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老是打不下合肥?
三国时期,合肥是吴国北上的重地,孙权对于合肥可谓是尽心尽力,但是一直都没打下来,这里面确实有张辽的原因,但还有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一、重兵把守
三国时期,合肥作为孙权北上的必经之地,必然有重兵在此,除了张辽那次人少之外,曹魏在合肥一代的魏军经常10万+,更不要说一个攻一个守,肯定是守的轻松点了,即使东吴举国来攻,双方也是势均力敌。二、曹魏准备充足
曹魏实力强盛,在此囤积准备多年,在合肥当地屯田,打持久战。积蓄了大量粮草、器械,可以说曹魏什么都不缺,加上城池又多次固防,因此难以攻克合肥。三、东吴难以在此立足
曹魏北迁了当地居民,坚壁不出,东吴军队很难在当地筹集粮草等后勤补给,而船运粮草又慢,很难熬过长时间的战斗,所以在此地难以长期逗留。除此以外,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战略上也难有大突破。四、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劣势却尽显
都知道东吴水军强,步兵弱。水军容易发挥战斗力的时期是夏季,步兵容易发挥战斗力的时期是冬季。攻取合肥这种战略要地,肯定是长时间的过程,一年之中肯定会有枯水期的,这对于步兵弱的东吴来说真的难打!五、国力弱于曹魏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综合国力哪个方面都要弱于曹魏,而且不是差的一星半点,吴蜀虽是联合,但综合国力不可能联合,还是分兵作战的,曹魏强盛,吴国即使倾全国之力,也难与之抗衡。六、打仗方面孙权是菜鸟
孙权用人方面是很厉害的,但孙权不咋懂打仗,合肥守将是一直在换,而攻打合肥的人一直都是孙权,这就肯定会有他自己的问题在里面了!合肥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个难啃的骨头,孙权自身又不懂打仗,能攻下合肥,那可能是在梦里吧!孙权打合肥,其实和诸葛亮出祁山差不多,都成功不了,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综合国力,国力不够强,所以不能出几倍于曹魏的兵力去攻打,曹魏又会广屯粮谁攻的进来,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打陈仓就是这样被郝昭打走的。所以孙权受制于国力加上自己不咋懂打仗打不下合肥也属正常!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讨论历史!
孙权为什么老是打不下合肥?
首先要从双方实力上分析,孙权的军队与曹操的军队实力相差较大,吴越军队擅长水战,中原军队陆战有优势,吴军多次攻击合肥是放弃擅长的水战,与中原比较攻坚战,那当然是打不下来的。
自古以来以长江以南的土地为根据地北伐难度系数非常高,真正成功的只有朱元璋统一战争这一次。孙权那时江南尚未经过开发,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他的长期战争,攻击合肥当然也不会成功的。
另外就是合肥地处江淮,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对守城的军队来说这是最有利的。打过游戏《三国志》的朋友都知道合肥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双方到这个位置计谋、策略都已失效,是真正比拼实力的存在。一旦在这个地方开战,一定是消耗战,孙权的实力一旦拼消耗那就是必败得了。
在合肥,孙权的对手不是曹操就是张辽,曹操是顶级统帅,张辽是不世出的猛将,张辽八百骑兵在孙权十万大军当中来去自如,一战威震逍遥津,孙权当然必败无疑了。
孙权为什么老是打不下合肥?
孙权一生中指挥过五次对合肥的战争:
第一次攻打合肥大约在公元208年或者209, 可惜的是,孙权在围攻合肥超过一个月,却没有一点建树,实际上当时曹操就派出来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军张喜,当时曹操手底下名将如云,为什么派他来战孙权,有待商榷,第一攻打合肥无功而返。
第二次攻打合肥是在公元215年,刘备和曹操此时正在汉中麓战,孙权为了和刘备对曹操形成夹击之势,叫曹操不能首位相顾,亲领大军10万来攻合肥,而曹操排出子良将之一张辽来守卫合肥,张辽只用守军7000挡住了孙权10万人的进攻。完成了一个以少胜多的历史典故。
第三次攻打合肥是在公元229年,诸葛亮北伐,为了配合诸葛亮,孙权在一次出兵合肥,合肥守将满宠,一面修筑守城城防,一面严阵以待,以至于孙权在一次无功而返。
第四次攻打合肥是在公元232年,守将依然是满宠,满宠买了个破绽给孙权,孙权带领大军群追不舍,以至于中了满宠的埋伏,损兵折将,这一次又是一次无功而返。
第五次攻打合肥是在公元234年,这也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孙权这此又亲领大军,进攻合肥,这次曹魏皇帝曹睿亲临合肥,与孙权形成对峙,孙权见沾不上便宜,又撤退了。
向日葵认为:
孙权讨伐曹魏输多赢少,不是被张辽打怕了,而是他本身能力不济,只可惜他猜忌心太重,历任大都督他都不太信任,还想各种办法借机除掉他们,导致东吴最终人才凋零,更没有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其次孙权不是带兵打仗之才,与他的哥哥没有可比性,而孙权只能守江山,不能取天下,这也限制了孙吴的发展!
孙权为什么老是打不下合肥?
孙权手下并没有多少真正想攻取北方的人。周瑜算一个,鲁肃算一个,诸葛恪算一个,其他连吕蒙、陆逊都算不上。
很多江东大族,甚至认为北伐是损耗实力,浪费钱财,所以积极性并不高。
但是面对曹魏、蜀汉进攻的时候,江东大族倒是很能团结一心,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除了这个最重要、最本质的原因之外,东吴擅长水战不擅陆战,合肥城由曹魏扬州刺史刘馥修建的特别好,孙权进攻决心不够充分等等,也都是合肥城屡屡难以攻下的原因。
孙权为什么老是打不下合肥?
合肥分两城,卡在江东向北扩张的要点,孙权想要北进就必须占领合肥,作为自己的后勤补给点,所以孙权前后四次进攻合肥。最后则是253年诸葛恪领军20万进攻,均遭失败。
江东以水军见长,陆地攻坚能力连孱弱的蜀汉都赶不上。当年,曹操自赤壁败退,周瑜领得胜水军甚至不敢去攻击曹操本队,只能包围留守南郡的曹仁,结果一年也没获胜。
曹仁最后感觉异常孤立,曹操也在主要关注西凉马超,曹仁才撤退到百里外的襄樊而让出江陵,可见江东的攻坚能力确实差。
孙权为什么老是打不下合肥?
孙权攻打合肥一部分是战略原因另一部分是合肥原属于东吴。建安四年,孙策攻下合肥,一年后孙策遇刺身亡,后来合肥被曹操手下占领,为了夺回合吧,孙权多次出兵征讨。
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孙权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合吧,中曹魏计,误以为有援军撤退。
215年,即逍遥津之战。曹操攻打张鲁,孙权乘机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当时合肥有张辽、李典、乐进三位将军,后张辽为总指挥,张辽采取主动出击,先后二次杀入孙权大军之中,孙权败回。
公元229年和232年(233年?)孙权又两次率军攻打合肥。当时在合肥的是扬州都督满宠。满宠伏军突袭,火烧吴军,孙权大败而回。
234年,为配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孙权再次攻打合肥,由于魏帝曹叡亲自督战,孙权侄子孙泰被杀,孙权撤军。
东吴水军厉害,船上战斗力强,上岸就不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