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有具体标准?
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是指他在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我们现代更多是的表达,经济和自我意识上开始独立。
所谓“立起来”的标准,也就是你的生活,不再需要父母的经济援助;你遇到事情,不必事事去请示别人的意见才能做决定。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在我们传统文化观念里中,人们一直将孔子的这段话作为金科玉律,但是现在,我们发现这已经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看到这个问题,不知道题主提出此问题,是否是源于而立之年将际的困惑?
过去,二十多岁的女性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了,现在很多大城市中,二十多岁的姑娘,可能还没谈过恋爱,三十岁还没有工作的人比比皆是,四十岁还去上课的人也有不少。过去,五十多岁的大爷大妈,可能就整天坐在太阳底下,享受儿孙绕膝的晚年生活了。可是,现在你看,六十多的王石还在游学,七十多的任正非还在掌舵华为。
典型的“上学,工作,养老”的三段式人生,是否依然能够适用与二十一世纪?
我个人对此持有怀疑态度。三段式人生模式,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组织形态里是符合规律的。但是,我们目前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工业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组织形态正在发生转变。
现代医学的进步,将使人类的寿命将被大大延长。
2018年世界人均预期寿命排行
1、日本预期寿命为84.2岁,全球排名1位
2、瑞士预期寿命为83.3岁,全球排名2位
3、西班牙预期寿命为83.1岁,全球排名3位
4、新加坡预期寿命为82.9岁,全球排名4位
4、法国预期寿命为82.9岁,全球排名4位
4、澳大利亚预期寿命为82.9岁,全球排名4位
7、加拿大预期寿命为82.8岁,全球排名7位
7、意大利预期寿命为82.8岁,全球排名7位
9、韩国预期寿命为82.7岁,全球排名9位
10、挪威预期寿命为82.5岁,全球排名10位
52、中国预期寿命为76.4岁,全球排名52位
可以预见,“长命百岁”在不远的未来,将不再是梦想。再过些年,四十岁开始谈恋爱,五十岁离职,六十岁创业可能很常见。
当然,生命被延长了,我们面对的生存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因为,与你竞争的可能不再是年轻人,还有可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这样一来,我们将不得不去面对“活到老,学到老”的境地。
最后想说的是,管它三十还是四十,我们的目的是要“立”。未来是不可预知的,托夫勒有一句名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会使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旧的世俗观念,指导不了我们未来的人生;自立于世,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有具体标准?
生活自立,性格自立,事业有成。
“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有具体标准?
自我人格的形成,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有具体标准?
"三十而立"这句话是孔子的谆谆教诲,至于怎么立,这个是有要求的,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
三十而立中的立,我理解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立:一是在思想上要独立,二是在济济上要独立,三是在行为上要独立。
首先说说这思想上的独立。思路决定出路,人到三十,身心皆已成熟,已经有了自己的职业,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要学会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时正是脱离父母怀抱独立生活的最佳时机。首先要学会思想上的独立。这一步非常重要。
然后再谈谈经济上的独立。这一步也很重要,三十岁的人,大多数是有小家庭的人,要学会赚钱养活自己的小家庭,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啃老,要做到独立理财,平衡开支,学会当家理事,争取做到财务自由,要主动担负起家庭的经济责任,开始独立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第三是要在行为上要独立。在干事业干工作时不能依赖别人包括父母,要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的担当。同时还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有具体标准?
三十而立,就是指成家立业,成家在前,而立在后,先成家,后立业。
要说标准就是,有了家庭,有了事业,有了责任心。
从此就不在是个孩子,凡事要独立思考,不在依赖父母,敢于担当,挑起家里的重担。
在我们父母一辈,多数人都能做到三十而立,很多人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
比如《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当他结婚的时候他就已经而立了,即便他当时没有三十岁,但是他所做的已经达到了而立的标准。
在现在的生活中,到了三十岁没有成家立业的,那就不必说,肯定是没有达到标准的。
也有很多确实是已经成家立业,家庭有了,工作也有了,但这不代表就是达到了而立之年的标准。
首先你得明白,有没有依靠父母,能不能独立自主,当离开一切的在外因素自然你还能不能独立的抗起家庭的重担。
对于而立之年更多的解释,并不是一定得有多好的事业,中国人的重心永远都是放在家庭上的,只有当你在家庭责任中达到了主心骨的标准,才算是合格的。
我们的父辈,有多少一生只是农民,或者外出的民工,可就是他们在挑起家庭的大梁,因为他们身上背负着家庭的责任。
“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有具体标准?
你好。
我认为三十而立,最基本的就是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事业,能自己拿主意了 ,能担当起自己应该担当起的责任。
上能照应父母,下能为自己的儿女撑起一片天。
不是说人人到了三十岁就是叫三十而立的。
我们这里有一个人,算是我的堂叔,今年块四十岁了,没有老婆,没有儿女,更没有自己的事业,生活状态还和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差不多。
或许你会说他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舒服就好,但是这样真的已经失去了一个作为作为人的意义了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就是为了让你明白,你已经不是二十几岁那么无所谓的年纪了,你可以为别人想想了,想想自己的父母,为你辛苦大半辈子,你是时候该报答了,想想老婆孩子,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三十而立,是让你从心灵到行为上发生一个质的改变。
而立之年,负重前行,让为你付出过的人不再失望。
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