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游牧民族真的是顿顿吃肉么?
这应该是个误区,古代游牧民族并不是顿顿吃肉。除此之外,游牧民族也分贵贱,牲畜在他们眼里是很宝贵的,并不是每个人或是每天都能吃到肉。
一、游牧民族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不能像我们农耕民族这样发展农业,但他们生活在草原上依然可以采集沙葱、沙芥等多种野菜。
当然他们也会南下掠夺汉人的粮食,或向周边附属农耕地区征集粮食。草原如果口粮不足,混不下去了,古代游牧民族一般就会进行一个叫做“打草谷”的活动,主要南下抢粮食、人口,用来储备过冬,所以说游牧民族还是有粮食储备的,他们的食物并不是一元化。
不管是出于改善口味、平衡饮食还是舍不得吃肉,游牧民族肯定不可能顿顿一直吃肉的,一直吃肉也是不好的。
二、游牧民族虽然以畜牧业为主,牛羊成群,但也不是每个牧民都能天天吃肉。古代游牧民族的牛羊马匹更多是用来繁衍下一代,或者是用来换生活物资的。牧民多数都是很穷困的,他们舍不得餐餐吃肉,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一般这些牛羊马匹是他们最后的资产,是他们的“命根”,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杀了拿来吃的。这就像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卖肉、卖鸡蛋,自己却舍不得吃肉、吃鸡蛋是一样的道理。
他们要吃的话也只会吃一些病死的和老弱的牛羊,毕竟他们不像农耕民族通过种植农作物有稳定粮食来源。他们的牛羊把一个地方草料吃完后就得换地方,继续呆下去牲畜就得饿死,但能不能遇到好的天然草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他们生活来源的不稳定性使他们比他人更加省吃俭用。
当然游牧贵族还是能每餐吃上肉的,毕竟全族的资源都是他们优先选择。
三、其实古代游牧民族大多数是以粥为主,他们一天两餐,早晨一顿小米粥,晚上一顿肉粥(加点肉屑),当然这些肉类来自他们一些老弱病残的牲畜。只有特别节日或者是大型活动的时候每个牧民才会舍得吃一两次肉。
这在意大利传教士加宾尼的《出使蒙古记》中也有记载:“他们把小米放在水里煮,早晨喝一二杯汤,白天就不再吃东西;晚上吃一点肉,并且喝肉汤”。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游牧民族顿顿吃肉应该是不存在的。
我是夏目,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交流讨论。
古代游牧民族真的是顿顿吃肉么?
很多人的印象里,游牧民族似乎顿顿都能吃上肉,很多人甚至认为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吊打农耕民族,就是因为能天天吃肉,因此获得了体力上的优势。
但是历史的真相往往让人意外,游牧民族的普通牧民吃肉实际上并不比农民多,肉对于他们依然是奢侈品,是难以享受的美味。能大快朵颐的,只有上层的那一小撮部落贵族。对于大部分牧民来说,他们的主要食物不是肉,而是奶。
清代赵翼编写的《檐曝杂记》中记载:“食酪,蒙古之俗,膻肉酪浆,然皆不能食肉也。余在木兰,中有蒙古兵能汉语者,询之,谓:“食肉惟王公台吉能之,我等穷夷,但逢节杀一羊而已。””可见,羊在牧民中的地位跟猪在农民中一样,都是过节才能享用的珍品。
(羊肉对于牧民来说极为奢侈)
在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常常会记录俘获了多少只羊,这些羊往往会被当做劳军的食物犒赏军士。但实际上,游牧民族带着这些羊大部分并非是用来杀掉吃肉,而是吃他们产下的奶。
(奶制品才是游牧民族饮食的主流)
直到今日,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的牲畜出栏率依然仅为28%,这意味着每100只样每年可以利用的数量是28只,这还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今天各种饲料、疫苗、兽医层出不穷,也只能达到这个结果。而古代游牧民族的出栏率可能连今天的一半都不如,如果按出栏率15%计算,就算拥有数百只羊的家庭也很难顿顿吃肉,重要的是,当时储存条件落后,草率杀羊后往往难以保存肉食,因此,杀羊吃肉对于牧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这还只是收成好的时候,如果碰上灾年,牧草大量枯萎,羊群就会大量死亡,到时牧民就会沦为食不果腹的境地,游牧民族对灾害的抵抗力,实际上比农耕民族还弱。当年唐朝与突厥同时遭遇罕见的灾害,双方都收成减产,突厥因此元气大伤,数年缓不过劲,而唐朝却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并集结大军,一举消灭了马瘦羊少的突厥人。
一旦遇到灾害,牛羊大批死亡,牧民们甚至要靠捕捉老鼠、鱼和各种小动物为食,比如成吉思汗小时候就靠捕捉小动物为生,其为了一条鱼杀死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
通过种种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代世界,吃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吃肉终归是达官显贵们的特权罢了。肉食在中国的普及,还要等到80年代以后,我们应该无比庆幸,我们生在了一个物质最为丰富的时代,我们终于能天天吃上肉了
古代游牧民族真的是顿顿吃肉么?
不对,他还要吃树根草皮。
古代游牧民族真的是顿顿吃肉么?
又不种地,让他们和牛羊一起吃草么?最多会采摘野果,生病了就看巫师在那跳舞,看完就好了。看完没好那就是老天爷找你去谈哈理想,沟通一下感情。
古代游牧民族真的是顿顿吃肉么?
据说蒙古族除了吃肉,还主要吃奶酪
古代游牧民族真的是顿顿吃肉么?
是的,当然,也吃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