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为什么自称「汉人」,反而把南宋称为「蛮夷」?

金人为何自称是汉人?

其实,在我国古代是没有汉族这一称法的,和汉族对应的是“汉人”一词。而“汉人”一词并非来源于中原,而是来自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所以,当年女真人自称是汉人也是不无道理的,毕竟这种叫法来源于人家,而不是我们汉族人。

有人说在汉朝的时候,我们不就是被叫成汉人的吗?的确,在汉朝时中原人被统称为汉人,但是真实的历史上那只不过是一段时间的称号罢了,仅仅局限于汉朝那一阶段,汉朝灭亡了之后,这种称法也就随之消失了。所以,汉人这一叫法并没有传到宋朝。

早在汉朝的时候,金人就已经接触过汉人了,那个时候汉朝在东北设立了辽东郡,而汉人的说法,也就流传到了金人那里。不过随着汉朝的灭亡,汉人这一词也就完全成为了金人的代名词。

其实,当年南宋的人也不怎么认同“汉人”这一称呼,他们更多是说自己是宋人,而金人称自己是汉人其实也没什么冲突的。

金人为何称南宋之人为蛮夷?

随着靖康之难的发生,徽钦二帝被俘虏到了金国,南宋的文武百官都跑到了长江以南,依靠天险来求得一段时间的安稳。要知道,长江以南越往南边去,越是我国古代被称之为蛮夷的地方。所以从地域上看,当时的宋人就生活古代蛮夷的地方,他们被称之为蛮夷也不是平白无故的。

而要知道北方大地自古以来才是真正的中原大地,靖康之难爆发之后,中原大地已经到了金人的手中,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获得了说自己是正统的资格。毕竟得到中原人称自己为“汉人”,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天经地义的。不过他们称汉人,更多的是对南宋的一种轻蔑,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根本没有称为正统的资本。

其实自从金人占领中原大地后,就一直在潜移默化的被汉化,大多数金人都接受了儒家的思想,毕竟当年儒家的思想才是中原的正统思想。此后的金国,在文化上和南宋有着很大的相似度,孔子思想、科举制度等等应有尽有。

一个民族强大起来的基础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在文化上金人追求和南宋相同,其实就是为超越南宋,取代南宋。

金朝为什么自称「汉人」,反而把南宋称为「蛮夷」?

原本以女真人为主的金朝入主中原以后,以汉人自称,反而把偏安一隅的南宋称为了蛮夷,这说明了女真人已经被拥有着更先进的农耕文明的汉人所同化。

汉人,原先指的是中原地区的居民,因为刘邦建立的汉王朝而得名,自汉王朝以后,中原地区的人都被称为汉人,并延续至今,成为了汉民族。完颜阿骨打

女真人最初起源于中国的黑龙江地区,以渔猎为生,属于渔猎民族,女真人善于骑射,女真勇士战斗力非常的勇猛彪悍,打起仗来常常以一当十。女真人由三十多个部落组成,女真完颜部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统一了女真各部。女真人曾经被辽国统治,契丹人对女真人进行残酷的剥削,这激起了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的不满,完颜阿骨打于是统领女真各部对辽国发起了军事进攻。

女真人入主中原之灭辽国

金国灭辽

辽国为契丹人所建立,契丹人原先也是个善于骑射的民族,但由于仿制中原汉族设置政权后,契丹人开始腐化堕落,失去了应有的彪悍战斗力。女真人对辽国发起长达十年的进攻,取得了对辽国数十场战役的胜利,并追击辽天祚帝,使得辽天祚帝仓惶而逃。公元1125年,女真人联合北宋一起灭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辽国,并创建了女真人自己的政权,国号“大金”。

女真人入主中原之灭北宋

金灭北宋

金国联合北宋消灭辽国的时候,金国就了解到了北宋政权迂腐,军事力量孱弱的事实,金国灭亡辽国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做出了进攻北宋的准备。

宋徽宗在书法和绘画艺术方面特别有造诣,但论起治国方略,可以说是昏庸无道。金国人进攻开封的时候,胆怯懦弱的宋徽宗立马将帝位传给了儿子,自己当上了太上皇,逃避了对付金国人入侵的责任。宋钦宗继位后,跟他父亲没有什么两样,也是个昏庸无能之辈,金国人包围开封之时,宋钦宗直接罢黜了抵抗派的将领,听信了佞臣之言,亲自跑到金国大营里求和,如此昏庸的皇帝,岂有不亡国之理?最终,金国人将徽钦二帝掳掠而去,北宋灭亡。

金国先后灭亡辽国、北宋之后,得以入主中原,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中原王朝的正统,并称原本为女真人的自己为汉人,反而将偏安一隅的南宋称为了蛮夷之邦,这又是为何呢?难道是女真人数典忘祖吗?

当然不是。女真人称自己为汉人,是有他客观存在的道理。

一、金国人占据了传统的中原地区

金国鼎盛时期,承袭了辽国全部和北宋部分领土,疆土极其辽阔,北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南到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包括淮河以北、华北平原地区,整个中国的北方都纳入了金国的统治范围,金国的疆域比南宋的要大得多,如果单论领土,金国人觉得他最能代表中原王朝。中国的农耕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也早于南方,北方养活的人口也大大多于南方,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呈现北重南轻的局面,金国人占据了中国的北方,以中原王朝自居,那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金国疆域图

二、金国人为女真人所创,原本属于渔猎部落,没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字,更没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只有骑马射箭、捕鱼打猎的习俗。女真人入主中原后,在制度上,仿制汉人创建了封建官僚体系,大兴科举制度,重用汉人为官,为朝廷出力;在文化上,女真人仿制汉字制成了类似于汉字的女真文字,女真文字和汉字一同推广使用,很多女真贵族还练得一手好字;在农业经济上,女真人放弃了当初在东北地区的渔猎生活习惯,逐渐适应了汉族人的农耕生活,金国皇帝也大力发展农业经济,金国农业经济政策全部承袭了北宋;在文化习俗上,女真人兴起了改汉姓、穿汉衣的习俗,特别是金国上层贵族,接受汉文化和汉习俗是最快的,女真贵族对汉族皇室的宫廷礼乐有样学样。繁荣的金国都城

女真人至上而下的全盘接受了汉化,跟真正的汉人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差别,金国人说自己是汉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了。

三、南宋向金国称臣

赵构南渡扬州建立南宋后,没有吸取北宋灭亡的教训发奋图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北宋的腐败局面,皇帝依旧昏庸,佞臣依旧有,忠臣依然不得志,在对金国的入侵上依然失利。南宋难得出了一个能带兵打仗的抗金英雄岳飞,却被奸臣坑害,被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惹得天怒人怨,南宋尽失民心。金国铁骑

苟延残喘的南宋政权为了继续获得忍辱偷生的安逸,向金国上表称臣,南宋名义上成为了金国的属国,金国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中原汉族王朝的最佳代表,自己也就成为了北方汉族人的代理人。

四、女真人和汉人逐步融合

女真人在完颜氏的带领下进入了中原地区以后,数十万的女真人同上千万的汉人聚居融合在了一起,女真人被汉人的风俗习惯所同化,并逐步认可了自己的汉族人身份,金国人对中原地区统治了近百年,女真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认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人。

南宋处境的尴尬

而反观南宋,自北宋被金国所灭后,南宋便在农耕文明十分落后的蛮荒南方重新建立了政权,不管在文明教化上还是经济发展上,南宋都远远不如居于中原的金国,经受过中原先进文明洗礼的女真人,就自然看不上居于蛮荒之地的南宋了,金国人自称汉人也就不无道理了。蒙古灭金

女真人自从入主中原接受汉文化后,就失去了作为女真人原本应有的勇猛彪悍。蒙古兴起以后,对金国展开了猛烈的攻势,习惯了中原生活的安逸,被中原文化教化的女真人失去了以往的尚武精神,无往不胜的女真铁骑失去了本应有的强悍战斗力而节节败退,最终金国和它的女真人民,消散在了中原大地,女真人也就永远的成为了汉民族。

金朝为什么自称「汉人」,反而把南宋称为「蛮夷」?

简单来说,金朝没有自称汉人,而是自称中国,不过的确有称呼南宋为蛮夷。

中国这个概念在现在是国家民称,但在古代,中国长期是中原的代称,也就是黄河中下游那一片,跟吴越这些地理名词是可以并列的,五代十国的时候,十国经常管五代叫中国,因为五代都是占据中原的政权。

而金朝时期,中原之地全被金朝战力,南宋偏安南方,金朝自称中国是很正常的,也是因此,南宋只好去开发一些新的正统论证方式,于是乎三国时期的正统由曹魏变成了蜀汉。

金朝称中国还有个历史变化,最初建国的时候,他们是女真国,跟宋朝联手伐辽,你叫我大金,我叫你大宋,金朝并不自视中国;靖康之变前,金军南下,完颜宗翰在谈判时还表示:“天生华夷,自有分域,中国岂吾所居。”

当然,著名哲学家王境泽的真香定律很快就应验了,攻占汴京后,金朝再也不称呼宋为大宋,而改称江南,这是个很蔑视的称呼,因为当初赵匡胤就是这么叫南唐的,南唐则是把北宋当爸爸服侍。

宋孝宗北伐后(虽然失败了),金朝才收敛点,改称宋国、南家等较为和缓的称呼,金朝自称则成为:“国家肇造区夏,四征弗庭”。区夏在哪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蛮夷之说,官方文书金朝很少这么称呼南宋,更多地出现在《说岳全传》这些小说之中。当然,很少也是有的,金朝平章政事仆散揆的文学赵秉文在给仆散揆写的报捷奏表中就有一句“提虎旅之三千,破岛夷之数万。”将南宋称作岛夷,结合赵构乘船出海,还真未必是侮辱。

还有汉人,这是元朝灭金后对北方汉人的统称,不是金朝自称,而南方汉人则被成为南人,谁让“宋自靖康已来,称臣侄,走玉帛,岁时朝贡,几于百年”呢?

金朝为什么自称「汉人」,反而把南宋称为「蛮夷」?

一般入主中原的都以正宗自称,(所以别老黑河南人了),历史也以中原王朝为正宗,然后南边蛮夷,西边戎,北边胡,那怕他自己才是胡。

例如五胡敌华时,五胡一进中原立马高大尚,马上以正宗自居,把胡的帽子扣给别人,然后互相指责是胡!

可胡字又不是脏话!

不过,南宋被称为蛮夷也是自找的,当时的天下,本就靠谁的拳头硬,自己打不过,被称蛮夷也不寃!

别谈文明,文明是可以学习的,金进入中原后,勤奋学习,积极向上,汉文化早己掌握,还开科举,纳贤士,重教育,连衣冠都己变了。

所以金也是汉化的相当彻底的国家,也从属中华文化范围内,元朝把女真,契丹,高丽统一归入汉人类,说明他们汉化的已无二,蒙古人分不出来。

所以,金自称正宗,再傲娇南宋,也是有底气的。

看下正统怎么定义:

如果以儒家宗法制社会的要求来算,正统王朝要么前朝禅位,要么前朝称臣,要么前朝被后来者所灭。

南宋曾经就是金的臣属国。

绍兴八年,宋金第一次和议,金使张通古的身份是,江南诏谕使,这个称呼可见金国己不把宋当平等邦国看侍,而是完全侍以藩属之礼。赵构不管当时己拥强兵二十万,而且金提出条件极过分,要赵构亲受封册,最后赵构以守丧三年为由,躲了,让秦桧以宰执身份代替高宗"诣馆受书″。

金国要求百官临观受书礼,也找人冒充了,终于使宋金第一次和议达成。

绍兴十一年,在赵构和秦桧杀了岳飞前一个月,宋金双方又签订了,绍兴第二次和议。

依据该和议,南宋把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大片国士拱手让与金人。

而且还向金国正式称臣,使用金朝年号为正朔,岁贡等这些高宗一概应承,亳无疑问,其本人完全承认了自己是金国藩属国地位了,称臣纳贡,几尽臣子的本份!金灭了北宋,南宋向金称藩王,当然金也算正宗!

所以金以中原人自居,而南宋自愿以藩臣自居,人家心甘情愿,被称蛮夷也是甘之如饴!

金朝为什么自称「汉人」,反而把南宋称为「蛮夷」?

靖康之变,金人灭北宋,占据中原,赵构南逃在建康支撑起赵宋,才有了南宋。

金人自称中原人,是因为他灭亡了当时在中原建都的北宋,相对于偏居一隅的南宋,他才以中原人身份自称。

怪只怪赵构没有雄心壮志把金人从中原打走,自己在长江以南苟延残喘一百来年,让金人在中原当起了中原人。

提起赵宋,让以前真正的中原人蒙受奇耻大辱,为巩固自家政权,重文抑武,一条腿走路,忠勇之士不得安身,奸臣小人横行霸道,虽有一时之繁花,但最终尝到了自己酿下的苦果,教训无不深刻!

靖康耻,犹未雪,臣之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可悲的是,赵构、秦桧之流商女不知亡国恨,安享太平做蛮夷,可怜岳飞徒有报国之志,壮志未酬身被杀,给中国历史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页)

金朝为什么自称「汉人」,反而把南宋称为「蛮夷」?

了解历史的人应该就知道,一般由汉人统治的王朝,就会称周边少数民族们为蛮夷。所以现在我们一说起蛮夷,大家脑海中想到的应该是古代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们。但实际上,我们汉人也曾经有被人称之为蛮夷的时候。这件事就是发生在由金国、南宋统治天下之时。那个时候,金国是自称自己为中原人,他们倒没有自称为汉人。说女真人曾经自称自己为汉人的这个说法,其实只是网上流传下来的说法,并没有真实的依据。相反,史书上曾经确切的记载过金国的皇帝区分了汉人身份的事情。故而,他们并没有称自己为汉人,只是称自己为中原人罢了。

他们占领了中原地区,所以称金国是中原王朝,这其实也算是说得过去。可是,这些人却将南宋称之为南蛮,这就有点搞笑了。当然他们之所以会这样称呼南宋,主要是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确立自己正统的位置,消弱南宋的影响力。自古以来,能够一统中原的大多数都是汉族人。因此在很多人的眼中,甚至在不少少数民族的眼中,都一致认为中原应该是属于汉族的天下。但现在,金国凭借自己的实力打到了中原地带。而且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南宋给赶到了旁边地区。而这时候他们自称为中原人,称南宋的人是南蛮,其实就是希望以此削弱汉族人的地位,从而确立自己是正统的位置。

第二点理由,让宋朝向他们上贡。以前的蛮族就会向中原地区的国家上贡,如今金国拿下了天下,它自然也希望享受到中原王朝应该有的待遇。所以,这样自称其实是为了表明身份,也为了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让南宋称臣,并且按时上他们进贡物品。

其实综合上面这两点原因来看,金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明身份。金国的皇室们基本上就是契丹、女真人,他们因为来到了中原地区,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熏染。故而不少人的思想都开始变得汉化,所以他们的内心里也认为汉人的地位很高。但这样的认为对他们来说是不利的,因此他们才会想尽方法打压南宋。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抹消南宋正统的地位。同时这样做还有一种自欺欺人的含义,也是希望用这样的优越感,抹去他们心中的不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