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新冠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
天津出现2例本地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上海出现一例本地确诊病例;安徽出现1例和上海关联的确诊病例。
在我国多个城市同时出现了本地确诊病例,这的确和天气转凉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天气转凉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多地出现本地确诊病例背后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冷链进口引起的“物传人”,冷链进口食物引起的物传人在5个月时间里已经出现多次,北京新发地、大连辽宁、山东青岛、天津等地。只是国庆节之后,由冷链引起的物传人出现的更加频繁,10月的青岛,11月的天津、上海。
如果仔细去研究就会发现,之所以频繁出现冷链食物被污染的情况,而国外疫情的二次爆发关系密切。
欧洲二次疫情爆发,美国疫情确诊病例已经创了新高,11月11日,在24小时之内新增了111433例病例。全球日增65万例确诊者,美国单日新增13万确诊者。
国外二次疫情的确诊人数已经远远超过第一波疫情,加上低温导致病毒更易存活,所以我国进口冷冻食物频频被爆发现被污染的产品。
多地出现本地确诊病例为我们敲响警钟天气转凉,多个城市出现本地确诊病例,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我们的疫情防控一直做得比较好,但是国外疫情的二次爆发,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疫情防控。我们的疫情防控依然不能大意。
作为个人我们要如何防护呢?
进口冷冻食品不是不能吃,但是一定要做好防护。
- 尽量不要用手直接去处理冷冻食品;
- 一定要做到生熟分离,坚持食物烹饪做到全熟;
- 处理过进口食物的器皿一定要做到彻底消毒;
对于冷链进口的食物,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因为食物被感染的风险确实存在,并不能做到完全杜绝。
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新冠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
1.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
国内第一波疫情在今年4月份已经顺利结束。然而,秋天快要结束,冬天即将来临,除了新疆的喀什,如今天津和上海也陆续出现了疫情的反弹。
张文宏教授提过,秋冬季第二波疫情必然会发生。
炎热天气对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寒冷天气却截然相反,天气越冷,病毒的复制能力越强。特别是在冷链运输的情况下,在加工过程里被感染的进口海产品,容易通过物传人,把病毒传播下去。
这几天上海和天津都出现本土病例,是因为天凉的关系吗?并不是,天津疫情跟进口冷链相关,上海疫情的感染源还在排查当中。
2.天津疫情跟冷链运输相关,上海疫情感染源未明11月8日,天津新增一名确诊病例,患者是海联冷冻食品的装卸工人,曾经参与过进口冷冻食品的搬运工作。11月9日天津新增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到过冷库拉货。11月10日,天津一名冷链从业人员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
由此可见,这三名感染者都直接或者是间接接触过,经过冷链运输的进口海产品,青岛疫情跟进口冷链相关。
上海机场的一名搬运工被确诊,但是患者没有接触过冷冻食品,感染源头还在排查当中。
3.冷链运输或成疫情传播新途径,疫情防控做好这几点(1)冷链运输成病毒传播新途径,冷链进口产品要加强管理
这并不是第一起由冷链运输引发的疫情了,之前青岛疫情的两名感染者,是大港公司的装卸员,曾经搬运过冷冻海鲜。
对于进口产品除了抽样检查,各环节的检测也不能遗漏,避免受感染的产品流入市场,引发新一轮的感染。
(2)冷库的装卸工人和进口海鲜的从业人员,需要定期检测
一些感染者是在应检尽检的排查中发现的,比如青岛的两名工人,这次天津疫情也是因为病毒通过冷链完成物传人的传播,所以对于高风险人群,一定要检测。
(3)我们要少吃生冷食品,尽量少吃进口冷冻食品,食物要烹饪熟透再吃,处理冷冻海鲜产品要做好个人防护
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新冠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
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新冠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不是天凉的原因,和境外病毒输入有关。
近日,天津、上海等地出现了新冠本土病例,说明了国内疫情防控的艰巨性,正如11月9日,钟南山院士提醒的那样:我们不能够停止(疫情防控),因为现在的疫情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周边(地区)。
(下图:钟南山院士)
一. 天津上海等地出现新冠本土病例,不是天凉的原因。1. 天津市疫情。
11月11日,天津的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截至11月11日24时,天津市现有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天津疫情已经确定,与进口冷链食品有关。
2. 上海市疫情。
截至11月11日24时,上海市现有确诊病例1例,为11月9日发现。之外, 11月10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为上海市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上海市疫情的溯源还未有明确。
(下图:上海市疫情新闻发布会)
二. 天津、上海疫情说明了疫情防控的艰巨性。1. 我们需要加强冷链运输各个环节的疫情防控措施。
对此,11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明文给予了具体的要求。
(下图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通知)
2. 我们需要保持对疫情的警惕,做好各种疫情防范措施。
天津、上海疫情虽然与天凉、天冷无关,但是,国外严重疫情的影响下,任何地方一旦出现疫情,低温的天气环境都容易使疫情进一步扩散;所以,内防扩散方面,我们每个人还应做好戴口罩出行、避免聚集等防疫措施。
(下图:戴口罩出行是我们避免病毒感染的有效办法)
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新冠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
我认为天津与上海出现的新冠本土病例,与天凉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下面说说我的观点。
为什么说最近国内出现的本土病例与天凉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全球新冠疫情处于爆发的高峰期,尤其是那些处于北半球的国家,因为天气变凉疫情越来越严重。其根本原因就是病毒在低温天气里存活的更长,也更为活跃,这样就加大了传染的风险。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最近报道的本土病例地区基本都处于我国比较冷的地带。比如青岛、天津、上海、喀什这些地区已经进入了秋冬季节,那么温度就相对比较低。再加上新冠病毒的不确定性,所以就有疫情复发的风险。
那天津和上海的疫情与什么有关?我认为与境外输入有关,首先天津的确诊病例,很明显是由物感染给人,因为货车司机拉的是进口猪头肉,上面检查出了新冠病毒。其次上海的确诊患者存在浦东机场从事货运工作,那么就有可能接触到国外的货物,从而染上新冠肺炎。所以说这两个地区的疫情源头,都与境外输入有直接关系。
结语:疫情防控大于一切,我们一定要小心防范。现在天气逐渐变冷,新冠病毒也越来越活跃,请大家出门请务必戴好口罩,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新冠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
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主要原因!虽然新冠这次是趁“冷”而入,但不是因为气候变冷,而是“冷链运输”【进口冷冻食品】!但有一定关系!就好比给病毒自然添加了化学药剂增加了它的“保质期”。冬季低温造成“非冷链”趋于“冷链”效果。近期国际疫情严重,境外货品被污染风险加大;冬季气温低,病毒在集装箱、货柜表面存活时间就会延长,接触这些冷冻环境下的物品,感染风险就会增加。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系一名冷链运输搬运工人。
冷链配送给病毒创造了一个它很喜欢的潜伏环境,食品本身不会产生病毒但可以成为病毒的传播载体,形成以物传人,尤其“冷”环境下是病毒适宜长期存活的环境。有关报道指出此次确诊病例装卸的货物为【德国进口冷冻猪肘】在其搬运的货物外包装及冷库门把手上检测到病毒呈阳性,因此可以看出搬运工人是在操作装卸过程中被病毒感染。
再看上海的确诊病例,【上海浦东新区报告1例疑似病例,经过复核,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影像学表现,诊断为确诊病例。病例王某某,男,51岁,11月8日13:45分因发热、鼻塞等症状,至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9日上午进行隔离治疗。该病例在浦东机场从事搬运工作。】截至11月9日17时,经排查,该病例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等26名密切接触者目前已全部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完成首次核酸采样。23名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中4名家属全部阴性。16名同事全部阴性,3名市场相关人员阴性,其余3名市场相关人员尚在等待检测结果。已排查到密接的密接181人,其中106人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余75人正在闭环转运中。
同样是搬运工人,无接触冷冻食品,但个人分析推测认为其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应该与外放输入有关联。
天气转冷,无疑对于病毒的存活是有利的但不会因为天气变冷而出现病毒,在我看来国外防疫未可控,外放输入不仅仅是防人,物品也同样可以成为病毒的传播载体,因此防物也至关重要,对于在此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尤其是直接近距离接触作业人员,个人的防护意识措施都要完善加强,不给病毒以任何可乘之机,国内防疫政策好,检测及时布防迅速精准,追溯源头可谓面面俱到,源头检测严搞就是切断病毒传播的重中之重!
综上结论:天凉给病毒创造了一个更易于长时间存活的环境,但传播风险的源头仍是国外疫情严重所造成对物的污染,以至于病毒不断出现传播,另外口岸城市本身外放输入压力大,这也相对增加了感染风险。个人观点有不足也有待商榷望多指正。
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新冠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
我认为不是天气的原因!最近出现的新冠病历。都是在进口冷链上,出的毛病。所以我觉得。国家在进口冷链食品时。应该更加严防死守。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和侥幸。保证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进而保证全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安全(ღ˘⌣˘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