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为何要邀请远在西域的欧阳锋和大理皇帝段智兴,到中原参加华山论剑呢?

虽然远,但王重阳却不得不请。

一、首先,华山论剑原意就是请一些高手进行过招,分出个高下。而欧阳锋是西域第一高手,段智兴(后来的一灯大师)是当时的大理皇帝,同时也算是大理数一数二的高手了。这两个人虽然离的远,但却有代表性,请了他们来,如果有幸打败了他们,天下才会完全承认自己是第一,没人敢反驳。

二、这两个人一个是后来的西毒,一个是后来的南帝,都是有名气的人,邀请了他们华山论剑才能炒出名气,请了名人才有流量、关注度嘛!现在拍戏要找小鲜肉,以前找人出场也是要找名人的,名人效应是很大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华山论剑后来传得越来越火,后来效应不错,还操办了第二届,也就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参加的那一届。

操办这种大会肯定是要注重公平原则的,东南西北每个地方的都不能少,欧阳锋和段智兴离得远,但只要有心想来,是肯定会发出邀请的!再说如果你邀了别的地方高手来,却不邀他俩,这两名人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

(王重阳)

三、其实这个华山论剑有个奖品,那就是人人垂涎三尺的九阴真经,只有胜者才能拿到。王重阳邀请欧阳锋来,主要应该是怕其九阴真经在他手里欧阳锋不服气,毕竟欧阳锋一生都在追求九阴真经,这样进行公平竞争奖品,欧阳锋打不过,拿不到也只能认栽了。而段智兴来主要应该是为了友谊了,毕竟当时大理和宋关系不错,他们打的是友谊赛,邀请来也就是凑个热闹,可以增加增加情谊吧!

(版本最帅欧阳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王重阳为何要邀请远在西域的欧阳锋和大理皇帝段智兴,到中原参加华山论剑呢?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第三十六期:《射雕英雄传》前传之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

这几期羽菱君在扯洪七公与王重阳时涉及到“华山论剑”,有读者兄弟私信问我,说王重阳邀请当时的武林高手参加论剑,但远在西域的欧阳锋和南国大理皇帝的段智兴并不是中土武林人士,王重阳为何要邀请他们来中原参加论剑?其实这关系到当年中原武林的一段沉寂,羽菱君这一期借此机会,根据这个话题,来扯一扯西毒与南帝为何会被受邀参加论剑。

在扯南帝与西毒之前,我们要先来扯扯羽菱君所说的那段武林的沉寂时期,看看当时那段时间的中原武林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导致沉寂。

中原武林,百年沉寂

当年雁门关外,乔峰为了挽救苍生,逼迫辽帝退军,不惜牺牲自己,悲壮离世,魂断雁门关。然而仅仅在此役的三十二年后(乔峰离世于1094年),乔峰的女真兄弟完颜阿骨打的后代就攻破了汴梁都城,俘虏了徽钦二帝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难(1126-1127年)。山河破碎,北国大地沦陷,金廷为了报复中原武林义士多年的抵抗,在沦陷区屠杀中原武人。以抵御外邦为己任的丐帮首当其冲,各大帮派,凡是有民族大义的皆被重兵围剿,灭帮灭派者不计其数,即使是丐帮等根基已固的也是元气大伤,青黄不接。自此,中原武林进入一段近百年的沉寂,武学不兴。(注:羽菱君认为的百年沉寂是从乔峰离世开始计算,到第一次华山论剑(大约在1194年左右)为止。属于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靖康之变往前六年(1120年),正值徽宗皇帝沉醉于道教教主之位时,他眼看明教在中土从星火又现燎原之势,于是派遣黄裳领兵前往西域明教总坛光明顶剿灭明教。黄裳这一役杀了明教上层包括使者法王在内的多名高手,重创了明教,致使明教元气大伤,不能支援正在中原率领起义的教主方腊,第二年,教主方腊被教中叛徒告密,受伤被俘身亡,起义失败。经此一役,明教衰落竟也长达近百年之久,而黄裳也因与武林人士的结怨,之后隐藏四十年之久,破解各派武学等待报仇。当六年后的外邦入侵,本能将“政教矛盾”(朝廷与明教的矛盾)放开一边,一致对外的可能性,也随着明教的重创灰飞烟灭。徽宗皇帝完全是自找苦吃,若无此祸,以明教大义,面对金兵入侵肯定会自发抵抗。

(此间细节,详看羽菱君之前一期《阳顶天时代明教的辉煌与破裂》)

作为泰山北斗的少林,虽也沦陷在金国境内,但金廷为了笼络人心,对少林倒是旧礼敬奉,因而少林能够在当年的靖康国破中得已幸免于难。然而却之后发生了那件“火工头陀事件”,事件中罗汉堂、达摩堂两堂首座一死一走,两堂高手伤残惨重,为了杜绝再现偷学武功之事,寺中凡有天资的少年服事僧,却未被剃度正式纳入门下,反而被驱除出寺,寺中青少一代却皆是资质平庸之辈,自此少林武学青黄不接,进入长达七八十年的中衰时期。

(此间细节,详看羽菱君之前一期《少林武学的复兴》)

不止是中土武林,即使是身在西域天山的逍遥派,也在虚竹接掌灵鹫宫之后出现了内乱,致使逍遥派逐步走向消亡,虚竹更是不问世事。而继任大理皇帝的段誉,却在经历国家动荡与后来的诸子夺嫡后避位为僧,不再介入世间纷争。

(此间细节,详看羽菱君之前一期《段誉避位为僧》、《逍遥派消亡》《斗酒神僧之谜》)

以上种种,中原武林的武学不兴,人才凋零,也间接造成了独孤求败行走江湖那段期间,在中原武林难逢敌手,难求一败。独孤求败倘若往前早生三四十年,在天龙时代,往后晚生三四十年,在射雕时代,当又有另一番作为。

(此间细节,详看羽菱君之前一期《剑魔独孤求败》)

西域武林,白驼庄主

就在中原武林沉寂时,西域武林却迎来一段辉煌时期。由于逍遥派进入消亡时期,明教进入中衰,西域并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状况,反而是百家齐鸣。火工头陀逃离到西域后,创建了“金刚门”,苦慧禅师远走西域后创建了“西域少林”,昆仑派扎根发展,白驼山庄的欧阳锋继任庄主后也迎来振兴。

白驼山庄的少庄主欧阳锋当年得火工头陀指点,在他们欧阳世家传世武学的基础上,糅合出了一套内家功夫“蛤蟆功”。又根据火工头陀所说,找到了地处星宿海的星宿派遗址,得到了当年丁春秋留在密室中的“毒经”。经他精研,修炼几年之间,竟然掌握一套用毒的手段,并学会了引蛇驱蛇的本领,又在毒蛇中悟出了一套“灵蛇拳法”,另有与蛇毒相互用的“灵蛇杖法”,并发明很多制毒的方法,“化尸粉”就是其中之一。这时再加上他的“蛤蟆功”已经初成,二十岁左右的欧阳锋一跃成为西域的顶级高手人物。后来他和火工头陀联手对阵苦慧禅师,火工头陀和苦慧双双重伤,不久之后火工头陀离世,苦慧禅师专注于弘扬佛法,欧阳锋却大放光彩,在西域声名鹊起。

(此间细节,详看羽菱君之前一期《欧阳锋师傅之谜》、《西域少林衰落之谜》)

此后近十年间,“金刚门”与欧阳锋的关系甚好,苦慧禅师的西域少林专于佛法,欧阳锋胜战连连,白驼山庄少庄主之名名扬西域。他与昆仑派掌门的一战更是奠定了他在西域首屈一指的地位。

当时的昆仑派掌门鲲冥子眼看欧阳锋白驼山庄坐大,对昆仑派屡有冒犯,被弟子怂恿之下,决定与欧阳锋一战,教训欧阳锋。欧阳锋此时风头正劲,为了收服西域武林人心,为他所用,面对鲲冥子约战,当然也是正中下怀。尊他鲲冥子长辈,也不用他下山,而是自己孤身上昆仑山赴约。

此时的欧阳锋“蛤蟆功”已然有十几年功力,但让他更加自信的是他的用毒手段,结合“灵蛇杖法”,百战不殆。昆仑派的鲲冥子虽然是老一辈高手,但其实当时的昆仑派能在西域扬名,完全靠的是一个能与中土少林“罗汉剑阵”齐名的“混沌剑阵”,这也是说,得益于合众人之力的剑阵才能发挥出惊人威力(可参考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阵”),而鲲冥子约战欧阳锋,碍于声名,哪能以剑阵对付他,因而只能托大个人与之一战。

这正中欧阳锋下怀,他一人对阵“混沌剑阵”,自己绝无必胜把握,但对阵鲲冥子一人,功毒并用,想拿下他应就不在话下了。果然两人一交手,欧阳锋就验出了鲲冥子的成色,尚不用比拼内力,就以一套“灵蛇杖法”打得鲲冥子反击叫苦。眼看掌门落处下风,鲲冥子的五位师兄弟与两个大弟子也不讲江湖道义了,抢上救援,于是就组成了那套“混沌剑阵”,以七敌一。

这“混沌剑阵”果然厉害,步法阵法精妙无比,剑阵八卦方位变化莫测,生死之门似是而非,欧阳锋被困入剑阵,眼花缭乱,打乱了他的思绪。他不敢大意,开始蓄功,以求以“蛤蟆功”突破一环,破他剑阵。他看到鲲冥子的大弟子,虽与他的师父师叔们各站一个方位,但却被鲲冥子兼顶一边,当下明白他的剑阵修为尚不通透,是个破解之处。原来鲲冥子有一师弟,正是跟他们其他六位组成剑阵的,但却早已命丧在火工头陀手上,这次面临大敌,无奈之下,只能让他的大弟子顶上了。

欧阳锋看准时机,将灵蛇杖扔向鲲冥子,鲲冥子迎剑劈开,却没想到是欧阳锋声东击西之计,灵蛇杖刚被劈落下地,他的大弟子就被欧阳锋用“蛤蟆功”冲击,掉出阵外,身受重伤,“混沌剑阵”随之即破。更要命的是,欧阳锋见他们不讲道义,也不再跟他们惺惺作态,他扔出灵蛇杖时已经是碰了杖上机关,随时那灵蛇杖倒地,杖头蛇口喷出毒雾,那昆仑派六大高手就被反困入毒雾中,纷纷倒地。

论剑功成,复兴中原

欧阳锋经此一战,在西域已经是难逢敌手,因而将目光瞄向中土。此后他听说中原出现《九阴真经》,乃是至高无上的武学瑰宝,为了武功天下第一,于是涉入中原,欲争《九阴真经》。他到中原后,刚开始还稍有畏惧,不敢为非作歹,但不久后就发现中原武林也无非如是,竟也是难逢敌手,于是开始纵横中原。后来王重阳得到《九阴真经》之后,邀请高手论剑,欧阳锋在邀请之列,王重阳不但是知道欧阳锋武功高强,更是为了给中原武林正名,让他欧阳锋知道中原武林尚有制他之人。

而段智兴这边,大理王室一直与中原武林素有交往,当年段智兴是爷爷段誉更是在雁门关协助他义兄乔峰逼迫辽帝退兵,为大宋免去了一场大战,保得一时安宁,因而中原武林人士对大理王室素来敬仰。段智兴虽是一国之君,但却自小喜欢听段誉讲述当年他在中原的故事,因而自来向往中原。他继位前后都多次来到中原武林,放下身段,交往江湖人士,探讨武学,再加上他武功高强,为人仗义,多做江湖救急,在江湖中甚有贤名,与王重阳也是故交。(此中细节,受制篇幅,日后有机会再扯)

因此,在中原武林武学沉寂之时,王重阳邀请论剑,既然欧阳锋也受邀在列,那段智兴自然不能略下,但重阳真人并认为段王爷他会应邀,毕竟他是一国之尊,但没想到段智兴好武之人,既有如此良机,增广见闻,哪能错过,因而也不计个人身份,必上华山了。

如斯情形,在中原武林,武学沉寂的末期,王重阳邀请天下五大高手齐聚华山(裘千仞没有赴约),不但论出了当时的天下第一,也无形之中为中原武学的再次复兴打下一个契机。此时参加论剑的几大高手除了王重阳,其他武学修为虽尚未达到臻化之境,但论剑之后,为了第二次论剑能够获得第一,他们各自精进修行,而且收徒立派,各筑声名。二十年后,中原武林重现辉煌。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

前期回顾:

第三十五期《全真王重阳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王重阳为何要邀请远在西域的欧阳锋和大理皇帝段智兴,到中原参加华山论剑呢?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续金庸第25期:一灯大师出家前的故事》,点击关注可以查看往期文章。

王重阳为何要邀请欧阳锋与段智兴参加华山论剑?原来这涉及到一个西域邪派的大阴谋。华山论剑本就是段智兴与王重阳定下的计谋。

且听居士我慢慢扯来。

一、大理国主

《天龙八部》最后一章,段誉登基为大理国皇帝,纳木婉清、钟灵及西夏公主的侍女晓蕾为妃。

段誉三宫六院,自然儿子众多,然而对于他来说,多子并不多福,反而带来了很多纷争。

当时的大理国,朝政为高氏一族所把持。段誉在位时,高氏发生内讧,几大势力各自拥立段誉的一个儿子,相互争斗,堪称大理版的“九龙夺嫡”。

段誉本就心向佛门,见到这种情况更是不乐帝位,在大理的皇家寺院天龙寺出家为僧了。他的儿子段正兴在高量成的支持下继承皇位。

段正兴在位二十四年,也避位为僧,遁入空门,由他的儿子段智兴嗣位。段氏一族本就亲近佛法,历代皇帝多有出家之人,而段智兴尤为宠信佛法,在位之时大修佛寺,共建六十余座寺庙。

大理本就是小国,段智兴这么一折腾,国力更加衰微,而权臣高氏一族的势力更加壮大了。不过段智兴也非无道昏君,他曾加修龙首关、龙尾关,增强大理国都的防御。

但是总的来说,段智兴时期,政令多出于高氏。因此他闲暇无事,将一阳指练到出神入化,并常常到中原武林寻师访友。

二、拜访少林

这一次,段智兴又带了渔、樵、耕、读四位忠心耿耿的部下,微服前往中原游玩,五人自恃武功高强,倒也不怕有什么危险。

段智兴经过嵩山时,心血来潮要去少林寺上香。因为少林曾是禅宗祖师菩提达摩驻锡之地,是禅宗祖庭,也是历史悠久的武林门派。

不过当时的少林寺,由于出了火工头陀事件,寺内僧人内讧,因此衰落了,十数年来没有出过有名的武学高手。

来到少林寺外,一行人发现寺门紧闭,内中一篇喧嚣,似有多人在不住地叫骂,什么“西域贼子”、“番邦狗贼”。少林僧人们日常读经念佛,不吐粗言,骂人也骂不出新鲜话,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

段智兴与四名随从飞身入了寺内,却见大雄宝殿的庭院内立着一位白袍怪客,高鼻深目,显然不是中国人。此人肩抗一支蛇杖,神情倨傲,在他四周躺着几位光头僧人,不知死活,其中一人刚刚被他打倒。更远处站在一些僧人,手持各种武器,对着怪客叫骂。

原来此白袍怪客乃是欧阳锋·艾买提,来自西域大食教阿萨辛派,特来中原消灭佛、道二教。因为少林寺名声虽大,却已衰落,没有高手,因此欧阳锋·艾买提先从少林下手。(此事见:《梦露居士续金庸第22期:西毒欧阳锋的惊天秘密》)

段智兴当然不知内情,但他也看出这白袍怪客武功乃是奸邪一路,绝非良善之辈。段智兴崇信佛法,自然要为少林寺出头。

段智兴地位特殊,自然不敢亮明身份,于是假称是少林俗家弟子,上前迎战欧阳锋·艾买提。欧阳锋·艾买提运起“默罕默德神功”,四肢着地,全身内力鼓荡,宛如一只大蛤蟆。段智兴毫无惧色,运指便上。

打着打着,欧阳锋·艾买提不禁胆战心惊。他来挑战之前,曾研究过少林武功,确定无法奈何自己。然而这少林弟子所使指法,既非无相劫指,又非拈花指,总之不似少林武功,却招招克自己的默罕功。原来默罕功使内力鼓荡,一阳指则集于一点,犹如针扎气球,正好克制了默罕功。

可惜的是,段智兴的一阳指并未登峰造极,虽能克制欧阳锋·艾买提,却难以造成致命伤害。欧阳锋·艾买提见势不妙,说了几句“来日再会”的漂亮话,便逃走了。段智兴并不知自己的一阳指正是欧阳锋·艾买提的克星,只感觉此人武功高深,实为一大劲敌,见他突然逃走,倒松了一口气。

三、联手重阳

段智兴见欧阳锋·艾买提来得蹊跷,便多了个心眼,派手下暗中探查此人。不查不知道,原来欧阳锋·艾买提来到中原,竟身负一个天大的阴谋。他要替阿萨辛派灭佛灭道,最后引来阿萨辛派吞并中土。

此时段智兴猛地想起一个人来,此人便是全真教王重阳道长。想来阿萨辛派要灭佛灭道,全真教也在被灭之列。赶往终南山拜访重阳道长。

王重阳听闻此事,也是大吃一惊,这是关系中原无数黎民百姓的大事。他思来想去,联合丐帮忠义之士洪七公,三人密议许久,定下了“华山论剑”之计。

王重阳以《九阴真经》为饵,在武林中散布华山论剑的消息,谁若能夺魁,便能拥有《九阴真经》,他料欧阳锋·艾买提必然会上当。

果然欧阳锋·艾买提前来论剑,王重阳、段智兴及洪七公等人都是有身份的武林大豪,自然不会以多胜少围攻欧阳锋·艾买提。正是此次华山论剑,定下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五绝之名。

在论剑之时,王重阳三人研究出了艾买提武功的弱点:段智兴的一阳指能克艾买提的默罕功,只可惜段智兴水平不够,使出的一阳指杀伤力不足,若能配合王重阳的先天功,必能重创艾买提。

四、皇宫情变

华山论剑后第二年,王重阳便带了师弟周伯通前来大理国拜访段智兴。原来他想与段智兴互相传授对方绝艺,结合先天功与一阳指,以对付艾买提。

不料这么一来便引出一桩尴尬事来。

原来,王重阳与段智兴相互传授武学,周伯通便在宫中闲逛。他是孩童心性,不知避讳后妃寝宫,皇宫中侍卫太监等知他是贵客,也不阻拦。

周伯通闲极无聊,正好撞见段智兴的爱妃刘瑛在树下练武。周伯通嗜武成痴,一见技痒,便上前较量。周伯通与刘瑛比试也就罢了,他千不该万不该使出一门奇异的武学——黄金指,那是他从一日本武人加藤鹰处学来,一直没有用武之地,正好用在了刘瑛身上。

刘瑛见这黄金指虽无什么杀伤力,但是奇妙异常,颇为有趣,中招之后浑身通泰,便要周伯通教自己。教这指法不免在身上穴道摸来摸去,终于两人春风一度,刘瑛怀上了周伯通的骨肉。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刘瑛生下了周伯通的孩子,孩子却被裘千仞打成重伤。原来裘千仞是想让段智兴以一阳指给孩子疗伤,耗费他的功力。不料段智兴知道这是周伯通的孩子,犹豫再三,最终狠心不救,听任孩子死去了。

自此之后,段智兴始终良心不安,认为自己见死不救,禽兽不如。为了赎罪,段智兴削发为僧,日日在佛前忏悔。

段智兴自觉有罪,不配在段氏家庙——天龙寺出家,辱没了天龙寺的名头。于是他便找了一个小庙剃度出家。

然而段智兴并不知道,天龙寺内藏有段氏绝学——六脉神剑。这是天龙寺的秘密,只有在天龙寺出家的段氏子弟,才知道这门神功的存在。除此之外,哪怕贵为皇帝,也不知道段家还有这门绝学。当然段誉是个例外,他在机缘巧合下以俗家身份学会了六脉神剑。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扯金庸前后传。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王重阳为何要邀请远在西域的欧阳锋和大理皇帝段智兴,到中原参加华山论剑呢?

王重阳邀请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和欧阳锋、裘千仞参加华山论剑,是因为这五人都是江湖中久享盛名的绝顶高手,都有一身惊人技艺和庞大的势力,很可能为了《九阴真经》这本武学秘笈,在江湖中掀起腥风血雨。王重阳在得到《九阴真经》之后,发起华山论剑,以比武的形式决定真经的保管权,就是为了消弭可能出现的江湖纷争。

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是北宋的一个文官黄裳从《道藏》中悟得,讲究以虚胜实,以不足胜有余,在《九阳真经》面世之前,《九阴真经》是天下第一武学奇书。世间一切上乘武功,都难出《九阴真经》的藩篱。

当初,林朝英为和王重阳赌气,创出了全面克制全真武功的“玉女心经”。王重阳偶入古墓,见到“玉女心经”之后,深为震惊,以致于用了多年时间,冥思苦想,刻苦推演,试图破解“玉女心经”。但遗憾的是,他虽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始终未能创出一套克制“玉女心经”的武学体系。

后来,王重阳无意中得到《九阴真经》,他翻阅了其中内容之后,短短十余日已得其大概,使困扰他多年的难题,豁然而通,得到了破解“玉女心经”的方法。于是他再次从秘道进入古墓,留下了十六个大字:玉女心经,欲胜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王重阳创出的全真一脉武功,已经非常厉害,后来还被公认为是玄门正宗。但全真的武功破不了的“玉女心经”,也被《九阴真经》中记载的武功破解,可见《九阴真经》是多么神奇的武学秘笈,武林中人为它挣破头,也就可以理解了。而王重阳发起华山论剑的目的,就是消弭因《九阴真经》带来的武林纷争,免去一场浩劫。

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如果王重阳不采取华山论剑的方式,以比武决定《九阴真经》的保管权,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和洪七公、裘千仞等绝顶高手,以他们身负的武功和拥有的庞大实力,足以在江湖中掀起无数血雨腥风。

黄药师

先看东邪黄药师,这位桃花岛主,以博学多才著称,诗词歌赋、医卜星象、五行八卦等无一不精。他最擅长的“弹指神通”,可以用石子之类的暗器施展,也可以弹出无形的劲气,劲力大得出奇。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和黄药师切磋功夫,两人仅凭掌风,便让潇湘子、尹克西和一个黑衣大汉,在空中滚来滚去。后来,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使到一半,黄药师感到自己的落英神剑掌难以抵挡,便施展“弹指神通”,以一股细细的劲气化解了杨过的掌力。当然,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黄药师的功力肯定不如神雕后期精深,但肯定也非同小可。

黄药师的厉害之处,还在于他懂的武功实在太多,这使他能够面对不同的敌人或者敌人不同的招数,找出最适合的武功来应对。比如敌人欺到近身,黄药师可以用“兰花拂穴手”制其要穴。敌人跑远了,黄药师可以用“弹指神通”追击。敌人使用长兵器,黄药师可以施展“玉箫剑法”和“落英神剑”。总之一句话,不管敌人有什么招数,黄药师总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黄药师精通药理,他用多种珍贵药材制成的“九花玉露丸”,可以使人迅速消除疲劳,恢复功力,这在比武争胜之中简直不要太重要。第一次华山论剑,五绝打了七天七夜,到后来都是疲惫不堪,就是靠“九花玉露丸”恢复功力。倘若黄药师不是那么光明磊落,只把这种奇药独自享用,王重阳能否夺得天下第一,还是未知之数。

此外,黄药师还精通阵法,王重阳留给全真七子对抗绝顶高手的法宝“天罡北斗阵”,他一眼就看出了关键所在。他的弟子程英,不过得了他二三分真传,便能以巨石成阵,阻挡住金轮法王这样的高手。

黄药师不但本身武功绝顶,还是一位难得的名师,能够根据弟子本身的特点,交给他们最适合的功法。比如傻姑,由于她年幼时受了惊吓,导致智力发育不完全,痴痴傻傻。黄药师便为她创出了招式简洁的三招掌法和三招叉法。后来,傻姑遇到李莫愁,便用看似平平无奇的叉法,将其吓出一身冷汗,仓皇逃走。

以势力而论,第一次华山论剑其间,黄药师只有六名弟子,势力不算很强,但兵贵精而不贵多,如果黄药师带领曲灵风、梅超风、陈玄风、陆乘风等弟子,加入到《九阴真经》的争斗中去,怕是谁也不敢忽视。

欧阳锋

再说西毒欧阳锋,他除了身负“蛤蟆功”这门难得的绝学,一身毒功更是令人生畏。

欧阳锋的“蛤蟆功”,是一种能够快速蓄力,然后发出雷霆一击、克敌制胜的绝学。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来到重阳宫后,因得罪了赵志敬和鹿清笃,导致他只得传口诀,而没有具体的功法。不久后,重阳宫弟子大比,杨过苦于不会任何全真武功,为避免被人打伤打死,他使出了欧阳锋教给他的“蛤蟆功”,一举重创了对手。而杨过修炼“蛤蟆功”,也只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足见“蛤蟆功”的厉害。

但比“蛤蟆功”更令人害怕的,是欧阳锋的一身毒功。当初,欧阳锋和老顽童周伯通打赌,说他可以杀死一片海域所有的鲨鱼。周伯通不信,欧阳锋便毒杀了一只鲨鱼,然后这只鲨鱼被其他的鲨鱼分食,导致它们也全部中毒而死,然后又毒死了更多的鲨鱼,真的几乎将一片海域的鲨鱼毒杀殆尽。

除了用毒,欧阳锋还能驱使毒蛇,而且是能够驱使成千上万条,这已经足以对绝顶高手构成威胁。就连洪七公,也是专门练了一种天花散女的针法,来应对欧阳锋的蛇阵。

此外,小说中虽未明言,但以欧阳克的衣着配饰和出行的派头来看,白驼山庄也是西域一大势力,弟子众多。足以在江湖中兴风作浪,不可小觑。

南帝北丐、裘千仞

南帝段智兴,家传“一阳指”绝技,是一种将内力高度压缩,再于指间射出的绝学,无论是对敌还是救人,都颇具奇效。这种以点破面的绝学,恰好能够克制西毒的“蛤蟆功”。此外,大理段氏还有“六脉神剑”这样的绝学,是“一阳指”的升级版,虽然限于内功修为,很少有段氏子弟能够练成,但也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段智兴是大理国主,大理虽然是南疆弹丸小国,但一国之主,能够调动的资源和力量,远非一般江湖门派可以比拟,如果段智兴有心争夺《九阴真经》,一定是一个强有力的选手。

北丐洪七公,身兼“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两门绝学。前者出自《易经》,是一种至刚至猛的外家绝学,当年丐帮帮主萧峰,曾以“降龙十八掌”纵横排阖,无敌于天下,到了洪七这一代,虽然在战斗意识上,或者不如萧峰那般天才,但对“降龙十八掌”的运用上,经过一百多年的锤炼,实在是更胜一筹。至于“打狗棒法”,更是丐帮的传世绝学,其刚猛处虽不如“降龙十八掌”,但精巧细微之处,远在“降龙十八掌”之上。

此外,丐帮是江湖第一大帮,帮众数以百万计,如果洪七公对《九阴真经》感兴趣,以丐帮的实力,几乎没有一个帮派可以与之抗衡。

最后说说裘千仞。第一次华山论剑,裘千仞也在受邀之列,但他当时认为自己的铁掌功夫未臻大成,便没有赴约。实际上,裘千仞身为铁掌帮帮主,铁掌帮的实力,一南一北,几乎可以与丐帮分庭抗礼。裘千仞本身的武功,人称“铁掌水上漂”,仅以轻身功夫来说,已立于不败之地,而他的铁掌,在刚猛一道,也是被认为是足以抗衡“降龙十八掌”的外功。

然而,王重阳的势力如何呢?王重阳的师弟周伯通,当时是四绝和裘千仞之下第一高手,但也只能和欧阳锋拆上数十招,至于全真七子,在没有摆“天罡北斗阵”的情况下,很快便会被黄药师等人各个击破。

当时,王重阳深知自己大限不远,不愿为了《九阴真经》,让全真陷入无休止的斗争之中,也不愿江湖中人为了这本真经,闹得你死我活、血流成河,因此才决定以华山论剑的形式,决定《九阴真经》的保管权。

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和裘千仞五人,武功方面或许比不上王重阳,但综合他们的其他实力,并不比王重阳差,甚至还超过许多。王重阳得到《九阴真经》之后,邀请黄药师等五人参与华山论剑,表面上是光风霁月,让《九阴真经》有能者得之。

事实上,王重阳是把他们逼到一个无法借助其他资源的境地,只凭自身本事,来决定《九阴真经》的归属。最后,王重阳也的确是成功了,他以自身超绝的武功,力压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和洪七公,获得了真经的保管权,保得江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安宁。

王重阳为何要邀请远在西域的欧阳锋和大理皇帝段智兴,到中原参加华山论剑呢?

这个问题我想作者金庸先生更多的是考虑射雕所处的时代背景才做出这样的设定,这五人也代表了两宋时代之前大一统王朝的所有疆域内武林人士,才华山论剑更有说服力,不然就会成了小范围朋友圈内的自娱自乐。

王重阳为什么要召集武林高手来中原参加华山论剑?

华山论剑的起因只是因为流传天下的一本奇书《九阴真经》。

王重阳

这本内功、疗伤、武功招式、全新武学理念无所不包的武功秘籍来源于黄裳,一个自学成才,成为绝顶高手的武学奇才。他在受命修撰《万寿道藏》的时候因为担心出错,就将宫中所藏以及收集到的所有道学典籍全部认真细读一遍,竟然无师自通悟出了一身高明的武功。后来他仗着自身的武功在带人征伐明教的时候将对方的高层人数全部除掉,也因此祸及家人,被明教高手群起而攻之。

黄裳此时已经七十有余,他被迫躲入深山闭关,终于将他的所有大对头的武功想明白,也找出了破解办法,等他出山后才愕然发现,时间竟然已经过了四十年,他的所有对手已经全部被岁月所带走。黄裳大受刺激,也大彻大悟,放下了所有仇恨。因不忍心自身所学就此失传,就将自己闭关的感悟以及所学功夫著成《九阴真经》一书,传之后人后飘然远走,归隐江湖不出。

九阴真经

这本奇书流传江湖后马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得众多江湖中人疯狂争夺,也因此造成了无边杀孽。重阳真人得知后出于悲天悯人的胸怀,决定制止这起纷争,于是他出手将经书夺到手中。但为了向江湖表明自己不是出于私心才夺书,于是决定召开一次武林层面最高武力间的盛会,由武林最高的人得到经书的保管权,这样一是名正言顺,二是由武功最高的人来保管,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太多人觊觎这本秘籍,造成无辜人丧生。

邀请参加华山论剑的人必须要具备代表性

此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金国、大理等诸国并起,但暂时处于相对的和平期。诸国之间还存在着交流。如果华山论剑只邀请南宋的高手参加,这样的盛会只会沦为笑话,无法让人信服。

大理段家一向是以武立国,从段思平凭借六脉神剑打下江山开始,段家就对他们仗之立国的武功愈加重视,也出过不少高手。如枯荣大师、段誉等人。作为段誉的孙子,段智兴虽然因为资质不够,内力基础相对薄弱无法修炼六脉神剑,但家传的绝学一阳指也修炼到了三品之境,是大理的第一高手。

四绝

而欧阳锋的西域白驼山庄也是西北地区武林人士的武学圣地。欧阳兄弟凭借来自《五毒秘笈》修炼出来的毒功也是威名赫赫,尤其是欧阳锋更是天赋异禀,自创了绝学蛤蟆功,更是让他成为了西域第一高手,足以代表西域武林。

这样的话王重阳自己位于金国占领区,但自认是汉人,又邀请了位于南宋疆域的青年高手黄药师、出身金国前期主要在北方活动的丐帮之主洪七公,大理的段智兴、西北武林的欧阳锋,这样他们五人就基本代表了归属此前大一统时代的疆域的所有武林人士。

正是出于让华山论剑更有说服力的考虑,重阳真人才邀请了远在西域的欧阳锋,地处西南的大理皇帝段智兴到中原来参加华山论剑。这样评出来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才更具有代表意义。不然所谓的华山论剑就成了一个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徒惹人笑罢了。

王重阳为何要邀请远在西域的欧阳锋和大理皇帝段智兴,到中原参加华山论剑呢?

王重阳并不是仅仅只邀请了东邪、西毒、南帝以及北丐这四位来华山论剑!而是邀请了整个武林之中有头有脸有名儿的人,只不过其他的人都有自知之明,感觉弄不过他们几个,所以没有参与。只是做了旁观者。

而武林人士的范围并不是因为国界的不同界定的,只要是习武之人在武林中有点声望的都算是武林之人!西毒欧阳锋和大理段智兴虽然不是大宋的人,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是一代武学宗师,“华山论剑”这样的武林盛事自然不能忽略他们。就像现在的各种电影节音乐节一样,不管是金马奖还是金球奖,想要具备权威性肯定得是世界级的。否则你关上门儿自己玩儿那谁认可啊!

还有一点就是,本身就是朝堂羸弱的时候,不排除王重阳有通过“华山论剑”来显示大宋国威的意思!毕竟这也是一种国家强大的象征,虽然有点欲盖弥彰但是聊胜于无!王重阳本身就是一个爱国之人,有这个意思也不奇怪!但是从这一点也可以肯定一件事,那就是王重阳是有绝对的把握打败其他四位的,至少是有把握打败段智兴和欧阳锋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