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世卫组织称「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密切相关,但不代表源头来自欧洲」?传播路径可能是什么?
6月19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已被上传分享,显示与欧洲新冠毒株密切相关。但并不代表着这就来自于欧洲。
北京的病毒可能来自北京以外不一定是欧洲上个月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领导的一项多国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新的新冠病毒毒株并将其命名为“D614G”突变株。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种新毒株从2月中旬起就开始在欧洲扩散,到了3月就已发展成为当地的主要毒株。“D614G”毒株表面的刺突蛋白比原始毒株多4到5倍,因此具有比原始毒株更强的传染性。
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在基因序列上与出现在欧洲的“D614G”毒株密切相关,意味着北京这次的新冠病毒其实比当初武汉的更具传染性。
这也就代表着,北京的病毒毒株和武汉的病毒毒株是完全不一样的,北京的毒株是外来品,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就一定来自于欧洲。因为目前全球流行多个新冠病毒毒株,事实上如今美国、巴西、俄罗斯这三个累计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所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也是“D614G”毒株。
也就是说这种毒株已经扩散,所以有可能病毒是来自俄罗斯、巴西或者美国,并不代表着就是来自欧洲,只能证明北京的病毒是外来者。
北京病毒的传播路径是什么北京疫情爆发后,在环境取样中发现在新发地的海鲜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新冠病毒。北京的病毒是怎样来的,专家有两种推断。
第一种,病毒污染了进口的海鲜,在低温条件下,病毒可以保持存活,在人接触冷冻海鲜之后,病毒传染到人身上。
第二种,无症状感染的境外输入者把病毒带入了新发地海鲜市场,污染了海鲜和环境。
中国疾控中线专家吴尊友认为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北京目前发现的病人传播链都是新发地海鲜市场,传播链条明显,并没有其它的疫情爆发点。
此外,北京检疫部门在新发地的豆制品和水产样品上发现的病毒比较多,不建议购买的市民去食用,这也间接证明食物上的确可以附着病毒。
不过钟南山院士认为北京目前的疫情源头仍然不够清晰。
如何看待世卫组织称「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密切相关,但不代表源头来自欧洲」?传播路径可能是什么?
19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已被上传分享,显示与欧洲新冠毒株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世卫组织迈克尔·瑞安却表示,目前有不同毒株在传播,不代表疾病来自欧洲,很有可能的是此次病毒由北京以外输入,现在重要的是要确定何时传入以及病毒传播链。
二位表述看似不同,但其实并不矛盾。记得在武汉发生疫情时,钟老曾说过武汉首先发生疫情,并不能说明病毒就起源于武汉。同理,北京这次疫情所流行的病毒与欧洲毒株相似,并不能说明北京的病毒就源于欧洲。
那还会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北京对新发地市场采样检测结果,有三种可能。
一是海鲜销售区的切割三文鱼的案板上,还有三文鱼的口腔内,还有门把手等多处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在所有样本中占比最大,所以有可能是从国外进口的三文鱼等海鲜被污染后进来了。三文鱼本身虽然不打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却有可能遭带病工人污染。二是牛羊肉销售区也检测到了新冠病毒,所以也有可能是国外进口的这些冷冻肉品带了病毒进来,所以国家卫健委才提醒人们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洗猪肉牛肉羊肉等生肉。三是也有可能是进去新发地市场的人带进去了病毒,然后因为这些销售区有阴冷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毒生存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边传播开来了。不过这种病毒那是相当诡异!近期天津市的这一例实在找不到与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相关关联,在天津市110天无新增后突然单独发病!身边的亲人朋友也都没发病!你说这病毒回从哪里来?
现在基因测序去了,之后根据情况再继续调查。
我们期待,北京对这次疫情的深度调查,能给全世界解开这个疫情谜团!
您觉得还会有什么可能?
如何看待世卫组织称「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密切相关,但不代表源头来自欧洲」?传播路径可能是什么?
表面上看,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与欧洲读书密切相关,但并不代表源头来自于欧洲的说法 显然有点自相矛盾,但仔细想来,世卫组织这样的表态 并不矛盾。
理由很简单,到目前为止,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众多医学研究机构,依然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的真正源头,所以,世卫组织在表态时就需要十分谨慎,毕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规定,不能将新冠病毒属地化。这也就是为什么,蓬佩奥此前极力想把新冠病毒属地化,却遭到其他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反对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世界卫生组织在发言和表态的时候,他们所说出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十分谨慎的,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重大含义在里面的,因此,他们就不能给人感觉新冠病毒的源头就是来源于欧洲,毕竟,不能将新冠病毒属地化,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原则之一。
当然,从世界卫生组织表态当中,还是能够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是有着密切关联的,也就是说,不排除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是从欧洲传入的,而此前相关部门在三文鱼案板上就发现了新冠病毒,因此,这也就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可能是沾染在三文鱼身上,通过冷链运输方式入境的。关注小柳聊聊兵 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如何看待世卫组织称「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密切相关,但不代表源头来自欧洲」?传播路径可能是什么?
如何看待世界卫生组织称“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密切相关,但不代表源头来自欧洲“?传播路径到底怎样?
在6月19日的时候,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通过对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发现本次北京新发现病毒与欧洲毒株密切相关。
同时,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称,虽然北京新发病毒与欧洲毒株相关,但这并不代表病毒就来自欧洲,此次的病毒很可能由北京以外输入,接下来重要的是要确定病毒传入时间及传播链。
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的表态,有网友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北京本次发现的病毒和欧洲毒株相关,不会让我们说不清楚,以便又给西方一些国家攻击我们的口实。但也有些网友认为,世界卫生组织拐弯抹角还是要想把疫情源头栽在中国头上,不排除这都是迫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压力。
当然网友的态度我们都可以理解,我们相信世界卫生组织还是公平的,表态还是相对客观的。
正如世卫官员所说,当下最要紧的是,找出病毒传播的具体时间和它的传播路径,也就是所谓的传染链条。
首先对于北京新发地所发现的疫情,我国疾控专家表示,可能病毒最早在爆发的一个月前就已经存在了,因为没有感染症状,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感染的新冠疫情,所以疫情爆发有滞后性。按照专家的说法,那应该是在4月底的时候,病毒已经来到了北京新发地市场。
就传染链条而言,目前北京发现的所有病例都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有关,这就使得问题相对简单了些,可以集中兵力在新发地寻找源头即可。
从目前发现的情况来看,一是在切割三文鱼的案板上发现了病毒,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我们进口的这些三文鱼,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第二就是我们在进口的一些牛羊肉上面也发现了病毒,而这些食物都来源于欧洲;第三是在门把手上这些人们经常接触的地方也发现了病毒,这可能是由于携带病毒的人接触所引起的。
北京疾控专家也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些病毒确实来源于欧洲,但和欧洲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具体的传染路径还在进一步研究调查当中。
如何看待世卫组织称「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密切相关,但不代表源头来自欧洲」?传播路径可能是什么?
病毒溯源不是猜谜语,要靠科学的路径分析。
这是一个常识。
之所以世卫组织说病毒和欧洲类似,但不一定是欧洲国家来的,原因在于欧洲流行的毒株已经全球扩散了。
举两个例子——美国和俄罗斯。
俄罗斯3月份的时候,为什么能宣称疫情得到了控制?就是因为当时俄罗斯认为,来自东亚地区的病毒扩散被控制了,该国就没啥问题了。
结果忽视了从欧洲来的病毒传播,最终导致如今俄罗斯疫情在2个多月的时间,发展出了近60万的确诊!
美国也同理。
当初防的是从中日韩来的病毒传播。
结果呢,这边是防住了,但是从意大利等地进入的欧洲人和回国的美国人携带的病毒,让美国成了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如今人们对美国的确诊数字都不怎么关心了,因为美国人自己都不关注了。原因就是病例每天增加太多,美国不少老百姓麻木了。
所以他们现在该吃吃该喝喝该上街就上街,该抗议还是抗议。
俄罗斯和美国的例子,很好地解释了世卫组织对北京新发地疫情病毒毒株来源的问题。
这个态度也和我国专家的看法是一致的。
我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的态度就是如此。
他说,病毒毒株是欧洲流行的,但不等于就是欧洲国家直接传入的。美洲和俄罗斯传入的也有可能。
这就和木叔以上举出的例子是一样的。
假设一下:假如这次是一名感染了欧洲病毒毒株的美国人在冷冻食品上留下了病毒,这个病毒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保存进入到了我国流通领域,最终在新发地市场爆发疫情。
你说这能说明这是欧洲国家感染的新发地市场么?
一个更好的例子就是——
几个月前黑龙江牡丹江和绥芬河出现了疫情,这和欧洲国家也没什么关系,基本上就是俄罗斯带来的。但俄罗斯的这种传播进来的毒株,最终发现也是欧洲流行的。
所以,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疫情,病毒来源地可能有多种。不仅仅是欧洲或者美国或者俄罗斯,甚至可能是东北传入的。因为毒株来源一样啊!
因此,世卫组织也好,我国CDC专家也好,在病毒溯源问题上的态度是谨慎的,也是科学的。
如何看待世卫组织称「北京出现的新冠病毒与欧洲毒株密切相关,但不代表源头来自欧洲」?传播路径可能是什么?
我认为,世卫组织的表达看起来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但实际上己经指出了病毒的来源。结合我们媒体的相关报道和疾控中心多次深入新发地现场取样调查的情况分析看,病毒在欧洲只是起到一个中转的作用,幕后人应该是在美国!当然,病毒的来源地最终会水落石出!欢迎大家参加评论,谢谢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