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有人说,明朝是个无名将,无名相,无名士的三无朝代?
自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到明思宗朱由检于1644年在北京煤山自缢身亡,大明历经两百余年,如果说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明朝是一个无名将、无名相、无名士的三无朝代,那真不知道明朝是如何走过这近三百年的。明朝不但不是三无朝代,还是名将、名相、名士较多的一个朝代。
关于名将所谓名将,大凡是在各种卫国之战中抵抗外敌,保家卫国的将帅之才。对于这个定义,明朝符合的有很多。
明朝的开国时代,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名将,无论是在起步初期,还是在对抗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以及在之后的灭元战争中,这种横扫千军的将领不在少数,这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明初所建立的二十四功臣庙。
功臣庙类似于唐朝的凌烟阁,宋朝的昭勋阁等机构,是为在建国立业过程中贡献较大的将领授予的特殊荣誉。在二十四功臣庙中,随便拉出来一位,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功臣庙前两位,就是魏国公徐达和鄂国公常遇春。徐达、常遇春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居功甚伟,尤其是击垮了北元,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使自隋唐之后就失去近400年的北方土地,再次由中原政权掌控。此等功绩,可算得上大大的名将。
不仅仅是在明初,在明朝中后叶,也出现了救国之将才。明英宗时期的于谦,挽大厦于将倾,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明朝的国祚得以延续;嘉靖时期的戚继光,抵抗倭寇,将倭寇打的闻风丧胆,还沿海百姓了一个太平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像她们这样的军事奇才,难道都算不上名将吗?
关于名相明朝在明太祖时代,废除了宰相制,因此可能在称谓上没有所谓的名相。但是在永乐之后,成立了内阁,内阁最高行政长官称作首辅,其行政权力以及行政手段,与宰相无异,在明朝的历史上,内阁中就出了不少著名的首辅。
首推杨士奇,其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他精心辅佐明宣宗朱瞻基励精图治,为仁宣之治立下巨大的功劳。
其次则为杨廷和,他是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正德七年(1512年)出任首辅。年革除武宗时弊政为己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积极倡导励行“新政”,对明朝中衰起到一定振治作用。
然后就是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万历登基后,张居正为首辅。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挽救大明颓势。
有明一朝,共历任首辅84位,这些人中,同样也出现了不少治国之才,除上文所说的几位外,还有如解缙、杨荣、商辂等多位名相,他们在各自的时空里,为国家的长安久治理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无名相吗?
关于名士说到名士,那就更多了。首先就是创立“心学”的王阳明,阳明先生和孔子、孟子、朱熹、一起并称孔孟朱王,是儒家的四圣人之一,不但创办心学,并且文武双全,曾带兵平定宁王叛乱,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样都被先生做到,这等人物,可否算得上名士?
还有就是如写下《徐霞客游记》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出版《天工开物》的自然科学家宋应星、编印《农政全书》的农业学家徐光启、以及著名的医学家、写下医学百科全书《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哪一位不是对各自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这样的人才,可否称得上名士?
“明朝是个无名将,无名相,无名士的三无朝代”此话,是知名的音乐人高晓松在某次参加节目时所讲,他的原话为:“我个人认为,明朝是古代这十几个朝代以来,我最不好意思说的一个朝代,最臊眉耷眼。我把明朝总结成一个‘三无’朝代: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
且不说,他说这句话的本身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就这样大言不惭的对一个朝代进行诋毁,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所不应该做的,明朝在我国的封建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军事领域还是其他方面,都有着无数风采绝伦的先人在各自的时代里做出贡献,这不是单凭高晓松一句话就能泯灭的。
还是那句话,你要是信他,你就输了!
怎么看待有人说,明朝是个无名将,无名相,无名士的三无朝代?
笑死我了╯∀╰╯∀╰╯∀╰!
这是哪个没文化的鸟人在放屁!
臭不可闻!
明朝无名将吗?
堪比卫青霍去病的帝国双壁——徐达常遇春,第一善守之将朱文正,战无不胜、天下无敌、打的倭人哭爹喊娘的戚继光,假如这些都不是名将,那堂堂五千年华夏文明,试问谁敢当名将的称呼?
戚继光
明朝无明相吗?
辅佐朱瞻基开创仁宣盛世的三杨不算吗?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得张居正算不算?汉唐以来,名垂史册的人很多,要说心系天下,志存高远,能力又支撑的起理想,拯救社稷苍生的,张居正是第一个人。
他不算明相,历史上是不是都没有明相了?
张居正
明朝无明士吗?
三百年书画双绝,郑板桥甘为门下走狗的徐渭徐文长,不算名士?你让石涛、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这些人崇拜他的人,干脆一头撞死算了。
徐渭
说这话的人,要么就是没文化,无知无畏,大放厥词。要么就是故意标新立异,吸引眼球。总之就是四个字
其心当诛!
怎么看待有人说,明朝是个无名将,无名相,无名士的三无朝代?
这个问题待商榷。应该来看看在某些人心目中的名将、名相、名士是什么标准。我记得好像影视作品中名将韩信对名将白起和蒙恬进行过评价:认为两个人指挥打仗不算高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名将、名相、名士有通常标准,但是名将、名相、名士在具体每个人心目中又有一个看法,也得看名将、名相、名士怎么来衡量,与谁来比较。
我以前常听别人称赞汉、唐,对明朝评价一般,说明朝统治集权黑暗,如果研究明朝史料,明朝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我认为按照通常标准来看,享国276年的明朝应该不乏名将、名士,只是明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没有名相一说还有情可源,但是明成祖朱棣搞的内阁制度权力逐渐加强,万历年间张居正也非常有权。内客首辅也近似于丞相。
明初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蓝玉等将领打仗是非常厉害的。徐善长、刘基、宋濂等治国水平,诗文也是很有水平的,只是这些人不少被朱元璋清洗陷害了,也不给平反,影响了这些人功绩知名度。
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罗贯中等名气不小吧,唐诗宋词元曲有名,明清小说也一样有特色。
高启、解缙、杨慎、于谦、戚继光、喻大猷、谭伦、顾炎武,“吴中四才子”的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李定国、袁崇焕等等也是很有名的。
怎么看待有人说,明朝是个无名将,无名相,无名士的三无朝代?
这是高晓松的“著名”观点,对于这样的观点,你是信你就输了。
一、高晓松的“荒谬”结论高晓松本是知名的音乐人,家庭里面有很多名人,都毕业于高等学府。
近年来高晓松参与制作了一些文化类型的脱口秀节目,如《晓说》、《晓松奇谈》等,在里面畅谈中外历史。
对于这样的节目大家当作娱乐节目看就行了。
在某一期节目中,高晓松曾这样评价明朝:
“明朝是个什么朝代,大家各有说法。我个人认为,明朝是古代这十几个朝代以来,我最不好意思说的一个朝代,最臊眉耷眼。我把明朝总结成一个‘三无’朝代: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
二、他是从狭隘的例子中得出狭隘的结论为了证明的自己 的结论,高晓松一一解释道:
“无名君——明朝的皇帝从开国皇帝一直到崇祯,都是说不出几个。毛主席也写诗写到,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从来没说出一个明朝皇帝怎么样当一个标榜。”
这段基本算是高晓松的原文,你看到他得出明朝无明君的话中就看出,是以常人说不出几个来证明的,更是以“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来衡量的,按这个标准无明君的朝代多了去了。
再看无名将:
“无名将,大家都知道啊,明朝到了内忧外患的时候,全是一帮文人在指挥打仗,这边打清兵的袁崇焕,一文人,那边打李自成的是洪承畴,一文人,没有名将。所以明朝历史上无名将,是和历朝都不能比的。”
他是从文人打仗来否定明朝无名将的,仿佛徐达、蓝玉等开国名将都被他有意忽视了。
再看无名士:
“无名士,没有大名士,没有大文豪,没有大知识分子。”
“你看《古文观止》也好,唐宋八大家也好,各种光辉的名字在那儿,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宋朝也有一大片,清朝也有一大堆。明朝没有,明朝最出名的大文人,留下点诗词的就是唐伯虎。”
高晓松太会举例子,拿唐宋八大家和唐诗宋词来找证据。,
他说明朝最出名的是唐伯虎,还顺口说“唐伯虎真正出名是因为周星驰的电影。”
真是想到那里就说到那里,毫无顾忌。
高晓松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你的节目只是娱乐性质的节目,毫无历史的严谨性。
不排除是为了节目效果而有意这么说的,毕竟很多节目都需要“炒作”。
但是随意点评历史起码要立足史实,娱乐人物还是不要随意“跨界”的好。
怎么看待有人说,明朝是个无名将,无名相,无名士的三无朝代?
题主,你好。这个说法是某个歌手在装名士的时候胡说八道,估计他就看了《明史》,或者是想语不惊人死不休。明朝说将有徐达、常遇春、戚继光,其实最好的武将是朱棣;说名相,明朝无宰相,大学生就是宰相,于谦、张居正不知道算名相否?说无名士,王阳明、顾炎武算不算名士?请问一下那个歌手我说的人哪个不是?
怎么看待有人说,明朝是个无名将,无名相,无名士的三无朝代?
这是谁谁谁说的明朝没有?什么都没有怎么成的当时最发达国家
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不是明朝的吗?
即使在后期袁崇焕也是一员名将啊。
明初,徐达,蓝玉,汤河,常遇春不都是名将吗?命相也不少啊!明初的,胡维庸,三杨,开创万历中兴的一代名相张居正。
国士于谦,清官海瑞。刘伯温,等等太多了都数不过来,
怎么明朝就没有了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