再一次见到高成后发现:

连长也是个强人,似乎能击倒一切,包括他自己。看他第一眼就能知道。

高成之所以“击倒一切,包括他自己”,成为许三多眼中的强人,也多亏他遇到了许三多,再加上他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所以你看,许三多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什么事情让连长瞧得上自己、尊重、仰望自己,他做事情从来不想什么目的,他只是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那些最简单的事情。

然而,就是因为许三多坚持做这些士兵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连长高成对他的看法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转变是那么的突然,也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怎样让高城从极端厌恶转变为欣赏、尊重、仰视自己的?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兰晓龙作品《士兵突击》原著第十回。

看原著,更深入。

许三多“技术考核”靠死记硬背露脸

许三多第一次露脸是在团技术考核的考试中。

参谋看都没看人,就机械的把坦克连的问题提给了装甲侦察连的许三多。

大家都愣了,因为许三多居然跨专业,回答对了。

旁边的干事发现题目不对,这位参谋这才抬起头来,错愕的看着许三多:可是他答对了呀!

他不由的问许三多:你把整本书都背了?

许三多回答:报告!是的!

参谋来劲了,简直就是翻遍了全书600多页的内容,随机抽问。

没想到,许三多不管什么问题,都只管背出来就是。

参谋终于叫停了,他发现许三多真的是一字不差。

班长史今高兴极了,他对着高城微笑。

高城板着脸问他:笑什么?

史今大着嗓门说:连长,今天我的这个兵可露脸了吧。

高城虽然心里并不认可许三多,但也不得不承认:好吧。我输了,但这只是你一个小小的胜利。

许三多:单杠,大回环:三百三十三个

这是许三多的第二次露脸。

史今对许三多说:连长说了,你要是能够悠五十个,这个月的先进班集体就还给咋们班。

许三多眼睛一亮:真的?

高城只好点点头,说是真的。

于是许三多就跑到了单杠边,抬头看看单杠,再看看单杠上面的蓝天,狠狠的点了点头。

高城看着许三多这个样子,苦笑着说:区区回环而已,就跟要上刀山火海似的。

三班的全体都来给许三多鼓劲了。

许三多刚做到十个的时候,就不行了。

高城很无奈的说:算了吧。这个月的先进集体本来就是要给你们三班的,算是鼓励奖吧。对了,伍班副你的记录是多少?

史今实事求是的插话道:两百个。

许三多在单杠上拼命的转了起来,史今在旁边小声的数着:一百八十九,一百九……

高城听着这个数字有些愣神了。

最终许三多打破了三班的记录,团记录,甚至是在全军都是可以炫耀的:三百三十三个。

高城问:人还好吗?

史今说:在抢救……连长,帅吗?露脸吗?

高城回避着史今的眼光:我还是去弄点药吧……

许三多开窍,成为了每个人的对手

自此之后,许三多好像开窍了一样。从那天起,他便成所有人的对手了。

在整个三班,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高下,只有伍六一和许三多在争第一了,其他人都远远的被抛到了后面。

甚至在一次七连夜间潜伏和捉舌头的演练中,许三多还把高城扮演的舌头狠狠的揍了一顿。

高城知道是许三多抓到了自己后,有些神情怪异的说:许三多,以后抓舌头不要勒脖子,舌头也是人……也要喘气的。

当高城在三班的作业本上打了个“√”的时候,每个人都意识到了,现在许三多已经很强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也不得不接受许三多在许多方面非常优秀这个事实。

当史今拿着“集团军侦察兵技能第二名”的锦旗给高城看时,高城指着正墙当中的一块,几乎就在“集体一等功”的旁边说:搁那儿吧。

高城给了这个锦旗最好的位置。

史今班长走了,成才走了,钢七连也走了

在国庆山地演习中,许三多不要命的把老A的袁朗活捉了。

袁朗当着钢七连所有人的面,对许三多说:有兴趣到我们那吗?

许三多的回答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是钢七连第四千九百五十六个兵。

史今对连长说:他很帅吧,今天?

高城说:他是很帅……但你怎么办呀?

在这个夜晚,成才向高城提出了跳槽。

也许就在这一晚,他突然觉得许三多是值得信任的兵,因为他从未想过跳槽。

史今还是走了,高城并没有让许三多送,许三多恨高城,恨到了骨头里。

结果报应很快来了,而且对高城来说,是最大的报应,因为钢七连被改编了。

一批批钢七连的士兵,该退的退,该分配的分配,最后剩下的只有高城和许三多了。

高城看着许三多保持着严格的队列姿势,他有些崩溃了:我知道,你期待已久了,你就是在看我的笑话。你报复的时刻来了,你恨我,恨我把你看得比命更重要的班长送走了。我早看出来了,你想宰了我,想把格斗的致命招全用在我身上。

高城说了许多,可是许三多并没有回应。

他只说了一句:报告连长,我还在队列之中……

高城和许三多两人,留守钢七连

高城真希望许三多能够跟他打一架,但是许三多并没有。

高城给许三多讲尊严,讲钢七连,讲各种心得,但是许三多依然在做自己日常的事情,在他的行为里,高城完全看不出七连已经没有了。

到了晚上,高城一个人躺在床上哭,他把头埋在枕头里,死死地。

许三多在门外听见里面有怪声,他感到连长有危险,于是就把门砸开进去了,并且弄破了手。

高城看着许三多,问了一句:今晚,我能睡在你们宿舍吗?我保证,这没有违反三班伟大的内务条令。

许三多没有反对。

清晨的操场上,许三多开始上负重去跑一万米。

高城看许三多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也跟他摽上了。

在食堂,吃饭之前要拉歌,现在七连只剩下高城和许三多两个人了。

当六连拉完歌后,许三多就独自一人领唱起来,高城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于是跟着大声的唱了起来。

两个人的歌声居然把一个连都比下去了……

高城接受了许三多,他把许三多的信仰比喻成参天大树

很快,上面命令,高城被调到师属装甲侦察营当副营长,高升了。

而许三多的调令还没有……

高城在临走的时候,对团长说:这两天我刚明白一个道理。

不为物囍,不以己悲。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先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

我这两天刚接触了一个人,他对每件事,都会像救命稻草那样抓着。

可是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他教会了我这些。

团长说:是许三多?

高城回答:是的。其实一直以来他做什么我都瞧不上。他就是一个执拗的傻子。

可现在看来,信念这东西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们也是太聪明了一点……

高城想带走许三多,可是团长不许,他只能提醒团长,他走后钢七连就只剩下许三多一个人了……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士兵突击》原著小说:第十回。

喜欢请点赞,加关注,还有精彩后续等着你。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怎样让高城从极端厌恶转变为欣赏、尊重、仰视自己的?

就高成这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嘴硬心软的人,我个人认为高成对许三多态度的转变主要有两个转折点:

1、许三多做完333个单杠循环

虽说就是一个简单的体能训练,但许三多以超强的意志力,坚持了333个,理论上这项运动人们最多能做到340多个,许三多已经无限的接近,其实在这次之后高成对许三多的认识就发生了转变;但只是明面上没有说出来,第一,因为面子挂不住;第二,史今的队伍,他认为与许三多有很大关系。

2、许三多的坚持,对“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

有句话说的好: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许三多就是那个能坚持到底的人,纵然钢七连解散,只留下他和高成两个人,但他并没有因此沮丧,而是恪尽职责。书中最感动的两个瞬间第一个是:“史今退伍,与高成的北京之旅。”第二个就是:“只剩两个人的饭前军歌。”他一个人履行着钢七连的誓言,这点就连一直心高气傲的高成都为之折服。

以上两点是我个人认为,高成对许三多由极度厌恶到欣赏,佩服的转折点。

个人观点,还请各位大神多多指教。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怎样让高城从极端厌恶转变为欣赏、尊重、仰视自己的?

只能说小说写的不错。《士兵突击》拍的也不错,看了N遍,挺好的一部军旅励志剧。但是现实中的三多似的人物,绝对到不了小说中的那种高度。(我说的是三多成功高度)

我自己就是退伍军人😂😂😂深知在充满雄性荷尔蒙的军营中,哪类人深得领导喜欢,哪类人深得唾弃😰😰😰。三多之类的走路都能同手同脚,基本协调性都没有的100%都在后勤部门,根本没可能去到战斗连队,战斗班。因为这是对其他战友的不负责任。如果这样的人出现在战争前沿,战斗一线,会出现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有人要反驳我说三多在演习中怎么怎么出色😂😂😂)

所以没有成长空间,时间。小说就是写的看看的。不要太认真了。但是其中的道理绝对是真理,当然普通人也没有几个能做到的😀😀😀(包括我)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怎样让高城从极端厌恶转变为欣赏、尊重、仰视自己的?

个人觉得要理解许三多为何会得到高成的认可,首先要明白《突击》究竟讲的是什么,我觉得兰晓龙的作品都有一个特点,即军旅只是载体,载体之上实则谈的是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当年《突击》大火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质疑,觉得许三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兵,但应该当不了特种兵,这个质疑与提问高成为何能认可许三多是类似的(高成和许三多性格差异很大,他和伍六一是一号人)。

其实特种兵只是一个符号和概念,代表的是人生成长进入的一个新阶段,面对更加复杂和残酷的环境你该如何。高成认可许三多其实也类似,此时许三多代表的是一种境界,高成对他的认可其实是他自己境界的升华,钢七连对之前的高成来说是荣誉和尊严,他把这一点打造成七连的群体意识和文化,所以成才开溜时遭到了群嘲,这种军旅文化无疑是弥足珍贵的,但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精神却不止于荣誉与尊严,当你离开了七连你是否还能以七连的标准要求自己,当全连只剩你一个人了你是否还能守护七连的这份尊严与荣誉,这才是真正考验你是否是一名七连合格士兵的时候。许三多在食堂唱军歌和一个人守仓库都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点,正是许三多让高成重新记起了钢七连这三个字的真正内核是什么,高成当然会对他另眼相看。

最后多聊两句,我个人认为当特种兵许三多同样能胜任,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的原因大概是觉得特种兵由于其任务的性质会要求特种兵够贼、够狠,许三多显得过于朴实、憨厚,不太符合特种兵的人设,其实个人觉得这倒不是问题,真实的特种兵是怎样的咱且不谈,但一个面对残酷、诡谲的环境还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人,特种兵于他而言又是什么难事?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怎样让高城从极端厌恶转变为欣赏、尊重、仰视自己的?

其实电视剧演的很真实,不是高成看不起许三多,而是刚开始高成需要的是很优秀的士兵,而不是从零开始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高成对许三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在部队政工干部苦口婆心的给你讲道理,鼓励你,军事干部可不会给你来那些,很多办法都很有用,刺激,打击,冷落,讽刺,放弃都是,所以高成对许三多最初就是有目的的考验,很多时候我们不能通过电视剧看透人心,但是原著可以,有时间可以读读原著,或者可以试着去了解军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