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际医院一急诊科护士确诊,确认为密切接触者之前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有什么影响?
北京确诊人数8天共183人,最近三天增加确诊人数趋于稳定。
在最新的疫情通报会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6月14日海淀区一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此病例为该院急诊科护士,在确定为密切接触者之前处于工作状态。
需要看清楚,这名确诊者是6月14日一名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在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之前正常工作,之后应该是被隔离了。
所以这位护士离开工作岗位应该是在6月14或者15日。现在是特殊时刻大部分人去医院包括医院的医生,大家都有防护措施,加上本身工作停止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医院应该不会出现大范围的传染。
但是,另一方面,这位护士的妻子是口腔科的护士,作为朝夕相处的夫妻两人,口腔科又比较特殊,如果妻子被感染,很可能会感染到其他人。
夫妻两人如果不坐公共交通,活动范围以家里和医院的两点距离为主,回到医院有比较严格的防护措施,其实把病毒传播出去的概率比较小。
目前,北大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已经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明天就出。服务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已经开始落实隔离政策。
所以不用担心,明天就会出结果,疫情会在可控范围内。
北京昨天又增加一个高风险地区和2个中风险地区。加上北京疫情的源头还没有找到,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认为需要找到病毒的源头,查清楚是一个传染源还是多个传染源才能确定,如果是多个传染源,发病的时间也会不同,北京的疫情也会拖尾。
北大国际医院一急诊科护士确诊,确认为密切接触者之前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有什么影响?
北大国际医院一急诊科护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在当前防疫形式下,是一个很严重的事件。
它有可能造成以下后果:1 该护士极容易将病毒传染给其它同事。
以我们自己的急诊科为例,所有护士吃饭、休息、睡觉都是挤在同一个小房间的。同事之间难以设防,所以也基本不设防。如果病毒有强烈传染性,可能会牵连一批医务人员。
2 以急诊科为中心,病毒极容易被播散到全社会各个角落。
急诊科人来人往, 常常是医院人流量最大的科室之一,病人和家属从急诊科进进出出,交叉感染,再把病毒带到家庭、单位、公共交通工具、其它公共场所....病毒的扩散速度会成倍地增加,且变得更加难以追踪。
3 引起严重院内感染,导致医院不得不关门。
这一点武汉也是有深刻教训的。 当时几乎所有医院都关停了住院部,一方面是因为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病床不够用,另外一方面就是病毒出现了严重的院内传播,不关停病房难以阻断。
几个月前,武汉的新冠肺炎病例爆炸性的增加,就与大批的发热病人涌向医院,造成了严重的交叉感染有密切关系。现在我们已经对病毒有了更多的认识,不会再犯一样的错误。第一时间关停门、急诊,将各个区域封闭很必要的措施。迅速进行环境采样检测和密切接触者排查,所有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这些措施都已经在进行,相信病毒能够被限制在可控的范围。
该护士感染的病毒从哪里来?这也有待进一步调查。 有可能是在院外感染,也可能是在院内工作中被病人传染。我认为第二种几率要大一些。急诊科从来都是最先受到疫情冲击的地方——发热门诊不可能拦截到所有的感染病人。
下一步会怎么发展?如果对所有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没有发现太多的感染者,那么总体上这条感染链还是可控的,我对此持乐观态度。不过从此各大医院急诊科可能防护措施也会进一步升级,在这种天气下,真是要热死人的。
防护服和隔离衣至少我们现在已经穿不住,基本都脱了。从今往后,我都不想把它再穿回来。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北大国际医院一急诊科护士确诊,确认为密切接触者之前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有什么影响?
他接诊过的病患全都流行病学追踪,核酸检测和隔离,包括同诊室工作的同事等密接人员。我倒不是很担心在医院密接的人,即便非疫情期间医生都是佩戴口罩和做好消毒接待患者的。何况疫情期间,上班时会更严格些。怕就怕他下班后不戴口罩和家人亲友接触,以及他去过的公共场所,万一他感染一人,这个被感染的非医疗机构的,防护没有医生好,就造成几何倍数上升。真是牵一发动全身,挖个萝卜带出一个大坑啊。
北大国际医院一急诊科护士确诊,确认为密切接触者之前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有什么影响?
一,事件回顾。
昨天下午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6.18北大国际医院急诊科一个护士确诊为新冠肺炎。该护士是急诊科一名男护士,他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据报道他曾经密切接触过海淀区的一名确诊病例。
二,事件影响。
1,医护人员感染。该男护士是急诊科护士,而大家知道急诊科是一个医院的“枢纽”,尤其是夜晚降临,急诊科就开始忙碌,开始接诊病人并视情况转到医院其他科室。比如,脑出血患者一般是急救车接到急诊,然后急诊再转入神经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也是先到急诊,等急诊请普外科或者妇产科或者其他科室会诊后,如果有手术指针,那么就转科室进行急诊手术。所以,急诊大部分时间里扮演者“分流患者”的角色。而作为急诊科护士,该男护肯定接触了不少医护人员,所以医护人员很危险!据报道,他妻子是该院口腔科护士,那么口腔科以及和口腔科关系密切的科室,其医务人员也有被感染的危险。所以,北大国际医院已经紧急对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我们静待结果,希望不要再有其他医护人员感染。
2,护士-患者-患者-家属。去过急诊的朋友都知道急诊常常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像北大国际这种大医院急诊科患者肯定也不会少。所以,男护士确诊后必然会有一些与他密切接触的患者,而这些患者又会相互接触,患者与家属,家属与家属之间也可能有密切接触。所以,这是一条比较可怕的传播链。但是,还好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肯定有挂号,而挂了号就可以追踪到患者,可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可以把这部分密切接触者隔离起来。所以,大家也不必要恐慌。
总之,急诊科护士确诊肯定会有密切接触者,但是大家不必担心,他们都是可以被追踪到的,追踪到了以后我们就可以采取积极主动的防控措施,不会造成大影响。
北大国际医院一急诊科护士确诊,确认为密切接触者之前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有什么影响?
帝都医科类大学老师前来答题。
该护士确认为密切接触者后,北大国际医院迅速封闭管理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6场新闻发布会上,昌平区副区长吴彬介绍了具体情况。
吴彬介绍称,昌平区接到报告后,对北大国际医院进行全面封闭管理,分区管控。同时迅速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扩大环境采样检测和密切接触者排查范围。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围绕病例的活动轨迹,追踪所有密切接触者,落实隔离观察措施,并提升医院防护等级,对医院进行全面消毒和终末消毒,对院区门诊、急诊暂时停诊,相关病房暂停收治新入院患者,降低人员密度。
从专业角度看,一方面,在发布会上做到了专人汇报。即:谁负责谁汇报。一方面,昌平区对涉疫医院采取的措施做了详细通报。
有人提出,为什么6月14日确定为密切接触,6月18日才确诊。一般流程大概如下:
- 病例确诊后,围绕病例做流行病学调查,确定行动轨迹和密切接触人群。
- 确定密切接触人群后,尽快开始核酸检测;同时,密接人群居家或集中隔离。
- 核酸检测一般一天出结果;如为阳性,需集中隔离观察,经过一系列检查(血液、CT等),最终才能确诊。确诊时间需要1-2天不等。
所以,核酸检测时间一天,确诊时间1-2天。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有人担心,会不会扩大感染人群?我这里向大家解释一下,可能性比较小。
医护工作虽然接触人多,但比一般人防护做得好疫情期间,所有医护的防护肯定是比平时更严格更安全。在工作中,戴口罩是必须的。(平时也是,他们已经养成职业习惯了)爱洗手也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病之一。
此外,这个时候前往医院就医的病人,也会加强防护。在双重防护的加持下,医院虽然人流较多,但是因为大家都注意防护,所以感染的可能性较低。尤其是医护人员感染病人的风险,比常人想象中低一些。
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院内感染。目前全院已完成核酸检测但就这个病例看,风险最高的环节在哪儿?院内员工之间。
因为医院工作,节奏紧凑,大家都会吃食堂。大部分医院都有自己的澡堂,主要服务值夜班的医生护士,下班前会洗个澡,换身衣服。食堂和澡堂这两个公共区域,大家可能不会戴口罩太久。(戴着口罩吃饭洗澡难度也比较大)
这个病例给我们的经验就是,医院防控疫情的重点区域需要加入食堂和澡堂。
在通报时,北大国际医院已经全院做完核酸检测,并且封闭管理;今明两天就会出检测结果。
民众毋需恐慌如果曾前往北大医院看病,但是医院没有联系您,证明您并不是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为什么?医院的另一个好处是,所有前往医院就诊的人,都要挂号;急诊尤甚。所以根据急诊挂号,即可筛选出一批密切接触人。
同时,医院的急诊大厅属于公共区域,安装有监控摄像头。这为筛选密切接触者也提供了便利。
如果您实在担心医院遗漏了您,也可以主动联系医院和昌平区政府,主动要求验证您是否为该病例的密切接触人群。(相信区政府和医院都非常欢迎)
疫情期间,恐慌会滋生各种谣言。希望大家能关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新闻发布会,而不是相信各种小道消息,那只是徒增焦虑和烦恼。
北京一定会度过难关;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北大国际医院一急诊科护士确诊,确认为密切接触者之前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希望这名被感染的护士尽快得到治愈,恢复健康,另外也请医院内的其他医护人员做好防护工作,确保自身安全。
影响一:北京整体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因素增加目前北京确诊病例达到180多例,2个高风险区,33个中风险区,全国5省受到影响。现在又出现了医护人员感染,形势不容乐观。前天吴尊友说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现在又出现了特殊情况。
18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是该院急诊科护士,在确诊为密切接触者之前,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没有被隔离。
影响二:家庭、社区感染,可能扩展到医护人员感染和院内感染这起病例影响会有多大?还得看流行病学的调查。根据她的活动轨迹来看,可能首先影响的是他的家庭家人,核查是否有家庭聚集感染。
另外是他生活的小区,是否有密切接触者,以防小区聚集性疫情,也应该对小区进行封闭管理和人员核酸检测。
当然最暗大家担心的事,她工作的场所是医院,人流量非常大。对于近些天进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人员,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都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尤其是,谨防院内感染,毕竟大家同处一个科室,吃饭做什么的,肯定会摘口罩的,还有接触病人和家属也会带来风险。不能再出现4月份哈尔滨出现过的严重的院内感染了。
影响三:医院封闭,影响正常接诊,或已导致其他人传染今天昌平区副区长称接到报告后,已迅速对北大国际医院采取全面封闭管理措施。应该说这次北京对这疫情的处理非常及时有效,但北大国际医院的行动却被网友质疑封控不及时:
昨天18日报告病例,今天医院正常开门营业。今天我闺蜜去北大国际孕检,上午去做检查还说人多车多,下午四点还坐在门诊楼里等大夫给讲检查结果。她坐在门诊楼道里给我发信息说网上都在传北大国际有病例,她很担心,还说医院电话一直响,都是打电话去问这事的。这是有多迅速?
因为这名护士一直在工作,医院也是才进行封闭,或已导致其他人感染,增加了防控的难度,另外医院封闭管理,医院的经营和患者的需求会受到影响。这名医生很无辜,但是早前有密切接触者已确诊,她也应该有意识自我隔离才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