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习俗是先安床还是先入宅?有何讲究?
农村习俗是先安床还是先入宅的问题,不同的地方习俗不同,还有不同的房子,不同的人,讲究也不太一样。
农村所谓“入宅”,准确地说是“入新宅”,民间俗称“进火”、“新屋进火”、“进新宅”、“进新屋”等。
(现在农家新居安放的床)
一、农村普通进新屋的讲究通常情况下,一新新房子的建成,过去以“上梁”为标志。建好房子后,不管是木房子还是砖房子,只是房子的架子的完成,接下来在装修过程之中,还有几个重要环节,为进新屋的必要准备,且都是十分讲究的。
1、安神龛。
北方的神龛,有的地方专门安排了房间,平时不摆出来,只是房间供奉,只有逢年过节时才摆出来祭祀。南方的神龛就一年四季都摆放在堂屋内,南方既说安神龛,也说是安家仙,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放在堂屋靠后墙正中,区别在于神龛是专门做了木柜子,家仙要简单一些,做两层挂式没有门的壁柜,顶层放香炉和神像,下一层放香纸蜡烛之类的祭祀常用品。
壁柜上方墙壁上贴“天地国亲师位”之牌,两边配对联和撗批。壁柜上方墙壁上贴土地神位。以前用的是红纸,一年一换。现在的房屋一般用玻璃镜框,更先进的用实木雕刻板子不用一年一换,只要擦拭一下就可以了。
(农家小楼房,图片中一楼红色开着的门为堂屋门)
2、安装堂屋门或院大门。
堂屋门或院大门必须在进新房前择吉日安装好。过去,堂屋门或院大门大多是木门,按过去的习俗,要要请木匠师傅来安装,宰杀雄鸡一只,并将鸡血涂在门、门框、门栓上,据说是为了驱邪。门闩以桃木最好,也是一种古老的驱邪传统民俗,与古代的“桃符”,古代“桃符”一部分变成了对联,一部分留在门闩上。现在农村的砖混结构的楼房,一般用金属门,由店家装好就行,也就没有这样的讲究了。但有一部分山区人家依然钟情于木房子,有木房子就依然有这种的讲究。
3、灶台和火塘。
过去,有些农村,每户人家既要砌灶台,也要打火塘,现在一般只砌灶台。在进新房前,煮饭的灶台必须要砌好。农村所谓进火,按传统习俗,要从老房子带火种到新屋里来,放进灶堂里或火塘内。现在很多地方不烧柴火了,使用电器和液化气灶,但这种带火种进新屋的传统习俗依然传承下来了,只是在室内放一个火盆,把带来的火种放在火盆内,也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象征性的传承。
(现在农家新灶台,大多数的时间用液化气)
4、安床。
安床也是一种传统的民俗,主要是床的定位,一般与床上的被褥摆放没有多大的关系。农村比较讲究的有三种,第一种是进新屋安床,第二种是新婚安床(这种安床铺被褥有讲究),第三种是平时安床。进新屋安床的习俗,大多只有一家之主的床安放才特别讲究,其他家庭成员卧室安床,有讲究的,也有不太讲究的。
进新屋安床,最为讲究的是主卧,也就是一家之主(夫妻)睡的床。一般每个地方根据不同地方习俗确定床的摆放方位,方位选好后,有两种不同的安床方法:一是单独择吉日安床,这种情况都要放在进新屋前完成。这种安床,就是把床摆好,就不能再随便移动,可以放被褥,也可以让床空着,等进了新屋以后才铺上。二是就着进新屋的吉利日子安床,也就是在进新屋那天安床,一般在进新屋的仪式以后,把床移动到吉位,铺上被褥。
安床那天的时间讲究。一些农村的传统习俗中,一天内的安床时间节点也有讲究。大多数农村要赶在上午安床,不能过午时,更不能冲着午时,下午和晚上忌安床。也有的地方的习俗相反,要在下午和晚上才能安床。一乡一俗,这种民俗禁忌,各地有各地的说法。
(我国多个民族都有安床习俗,图片为苗族地区安床)
比如说,上午安床,是太阳升起的时候,预示着家庭日子蒸蒸日上,越过越好。而下午安床的地方,是太阳落下的时候,预示着人们在床上睡觉睡得安稳,身体健康。总的来说,虽然各地安床习俗有差异,但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
二、农村进新屋的特殊情况农村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新房屋建起来后,因为他们之前居住的条件比较差,或者因为受灾等因素,暂时借住别人家的房屋,急于搬迁到新居。因此,他们不像有房住的人家那样,等房子装饰好了以后,再择吉日举行进新屋的仪式,而是在房屋上梁吉日,或者新房屋落成典礼那一天,就一并进行了进新屋的仪式。
这样进新屋的方式,对于住房紧张的人来说,可解决住房的燃眉之急,同时,住进去以后,一边有了住的地方,一边可对新房子继续进行建设。有的人即使不住进刚修建的房子,要等到把房子砌底搞好以后,再住进去,就不要另选吉日,也不要再举行进新屋仪式,随时可进住了。
(农村一边建设一边搬迁进新屋)
像这种特殊情况,房屋还没有装修完毕,床也就是临时摆放,免不了在各个房间搬来搬来搬去,要等房屋彻底搞好以后,才能正式选择吉日安床。这种情况自然是先进新屋后安床。不仅于此,有的人家连神龛、大门、和灶台都是进了新屋以后才安装。
现在农村大多修建的为现代化的小楼房,床的摆放位置与过去有了很大区别,先进新屋还是先安床这种传统民俗,有的地方人们依然很讲究,而有的地方人们讲究得越来越少,有的人压根就没有这种讲究了。
农村习俗是先安床还是先入宅?有何讲究?
农村习俗是先安床还是先入宅?有何讲究?
我是成长新视点,根据我的经历,分享一下我所了解的情况。据我所知,湖北西部宜昌地区,农村在新建或者购买新房装修完毕之后,准备搬家。的确是有几个流程的。
一个毛坯房在水、电、地面、卫生间、厨房、壁柜等装修完毕,到了一些家电、家具、沙发、床等进屋了。
先安床
这个时候,一般是先把床在卧室安放完毕,然后是各种家具、家电的进屋。
次转烟火
家里所需用品到位之后,老人一般会搞个火盆,搞点木炭点燃了,拿去新家,这个程序叫转烟火。如果再朝过去追溯的话,应该是请灶老爷上门的意思,在转烟火之后,新家就可以正式生活做饭了的。
最后是入宅
转完烟火之后,就会选个黄道吉日,宴请亲朋好友到新家坐坐,喝酒,放鞭炮,庆祝乔迁之喜。
当日,也就可以在新家安家住宿。
现在,在城镇,还保留一些老风俗,转烟火,家里如果有老人的话,还会延续,不过有的就由烧木炭的烤火炉,改成了电暖器,送温暖、送火。
农村习俗是先安床还是先入宅?有何讲究?
我在农村我来回答这个提问。首先恭喜你入住新宅,大吉大利。
在农村搬入新宅讲究非常大,现在简单地说主要几点吧。
首先请懂得先生给你择个吉日。在吉日当天早上太阳未出来前先进六样东西,
一,火炉。二,水,用水桶装三分满水。三,米,用米桶装三分满米。四,碗筷要双数,放水桶内。因为好事成双。五,红包,放米桶上。六,扫帚,要双数,上绑红布。因为民以食为天,搬到新宅后怕水土不服,所以要先进这几样东西。
这六样东西进完后紧接着就可以安床铺被进其它东西了。
因为是搬家大喜事,切记搬家当天不得生气骂人,不得打小孩,不得给生人说话,更不得主动给人打招呼,怕冲了你家的喜事。
关键是晚上黄昏时,也是太阳压山后要祭拜土地神,祭品家常便饭就可以了。在睡觉时先躺床上睡五分钟,然后起来干一会活,或者是扫扫地都行,然后再继续睡,千万不能一觉睡到天明,否则肯定容易得病,迷信话就是鬼压床,其实是生地方睡觉睡不安宁。
先简单地说这些吧。
现在农村大多数年青人不讲究,未正式搬家前早已睡到新宅家里了,并早已在里面开伙做饭了。见仁见智,心理作用,信者想保全家平安,不信者一笑了之,这也不伤官也不损民。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农村习俗是先安床还是先入宅?有何讲究?
我们农村新修房子的习俗是;首先请地理先生选择好吉利日子,然后把床的位置定好放好。再把所有的用具帮进新屋,贴好对联,布置家务,日子一到,约定什么时间放炮火,开始进火,把家里的火得旺旺盛盛。亲朋好友大家前来贺喜喝酒,特别亲的人挑起大米,鸡,鱼干大柴,都用红纸腰好,热热闹闹来贺喜!
农村习俗是先安床还是先入宅?有何讲究?
农村的习俗是先安床还是先入宅?有何讲究?起梁盖房屋是人生中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在我们这里农村有这样的习俗:新宅头天夜里,新家必须有人住,也就是看新家,当然要先安床后入宅,只是床的放置先不放正,等第二天一大早,把床再放正罢了,但床上的用品是全新的。搬家时要选择黄道吉日,一大早张贴喜庆的搬家的新对联,门口放-一火盆,预示日子红红火火。搬家都有时间,时间一到大红鞭炮噼里啪啦响上-阵子。一阵鞭炮响过,有的头天留有一两件家俱再搬往新家。新家的主人一大早,要做发家馒。头天夜里先发好面,早上炸上黃灿灿圆鼓鼓的油馒棒,前来贺喜的共享发家馒。发家面是女主人的娘家送来的, 同时还要送黄豆,并准备一大水瓢,也就是“捞一瓢”预示新家先发起来。
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关系近的一大早就来帮主人忙乎,中午是一顿大餐,宽裕的主人一般在镇上饭店吃饭,一桌花上400左右,不过近几年农村有专门做饭的人,一桌菜全包的那种,至于说份子钱,也没太多讲究,各随其便,是邻里朋友之间相互捧场。不过农村专门做饭的四大垫桌菜很道是很受欢迎,让人想起就会回味无穷。。。、
农村习俗是先安床还是先入宅?有何讲究?
择日上的安床、搬家和入宅(举行“入宅仪式”)是三件不同的事
入宅是指第一次进入新的住宅并举行“入宅仪式”,这不算搬家。
搬家才是乔迁移徙入新居。
安床指安置睡床卧铺之意。
安床是乔迁入新居后的第一件事。
所以在农村一般的顺序是:入宅->搬家->安床。[灵光一闪]
另特殊情况:
1) 若是添置新床,安床可以在搬家之前举行,新屋进床无需择日,因为床是家具之一。
2) 若果搬家那天不适合安装,也可以不安床。可先将床安放在位,等到安床吉时再移去定位。移徙可以是先搬东西做准备,然后换一个适合的日子入住。
3) 安床可以是因为特殊目的(重病、求嗣)才需要安床, 重病安床、求嗣安床和移徙到新居的安床是两件事,所以安床可以搬家前或入宅后。
入宅注意事项:
(1) 入宅仪式须吉日开门、上香祭祖、开火(点火)或放鞭炮等,
(2) 入宅时需要准备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红包放于米桶上面;
(3) 畚箕和新扫帚一对:上面需绑上红布条;
(4) 新家门要贴上红对联,以求吉利。并把家中灯光开亮,求得平安。
搬家注意事项
(1) 搬家时,新宅要移出之物,最好由他人经手。搬进新宅之物,最好亲自动手。搬进新宅时全家不可空手进入宅内。
(2) 搬家时间应该在早上、中午或在日落之前,避免夜间入宅。
(3) 重要物品随身携带,不要依赖工人,结帐后索要发票或收据。
(4) 家有孕妇时最好不要搬家,假如非搬不可,宜购一全新扫帚,由孕妇将全部家具挥扫一下再搬,才不犯胎神。搬家那天, 孕妇亦宜迥避。
农村习俗是这样,具体执行看个人,条件允许可以这么做,如果自己个人和家庭不太信奉这种就随意即可。
祝乔迁之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