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高考生235分,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是什么心理?

广东湛江的曹某伪造清华录取通知书,这件事情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是个笑话,但是我们在深入了解,就发现这件事就是一件悲剧,不仅是孩子和家长的悲剧,更是教育的悲剧。

广东湛江的曹某伪造了清华大学的通知书,其父拿到通知书高兴的不得了,村子里也拉起了横幅,放起了鞭炮,曹某父母甚至杀猪杀羊摆上了宴席,皆因为儿子给父母争光。岂不知这个录取通知书竟然是假的,曹某真正的成绩只有235份,当场把父亲气到住院。

据同学说,曹某中学成绩排不上名次,高中成绩更是差,听到曹某考上清华的时候,他们都觉得是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成绩如此差的学渣,为什么一定要伪造清华的录取通知书,这小伙究竟是怎么想的?

录取通知书能够带来什么?

荣誉,让父母脸上有光;父母一高兴,大摆宴席,让全村的人都来参加,可谓是光宗耀祖;

金钱,很多地方政府对于考入清华北大的学子可能有当地的奖学金;亲戚朋友参加孩子升学宴同样会包红包;

父母的信任,一张清华录取通知书,会让父母对曹某刮目相看,毕竟看到父母对这个录取通知书的第一反应竟然没有怀疑自己的孩子。

所以说,伪造一张录取通知书,想要父母高兴只是原因之一,这孩子没有说出来的背后原因才更值得人去深思。

这件事情可笑就可笑在,孩子胆大,父母无知,孩子敢说自己考上了清华,父母竟然也敢相信孩子考上了清华,可见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两个问题。

第一,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父亲竟然完全不知情,可见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也是很少过问,任由其自然发展;

第二,就是在家庭教育中,非常缺乏沟通和信任,孩子有问题的第一反应是骗父母,而不是想办法和父母沟通来说明情况。

第三,就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能过于重视成绩,一切为成绩论,让这孩子剑走偏锋,成绩虽然重要,但是也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论,而不是盲目比较。

所以说,看似笑话,实则悲剧,父亲被气晕,只能说子不教父之过。

一广东高考生235分,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是什么心理?

有其子必有其父,你儿子学习到底怎么样,做父母的心里还没有一个底吗?他考了235分,可能感觉丢脸,又不想让别人看不起!就伪造了一个假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家!

本想哄父母开心一下,谁知父母信以为真了,认为儿子给自己涨脸了,不但在村头拉起了横幅标语,还准备让儿子戴大红花游行,荣耀门媚。并准备五万元请客。

儿子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被父亲发到村微信群里,本想为儿子的荣耀在微信群里炫耀一下,谁知道这件事情被镇长看到了,

镇长认为在本镇有多少人考入名牌大学他是清楚的,还没有听说谁考入了清华大学!

镇长打电话给文教办,一查是假的,

父亲得知儿子只考了235分真相后,被气的住院,并说:“考的还没有我的血压高”。

有网友调侃说:“要是自己顶多伪造一个普通二本大学就心满意足了,这小子的心够大的,建议清华大学破格录取,说不定他以后是一个人才呢”?

笔者认为,他也没有其他想法,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书不同,如果伪造一个假清华大学毕业证书,就不同了,毕业证书可以出去就业,而录取通知书,对社会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一广东高考生235分,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是什么心理?

考生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什么心理?他只是想安慰一下父母,让父母高兴一下而已。

另外也说明了,清华大学是所有考生的梦想,人人都想考清华大学的事实,尽管是差生,也有梦想的权力,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有梦想还是要鼓励的,有梦想没有错。

考生纯属让父母开心的一个想法,却弄的舆论沸沸扬扬。

考生的父母因为高兴,在村里拉了横幅,还放了鞭炮。这事惊动了镇里和县里,结果一查,他只考了235分。镇长就站出来说话了,说孩子欺骗家长,想骗家长的钱。然后就这样在网上沸腾了。我觉得这位镇长有点过了,做为一镇之长,要表扬考生有清华梦是好的,但不能用这种方式欺骗父母。如果这位考生一直失联,大家会反思自己的言论,而且也会把责任指向镇长。

  • 现在这位考生已经离家出走,与家里失联多日。希望他平安。也希望大家给他一个知错就改的机会,不要指责他,更不要用冷嘲热讽来对待考生的梦想。毕竟人人都有清华梦。有梦想没有错,希望大家要包容他的错,年轻人允许犯错,只要知错就改就好。

一广东高考生235分,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是什么心理?

这是典型的虚荣心理和自卑心理在作怪。

先听我讲个真实的故事,我们这里也有个假“清华”的故事。可有意思了,你好好看完,保证你不后悔。

有个同事是接父亲的班在学校伙房工作,干炊事员。在学校里,他感觉自己的工人身份比不上教师,甚至连职员都比不上,就很自卑。别人问他在学校里干什么工作,他就回答是在教务处干处长。实际上学校里根本没有这个职务,但那时老百姓都不懂,也就有不少人相信了,他老婆也是很长时间偶然到学校办事才知道他不是处长而是炊事员。

他总是说他儿子学习很好,在县一中一直前五名。高考后,别人问他孩子考上什么学校了?他骄傲地说“清华!”大家都信以为真了。结果后来出事了,他儿子被人举报了,说他从北京回来在大街上走。因为那时正是非典时期,从北京回来的必须上报。派出所把电话打到学校询问情况,他才老实交代了:原来他儿子根本没去清华,是在一中复读。

第二年高考完,别人又问他孩子考上什么学校了?他骄傲地说:“西安交大!”并拿出一大摞他与老婆、孩子在西安交大门口拍的照片让我们看,大家都信以为真。没想到半年以后又露馅了,他的一个亲戚与我们一个同事聊天说起来,原来他儿子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学,他感觉不够档次,专门去西安交大门口拍了照片让我们看。

回到题目吧,感觉这个考生与我们同事有同样的心理,复读了一年,考得又特别不好,脸上没光,自卑心与虚荣心叠加,使他一时糊涂,伪造了清华的录取通知书。要说他父亲也够糊涂的,自己的孩子什么水平一点数没有吗?清华是说考就能考上的吗?

劝家长赶快找到孩子,不要只要面子不要里子,这件事也没什么太丢人的,过不了多少天,就没人记得了,毕竟各有各的事,谁还会一直惦记你的事啊?大家都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一广东高考生235分,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是什么心理?

据悉,这位考生伪造通知书花了3000元,父亲在全村庆贺所举办的酒席又花费了几万,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很昂贵的费用。

这位考生的高考分数只有235分,但是出于某种考虑他找人伪造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亲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在全村办了酒席,恨不得奔走告知全世界。谁知道酒席还没办成,就知道了通知书是伪造的消息当场气得晕了过去。

那么这位考生是出于什么心理而去伪造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呢?

01.所谓的虚荣心,满足自己对于高等学府的想象

清华北大应该是很多大学生向往的地方,是我国排名最前列的两所大学。能考进这两所大学不仅代表着自己的能力很强,同时可能人生也成功了一半,更何况是出现在一个农村家庭,这可以称得上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基于这种前提下很多考生对于清华北大都有着自己的幻想。但是由于自身实力差距较大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其他途径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想象。而且在农村这是很风光的事情,能出个大学生的几率本身就不大更何况是清华北大的大学生呢。

因而这个造假的学生不排除有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嫌疑。

02.害怕责备,想要满足父母高期望的心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位大学生本来只想哄骗一下自己的父母,但没想到造成了这样的后果。这可能和父母平时经常给予的过高期望有关有的是父母望子成龙,做不到的话可能会受到责备,这无形中会给孩子施加很多压力,当孩子做不到的时候可能就会其他途径来满足父母的要求。所以这个考生想到了伪造录取通知书。

03.出于好玩心态

他应该也很清楚自己造了假通知书,后面也根本无法把这个谎给圆了。因为得到清华的通知书后接下来就是去报到上学,你可以在录取通知书上做手脚,但是你不可能让这个世界都为你撒谎。所以,我觉得这个学生应该知道纸包不住火的道理,但为什么它还是进行尝试的呢,我认为和他心态不成熟有关,也许是出于好玩,也许是出于自high。

所以这个案例也启示我们,谎言终有被拆穿的一天,不是靠自己实力得来的东西,最后都将化为泡影;其次,作为父母给孩子施加要求的时候,同时要考虑他们所承担的压力,要多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给予切实的帮助,而非只要求而不行动。

这件事带来的后果比较恶劣,因为这位考生很可能都会成为村子里的一个笑柄了。

一广东高考生235分,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是什么心理?

首先,真佩服这个孩子胆子够大的。8月19日,孩子的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现后,引起轰动,后来却被发现是假的后,消息很快传了出来,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强大关注。据传家人都准备花很多钱办酒席了,结果发现竟是假的,他的父亲都气昏了。据说孩子考上清华大学的消息出来后,宣传横幅在村子里都挂出来了。

我感到孩子敢玩这步险棋,也是被逼无奈的结果。高考成绩公布时,一份“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出现在了村里,当时就有人怀疑。有人发现录取通知书中间的“取”字没有,另外“报到时间”也写成“报道时间”,录取通知书上“高等学历”也写成了“高度学历”。估计孩子感到高考无望,才想到这一步的,但他没有想更多,只是想着瞒过一天是一天,结果酿成了大事。从这一事件上,也能看出中国考生有多大的压力,否则他能干出这种事情吗?

我们应当非常理性地看待这一事件。我觉得家长很有责任,作为父母,自己的孩子平时学习怎么样,能考多少分,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你们不清楚吗?父亲说,孩子考的成绩还不如他的血压高。据说,孩子的最终高考成绩是235分,与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差很远的。难道村民不知道这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吗,至于这么炒作吗?还拉横幅、放鞭炮来庆祝此事。

最终原因应该是孩子承受不住过大的压力,才做出这种偏激、欠考虑行为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也不能全怪他,现在最需要的大家的理性,媒体的理性,不能再炒作了。听说孩子都离家出走了!现在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想办法多帮助一下这个孩子,一定让他能坚强地走下去,让他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最重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