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这句话什么意思?说的有道理吗?
“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之意,类似明朝洪应明有《菜根谭》中的一句话。
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不妨先读懂《菜根谭》一书中的:“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有,触处见鱼跃鸢飞。”《菜根谭》中的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人的心中无风卷起巨大波涛,处处见到的满目都是青山绿水优美的景色;人的天性之中,如果保存本性的善良之心,所能感觉到的到处是快乐的鱼儿在水中游水,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菜根谭》是一部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文集,采用格言、警句、语录的方式,文辞华丽、对仗工整。其中融汇了儒、道、释对人生处世思想中的精髓,喻意深邃。该书读之,以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很有裨益。
如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理解和把握“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意思。这里不妨也将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只要人的心里平静如水,不起一丝波澜,所见之处到处是青山美丽的风景;只要人的性情保存安定,沉稳而不浮躁,所见所思就像鱼儿一样,快乐地在水中悠游跳跃。
为什么把“鱼跃”比喻成清心、淡然与自得其乐的生活呢。这里面有一个典故,《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讲的是修身之道,中国传统的修身,不管是儒家的中庸之道,还是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思想,讲究心静和超脱,也就是要排出心中杂念。青山美景,不管你欣赏与否,其美丽不变,变的是人躁动的心;鱼儿能自由自在的在水中游水,生理上的欲望要求之外,不似人类情欲物欲横流。
总之,这句话虽然是一种唯心论的哲学观点,但对人的修身养性处世还是有益处的。
“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这句话什么意思?说的有道理吗?
心静皆青山,只要放下执念,眼前的一切都是锦绣山河。
性定皆鱼跃,只要确定下理想的目标,将会如鱼得水前途顺达。
这两句话潜藏着修身养性的内涵哲理,心静,性定能让生命生生不息回归自然,达到体能的上升,取得延年的效果。
“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这句话什么意思?说的有道理吗?
心静皆青山,性定则鱼跃。
烦恼天天有,不屑自然无。
看开天地宽,放下尽自如。
阳光挽童趣,万物入画图。
谢谢邀请!
“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这句话什么意思?说的有道理吗?
处世不惊,稳如泰山。
静若止水,活似游龙。
鱼系龙跃,山水相连,
世间万物,触类旁通。
“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这句话什么意思?说的有道理吗?
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
心静皆青山,指心中安定,不动如山,这是修行中“止”的功夫;性定皆鱼跃,指的是做“止”的功夫其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而回归本来面目之后一切都是活泼泼的,犹如鱼跃,也表达了回归本性后的解脱与自由。
这句话主要还是想表达“止观双运”、“动静一如”、“体用一如”,但是由于修行境界不够,所以语言表达的不够完美。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究竟之法解脱无碍,不会被色受想行识所羁绊,之所以还有心中青山性中鱼跃,这是因为修行中还有止有观,尚未通达,还有分别心在。
性为体,心为用。妄心顿歇为“止”,妄念停歇则真心显现,这叫“破妄显真”,真心现则智慧出,以智慧妙察万事万物,这为“观”。止观双运,动静一如,这才是真悟道的境界。
能说这句话的,多半也是一个修行者,或者对佛教与道教修行法门有所体悟的人,有一定的见地。
“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这句话什么意思?说的有道理吗?
心静皆青山,性定皆鱼跃——内心只要能平静如水,性情只要能沉稳不浮,那么所见之处皆是青山葱郁,鱼跃鸢飞,一片生机。(题主和“悟空问答”共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