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是后将军,袁绍是渤海太守,为何盟主不是袁术而是袁绍?
地位很重要,但说到底还得用硬实力、名气说话。
表面上看这确实有些不合理,因为按道理袁术官职高,在袁家又是嫡长子,盟主是没跑了,但成为盟主可不是单靠这个来权衡。
一、首先我们要知道袁绍是很强势的,至少是甩袁术半条街吧。汉末宦官乱政,而袁绍为给何进报仇,当时可是诛杀了无数宦官的。袁绍当时把没有胡须的人,也就是宦官皆斩尽杀绝,少说有二千多人。
在他人眼里,袁绍是英雄,他是消灭宦官乱政的救星。而在宦官乱政时,其实袁术也在京城,只不过他是胁迫十常侍弃皇宫出逃,在他人眼里两兄弟的差距就出来了。
二、我们来看看十八路诸侯是哪十八路吧!除了袁术和袁绍,其他十六路分别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袁绍当时势力主要在北方,而十八路诸侯中势力也多数在北方地区,像韩馥、刘岱、鲍信、孔融、公孙瓒等人都是北方势力。选盟主,其实看的是你的人缘,十八路诸侯中多数本来就离袁绍近,亲近一些,而袁绍本人也相比袁术来说更好说话,人更好一些。袁术这个人可以说是很烂了,心胸狭窄,本来有个盟友、好帮手孙坚,结果伐董卓的时候,还背地捅人家一刀,断了人粮草,搞的孙坚大败。同为亲戚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袁遗也是更亲近袁绍的,袁遗本来被袁绍任为扬州刺史,但袁术不服,将其打败,没留一点情面。
袁术自恃强大,不把众诸侯放在眼里。相比袁绍来说袁术心胸狭隘,度量小,人品差,这样一个人谁会投他盟主票呢?
三、袁绍能当选盟主其实有个人的作用很大,那就是他的儿时好友“曹操”。作为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曹操对袁绍是很力捧的。
在选盟主时,曹操说了一段话:“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将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为也。”绍方应允。当然这段话用在袁术身上也是可以的,但曹操更认可袁绍,曹操和袁绍是当时新一辈中的两个翘楚,一个刺董,一个灭宦官,名气很大。连曹操都认可了袁绍,其他人还有什么话说呢。曹操一说袁绍可以,众诸侯也就觉得行了,更多是人云亦云吧!有个带头的说你这个人可以啊!行!然后大家就都说你行了!
袁术是后将军,袁绍是渤海太守,为何盟主不是袁术而是袁绍?
要老二打老大当然符合诸侯最大利益,特别是老大脾气差,不然怎么打天下让诸侯争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