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真实的简雍是一个怎样的人?
总的来说简雍是一个讲义气、闲暇不拘小节,并且还能说会道的才士。
刘备在入益州前除了卧龙、凤雏,还有四个主要谋士,那就是简雍、糜竺、孙乾、伊籍四人。这四人中对刘备事业赞助最多的糜竺地位最高,其次就是简雍。
四谋士中,糜竺、孙乾是刘备任徐州牧时所收,伊籍则是刘备在荆州时所收,只有简雍是刘备刚起事就跟随的,他甚至比关、张二人更早。
简雍和刘备是老乡,都是涿郡人,两人打小就认识,他算是刘备发小,因此两人关系也是相当的铁。简雍原本叫做耿雍,因当地人喜欢把耿说成简,便改姓为简。
为何说他讲义气?
刘备在早期被打的东奔西跑,在赤壁之前基本没有一个能够稳定的根据地,靠简雍的才能完全是能找个好的东家,但他就是铁了心的跟着自己的铁哥们刘备,不管刘备多惨,依旧不离不弃,这里自然是有刘备的人格魅力在里面,但简雍重情义也是原因之一!
为何说他闲暇不拘小节?
他几乎每次讨论事情的时候,都是放荡不羁、不拘一格的模样。比如在老大刘备一起面前,他直接是伸足侧身,并不在意自己的姿态、容颜。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则是独占一榻,直接躺着手枕着脖子与人说话。
为何说他能说会道?
简雍在刘备手下一直就是作为谈客的,他的职责就是作为说客去为刘备谋利的。
他又多能说?刘备围成都时,刘璋为何能降的那么快?简雍就是他投降的催化剂,刘备派简雍去劝降刘璋,简雍向刘璋说明利害后,成功将刘璋给劝降了。当然刘璋投降是自己深思熟虑的决策,但若没有简雍这个强心剂、催化剂,也许事情没那么简单解决。
他的能说会道也体现在劝谏上,他的劝谏总能很委婉的达到劝谏目的。
刘备称帝后,有一次蜀中大旱,刘备为节约用水,颁布了禁酒令,这个禁酒令相当严格,只要抓到哪户人家有酿酒器具,与酿了酒同罪。有些人家虽不酿酒,但舍不得将器具仍了,因此也被抓了。刘备虽然是为了节约用水,但刑法太严酷了,令很多人不满,但别人又不敢去劝谏刘备。
一日简雍与刘备一同游览,看见一对男女走过,于是简雍想到了一个劝谏的法子。他对刘备说:“这两人要行淫,要不要将他们绑了?”刘备听不懂,便问道原因,简雍答道:“他们都有行淫工具,与民家搜得酿酒器具同罪。”刘备恍然大悟,便无罪释放了私藏酿酒器的人们。
三国时期真实的简雍是一个怎样的人?
非常感谢作者发来的问答邀请!
首先简单介绍下简雍——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涿州市。简雍本姓耿,但当时幽州人将耿说成简,所以便改为姓简。他是汉朝末期刘备手下的谋士之一。年轻时候便与刘备相识,后来刘备起兵,他就一直跟随着,刘备围攻成都时,是简雍劝说刘璋投降的,他的地位仅次于麋竺。
说是三国蜀国刘备势力,很多人都知道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而对谋士简雍的印象非常少。下面就结合作者自己读的三国书籍来介绍下简雍。
1、资历——简雍是刘备早期的最主要谋士,简雍与刘备是同乡,他们二个人少年时代就成为朋友,很合得来,所以说起跟随刘备的时间,他的资格比关羽、张飞还要早,所以从书中可以看出来,关羽、张飞对简雍不会发难,而是经常一起合作出征的。
2、才能——纵观三国,简雍给人感觉到很一般,只能算是三线偏上的,勉强可能二线的谋士,在刘备阵营里与孙乾,麋竺差不多,是刘备早期谋士,由于才能不足,所以刘备军早期基本都在挫折中渡过。
3、位置——简雍的才能不能支撑起刘备阵营的智囊,他的定位就是辅助,辅助有才能的人,做跟班,处理一些别人委派的任务,不能独当一面,镇守一方!
4、主要功绩——简雍其实没有什么突出功绩,因为他即没有领兵打仗的能力,也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当说客,所以他的机会不多,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当刘备围攻成都时,简雍劝说刘璋投降。其实这种功劳可能谁去说都可以完成,因为刘章大势已去!
三国时期真实的简雍是一个怎样的人?
简雍,字宪和,是刘备的同乡及儿时的玩伴,是刘备集团中最早跟随刘备起兵的元老,也是刘备集团资历最老的文臣。
简雍从刘备在涿郡起兵时就一直跟随,全程见证了刘备集团的发展,刘备到哪,简雍是不离不弃的跟随,但简雍其人没什么才能,一直作为刘备的说客,从事一些外交工作。
刘备投靠刘表期间,简雍被任命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左将军刘备的从属郎官,属于打杂的一类郎官。
刘备进益州时,简雍随从,曾出使刘璋,受到刘璋的喜欢,刘备与刘璋决裂后,刘备围成都,派简雍劝降刘璋,后刘璋投降,是与简雍同乘一辆车出来受降的。
益州平定后,封简雍为昭德将军,地位同孙乾,仅次于糜芳。
简雍为人随和,除了和诸葛亮是正装端坐外,与其它人交谈时,包括刘备,经常是一个人占一张坐榻,手枕脖子斜躺着与人说话,不注意形象,一幅很随意的样子,高谈阔论,行为不检,完全不管别人怎看。
有一个小故事,是说蜀汉有一年大旱,蜀汉官府禁止酿酒,私自酿酒的话有酒,官府从百姓家中搜出酿酒器具,于是把人抓起来,议论怎么定罪。有天简雍和刘备在路上,看到一对男女,简雍指着说:他们要行淫乱,怎么不抓起来?刘备问:你怎么知道?简雍答:他们有行淫乱的器具,与在百姓家搜到的酿酒器具一样。刘备哈哈大笑,就放了藏酿酒器具的百姓。
简雍大概死于刘备称汉中王之前。
三国时期真实的简雍是一个怎样的人?
简雍是刘备的发小,自小相识,说不定刘备小时坐在门前高五丈的桑树下,与小伙伴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时就有他在内,刘备涿郡起兵便开始跟随在身边,为人诙谐善辩而又优雅有风度,通世情有学识,却又不拘常礼,其时人们座谈时是跪坐以示敬意,而简雍则经常坐得东倒西歪与人谈话,你恐吓他也没用。入川时刘璋因为这一点非常欣赏他,刘璋出降也是在简雍的劝说下完成的,二人同车,谈笑风生而出“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可见这人个适合陪伴君王,有狎臣的潜质。
简雍经常与孙乾作为刘备的外交官使用,口才便捷,虽没有奇功伟略,却也是刘备集团一位左右团团圆的角色。(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魏略记载了一件事,说刘备在徐州时已有儿子,史官认为是刘禅,二得徐州时,没想到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夕自带精兵前来攻打,措手不及丢妻弃子逃往荆州,这位儿子便失落民间,被人贩子拐骗,辗转到汉中,卖给扶风人刘括,待到刘备取川,派简雍前来与张鲁交好时,坐在车上的简雍被刘禅看到,认得是以前熟人,便夜间前往相认,简雍认得是公子,就向张鲁说明情况,迎刘禅而回。但此事与蜀书的许多传记有出入。
刘备取成都后以简雍为昭德将军,常让他伴在左右,伴君如伴虎,有时无大才却是幸事,免受君王猜忌,因新得川地,征战多年死伤枕籍,需要休养生息,又值天旱多时,更须节约粮食。(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而酿酒需要粮食量多质高,严重浪费,于是刘备便颁发禁酿酒令,要求从严执行。地方官吏接上级指令,不敢怠慢,四出查处。有的虽没有抓到他们的酿酒现行,却因为家里有酿酒器具而被抓捕,与酿酒者同罪。
简雍得知各级官吏如此执法,心有不满,一次乘与刘备一同出行的机会,又玩起了他的诙谐手段,对刘备说,你看到路上这些行人没?刘备点头。简雍说,他们正要进行通奸,应该把他们抓起来。刘备听得一头雾水说,何以见得啊?简雍回答,他们身上藏有私通的器具,这不正与私藏酿酒具一样吗?刘备听了放声大笑,知道这位老乡在借此事讽谏,便下令放了原先被抓的那个藏有酿酒器具的人。其人可能类似于汉武时期的东方朔与郭舍人。
三国时期真实的简雍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久远,从文献资料考究是没有办法真正还原历史真实性
三国时期真实的简雍是一个怎样的人?
简雍是一个谋士,一个文人。现在划归成都的原资阳专区的简阳县,现称简阳市就是以简雍的第一任市长而命名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