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怎样的地位?
地位:它是红军第二块的大型革命根据地,在长征、革命胜利,乃至新中国建立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本应更加步履维艰。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张国焘、徐向前等人率领红四军主力于1932年开辟的。
根据地通过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发展迅猛,巅峰时期管辖着二十三个县政权,人口达六百万之众,五个军,共计八万余人。
二、然而这个根据地的发展全被蒋看在眼里,他对于这个新兴根据地发展之迅猛,很是害怕,于是调集20余万重兵对川陕苏区进行“六路围攻”,这场大战历时近一年,最终以红军胜利告终,总计歼敌八万余人,但红军也付出伤亡二万余人的惨痛代价。
如今通江县沙溪乡王坪村红军烈士墓中,就安葬了红军烈士7800名,这些都是这场大战中川陕英烈不畏艰难英勇献身革命的历史见证。
在革命时期,红四军的川陕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川军的全部力量和中央军的部分力量,使江西的红军主力免遭了被包夹的局面,相对来说为红军主力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三、红军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川陕根据地也面临被围剿的局面,加上为策应了中央红军北进的作战战略,于是红四军放弃了川陕苏区,开始向西转,踏上了艰苦曲折的长征征途。
川陕根据地红四军的牵制策应,为红一、红二、六军团到达川西北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中国红军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把革命大本营定在大西北创造了条件。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到: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