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很小但辈分很大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我女儿今年6岁,我们一起回老公老家,一个大男人凑过来就抱着我女儿叫表姑,把我女儿都快吓哭了。我老公是那个男人的表爷,所以他依着辈分得管我女儿叫表姑。

我老公在他们村里的辈分比较大。我们那俗话说,“幺房出长辈”,我公公是他们那一辈里最小的,我婆婆年轻时身体不好,一直没怀孕,我老公是他们的老来子,所以我老公一出生,就是村里一大票人的长辈。

叫我女儿表姑那个男的,和我老公是同岁,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从小学到初中还一直是同学。听我老公说,他小时候总叫我老公大名,把我老公的名字用粉笔写在墙上对着撒尿,还老和我老公干架,我老公只要哭着去他家告状,他爹总要点头哈腰地给我老公赔笑脸说:“表叔您别生气”,然后把他儿子爆揍一顿。

长大后,大家都懂事了,他反而不好意思了,主动很尊重地叫我老公表爷,我老公说,大家都是年轻人,又是同学同乡,不要那么遵从礼节,直接叫名字就行。

我和我老公的结婚上,第一次见到这孙子,他说一码归一码,可以叫我老公名字,但必须要管我叫奶奶不能乱,要不是我老公连连反对,这孙子能当场把我尴尬死。

幸亏我也不常去他们老家,当奶奶的时间也不多。

年纪很小但辈分很大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我老丈人,村里大辈,第一次去,是坐单位顺路车去的。

第二次,骑着自行车我找不到门了,遇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礼貌的问:

大婶,这前面是不是某某家?

大婶笑得弯了腰,说:

你第一次来,我们都去看新女婿了,你是不是不记得了?我得喊你叫”姑爷”,我可担不起你这声“婶”。

第一次去了那么多人,我哪里记得?就别说按辈儿叫谁了。

结婚后极不适应,遇到一个不是叫我“姑爷”的,就是叫我“姑太爷”的。

问题是,有老婆家人在眼前还好,知道怎么称呼人家,有时自己出去都不敢叫人,不知道什么辈份。

我说老婆:一进你们村,我都想拄拐。

当时小舅子还在念初中,一天傍晚,同村的女语文老师气呼呼的找上门告状。

小舅子上课乱说话,被这女教师批了一顿,小舅子本来就是混蛋生,被批火了,站起来就喷女教师:

你和谁说话呢?按辈分你的叫我爷,你在家都这么和你爷说话吗?

最可笑的是我一高中女同学,和老婆同村,一天,听说我去了,就想过去聊会儿天。

我和老婆出去了,岳母在家,我同学就问:

我“姑太”和“姑太爷”都不在家啊?

我听了差点笑岔气,后来拿这逗女同学,她也满脸委屈:

那怎么办啊?我要是不按辈叫,你丈母娘好说我没有家教了。

老辈农村确实太讲究辈份了。

年纪很小但辈分很大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我的体验是尬聊尬聊还是尬聊!

这个问题我有亲身体会,我的一个亲戚,80岁了,每次一见到我就拽着我的胳膊不放,一口一个小姑奶的喊着,当时年纪小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有一点不能接受了,因为周围都是邻居,同学,熟人,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是这样,一看到就不放过我走,聊天聊地聊家里聊家外,我感觉到特别的尴尬,还不好意思拒绝。

这位老人是本家户下的,在解放前的时候,他们家做生意,属于那种有头脑的家庭,在动乱的年代,他们坚持做生意都没有停止过,在当时也是家大业大的一户人家,一直她们过的都比较殷实,也是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人,惹得本家上下既羡慕又嫉妒,解放以后过的就很平常了,后来我们两家都从老家出来,在一个地方居住,我的父亲和她的儿子都在一个单位上班,本来就有这种关系,所以两家走动的也很勤,因为地方很小,经常性能遇见,见到就是尬聊,他说的很多事,我那时候还不太懂,不知道怎么跟他沟通,但她从来没有介意过。

后来稍微大一点了,我每次路过我们两家中间那条路的时候,我都死命的看清楚,只要看到她在,我就从从别人家屋后过去,不走大路就是为了躲避她,害怕那一通尬聊的场面,他虽然辈分小,年龄挺大的,活到98岁才过世,想想那些年,真的不知道我尴尬多少次。

看到这个题目,想想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的,其实她人挺好的,看到这个题目,还挺怀念她的。

谢谢友友们观看,欢迎留言。

年纪很小但辈分很大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我们家是的大家族,整个一个村全姓康,都是一个老祖宗生的,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这个家族就变大了,我在这个家族算是辈分大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和我一般大的都管我叫姑奶奶,最可乐的是上学,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是在村里上,这一班孩子都姓康不带差样的,连老师都姓康,我在这个班辈分都大的,老师还要管我叫姑呢,孩子在一起难免打假,时不常的就有外甥把舅舅打了,表哥把表弟打了,这样的事,有一次开家长会,一屋子人全是亲戚,最后老师没法开了,更热闹的是一屋子家长在教室里开始论起辈分了,然后大家就合计继续顺写家谱,以前康家有家谱的,后来就没人张罗这事给忘了,这次家长会整个一个康家大聚会,我后来长大就离开村了,有一年康家祭祖我回去了,我的辈分就更大了。

年纪很小但辈分很大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我老婆在娘家妥妥的大辈,还没有出嫁,已经荣升为姑奶奶了。

可是嫁到我家,辈分直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结婚的时候闹洞房,屋里挤满了朋友,本来我和老婆要表演一些节目,但是老婆拉不下脸死活不愿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搂搂抱抱,亲亲我我!

突然我想到一个办法,就在老婆耳边轻声地说了几句,老婆秒懂!

对着我一个朋友说:“按照辈分,我家老王应该叫你爷爷,我嫁给老王也得给你叫爷爷,可是你见过有那个爷爷带头闹洞房的呢…”

老婆的一句爷爷,瞬间让带头闹洞房的朋友弄了一个大红脸,再也不好意思说今晚必须要让我们两口子表演节目之类的话…

老婆知道我家辈分小,但她绝对想不到还有比我家辈分小的,我邻居已经六十多岁了,在我刚结婚的时候,邻居的年龄应该算我爷爷辈的人了。

老婆也不问清楚,直接叫了邻居一声爷爷,吓得邻居赶紧说:“弟妹,千万别这样叫,差辈了,我和你家那口子是同辈,称呼我一声哥就可以了…”

在我的家乡,每年正月初一祭祖,我们同姓之人,都会按照自己的辈分排好队,依次上前给祖先上香,这样一下子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什么辈分,谁是同辈中的老大…

辈分其实就是一个宗族的传承,这是因为有了这种传承,才会让宗族的人更加团结。

辈分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来自何方,什么年代因为什么原因在爱落地生根!

年纪很小但辈分很大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俗话说的好,“人小骨头老,辈分扳不倒。”在一个家族里,由于“大房出小辈”及结婚迟早等主要因素,造成同龄不同辈,甚至年龄很小而辈分很大,或年龄很大而辈大很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年龄很小而辈分很大,与小辈大龄人交往确实存在许多不方便,有时确实也很尴尬。

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就拿我们这一带来说,直呼其名不礼貌,毕竟年龄太大,叫不出口,于是便改用另一种办法,称“XX他爸”或“╳╳他爷”,这XX,要么是他儿子的名字,要么是他孙子的名字,这就不存在尴尬了。

还有,便是称“老姪”之类,这“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姪儿”,而是一种笼统的称谓,是模糊的概念,对此,人们都明白,也就自然而然的化解了尴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