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
农村里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如果用这句话去问老村常做腊肉的老人,他们很难给出一个精准的答案,回 答最多的一句话:“你看着来!”,因为他们做腊肉时,凭的是多年积累经验,到底放了多少盐,他们心里也没有数。
农村做腊肉时,盐放多了,很咸,口感不好,盐放少了,有时肉会出现臭味,吃不了。因此,做腊肉时,盐要放得适中,不要太咸也不要太淡。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要考虑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制腊肉时,腌肉放盐每百斤肉在2.5斤—5斤内。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大呢?下面听我慢慢道来。
(农村传统熏肥肉方式——关山听风拍摄于2020年12月)
一、受熏制条件的影响做腊肉放多少盐,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熏制,熏制的方式不同,放盐的数量不同。过去,农村做腊肉,不同的地方,因为柴火有多有少,有的地方柴火丰富,有烧不完的柴火;有的地方柴火缺乏,平时做饭只能用秸秆、茅柴、茅草和树叶等,这样就出现了有不同的熏制方式。农村一般分为慢火熏制,急火熏制,风干三种方式。
1、 慢火熏制。这是农村传统的熏制方法,大多用于过去农杀年猪时,采用的最普遍的熏制方式。也就是把腌制好的猪肉挂在火炉、火塘、灶台的上面,靠平时做饭烧火和冬天烧火时长时间慢慢地烟火熏,用不着为了熏腊肉特意烧火而浪费柴火。一般来说,山区和丘陵地区柴火较多的农村,用传统烧柴火做饭的地方都用这种方法。
2、 急火熏制。这种方式主要现在比较时兴,由于农村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熏腊肉也出现的一种新的方式。现在的农村,不管是柴火丰富的地方,还是柴火紧张的地方,大多用上了干净的天然气和电器,用柴火煮饭的人家越来越少。不用柴火煮饭,也就无法熏制腊肉,于是,近些年来,农村就用铁桶、木桶等工具来熏制腊肉。因这种方式熏制腊肉,肉离火比较近,工具比较封闭,大大缩短了熏制的时间,一般来说六到十天就可以把腊肉熏制好。
农村正在熏制的腊肉——关山听风拍摄于2020年12月
然而,急火熏腊制食品,包括腊肉、猪血丸、腊鸡鸭、腊豆腐、腊香肠等,易引发农村火灾事故。事实上,一些有熏腊肉习惯的农村,近些年,到了冬天火灾事故频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急火熏腊制食品引起的。用这种方式熏腊肉,现场绝对离不了人,要有专人看守。俗话说“火不烧空仓”,农村防火是第一位的。
不过,现在一些农村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熏腊肉方法,那就是建了专门用来熏腊制食品的烘烤房。这种烘烤房离村落民居有一定距离,每次烘烤的数量比较多,有专人烧火看守,有效地杜绝了火灾隐患。烘烤房熏腊制食品也属急火熏制。
3、 风干。也就是把猪肉腌好后,放在通风好的地方挂起来,靠风吹干,也有的放在太阳下晒干,风和晒两者兼备。这些地方主要是处于缺少柴火的地方,因无法用柴火熏制而形成的一种腊肉制作方式。从有熏制习惯的农村来说,一般不承认这种风干的猪肉为腊肉,而是称为“风吹肉” 或“风干肉”。而有制风干肉习惯的农村来说,他们把风干肉称为腊肉。各地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也就不同。
以上三种腊肉的熏制方式放盐多少,通常用数学方法的大小来表示,相对来说是:
风干肉>慢火熏腊肉>急火熏腊
熏好洗干净的猪血刃子、腊鱼、腊豆干——关山听风拍摄于2021年1月
二、做腊肉的时间与放盐的关系一般来说,进入冬季就可以熏制腊肉。腌渍肉时,与立春日子远近有很大关系。离立春日子越长,放盐的数量越少,反之则越多。如果在冬至前后制腊肉,放盐的比例明显少得多,一般是每100斤肉放盐2.5——3.5斤。三种腊肉制作的数学方法表示也变成:
风干肉≤急火熏腊肉≤慢火熏腊肉
农村传统做腊肉,一般在杀年猪时,而杀年猪必须赶在立春前。按农村积累的经验说法,立春前杀的年猪,熏制的腊肉不会从肉上流出油滴下来,而立春后杀的年猪,腊肉在熏制时油水滴答滴答,滴不停,像下雨时房屋漏雨一样。事实上,这就是立春前后杀猪制腊肉,在品质和口味上有一定的差别,立春前杀的猪,腊肉品质肯定要好于立春后所杀的猪。再说腊肉里面的油跑掉了,也是一种损失。过去农村杀年猪,就是为了保证春耕生产时,碗里有肉吃,有油水。
过去,农村绝大多家庭都是用年猪做腊肉,有时刚好把肉用盐腌好就立春了,气温回升,为了防止肉臭,甚至生蛆虫,宁可多放盐,也不能让肉臭。这样盐自然就要放得猛一些。
现在一些农村家庭没有养猪,也就没有年猪一说,很多人家大多在小寒到大寒这个节气买肉熏腊肉,不用担心肉臭,盐自然要放得恰到好处,一般每100斤肉放盐2.5—3.5斤就可以了。
我自己家就是这样,现在离过春节还有一个来月,我家的腊肉和猪血丸子,前段时间就做好熏干了。
已熏好洗干净的腊肉——关山听风拍摄于2021年1月
三、腊肉制作与腌渍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做腊肉的过程中,腌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农村把猪肉腌渍称之为“咬盐”,也就是让盐进入到猪肉内,时间不得少于5—7天。一般将盆(桶)放一层盐,然后把猪肉块放一层,再在肉块上放盐,尽量把盐撒均匀一些,再放一层肉块,再放盐,如此反复,最后顶上层肉块的盐要略多于前面所放的盐。3—4天后,每块肉翻一面,最顶层的肉块放在最低层,依次轮换,确保肉块“咬盐”均匀。在确定 肉块“咬盐”全透了后,就可以挂出来熏了。
除了以上三个因素,做腊肉放盐多少的其它因素。比如说,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口味,有的家庭口味比较重,放的盐也就要多些,有的家庭的口味清淡一些,放的盐就少一些,这与平时炒菜放盐是一个道理。在炒菜的时候,每个家庭有不同的习惯,有的家庭在炒腊肉前,先用一大锅清水煮熟后才炒,这样腊肉内的盐分就稀释出来了一部分,炒出来的腊肉不咸不淡。因此,在做腊肉时多放些盐也无所谓。
农村里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
又到了岁月年末,花腰妹所在的南方农村人在春节前夕又要忙着杀年猪、腌腊肉。而腌制腊肉最主要的材料就是盐巴了,盐巴的多少取决于腊肉的品质和口味,我介绍一下我们山区的腊肉腌制方法。
我们山区人腌制腊肉必须进入腊月天以后,不然腊肉容易变质不易保存。每年春节前半个月左右农村人就要杀年猪了。
以前农村里没有冰箱,一大头年猪肉除了会留下极少部分鲜肉临时吃以外,猪油被炼好装入土罐,而猪腿、猪排及带皮的五花肉、后腿肉等就被腌制成腊肉,其他的肥肉、瘦肉被切成小块拌入佐料腌制成腊肠。
从小我看着父母腌制腊肉,他们经常一边腌一边嘴里念叨“10斤肉3两盐”,我一直没懂,父亲说,腌腊肉、腌火腿和腊肠放的盐巴各不相同。
如果是腌腊肉,最合适的就是10斤肉放3两盐巴,而腌火腿就要多一点,可以放到4两左右,腌腊肠又要稍微少一点,只能放2两左右,最多就是2.5两就足够了。
腌制腊肉、火腿、腊肠除了盐巴放合适外,腌制过程也很重要,腊肉首先分割成4-5斤左右一块,最好带皮子,腌制的时候除了盐巴外,还要撒点适当的高度白酒在肉上,然后用力搓揉,把肉朝下皮子朝上整齐放入瓦缸里至少腌制15天,然后拿出晾干或者用火熏干。
而腌制火腿则要复杂点,火腿有皮,先把皮子上的毛褪干净,削去多余的边角,然后用白酒和盐巴腌制,也同样要搓揉透。
然后用盐巴把露在外面的肉包起来,同样腌制20多天后,用石磨或者大石头压在火腿上,把多余的水分压挤出来,等到没有血水出来了,再上一道盐巴,就可以把火腿挂起来晾干,一年四季可以食用。
腌制腊肠则相对要简单些,除了合适的盐巴外,肉要肥瘦各一半,还要放入适当的花椒面、茴香籽面,拌均匀后装入肠子,一定要晾干不能晒,不然会有腊哈味,不好吃!
以上就是我们家乡人腌制腊肉、火腿、腊肠的方法,你们是如何腌制的?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
农村里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
农村里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
过去每到春节前,农村人都有杀年猪的习惯,由于几乎家家户户饲养生猪,想销售一部分也不可能卖得出去,也没有冰箱来存放新鲜的肉,只好用盐来腌制腊肉,以利于猪肉的存放时间。
至于腌制腊肉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农村人一般根据家庭的食用口味,口味偏淡放盐少一点,口味偏重的盐放的多点,在我们这里,总的来说肉盐比例为一斤肉放盐0.6两~1两之间,也就是说一斤肉不能超过1两盐,放盐过少,腌的腊肉过淡,不利腊肉存放时间长;放盐过多,腊肉太咸也会影响人食用的口味。
在腌腊肉的时间和方法也有讲究,刚宰杀好的新鲜猪肉先要用水洗干净,放至荫凉处晾1~2天,然后把晾透好的猪肉按称量计算好肉盐比例,最好用刀在猪肉的内侧划0.5~1cm几刀,以利盐份的吸收,然后用盐揉搓猪肉的四周,而对于猪的前后腿建议最好先剔除腿骨再揉搓腌制。
随后把用盐腌搓好的猪肉用缸存放,并尽量压实不留间隙,并用东西盖好一个星期后应把肉上下翻缸再压实,再等一个星期后,腊肉基本上腌好大功告成,就可以在太阳下晾晒几天,等到猪皮的表面略硬,就可以再不用在太阳下晒,挂至荫凉处,就可以长期的存放和随时煮熟食用了。
你们那里是怎样腌制腊肉的,也欢迎你谈谈的看法和经验!
农村里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
各地方做传统腊肉的时候,每个地方在用盐方面又有所不同,做腊肉到底要按什么比例放盐,可以说既要看当地的传统习惯,又要看个人的口味。而我家在做腊肉时,所用到的盐,是按一斤肉三钱盐比例来放盐。同时,据我所知同村人在做腊肉时,放盐量一般是控制在一斤肉二钱五至三钱之间的盐比较合适。也有个别家庭是按一斤肉三钱五的盐做腊肉。
同一个村场的人在做腊肉时,所用到的盐量就有所不同,不要说其他地区的农村人在腌腊肉时所用到盐量了,更不要说做腌肉(咸肉)的地区,那个用盐量肯定远远超过一斤肉三钱盐的范围。
总之,农村人做腊肉的方法受到当地传统习惯影响,从而导致每个地方所做出来的腊肉也都有各自的风味,所以,做腊肉时,一斤肉放二钱五的盐肯定是最少量,具体要放多少盐才最适合,我认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农村里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
腌腊肉放多少盐,看是哪种腊肉。不同的腊肉用盐量不一样多。
基本标准:腌腊肉用盐量为做菜用盐的3倍。
常规炒菜用盐量为0.8-1.2%,精准0.9%;炖菜为1.6-2.0%,精准1.8%,这是因为用盐量是以食材重量为计算依据。就是说500克食材,做炒菜给盐4.5克。炖菜有汤,稀释了盐的密度,为了得到舒适的咸淡口感,就要给盐9克。
这里面有个基本道理:人体含盐量为0.9%,所以吃饭的咸淡舒适度为0.9%,少了淡,多了咸。
江淮腊肉完全依靠盐完成腊化防腐,用盐量在每500克鲜肉15克盐。
云贵川湘熏腊肉有烟熏的腊化防腐成分,盐量可适当减少,每500克鲜肉12克。
江浙沪的咸肉因为味道要求,用盐量最大,抹满,饱和状态。
农村里做腊肉时,一斤肉放多少盐最合适?
农村腌腊肉每斤肉放多少盐巴为宜,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你腌制的肉是什么部位。如果腌制猪腊腿或猪手膀,盐巴比例就要按每公斤0.15比例放盐巴。因为猪腿、膀肉厚、骨多很难快速吸收盐巴,故要反复上盐搓揉,直至盐巴变成水样渗出方可停手。过后每隔一周再上盐巴搓揉,连续三周为宜。这种方法腌制的火腿不会变质变味。而胁排、肥肉、或者剔骨瘦肉,盐巴按腌制火腿三分之一的比例就足够了。而且在腌制时上一次就行了。腌制腊肉各地方方法不尽相同。在农村,大部份选择在冬季腌制操作。由于冬季气候低,鲜肉一般不易变味,腌制的腊肉经风干后质量最好。而春、夏、秋季节因气候炎热干燥,苍蝇多,鲜肉容易变味生虫。所以腌制腊肉还是提倡冬季较为理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