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伺候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你怎么看?
清朝妃子基本都被局限在后宫内,没有机会外出,即使亲人来宫探望,也是一年难得一次。乾隆帝的妃子还好点,出游时会带上妃子,妃子在这个时候可以出去见见世面。但大多妃子清朝妃子,其实相当于关在一个鸟笼里。
所以她们的生活是很枯燥的,那她们是怎么过的呢?
妃子们的工作是为了给皇家开枝散叶,做一切的目的都是侍奉皇上。所以她们除了侍奉皇上,其他时候估摸着是在想尽办法让皇上来自己寝宫。
想让皇帝来自己这,就得活的精致,过的细腻,让自己更美丽,更有气质,时刻准备着。
她们一起床,就在宫女、太监的服侍下进行洗漱、沐浴、更衣、如厕等生活日常。每个都是精心对待,不可马虎,所以花费时间相当长。
有些时候宫女梳头、整装让镜子面前妃子觉得不好的话,就得重头再来,妃子一定要把最美的时刻展现出来,因为搞不准皇帝就突然来了。
她们吃的也精致,早晚正餐荤素菜几十样、各种粥、糕点数样、面食数样。就连小餐菜也有十几样。
她们吃相也精致,吃相很讲究礼仪,细嚼慢咽,一步一步来,她们时间很充足,一点不急。
吃完一般会小憩片刻,睡个小觉,美容觉什么时候都不可或缺。
在其他空余时间大多是宫女们聊聊天,唠唠家常,让太监们讲讲新奇故事。或者人多打打牌、下下棋消遣下。或是让太监、宫女表演个什么节目,打发时间。有些时候也会尝试不同的办法让自己皮肤更白,脸更好看。
有些年纪较大的妃子,也会念念佛什么的。
有些有理想的则会学点刺绣什么的,等到有一天运气好,皇帝驾临,可以亲手送给他自己绣的纪念品。
除了伺候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你怎么看?
总之,你在清宫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都是假象!!!
清朝后宫妃嫔们的日常生活,在皇家文献中一直都是讳莫如深,如此就越发让人觉得神秘。所以直到今天,如《甄嬛传》、《步步惊心》等以清宫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影视剧才广受关注,大受欢迎!
但是,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只是基于作者或编剧凭借一点点的框架来大胆想象和创作的,甚至很多地方都不合常理,让人难以置信。
当然,艺术作品终究不能替代历史。事实上清朝妃子们真正的日常生活远不如清宫戏里那般,既不步步惊心,也不多姿多彩,甚至还可用“灰暗人生”、“终生囚徒”、“行尸走肉”等词语来形容。
皇宫深宅大院,一入深似海
那清朝后宫妃嫔们日常生活到底是怎样安排的?她们终其一生都被禁锢在方寸之地,平时有没有娱乐活动呢?她们的衣食住行又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她们平时又是如何向皇上争宠的?…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数百年前的帝王后宫,去触摸影视剧里看不到的清朝后宫妃嫔们的真实生活。
影视剧里的清后宫妃嫔们
首先了解后宫女人们等级都如何划分,以及她们各等级的年薪分别是多少。1、等级森严的后宫。
清朝皇帝的后宫妃嫔共分为8个等级,金字塔顶端的是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居住在中间的宫殿,称中宫;
皇后之下是皇贵妃,皇贵妃同皇后一样只有1人;在皇贵妃的下面是贵妃,贵妃有2人;贵妃的下面是妃,4人;妃之下便是嫔,嫔有6人;再之后便是依次为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限。皇后居中宫,诸妃嫔则居住在东六宫和西六宫(东西十二宫)。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皇后和皇贵妃到嫔这几个等级才算皇帝的妻妾,皇后当然是正妻,皇贵妃到嫔这几级便是妾。而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便只是通房,连妾都算不上,也没有朝服和朝冠。
最小的还有一种叫做官女子,这种介于宫女和嫔妃之间,她们既要当宫女伺候主子,又要随时准备好迎接皇上的临幸,算是后宫中地位最低的嫔妃。
清朝后宫等级制度
2、各等级娘娘的“薪水”。
是的,在古代,皇帝的老婆与其说是一种身份,不如说是一种职业,她们是要根据职业高低、工龄长短,以及老板对她的满意程度来拿薪水的!
先来说皇后,皇后的年薪是白银1000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四十万人民币。你甭觉得不高,除此外她还要领山一般的绫罗绸缎,这在古时候也是硬通货。另外还有若干粮食、日用品、木炭等。相当于三四十万的工资就是纯粹的净收入!
然后是皇贵妃,皇贵妃的年薪是白银800两,其待遇其实与皇后也是相差无几了;然后贵妃年薪600两;妃年薪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而最小的官女子是没有的。
3、后宫女人们的进阶之路。
后宫妃嫔们的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她们不同的表现,她们的等级也会随时浮动变化。所以她们每个人都在竭尽所能的表现自己,来爬上更高等级。所以现在的许多宫斗剧才有了创作灵感。
一般说来,提高自己等级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生娃,特别是生男娃,如果你生的男娃能当上太子并继承皇位,那就一步登天了。
有升当然也有降,如果妃嫔们犯了错,也会受到降级的处分。在整个清朝时期,几乎每个皇帝的后宫都有妃嫔被降级,比如道光皇帝的后宫妃嫔数十人中,有一半以上都受到过降级处罚。
后宫生活日常之——逢年过节。后宫妃嫔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比如过节令特殊日子;另一种便是普通日常生活。下面我们就先说她们逢年过节都有些什么习俗。
清朝后宫中的节令习俗数目繁多,数不胜数。比较常见的也有两种,一是逢年过节,比如年节或者端午、中秋等四时节令;另一种是人事节,比如婚嫁、生育、寿辰、丧葬等。
并且这每一种节令或人事的仪式习俗都相当繁琐,本来宫廷中就人员众多,一年这各种人事再加上四时节令就近乎占到一半了。
在这里我们重点用后宫节令习俗中活动最多的年节(春节)来举个例,让大家看一看清朝后宫都是怎么过节的。
从腊月开始,后宫就要准备年节了。腊月初一,皇帝要亲自捉笔写福字,然后赏赐给后宫诸妃嫔,以示恩宠。多余的福字则赏赐给大臣,得到福字的大臣都视此为无上荣光。
腊月初八,皇宫里会专门煮腊八粥来供佛,还会举行一些除邪的仪式;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而宫中也要安神牌,备香烛,设供三十二种,帝后都要亲自参加祭灶,排场比民间大得多。
腊月二十六,各宫都要挂春联、贴门神,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后宫内的春联都是白色的!是用白绢来书写的,这点就与汉族的红色春联完全不同。
除夕和新年初一,后宫的主要活动就是到处烧香礼佛和祭祖,当然礼佛祭祖的主要人员是皇帝和皇后,其他妃嫔是没资格参与的,她们这两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向皇后和皇太后行辞岁礼。然后晚上时,皇上就带领这一大家子莺莺燕燕一起吃饭、看戏。
正月初一是宫里最热闹的一天,终日爆竹连响,晚间灯火通明,节日气氛相当浓烈。
年节过后,当然还有许多四时节令,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除四时节令外,还有生育、婚嫁、寿辰、丧葬等,这些在清宫里也都是相当繁琐。
对于后宫生活的妃嫔来说,一年当中要经历的这些繁文缛节、典礼仪式多不胜数。但好在所有仪式都有下人帮助一起准备,并且会时不时的提醒,所以一般来讲也不会犯错。只是这种形式上的礼仪会比较令人疲惫和乏味而已。
后宫生活日常——记后宫生活普通的一天。1、清晨起床。
清晨,后宫妃嫔们下面的宫女就会按时叫她们起床,赖床当然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生病了,一般情况下她们的作息时间都是固定的。
起床之后,手下的宫女太监们会上来请安,然后在宫女伺候下穿好衣服,梳妆打扮完毕。然后下人会送上一些茶点、甜品、点心等。
2、往各处请安。
妃嫔们喝完茶、吃完点心,就要开始前往各处去请安了,清宫中讲究的是晨昏定省,意思是早晚都要向长辈问安,做为妃嫔是一定要准时向皇太后或皇后请安的。当然如果爬到了后宫金字塔的最高层,自然就是准时坐等别人前来问安。
“请安”虽只有两句话的事,但也不是几分钟就能完的事。因为后宫生活枯燥乏味,所以妃嫔们上午请安的时候自然就会一起闲谈玩笑几句,或者脾气相投的姐妹会一起在后宫花园散步谈心。完事之后,这就基本上到了午饭时间了。
3、无聊的下午时光。
妃嫔们各自吃完午餐之后,仆人会送上各类水果点心。吃完之后也可以在后花园溜达溜达,然后就到了午休时间了,午睡一两个小时后起床,再喝喝下午茶,吃点水果点心,就要准备晚上的请安了。
4、等皇上翻牌子。
到皇后和皇后那里问完晚上安,这时所有的妃嫔们就会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起来到养心殿后殿的燕喜堂中待命。
敬事房太监会为她们每人准备一面绿头牌,上面写着每个妃子的姓名,或十余面,或几十面,然后将这些牌子全部放在一个大银盘中。
这时皇帝正在养心殿准备用晚膳,在皇帝用完晚膳后,太监就把银盘端出来,将银盘跪呈于皇帝跟前,皇帝如果当晚没有兴致,便会说一声“去”。如果皇帝选中了某个妃嫔,便会伸手将她的牌子翻过来,使之背面朝上。太监随即退下,去告知该妃嫔这个喜讯,并让她做好相关准备......
被翻中妃嫔固然欢天喜地,没有被翻牌的则只能满怀嫉妒的愤愤回家。之后用完晚膳,再聊聊天,吃吃水果,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等候皇上翻的绿头牌
后宫生活日常——游玩行乐。游玩行乐,是清代后宫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清朝有许多皇家园林,比如清宫西苑(现在的中南海),里面回廊迂回,曲径通幽,飞阁环拱,青翠欲滴,还有各类古木奇石,是清宫后妃们不可多得的一个游玩胜地。
寒冬季节,皇宫还要从各地挑选1000名滑冰好手入宫受训,然后在西苑的庆霄楼表演“冰嬉”。冰嬉表演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赛等若干种,其精彩程度比起现在也不遑多让。
每到观冰嬉日,便是后宫众女难得的打心底开心的日子,西苑北海的四周,搭彩棚、插彩旗、悬彩灯,喜庆非常,庆霄楼里燃气重重炭火,摆上美酒佳果,妃嫔们坐在楼台观看精彩的表演。
清朝的“冰嬉”
但这种游玩活动毕竟不可多见,除此外的大部分时间里,妃嫔们的娱乐活动无非就是写字、画画、看书、做做刺绣什么的。如果还觉得无聊,那就是约两个姐妹一起玩玩双陆等棋牌游戏,但经年之下,这种日子也确实比较难熬。
一入后宫,基本就与家人再不复见。清代的妃嫔们只要入了宫,在人事关系上就直接脱离了原来的家庭,想让家人入宫来看你或者你出宫去探视家人都不可能的,甚至连给家里捎带点财物都是不允许的。
只能“每遇年节或偶有事故,太监、宫女首领可奉主命前往外家探慰”,仅此而已!相当于说,只要入宫就基本上再无与家人相见的机会了。
一入宫墙深似海
清朝后宫里的“寡妇院”。清朝有许多短命皇帝,在他死时他的妃子们还正当青春年华;还有些活得久的皇帝,但同样的在他死时,大多数也风华正茂。
但是没办法,再美的年纪也是皇帝遗孀。遗孀们会搬出原本居住的东西十二宫,然后被安排住进专为皇帝遗孀准备的慈宁宫、寿安宫、寿康宫,就是人们所说的紫禁城的寡妇院。
从此,她们就只能伴随着“寡妇院”的座座佛堂和袅袅香烟了此余生。从此秋雨梧桐,白云苍狗。方寸之地中,无尽的孤独和寂寞便是她们未来半辈子里生活的主旋律。
总而言之。其实对于清朝后宫妃嫔的真实境况,在清朝时就有人这样形容:“去家室,辞父母,以入宫禁。一旦入宫,即终身幽闭,不复见其亲,生离死别。”
从这样的句子里就不难看出,清朝时女子入宫成为妃嫔后的日子是极其苦涩的。那些传统的,有地位的官宦世家是不愿让自己的女儿入宫的,就因为宫中的生活很难幸福如意。
除了伺候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你怎么看?
总体来说,宫里面妃子的生活是非常无聊的,现代女性没几个受得了,说严重点,和坐牢没多大差别,只不过吃得稍好一点而已。
妃子们早上5点起床,然后是洗漱更衣,接下来化妆,这些没什么可说的。
衣服的颜色是有规定的,皇后穿正红色,嫔妃按身份地位不同,自枣红色、粉红逐步下降,最后那些常在和答应之类的就没有朝服和吉服,只能穿一些素色的服饰。
首饰也有定例的。皇后可以使用凤凰、牡丹样式的首饰,带两个垂肩的流苏,皇贵妃只能有一个流苏,其他妃嫔只能戴步摇,嫔以下的只能戴绢花。
穿戴完毕,大约6点左右,妃嫔们在皇后的带领下到太后寝宫请安,一般陪太后聊几句就可以了。
之后,众妃们一齐向皇后请安。每天的请安有两次,称为“晨昏定省”,没有特殊原因不可以请假。
请安回来,就到了早膳时间。
由于宫里从皇后到答应,每日供应的粮肉、菜蔬数量不同,所以吃的内容也不一样。
地位低的妃子们每天只有白面、白糖、香油、豆腐、甜酱、醋、鸡鸭、羊肉这些常见食材,贵人以上多了茶叶、红萝炭、白蜡,妃子又多了干果和鸡蛋,贵妃及皇后有黄老米、高丽江米、豌豆、蜂蜜、松仁、枸杞。
早膳后可以串串门,或者养花、养小猫小狗,也可以看书写字。
上午一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基本上以做手工或者学习为主,中午吃完午膳、睡完午觉后就迎来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因为下午可以打纸牌,打马吊,有时也会陪着皇后、皇贵妃去看戏,要么去花园看看美景,总之下午是嫔妃们最喜欢的时光。
由于生活实在枯燥,清朝很多嫔妃都会抽烟,既可以打发时光,也可以排除寂寞。
也有喜爱艺术的,可以画画写字,读书弹琴,在清朝后宫,这样的女子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下午5点,继续早上那一套请安程序。
之后用晚膳,坐等皇上“翻牌子”。如果初更了还没有太监禀报,那就洗洗睡吧。
如果今晚皇上临幸运,则先到皇帝寝宫的偏殿,沐浴香熏之后,太监们用锦被包裹,赤身放置龙床上,从皇上被子的底部钻进去,事毕再从皇上的被子下方钻出来,由太监们背回自己的寝宫。
背来侍寝:
除了皇后,谁也不许陪皇上过夜。 对了,皇帝行幸时,太监会在窗外隔一会喊一句:“是时候了!”连喊三声后,皇帝必须传太监将妃嫔背走。
此时太监会问皇帝:“留不留?”如果皇上说“留”,就要把该妃嫔的姓名、时间记在“幸宫簿”上,待有孕后备查。
如果皇上说“不留”,太监则用特殊手法点穴避孕。
好了,时间不早了,宫里一天的生活又过去了,明天又是重复的一天。要问我怎么看,反正我也看不见。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冯生
除了伺候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你怎么看?
清朝的制度对皇帝限制得很严,生活起居都有严格的规定,皇帝在后宫跟妃子温存的时间也受限制。一般来说,皇帝每天能有两个小时陪妃子,已经算是顶了天了。因为根据乾隆皇帝的起居注来看,至少乾隆皇帝是没什么时间陪妃子玩耍的。
除了国朝大典等重要日子外外,乾隆皇帝一天的起居生活如下。
前一天的晚上八点至凌晨四点:睡觉。
凌晨四点至五点:起床、沐首、更衣,去坤宁宫朝祭,然后吃甜品。
早上六点开始:在中南海同豫轩用早膳,然后去乾清宫西暖阁恭读圣训。
早上七点至上午十点开始:更衣,在建福宫稍坐。然后再去重华宫茶宴。
上午十点至下午一点:在养心殿勤政亲贤殿披览奏折(根据统计,多半都是请安折,也就是那种“朕很好,你好么”的废话折子。有些折子乾隆都懒得批,直接画个圈)。
下午一点至三点:在养心殿前殿召见臣工讨论国事,中间会安排用晚膳。
下午三点至四点:阅览内阁以及部院本章。
下午四点至五点:与好基友傅恒晚面。
下午五点至七点:在养心殿三希堂等处鉴赏文物。乾隆会在文物上涂鸦,狂刷弹幕,尽显十全老人的农家乐审美。(这只是乾隆的个人爱好,不包括所有皇帝)
晚上七点至八点:休息片刻(翻牌子时间)
晚上八点至第二天凌晨四点:在养心殿后殿东暖阁就寝。
以上便是乾隆皇帝的起居时间,从上面的这个作息表来看,其实乾隆皇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理朝政的。因为清朝皇权高度集中,国家运行不能假手于他人,都要皇帝亲力亲为才行。所以皇帝的私人时间其实很少,后宫能占用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两小时(晚上八点至凌晨四点那段时间)。
至于说乾隆大白天的陪后妃玩耍,甚至于陪什么还珠格格、紫薇格格嘻嘻哈哈,那就更不要想了。乾隆是真的没时间。
与皇帝的作息类似,清朝的后宫娘娘们一样也有严格的作息起居规定。
每天的上午五点至七点:起床、请早安。跟皇帝一样,会有宫女催促起床,是绝对不能睡懒床的。
上午七点至九点半:早膳时间。
上午九点半至十一点:自由活动时间。
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两点半:午休。清宫认为十这个时间段是最养人的时候,所以这也是她们的午睡时间
下午两点半至五点:自由活动,晚膳时间。
下午五点至晚上九点:请晚安。低等嫔妃每天给皇太后、皇后 “请早安”、“请晚安” ,这就叫做“定省”。这也是皇帝的女人,每天唯一要做的“正式”工作。
晚上九点至第二天凌晨五点:休息时间
从以上时间表可以看出,后宫妃嫔除了每天的请早安和请晚安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正经事了。除此之外的时间,嫔妃们最多干的事情就是打扮、保养自己,让自己显更美丽。当然了,这本身也是她们本职工作和事业基础。
但是,由于宫里规矩严,妃嫔们在自由活动时间也不是什么都能干的。因为妃嫔们的身边都有管束太监,像侍寝、吃饭、吃点心这种事情都由管束太监负责。所以实际上,妃嫔们也只有很少的时间是由她们本人来自由支配的。一般在御花园溜达一下或者自己宫里休息下,再就是养养宠物狗,这也就是妃嫔的唯一的私人娱乐了。
而且根据钦定现行宫中例则,妃嫔的亲眷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见娘家人的。运气不好的话,娘家人想跟妃嫔见一面,有时候要排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当然,皇太后和皇后不包括在内。这两位的地位还是十分崇高的。
顺带说两句,清朝在吸取了明朝壬寅宫变的经验教训后,规定妃子侍寝不能留夜,不管皇帝对妃子有多宠爱,都不能整晚厮守。具体来说就是:皇帝翻完牌子,妃子准备侍寝前,先会有太监将脱光的妃子用毯子包住带到皇帝的龙床上。等到完事之后,太监就在宫门外小声提醒皇帝,差不多就行了,别伤了龙体。然后太监会用毯子裹着妃子,再抬回去。
另外,就是皇子的抚养制度。按照康熙皇帝的规定,所有的皇子在生下后,先有亲生母亲抚养一段时间,等到皇子断奶之后,便交由养母抚养,生母跟皇子除了重大节日,平时不能相见。这一制度直到清朝灭亡的时候还在严格的执行。而且养母养育皇子,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养育,其实也只是一个挂名母亲而已。具体的养育工作都有宫女和太监来负责,所以皇帝的儿子、女儿夭折率是高的惊人的。
总的来说吧,清代的后宫制度十分严肃,后妃宫廷生活就是吃饭、请安、消遣以及睡觉。不要想着妃嫔还能勾结太医,还能勾结外臣和亲眷。也不想着妃嫔动不动就能打宫女太监,因为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毕竟太监宫女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只是临时调配服侍妃嫔而已,妃嫔们是没有权力处置皇帝的私人财产的。
除了伺候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你怎么看?
看似风光,实际上非常枯燥无聊。
妃子,又称妃嫔,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服侍帝王的女性。是皇帝除了正妻以外所有服侍他的女性的总称。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改天子称为“帝”,天子正妻称为“后”,而次“后”一等的,均称之为妃。
清朝康熙时期,对后宫进行改制,在皇后之下,设各类妃子称号共七个,按照人数定制,其中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其余末等的如贵人、常在、答应则无具体人数要求。
这些各种称号的妃子们,有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那就是服侍皇上,要想尽办法讨皇上欢心,但毕竟皇上就一个人,而各种妃子,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甚至上千,那么,这些人除了侍奉皇上之外,每天都是如何度过的呢?
事实上,这些妃子每日的生活,可以用无聊来形容,并非如我们在一些清宫剧里看到的勾心斗角、每天上演宫廷内斗等现象,大多是时间,除了养花遛鸟,要么就是读书写字,简而言之,除了锦衣玉食,大部分人过得非常的无趣。
要当一个合格的清朝妃子,首先不能睡懒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如果有机会当一个皇帝的妃子,那且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起码早上睡个懒觉应该是可以的吧?
实际上,这个小小的要求,至少在清朝时期,是无法满足的,清朝的妃子,不仅不能睡懒觉,而且起床的时间,还非常早。
按照清朝的后妃制度,以及皇帝的作息时间,清朝的妃子每日需要在五更,也就是凌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毕竟这时候皇帝都已经起床准备上早朝了,作为妃子,更不能还在呼呼大睡。
为了避免妃子们晚起,专门会有宦官或者宫女守在门外,到了固定的时间点,就要叫醒他们的“小主子”,然后就是伺候她们洗漱更衣。
这其中的更衣,也是有严格要求的,不同的地位,就需要穿不同的衣服,如皇后需穿红色,其他嫔妃则按照等级来逐渐从紫红、粉色等逐渐下降,到了如答应、常在这类身份,则只能穿素色为主的衣服。
不仅仅是衣服,还有就是首饰,皇后可以使用牡丹、凤凰之类的首饰,而皇贵妃则只能带一些较为典雅的,以此类推,即便是你有好看的首饰,的按照身份来佩戴。
这一点与我们现代的女性相比,就差了很多,将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是每一个女性的愿望和习惯,虽然贵为妃子,却连喜欢的首饰都不能带,着实有些可悲。
梳洗打扮完毕后,时间基本上就到了早上六点左右,这个时候,就有一件比吃早饭还要重要的工作要干。
当然不是是侍奉皇上,这大早上的,清朝的制度也不允许皇上在这个时候胡天胡地,而是由后宫之长的皇后,带领众妃子,前去请安。
请安说着容易,做起来可是十分的讲究,请安的对象是太后,在皇后的带领之下,妃子们排成一排,分别来到太后面前,逐一的进行请安。
受到太后宠爱的,就会留下来说几句话,不受宠爱的,有可能就会被当场教训几句,所以说,请安这件事虽然不大,但是也是能直接体现这个妃子这段时间在后宫地位的具体展现场所。
而在请安进行过程中,无论天冷还是热,没有轮到的妃子,就只能乖乖地在门外等着,并且不能大声说话,一大早就起床,这会还饿着肚子,却要排着队给太后跪安问好,有可能还会挨骂,这妃子当的,也够受罪的。
请安结束后,就需要各回各宫用早膳了,不过在这个回宫的过程中,也是妃子们较为快乐放松的时光,为何?因为可以和相好的其他姐妹说说话,毕竟女人,到了哪里,都有几个闺蜜,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一路上边走边吐吐槽,也是极好的。
回到宫中后,开始用早膳,这早膳,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所有人都是一个标准,或者想吃什么就开个小灶,这种情况,不存在的。
按照清朝后妃制度,皇后每天的膳食标准是猪肉25 斤、羊肉一盘、鸡鸭各一只; 各种米4升余, 各种面9斤余, 还有水果、食油、蔬菜等。
而地位低于皇后的妃子,则是按照地位逐次递减,而再比如到了答应这一级别,每天的膳食是猪肉1斤8两及若干白米、蔬菜等。
这样的待遇标准,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两者相差的是在太多,所以说,即使是皇帝的妃子,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风光,甚至还不如民间的一些富户家里吃的好。
在很多影视作品里,我们都会看到清朝的妃子喜欢玩宫斗,而事实上,这种宫斗并不多见,但妃子们想要晋升,却是真实存在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什么权势,而是为了地位提升,才能享受到更高的待遇,比如吃饭。
毕竟地位的提升,就意味着财务的相对自由,吃饭也好,穿衣也罢,地位不同,待遇就大不相同,这才是妃子们想尽办法要晋升的主要原因。
早膳过后,就到了相对轻松点的上午时光。
一般来说,上午由于皇上需要处理各种政务,因此也不会出现侍奉皇上的情况,也不可能如某些清宫戏中,上午皇上没事在后宫各个嫔妃处瞎溜达,因此,妃子们上午的时光,还是相对而言,较为悠闲的。
那么妃子们会干点啥呢?大多数都是逗个猫狗,养个花草之类的消遣,同时,利用这个时间来保养自己,是大多数妃子会干的事情,她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了取悦皇上,而如何取悦,就要在平日里下功夫了。
虽说上午的时间,相对来说轻松,但是也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清朝的宫里,都有所谓的管束太监,他们的作用,就是监督妃子们的日常行为,以保证不能违背规定,所以说,这些妃子,其实真正能干的事情并不多。
而到了十一点半左右,就是午膳和午休时间。
这个时间段,大约在中午两点半结束,之所以定成这个时间,是因为清朝的后宫,认为这个时间是最养人的时间段,这也符合古代中医所提倡的“子午觉”理论。
“炎氛若煅汗如奔,日午枕书眠扩烦;几刻梦游仙境里,北窗睡觉爽心魂”
同样,午休也会在到了时间之后,被宫女或者太监叫醒,不能任由妃子大睡。起床后,简单地梳洗打扮,吃点水果点心,就是下午的娱乐时间。
娱乐项目一般是打打牌,听听戏,或者是陪陪皇后或者皇太后,当然,是必须有宣召才能去的,没有被传召的,就只能自己找点娱乐项目了。
大多数的妃子,在下午会绣绣女红,或者继续进行学习,同时,皇帝也会给妃子们指定有“内教”,来教妃子们读书写字,比如光绪皇帝的最宠爱的妃子甄妃,就颇爱学习,因此才受到光绪的宠爱。
不过,这种爱学习的妃子还是少数,绝大部分的就是消磨时光为主,毕竟这样的生活着实太过枯燥,并且每日如此,时间一长,人就容易产生惰性,最终大多数就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转眼间到了近黄昏,也就是下午五点,这个时候,早上的请安程序,就需要再来一遍,这在清朝,叫做“晨昏定省”,是必须要参加的。
请安之后,开始用晚膳,与此同时,就是妃子们最紧张,也最激动的时刻,因为皇上要“翻牌子”了。
翻牌子是皇上要决定今晚让哪个妃子侍寝,而在翻谁这个问题上,有很多讲究,但也是有很多可以人为操控之处,比如太监将牌子放的靠前一点,或者提前在皇上美言几句,都有可能增加被翻的几率。
因此,在这个环节上,一些妃子就想尽办法让太监来帮忙,比如贿赂负责的太监等,因为一旦去侍寝皇上,就有生下龙子的机会,也就有提高地位的可能。
在皇上最终决定哪位妃子侍寝后,就会由太监去这个妃子所在之处进行通报,这个时间不会太晚,最晚在初更前,也就是晚上九点之前,就会知道谁被选中,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还没有人通知,那就可以洗洗睡了。
而被选中的妃子,在沐浴完毕后,就会赤裸着被太监用锦被包着,送到皇上的寝宫,开始侍寝工作。
侍寝的时间同样也有严格控制,为了防止皇上在这方面过于劳神劳力,因此,太监就会在窗外提醒皇上“到时间了”,如果连喊三声,侍寝就必须结束,妃子就回同样被锦被包裹,抬回原处。
之所以要被抬走,是因为清朝的后宫,规定妃子们不得在皇上寝宫过夜,能和皇上过夜的,只有皇后,其余人等均没有这个资格。
而在皇上临幸某个妃子后,负责“起居注”的太监就会问皇上“留不留?”,如果皇上同意“留”,那太监就会记下妃子的名字和当日的日期,日后若是有了身孕,以备查询。若是“不留”,那太监就会用一些特殊的药物或者针灸等方式,阻止妃子怀孕。
古代这方面的各类保护措施以及防止怀孕的技术均较为落后,而太监们所使用的方式也同样如此,因此,就会对妃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甚至还有妃子,因此受到创伤,再也无法怀孕,但妃子却又不得不接受,极为的不人道。
再次之后,就是休息时间了,古代没有电视、手机之类的物品,再加上晚上没有电灯,那只能睡觉了。
清朝妃子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到了明日,同样也是如此,按部就班地再来一遍,每天就是在那个深宫大院之内,进行着重复的事情,想出去看一看?更不可能了,包括自己的家人想来看自己,也得预约才行。
总体来说,清朝的妃子们,每日里的生活,虽说是锦衣玉食,但也极度地无聊和枯燥,这些女子,虽说在外人看起来好像很风光,是皇帝的女人,但实际上,内心的苦怕是只有自己知道,这种简单重复的生活,已经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公平,被时代所唾弃,也是必然的。
除了伺候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应该可以给我们答案。隆裕虽然贵为皇后,但从未被光绪宠幸过,逼得她每晚入睡前必做一件事,还因此得了病。
隆裕原名叶赫那拉.静芬,是慈禧的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她的亲侄女。
隆裕出生在同治七年,她的家庭十分美满。她的两个姑姑,一个姑姑嫁给了醇亲王,也就是后来光绪帝载湉的生母。一个姑姑嫁给了咸丰帝,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家里有两人得道呢?
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请了家庭教师,教她们姐妹三个读书,也教她们女工、琴棋书画。隆裕虽然长得没有两个姐姐好看,但是比两个姐姐要聪慧。很多问题一点就通,对大事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慈禧在后宫中对这个侄女也有所耳闻,心里想着要将她接到宫中。一般满族贵族的女儿,到了十三四岁就开始议亲,一般十五岁就成亲。
但是隆裕的父亲却迟迟没有给她议亲,因为他们想让她入宫嫁给自己的表弟光绪。
隆裕和光绪在很小的时候就见过了,当时两人都互相看不顺眼。
在光绪的眼中,自己的这个表姐长得没有一点贵族少女的气质,甚至是连普通长相都算不上。而在隆裕的眼中,自己的这个表弟,一点男人气概都没有。
但光绪本来就是一个傀儡皇帝,婚姻大事哪轮得到他做主。
就这样,1888年,一封决定隆裕后半生命运的懿旨下来了,上面这样写道:“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特谕!”
慈禧在决定这门亲事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当事人的感受。
按照清朝的祖制,选后时,会让所有候选人站成一排,让皇帝来做选择。
皇帝手中会拿一个玉如意,看中谁就会将玉如意递到谁的手中。
当时和隆裕一起的,还有他他拉氏两姐妹,也就是后来的珍妃和瑾妃两姐妹。
光绪并不想将玉如意交到隆裕的手上,但他又不像当年的同治帝一样,敢违背慈禧的意愿,最终还是将玉如意交到隆裕的手上。
就这样,21岁的隆裕嫁给了18岁的光绪。
但隆裕的新婚生活却极其尴尬和荒诞。
大婚晚上,光绪对这个妻子,冷淡得像是对待客人一样。
按照宫里的规定,这一晚宫里并不宴请,只在新婚的房里摆上一桌饭菜让新人享用。
面对着诺大一桌子菜,两人更沉默了。房间里,除了碗筷碰撞的声音和吃东西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任何其他的声音。
吃完饭后,两人和衣而睡直到天亮。按照规定,皇帝和皇后是要分宫而居的,从大婚那晚之后,光绪就和隆裕就待在各自的宫中,光绪也从来都不会召见她去侍寝,更不会到她的宫中。
此后,两人就像两个陌生人一样,除非是有重要的聚会或庆典需要一起出席,否则从来不会有交谈。
此时的隆裕,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大概也只有寂寞而已了。
光绪对隆裕的厌恶,主要有两点:
第一,长相难以恭维。
虽然,对于隆裕皇后的长相,史书上并没有提及,但当时摄像技术已经传入清朝。我们无需靠文字去揣测隆裕皇后究竟长什么样,直接上照片。
照片中的隆裕确实长得一言难尽,龅牙、长脸、驼背,别说跟影视剧的差距太大,就是随便在大街上抓一个女的,那也比她长得好看。
我们再看看被光绪专宠的珍妃,这颜值,高低立马就能区分得出来。光绪虽然是一个羸弱的皇帝,但也是个正常的男人。是个正常的男人,肯定都会选珍妃作为自己同床共枕的伴侣。
第二,隆裕与慈禧的关系。
慈禧将自己的亲侄女嫁给光绪,目的是为了延续叶赫那拉氏家族的权势和辉煌,在光绪看来,隆裕就是慈禧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一个眼线,她跟慈禧就是一伙的。这样的皇后,光绪怎么不敬而远之呢。
但事实上,隆裕不过是慈禧手中的一颗棋子,她和光绪一样,都是政治婚姻的受害者。甚至在隆裕入宫后,也并没受到自己这位亲姑姑的待见。
也因此,后世历史学家甚至大胆猜测,隆裕与光绪应该从未有过夫妻之实,想来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没进宫之前,日子过得是那么快,和姐妹们画个画写个字,一下午的生活就过去了,但是在宫里要熬过一下午,一晚上却好像要过半年那么久。
那么,从进宫第二天,就已经过上了弃妇般生活的隆裕,她每天的日子究竟是怎么过的呢?
为了转移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每天晚上睡不着,她就会嗑瓜子。据隆裕身边的太监说,隆裕很爱嗑瓜子,每天进寝前都要吃很多的瓜子才能睡着。时间一长,肠胃就出问题了,胃口也变差了,最后发展到了肠胃病。
1912年2月22日,在乾清宫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太后当着清室王公大臣的面,亲手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接受共和,退位让国”。
下诏逊位后,隆裕有感自己是大清江山的千古罪人,内心颇多自责,终至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1913年2月22日,在亲眼见证大清朝谢幕仅仅一年后,46岁的隆裕太后于长春宫病逝。
除了隆裕这样守活寡的,还有像慈禧这样守“死寡”的,她26岁就守寡了,也没有人可以侍奉,她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着清朝妃子们的生活。德龄公主所著的《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就很详细地记录了慈禧太后一天的行程表。
慈禧的一天是从凌晨开始的。
凌晨:
3点半到4点:洗脸。慈禧非常注重美容养颜,洗脸也不是单纯洗一下就好了,要用热水敷脸半小时。
负责这项工作的太监宫女就要起得更早,2点就要起来,开始准备工作,3点叫慈禧起床,一般要叫半小时的“老佛爷吉祥”,慈禧才能起得来。
4点到5点:梳头化妆。
5点到6点:抽烟提神,慈禧生平最大的两项爱好,一项是看戏,另一项就是抽大烟了。抽完烟后用人奶漱口,你没听错,就是人奶,据说这样可以保持年轻,然后上厕所。
6点到7点:用早膳,早膳一般有30道菜。
上午:
7点到7点半:补妆,然后再抽烟提神。
7点半到8点:更衣准备上朝。
8点到10点:批奏折,接见大臣。
10点到10点半:吃点心,一般是水果或糕点。
10点半到11点:散步。
11点半到12点半:午膳时间,传说中108道菜的满汉全席!
下午:
12点半到2点: 午睡。
2点到5点:休闲娱乐,画画或者听戏。
5点到6点:晚膳时间,规格同午膳。
6点半~8点:练练书法或洗澡。
8点左右:准备睡觉,睡觉前会吃点宵夜。
所以慈禧虽然早起,但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十分充足,一天睡9个小时。每天真正的工作时间就是上午2小时,其他时间似乎都在享受生活,
普通妃子的时间表其实也和慈禧的差不多,也是早睡早起。一大早起来梳妆打扮,在皇宫里,梳妆打扮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她们要去给皇后或太后请安,如果蓬头垢面地去,那就是对皇后或太后的不尊重。
请安回来之后吃早饭,因为普通的妃子不用批阅奏折,所以吃完早饭到午饭这段时间,属于空闲时间,需要自己找点事来打发。
之后就到午膳时间,吃完午膳睡个午觉,然后补下妆,统一集中到“围房”,等待敬事房传召,被传召侍寝宫的妃子就去沐浴打扮,等敬事房的人来接。没有被传召的妃子,就自己再找点来打发时间。
那么她们一般是怎么来打发时间的呢?是像清宫剧中演的那样,每天都在宫斗吗?当然不是了!分为两种情况:1、一种是有孩子的。
皇上三宫六院,目的是为了延绵子嗣。有孩子的嫔妃,每天的重点当然是操心孩子的事了。
但清宫规定,只有嫔以上的后宫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一般情况下,皇子生下满月后就必须要离开生母,由他人抚养,平时不能见面,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才能见面。
比如雍正皇帝胤禛和十四爷胤禵同母所生,关系却非常差,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两人的生母都是乌雅氏,乌雅氏生胤禛时,品级太低没有资格抚养四阿哥,胤禛自小就被寄养活在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宫中。
而乌雅氏生十四阿哥胤禵时,已经是后宫四大妃之一的德妃,永和宫的宫主,因此有抚养皇子的资格。
乌雅氏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胤禛没资格亲手抚养,二儿子胤祚早夭,到小儿子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了,自然把自己所有的母爱都给了他了。那时候四阿哥已经长大了,怎么看不懂母亲的偏心呢?
只能说造化弄人,但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他不会怪皇家制度,只会怪母亲太偏心。
清宫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
一方面是因为满人崇尚勇武。为了避免皇子被溺爱,避免像普通孩子那样娇气,培养皇子的独立性和坚韧勇武的性格,就要让他们和生母分开。
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生母不得抚养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见面,感情自然是不深厚,这样一旦皇子继承皇位,也不会重用生母亲族。所以,在清朝,几乎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
不过,作为皇嗣的母亲,她们和普通家庭的母亲不一样,虽然要操心孩子,但并不需要亲力亲为,生活上由奶娘照顾,学习上由皇上安排。
她们要做的很简单,就像我们现在的大部分家长一样,接送孩子上下学就可以了,然后时不时关心下孩子的生活、学业,交流一下感情。
2、一种是没孩子的。
没有孩子的,就是想办法有孩子。要想要有孩子,那就要想办法让皇上注意到自己,可以翻自己的牌子。
要想让皇上注意到自己,当然不是靠宫斗了,而是想办法提升自己,比如有才艺的,会琴棋书画的,就想办法精进才艺来博皇上的欢心。
《甄嬛传》里安陵容两次得到皇上的青睐,一次是靠唱曲,一次是靠冰舞。
还有的妃子会去学一些有意思的新奇玩艺,来哄皇帝开心,总之就是要想办法让自己在众多的嫔妃中脱颖而出。
但总的来说,要度过深宫寂寞的生活,还是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年轻的时候还可以想办法去提升技能博得皇上一笑,但当年华老去,再有才能也比不过一具年轻的肉体。
比如我们前面我们讲到,慈禧太后有两项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一个是看戏,还有一个是抽大烟。
其实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兴趣爱好,那就是画画,就是这一项兴趣爱好,陪伴度过将近50年的深宫寂寞生活。
慈禧画画并不是玩票的,而是非常认真,所以她的绘画水平并不低,有很多都成为送给大臣的礼物。
当然,古代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皇宫中的规矩又非常多,所以妃子们可以培养的兴趣爱好不算多,无非就是写字、画画、看书、刺绣等。
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尤其是清朝。可以说在清朝,后宫中的嫔妃地位是远比其他朝代要低很多,条条框框也更多。
皇宫中最多的,并不是像海兰珠那样,一生虽然短暂,却得到了一个君王毫无保留的爱和真情,也不是像圣孝宪皇后钮钴禄氏那样,虽然没有得到雍正一心一意的爱,但有一个优秀的儿子(乾隆),让她有一个安祥幸福的晚年;更不是像慈禧那样,虽然没有得到过爱情和亲情,但是掌握大权,让她能够主宰世界。
更多的是那些,没有皇帝的宠爱,没有子女依靠,也没有权力在手,只能在皇宫中孤独终老的女人。
日子对她们来说,是十分煎熬的,在那一个个难以度过的寂寞夜晚,并没有太多人明白她们的痛苦。
最后,她们的命运就像尘土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甚至,连一个姓名都没有留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