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

如果崇祯帝南迁,明朝会延续下来吗?答案是能个锤子!

有很多观念认为,假设明末崇祯帝不固守北京,学着北宋南迁的话,崇祯帝就会在南京稳定政权,组织有生力量进行反扑,届时,无论是农民军李自成,亦或是后金,统统都会被赶走,大明就将得以延续!

而事实上,真有如此简单吗?大明的灭亡与否,就系在迁都这件事情吗?我看未必,若是迁都,就要面临许多障碍,即便迁都成功,大明依旧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1、没有武力保障的南迁,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空想而已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南迁和灭亡与否,只是存在间接的联系,即便是南迁,手上没有能打能抗、听指挥的军事力量,一切还是白搭。

为何李自成能够轻易的打进北京,不排除他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更为主要的,大明已经没有像样的军事力量来抵抗了。松锦大战,洪承畴17万精锐被消灭,潼关大战,孙传庭所部也被消灭,大明的嫡系部队,在几次作战中,已经不复存在了。

有人会说,南方不是还有不少军队吗?确实不错,南方还有数量颇为可观的部队,可是,这些部队听崇祯帝、听朝廷的吗?

当时的局势,大明已经是江河日下,各地掌管兵权的人大部分人心思动,或欲脱离明朝,或欲投奔新主,大部分则是做壁上观,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来死心塌地的保卫已经没落的大明,可能性相当低。

因此,即便是崇祯帝南迁成功,最大可能就是会成为一个傀儡政权,因为朝廷已经没有资格和实力来压制下面的军阀们,这种情况其实已经在若干年后得到了验证,南明政权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2、大厦将倾,自内部开始,外力只是助推

纵观大明王朝的灭亡,有很多因素,农民军和后金均属于外在因素,但灭亡的最主要力量,则来自于内部。

许多史料中,都会说到大明亡于“党争”、亡于“阉党”等等,无论亡于什么,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持续了两百多年,到了崇祯时期,已经是病入膏肓,各种问题和矛盾聚集在一起,从而爆发,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走到如今地步的大明,已经是大限已至。

所以说,崇祯帝南迁又如何?这些个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依旧还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3、南迁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道旨意就能解决的

除了武力保障和内部矛盾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南迁着实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并且还处在兵荒马乱的时代。

迁都,可不是一班子人马呼啦撩起就走,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大到人事调动任命,小到生活起居安排,一件件,一桩桩,千头万绪,都需要有人去安排,而且,这里面还会产生极大的矛盾。

首先就是人事安排,北京是一朝之都,除皇帝本人外,其余各部官员也都是大员,平日里在北京号令全国各府县,到了南京,让这些人如何自处?南京也有相应六部,到时候谁大谁小,听谁的?

其次,前文说道的武力保障,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军队是留守北京还是同下南京?留守北京肯定是死,同下南京又不舍得故土,即便是抛却这些北京的军事力量,南京方面就听朱由检的吗?没有武力保障,根本就压制不住局面。

最重要的是,当时是什么年代,正值农民军起义,同时后金又虎视眈眈,他们能让朱由检安心的迁都吗?

想当年,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前前后后筹备和筹划了数年方才成行,而今如此仓促之下,迁都哪里那么容易?

总而言之,崇祯帝南迁,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即便是南迁成功,但又需要面对诸如南方官员、军团不受节制等问题,甚至很有可能形成一个傀儡政府,毕竟朱由检不是朱元璋,没有那等雷霆手段,因此,南迁与不南迁,唯一的区别就是晚死和早死而已!

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

崇祯皇帝朱由俭在位十七年,庙号明思宗!从公元1628年继明熹宗朱由校之位,朝纲不振,东有皇太极的清军进犯;内有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大军,最主要的是祸起萧墙,不重视贤臣,亲小人,致使山河变色,大明室的江山摇摇晃晃。不管他迁都哪有,都是南柯一梦!

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

我若是崇祯,应该懂得一个道理,李自成的大顺是乌合之众,其势不可久,应徐图之!而崇祯却硬要和他们刚正面,李自成就是亡命一波流,结果真把崇祯带走了!

崇祯应该果断迁都南京,这样南明的各个藩王也不会因谁是正统而内部厮杀,整合南方明朝尚有百万军马!山海关有吴三桂的五万关宁铁骑,李自成不会傻到去打山海关,让后金趁虚而入!

来到南京的崇祯应把关外的土地都封给满清,封王加爵!如女真依然攻打山海关,就要考虑发挥海军优势,掌握绝对制海权!这样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海路给山海关粮草支援和火器支援,同时运兵至朝鲜,联合朝鲜军袭击满人敌后,不断骚扰后方!说实话入关前满清7万兵力,朝鲜就够他喝一壶的,入关后倒不如说是满汉联军席卷残云!

李自成刚进北京不久就开始烧杀抢掠,和一帮功臣逛窑子。像闯王这种流氓组织类似黄金贼、黄巢,根本不会治国,会不攻自破。经过几年休养生息,南明找准时机和李自成决战!

编辑

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

明朝崇祯皇帝如果南迁,明朝肯定能延续下去。南京作为明朝的留都,所有的建制都是齐全的。崇祯皇帝南迁以后马上就可以开展工作,以江南的富庶进可攻退可守。历史上南方的抵抗都是远远强于北方的,只要崇祯皇帝这个核心还在大多数地方都会奉明朝为正朔。

崇祯皇帝登高一呼,天下勤王兵马应者云集。这也不会出现南明小朝廷各自为政和内讧的被动局面而被清朝个个击破。有长江天险,众所周知清朝的八旗铁骑可以了横行天下,但是它的水师却是弱项训练一支强有力的水师是可以和大清一争雌雄的。从郑和下西洋来看明朝的水师是非常强大的,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湾都可以看出明朝水师的强大。

南迁以后,北方还有李自成起义农民军当时清王朝肯定是无暇顾及南方。乘此机会可以积极发展生产力整军备战,如果可以还能与清王朝议和。等到时机成熟再北伐,逐步收回失地。

从后来的遗老遗少和读书人的抵抗来看,当时南方大多数人心还是在明朝一方的。

南迁不南迁主要取决于崇祯对自己的认识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把握,性格中的固执偏激又何止是一句众臣误朕能说清楚的。过多的猜疑和谋而不决使得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君臣和睦不能有二心,这样才有希望才是一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明朝末年首先是天灾还有就是和后金的战争,战争不利连连吃败仗使得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雪上加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摊派给老百姓,无力负担的老百姓铤而走险引发了农民起义。废除宦官干政、整顿吏治、废除特权、和少数民族处理好关系、加强财政收入、君臣和睦一体同心,如果不能这样即使南迁也是没用的!

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

崇祯皇帝如果当时不是一根筋,在景山吊死,而是迁移到南方,他会不会保住明朝的江山呢?要知道,当时明朝的各种各样的王,都跑到南方,先后建立了不少的政权。这些王们所建立的政权,通通被称为南明政权。当时之所以建立了很多,就是因为谁也不服谁。如果崇祯皇帝亲自到南方,肯定就没人和他抢了,他就是理所当然的皇帝。南明政权都能延续半个世纪,崇祯亲自去南方,会不会延续更长时间呢?

还有,历史上皇室成员逃到南方,建立政权的多着呢,比如南宋政权、东晋政权等等,都先后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朝代延续的时间还不短的政权。如果崇祯皇帝也逃到了南方,那么他在的政权,延续的时间会不会更长呢?

不过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有点想当然。事实上,如果崇祯皇帝真的逃到南方,他肯定是没办法保住政权的,说不定他会死得更快,南明政权会亡得更快。为什么这么说呢?

(崇祯皇帝剧照)

一、李自成和清政府都不会放过他。

如果是崇祯皇帝逃到南方去了,李自成和清政府都绝对不会放过他,一定会对他进行穷追猛打,为什么要对他进行穷追猛打呢?因为他是一个不安定的符号。崇祯的存在,就是一种号召力,毕竟他是正儿八经的皇帝,李自成和清政府都清楚这一点。只有把他打死了,心里才会放心。

而且,李自成和清政府可能暂时不会成为对手,他们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崇祯,崇祯会受到他们双重夹击。如果是那样的话,局势将完全改变,最终鹿死谁手,真的很难说、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得不对。崇祯虽然死了,但是福王等很多人在南方建立的政权,为什么清朝没有对他们进行穷追猛打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福王,并不是正统皇帝,自身的号召力有限。所以,无论是李自成还是清朝,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也没有着力去打他。正因为没有着力去打它,所以这样的政权才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他们存在的意义,和崇祯皇帝是不一样的。

(李自成剧照)

二、崇祯皇帝没有领导能力。

如果崇祯皇帝行,他在北京的时候,就已经打败了李自成,打败了清军了。实际的情况是,李自成轻易就攻进了北京城。而且那时候,李自成的实力并不强大,从这里可以说明,崇祯皇帝确实不行。既然在北京不行,到了南方,他怎么可能就好起来呢?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行呢?与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他对下属不信任,不断杀功臣,做事没有头脑。总之,他的君臣关系是处得比较差的。

崇祯皇帝在北京的时候,君臣关系就处得很差。到了南方,尽管因为他是皇帝,可能不断有人来追随他。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他的力量会很强大。但是过不了多久,他一定就会猜忌这些帮他收服山河的人。

宋高宗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皇帝了,他依然猜忌岳飞,还把岳飞给杀掉。宋高宗那个时期,好在于南宋的军队和金国的军队,军事力量几乎持平。但是崇祯皇帝却办不到这一点。因为明朝末年,天下已经穷困不堪,哪怕是鱼米之乡的江南,也是困苦不堪,根本就没有钱来打仗。崇祯根本没办法战胜李自成和清政府双重夹击。

(攻进中原的满清军)

三、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亡国后到南方建立政权继续统治。

如果我们对历史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虽然西晋灭亡以后,司马家族到东南建立了东晋政权。虽然北宋灭亡以后,赵氏家族到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但是这都不是当朝的那个皇帝建立的政权,而是其他的皇室成员建立的政权。如果是当朝皇帝南下,他想要维护他的政权,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皇帝没有解决任何矛盾。之前存在的那些问题,一直存在着。同时,由于地盘缩小了,他的力量反而变得更弱。显然,他不可能换一个地方就能崛起。

为什么换一个王爷,情况就不一样了呢?因为矛盾不存在了。

比如宋徽宗当皇帝,他身边有蔡京等一大批奸臣。换一个皇帝宋高宗,这批奸臣基本上都被杀光了,之前的那些矛盾,也都不存在了。假如宋徽宗到了南方,这些奸臣依然会继续在他身边。事实上,当时确实也这样做过。宋徽宗确实带着这帮奸臣到南方去过。后来在南方没有人拥戴他,所以才不得不回到北方,最后被金国人给抓了起来。

总之,崇祯皇帝当时选择吊死在景山,其实是他一种最好的选择。如果他往南边跑,最后又失败了,他可能更加丢脸。人生自古谁无死,崇祯的死法,多多少少让人觉得他有点骨气。

(参考资料:《明史》等)

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

崇祯如果迁都南京,明朝自然是可以延续下来的,为啥呢,麻烦各位看客看我细细道来。

留一手的两京制

从太祖开始,大明就在搞两京制(很多人会说三京,因为还有个中都凤阳,但是凤阳……懂哈),一开始北京是洛阳,其作用是镇住中原。从成祖开始,北平成了北京,因为北京是朱棣的地盘,待着比南京舒服,也安全,所以成祖迁都北京,而南京并没有因此荒废,在南京,有一套和北京一样一样的政府体系,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南京的各部大臣从上班的那天起就已经过起了退休的生活。大明276年,大部分的政治斗争都在北京上演,南京,似乎是个化外之地。而恰恰是这个化外之地,正是大明给自己留的一个后手。出于对蒙古的担忧,为了防止有一天突然被蒙古攻破而仓皇逃窜发生意外,大明就把南京变成了陪都,以防不测。就算北方丢了,也可以保住半壁江山,形成南北对质。因此如果崇祯从北京到南京,除了地方换了地盘小了,真服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已经腐败到家的“北漂集团”扔了就好。

名正言顺的皇帝

遍观南明史,会发现,之所以南宋可以延续159年而南明却只撑了区区18年,根本原因就是中央混乱没有实控力。弘光皇帝得位的时候,南京政府的官员分成了两大派,激烈的党征最终导致了大明以文统武制度的崩盘,没文化没底线的兵痞总兵们夺了大权。至此南明每逢战事便分崩离析,最终灭亡。如果崇祯能够抵达南京,那么就会避免这些问题,皇帝权利依然在,大明的秩序依旧,收复失地也不是没有可能,最坏也是可以和南宋一样苟活,而清军入关也缺少了民众的支持,难以立足,多半会退出关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