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奇葩的喝酒方式是什么?
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父亲跟村里的朱叔硬碰硬拼酒量,拿大碗直接干!那时候刚刚进入九十年代,当时我也就十多岁吧,正直三伏天,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那时候我家老屋的旁边有一棵很粗很粗的泡桐树,树冠特别大,像一把巨伞,我们每天都在树荫下吃饭,乘凉,大人们没事也爱聚在树荫下扯闲篇。
有一天中午,我和母亲刚吃完午饭,父亲因为喝酒,吃得慢,这时候村西头的朱叔,手里拿着把蒲扇,没事溜达到了我们家的饭桌旁,看到了我父亲放在桌子上的酒瓶,把酒瓶拿在手里转了一圈,问我父亲一顿能喝几两酒?我父亲告诉他说喝一碗,三两左右。朱叔听了后直摇头,说我父亲酒量不行,他一顿至少半斤以上,喝少了都感觉不解馋!
朱叔好吹牛的毛病我们全村人都知道,他很馋酒,见了酒瓶就迈不动腿,大家也都见识很多回了,只要朱叔出去跟别人喝酒,保准是喝一回醉一回,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所以一般情况下,朱叔跟别人吹嘘说自己能喝多少多少时,都很少有人跟他抬杠,大家笑笑不搭理他,事情也就过去了。
那天我父亲不知道怎么回事,犟脾气突然就上来了,指责朱叔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一天到晚就知道吹牛皮,说话都没个把门的!自己多大酒量心里没数啊?旁边乘凉的其他人也跟着一起附和,说就是就是。
父亲的话让朱叔很下不来台,再加上旁边还有看热闹的人,于是朱叔直接要跟我父亲拼酒量,说谁先喝倒算谁输,喝醉的人从今往后都得管赢的人叫哥,谁输了谁认酒钱。
大夏天的,乡下人都无事可做,那时候电视很少,难得有个提神找乐子的时候,那些在一旁乘凉的人瞬间就来了精神,纷纷表示赞同。朱叔骑虎难下,本想找个机会溜走的,结果被看热闹的人一把给拽了回来,说吹牛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敢比现在就趁早认输,赶紧管我父亲叫大哥。
朱叔虽然比我父亲小几岁,但辈分比我父亲大,按理来说,我父亲得管他叫叔,这种情况下,作为男人当然不能认怂啊,于是他眼珠子一瞪,发狠道:比就比,谁怕谁啊?
这时候,我父亲已经从屋里提了一大塑料桶白酒出来了,我母亲想上前阻拦,被我父亲一把推开了。那时候的农村人都喝散酒,从小卖部买回来的,一买就是一大塑料桶。
父亲让我去厨房拿两个大碗出来,当时我只觉得好玩,于是便乐颠颠地跑去厨房,拿了两个我们喝稀饭用的粗瓷大碗出来。有好事者给两个大碗分别倒满,让朱叔和我父亲挑,我父亲很淡定,让朱叔先选,他喝哪个都无所谓,朱叔比划来比划去,挑了半天,终于选了一碗。在喝酒之前,负责监督的林叔,宣布拼酒规则:不许故意洒一滴酒,喝完后,酒碗要倒过来接受大家的检查,不允许有剩酒,否则喝得再多,也是无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大夏天的,喝白酒,一口菜都没有,现在想想,我还真的挺佩服父亲与朱叔的豪气的!朱叔先选的酒,也是从他这里先开始喝,只见朱叔先喝了一大口,然后止不住地咂了半天嘴,皱着眉头又猛灌了一大口,再然后继续咂嘴,继续喝,喝喝停停,总算是把一大碗白酒给干了!
轮到我父亲喝了,只见他端起碗,不紧不慢一口一口,咕嘟咕嘟直接一口气给干了,就像喝井水一样,中间没有丝毫停顿,围观的人直接给他叫起好来。一大碗白酒少说也有四两,一口气干掉,太急了些,正常人确实需要缓解一下。
可我父亲这边刚喝完,一旁监督的林叔又把两个大碗给满上了,大家一起叫朱叔赶紧接着喝,这时候的朱叔眼睛都喝红了,直摆手,舌头都有点打结了:叫大家不要催,让他先缓一下,嘴里还咕哝着说:这酒怎么劲这么大?不会是假的吧?
一旁围着的人,耐着性子等了朱叔几分钟后,再次催促朱叔快点端碗喝酒,朱叔还是一个劲地推托说再等一会儿,一心想尽快见个高低的人们,哪有那么多的耐心等啊?纷纷激将朱叔:你要是实在觉得自己不行了,就趁早认输,叫一声大哥,把酒钱给付了!
朱叔怎么可能就这样认输呢?于是他只好再次端起碗,咕嘟咕嘟喝了两大口,把碗给放了下来,旁边的人还在给朱叔打气,叫他不要停,一口气给干了算了!朱叔头摇得像拨浪鼓:我的妈呀,实在喝不下了,再喝要喝死人了,说着说着就腿一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围观的人见了后,忍不住地哄堂大笑,不断地起哄,叫朱叔管我父亲叫大哥。这时候的朱叔话都说不利索了,但嘴巴还是死硬死硬地,拒不认输,说自己只是想先歇会儿,待会儿还要接着和我父亲比!
没过一会儿,闻讯赶来的朱婶怒气冲冲地走到朱叔跟前,拧着他的耳朵就往家里拽,朱叔嘴里骂骂咧咧地不肯走,被朱婶上去就是两个大嘴巴子:一喝酒就这个死样子,一喝酒就这个死样子,你还嫌自己不够丢人吗?
朱叔被朱婶拧着耳朵,歪歪扭扭地走到了自家院子门口,直接坐在了地上,说什么也不肯起来了,后面跟着很多看热闹的人,朱叔为了找补点面子回来,对朱婶骂到:老子早就想揍你这个婆娘了,今天谁也别拦着,看我怎么收拾她!
结果朱婶听到后,回过头来,直接把朱叔踹翻在地,骑在他身上,就是一顿猛揍,围观的人好不容易才把朱婶给劝开了。朱婶气得浑身发抖,说朱叔家祖宗八辈子的脸都让他给丢尽了,他那个德行看了就让人来气,要不是看在孩子的份上,谁愿意跟这样的酒鬼过日子啊?
几个大娘婶婶对朱婶好一番劝慰,几个男的也走了过来,把躺在地上的朱叔给扶起来,拽进了屋里躺下,这件事才算完结了。
第二天,村里人跟朱叔开玩笑,问他现在还服不服?有没有管我父亲叫大哥?朱叔哼哼哈哈,顾左右而言他,假装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这个事虽说朱叔这边是过去了,可村民们那边却一直没过去,茶余饭后,有事没事就拿出来说一番,说一次笑一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我父亲突然有了一种很崇拜的感觉,觉得他特别男人,很有一种《水浒传》里那些大碗喝酒的英雄好汉们的味道!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我一直印象深刻,只可惜我一点也没遗传父亲的好酒量,现在因为身体的原因,更是滴酒不沾!
像我父亲那个年代这样奇葩的喝酒方式,友友们会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讨论哦,如果感觉我说得好,就请点个赞吧!
你见过最奇葩的喝酒方式是什么?
谢邀,
最奇葩喝酒方式是有一年过春节后我们这里家是在外地的老乡聚会,有个人带了一瓶好酒去,等了好久还有一个没有到,缺一个就先开始进行吧,打开那瓶好酒刚倒上一人一小杯酒,正巧那人也到了,其实他酒量很小,落坐后看到有好酒还就一瓶,他就动歪脑筋,想赚点小占便宜,于是自己拿起大酒杯(三两三的杯子),把酒到上,站起来主动和大家说,我来晚了自罚一杯酒一口干掉了,完了又倒上酒说,过年了我们老乡聚会我给大家拜个晚年,就一口干掉了,两大杯白酒(好点的酒多是50多度)然后还没做座下就掉瘫倒在地上了,大家都还没开始喝呢,你说奇葩不奇葩。从此我们这里就传开了,见了他就叫大一圈来了。
酒再好也醉人,喝醉了还难受何必贪占小便宜,伤了自己的身体呢?何况是和老乡喝酒多丢人。酒多伤身莫贪杯!
你见过最奇葩的喝酒方式是什么?
看到这个提问,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了两个人:王爷爷和刘爷爷。
我还很小的时候,父母都在地质队上班,经常出野外上钻机,租住的都是村里老乡的房子。
七十年代初,没有贫富悬殊,大家都是没有什么钱的,乡下民风非常淳朴。房东对我们很和气,我和房东家的娃天狗子地梅儿一天到晚混在一起玩,感情非常好。有时候父母太忙回不来,我就在房东家吃饭,和地梅儿一起睡觉。
王爷爷,是天狗地梅的爷爷。他很喜欢喝酒。
王爷爷喝酒的方式很奇葩。那就是,他的下酒菜奇臭无比。臭豆腐、臭鸡蛋、臭鱼臭肉……这些东西常人闻之欲呕,却是他的心头好。他总是说,闻起来越臭,吃起来越香。
我们家租的王家西厢房。一到饭点,他家堂屋那边有臭味飘过来,我们就知道,王爷爷又喝酒了。
臭豆腐是天狗妈自己做的。气味很不好闻。而臭鸡蛋的味道,隔三差五地飘出来,更是令人受不了。王家是养了两只鸡天天有鸡蛋捡的。我妈曾经自言自语,他们家鸡蛋咋这么容易坏呢?
终于有一天,我妈忍不住去问天狗妈,天狗妈哈哈大笑,说臭鸡蛋是自己专门给王爷爷腌制的,他老人家喝酒,就爱吃这个!我曾经在她家吃饭,见过这臭鸡蛋,蛋黄是黑的,蛋清是绿的,臭得不得了,熏人。老爷子咪一口酒,吃一口臭鸡蛋,笑嘻嘻,美滋滋。
到了夏天,天气沤热,人们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节,王爷爷心爱的臭猪肉就要登场了。
天狗爸很难得从集上割了肉回来,专门留下一块给王爷爷。王爷爷把肉放在门外青石板上,就不管了。如此这般在高温环境下过了一天多,非要等到肉开始发臭了,才拿来炒吃,老爷子单吃臭肉就酒,还觉得不够味,臭鸡蛋还是要整一两个的。两臭合一臭,那味道咋样,你品,你细细品。
时间过了几十年。写到这里,仍然觉得太味儿。我想,王爷爷如果现在还在世,咱把那令人色变的网红食物瑞典鲱鱼罐头拿给他吃,说不定他还真喜欢呢。
王爷爷的喝酒方式是重口味型的, 而村里刘爷爷的喝酒方式,是极简型的。
刘爷爷是老退伍残疾军人,左腿从膝盖以下是没有了的。但他把假腿装上后,就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还可以骑自行车。这让我们很惊奇。
刘爷爷和老伴住在村中一个很好的小院子里。他和老伴,养了两箱蜜蜂,每年摇蜂蜜的时候,那甜美的气味,老远就能闻到,把村里的小孩都吸引过来了,扒着院门往里面望。又不敢进去,怕蜂子蛰。
他有一个习惯,(在不是饭点的时候)喜欢坐在家门口,拿着一个扁扁的小酒壶,时不时喝上一口。不要下酒菜,就这么干喝。
刘爷爷家里不穷啊。所以人们想不通,就算是最不讲究的人,喝酒没有下酒菜,还会抓一把带壳的花生来剥了嚼吃。可他偏不。经常有爱开玩笑的人冲着他喊:“刘爷爷,又喝酒哪?你慢点喝,我给你端一碗夜蚊子排骨汤来!”“刘爷爷,我在河里摸了一块玛里光(“光”念四声,土话玛里光就是鹅卵石的意思)给你,喝酒时蘸酱油,越咂越有味!”刘爷爷也不恼,哈哈大笑回骂一句,接着咪他的酒。
那个时候,人们喝的,都是最便宜的瓶装白酒。很便宜。这两个爷爷的喝酒方式,比较奇葩。算是非常有个性了。
各位友友,你们见过什么奇葩的喝酒方式,不妨有说出来听听。
你见过最奇葩的喝酒方式是什么?
说起最奇葩的喝酒方式,我还真亲身经历过一次,至今记忆犹新。
一九七九年大年初四,我们十来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到一个哥们家喝酒,喝了半天有人说这么干喝太没意思了,不如换个办法喝酒,大伙问换什么办法喝,提议者从炕上跳到地上,端着洗脸盆从水缸中㸓了半盆凉水,端到炕上后扔进去几个钢蹦,然后说谁把脸插水里叼出一个钢蹦就可以随便喝,叼不出钢蹦的就罚酒一杯,当初的酒杯很小,是一两一的,但由于那个年代年轻人都喜欢抹发腊,不一会脸盆中的水面上就飘浮着一层发腊,叼钢蹦时一不小心就会把带有发腊味的水吸进口里,那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我当时的酒量喝一斤多高度白酒没什么问题,但那天晚上是实实在在的喝多了,当时去朋友家喝酒穿的是一双皮靴,第二天醒过来的时侯才发现,我是一只脚穿着皮靴一只脚穿着不知道谁的森工棉鞋(棉靰拉)回的家,可知我当晚喝了多少酒。
酒醒后被爹娘训斥了一顿,第二天去朋友家换鞋,这才知道当晚喝酒的哥们们几乎全部喝趴下了,时隔多年后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起这件往事依然会觉得幼稚和可笑。
你见过最奇葩的喝酒方式是什么?
我只分享我亲身经历的三个吧
1、初中刚学会喝酒,初出牛犊,生死不怕,与一老酒鬼拼酒,我让他使杯,我用碗,吐了算败,不料老酒鬼不同意,说不能欺负我,一样多,但他用杯,让我用瓶盖,他一杯,我56盖,56盖啊,挺了3杯,我吐的天昏地暗…姜还是老的辣…
2、喝酒总是要有下酒菜吧,这个就厉害了,大学酒友不知哪里学的技能,酒前金针菇拌黄瓜丝,放一整瓶芥末油,喝酒的人保证一人一筷子分完,之后一扎啤杯啤的干完,那酸爽…拿汤盆,吹瓶…都不怕,就怕这个,留着泪的我们的酒…
3、时间点在上一条稍早点,大家刚认识,一次喝多,一个同学喝多了,不慎把手上烟的烟灰误弹入杯中,这小子灵机一动,说感情深我们老家就这样喝,话后礑的一声干了,以后哪次喝多了,都得酒杯中带一半烟灰,人家吐酒,我们吐酒灰…
你见过最奇葩的喝酒方式是什么?
有一次,看见一帮军人喝酒,把白酒好几瓶啊,都倒大盆里了,盆装满了,然后一个人捧起大盆就开喝,太吓人了,军人的胃莫非是不锈钢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