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说实话,启功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都算得上一流大师吗?

说起启功先生,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我在学校听到这样的故事,焦作师范专科学校的前身是焦作教育学院。当时我也在学校工作,我们的院长是王同敬,教育学院刚成立时,王院长说准备请他的北师大老校长启功先生给写个校名。

于是王院长就给启功先生写了封信让他给学校写个字。信寄走不久,启功先生就回信了,可大家打开信一看,愣住了,白纸一张,一个字也没有。大家想是不是启老先生不愿写呀,大家都在叹息。

我知道了,王院长突然喊了起来,启功先生已经为我们写好了。王院长指着信封上的字让大家看,果然收信人写的是:焦作教育学院,这几个精干洒脱。大家豁然开朗,原来启功老先生了幽默了一把。后来我们用投影将信封上的字放大,做了校牌。学校最早的校刊“教学相长”也用的是启功的字。故事真假我没考证,不管是哪一种形式,但校名确实是启功先生写的。

启功确实是我著名的书法大家。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启功先生的字,修长,清瘦,字体也很有灵性,也有一点书生气。至于说启功老师的字体,他也是集合了书法各家所长,独自创立的启功体,可以说是有继承,有发展。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看不懂他的字,不是太喜欢他的字,但后来感觉越看他的字越有味道,是那么清瘦、刚劲、飘逸。

有人总结启功字的特点是瘦长硬朗,符合中国人“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审美思想。更有人将他的字与宋徽宗的瘦金体相比。可启功的字表面看起来虽然瘦硬,瘦而不枯,刚中带柔,秀逸洒脱。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不要怕,说实话,启功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都算得上一流大师吗?

谢!谁说启功不算大师,那他决定不懂书法,是外行!

不要怕,说实话,启功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都算得上一流大师吗?

一提启功恐怕艺术界及艺术爱好者无人不晓,然而,众人对他及作品褒贬不一,有的则随帮唱影、跟着瞎起哄,糟践什么的都有,有人说启功的字看了也不怎么样,有人说他头上的一堆头衔、封号纯粹徒有虚名!说这话的,是对启功不了解,其实启老对他的一些封号一向不承认、看的也很淡,都是出于工作需要,启功先生唯独对学问孜孜以求、耕耘不辍。

至于启功的字有很多本身就不是出自启功之手的临摹赝品,摹卷有优有劣,看客鉴赏水平也高低不同,再说了,启功一生再笔耕不倦,作品也是有限,绝大部分已被馆藏及名家、大咖收藏,你再到全国各地古玩市场走走看看,启功的字却到处都有,不管写的咋样,看落款启功二字写的都很象,有的以次充好,有的以假乱真,这种跨界乱象不能不对启功名誉和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启功先生头上的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鉴定家、诗人、红学家、等等一系列耀眼眩目的桂冠,可不是浪得虚名,那是老先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奋斗、总结、积累得来的。在当代书坛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如果说启功先生不是大师就再没有大师了。

拿出启功先生的《兰亭序》展示给大家看看,那字写的飘逸俊朗,挺拔灵动,既有王羲之的遗风,又有启老的发挥、总结而形成的特点,自成一家,不用看款,只看内容就可以断定出自大家之手。

不要怕,说实话,启功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都算得上一流大师吗?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真有点忐忑不安,真的可以说实话吗?好吧,拼了,不管了,实话实说,现代书坛我唯一认真临摹过一个人的书法,对他的书法痴迷已久,就觉得能达到他的十分之一水平就心满意足了,他出版的字帖基本上我都买来没事就看,专门买了一本他的书法字典,写不好的字就去翻看他的书法字典,找他的字临摹,这个人就是启功。

启功先生二十几岁时的手稿

这可能就属于对脾气吧,我喜欢启功先生的字,就是因为喜欢他的字,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不是因为他是书协主席,也不是因为什么光环。虽然很多人也在喷启功先生的书法这不好,那不好,但迄今为止,还没见到一个比他好的。

但是请不要说他是“大师”,现在“大师”都快成贬义词了,他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启功先生早期随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学习涉足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晚年为报答老师陈垣先生的教诲,把出售字画所得的200余万元全部拿出来,设立了励耘奖学金。

启功先生20-30岁时期的手稿

他在中国古书画鉴定方面极具权威,他是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七人小组成员之一,晚年担任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这么多的头衔,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家,他说自己就是个教书的。对待普通群众平易近人,对待某些权贵却又有文人的风骨。所以他的书法真的与他的为人很像,是真正的文人书法。因为喜欢他的书法的人很多,于是市面上出现了众多山寨版的启功书法,有人请教他如何分辨,启功先生却说:“写的好的都是假的,写的不好的是真的”。

他的书法早期学习赵孟頫和董其昌的字,中年学习欧阳询的,晚年爱上了柳公权的书法,他在一首论书诗中这样说:“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芳”。先生一生临池不缀,与人写信几乎全部都是毛笔小楷,硬笔字几乎很少能看到。

启功先生的书法具有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不要怕,说实话,启功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都算得上一流大师吗?

启功大师的毛笔字,自幼至青年时代写的字就是旧中国的传统毛笔字,而且已经写的非常好,现在国内书法家当中,找不出比其再好的。

只是,写的再好,没有自己的特点和书风,只能称为书法家,难以成为大家,

随着年令阅历修养增长,积累经验,提炼精华,终于形成独有的书法风格,就是我们看到的启功大师的作品,成为一代宗师。

但是,乍一看,启功的字,象一根根筷子组成的,像铁条弯曲组成的,

其实,能把传统毛笔字,提炼成这种毛笔字,感觉比硬笔字,还要硬的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可以说,启功大师的字的水平,不低于王羲之多少,字的风格太明显,一看就知道是启功大师的毛笔字。

不客气的说,启功之后一百年内,不可能有望其项背者也。

不要怕,说实话,启功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都算得上一流大师吗?

“中学生,副教授……”的启功先生,我是通过读书看报认识的,始终觉得先生是个跟弥勒佛一样“面微圆,皮欠厚”,有学有识,有思有想,虚怀若谷,不媚不鄙,心胸豁达,微笑永驻的仁厚长者。

教书的他对文字有自己的见解,“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赋以生机。”除了在“教学相长”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学识德行外,同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影响学子,影响他人,就足以可师可友,可欽可敬,虽然经历了命运多舛(无子女、文革)的不公平待遇,虽然世上不乏文人相轻之道。

至于他的书法,在报纸上曾见过一些。大师不大师,不重要,他虽未能像舒同先生那样独树一帜,自创一体,但他作字工整,循规蹈矩,传承发扬,不失文人风范,足矣,足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