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天左右婴儿要注意什么?
60天的婴儿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王”。
60天的宝宝已经会有意识的去回应成人的逗乐,当他对你笑的时候,那这的就是天使一般;但是同时60天的宝宝不再像月子里的宝宝那么好带,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尤其是睡眠问题会让妈妈们筋疲力尽。
60天的婴儿需要注意什么?60天的宝宝从吃喝拉撒都有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过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变化,今天我们说说想要60天的宝宝变得更加好带,有哪些问题需要提前预防。
60天的宝宝“天使”的一面60天的宝宝已经学会和成人做简单的互动,这些互动表现在他们会“开口说话”,有些宝宝这个时候已经能狗自言自语,如果成人站在宝宝身边或者抱着孩子,她们的“话匣子”就会被打开,哦、奥、握等词语不断,还会一边说以便看着成人的脸,因为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成人这种对称的三维立体图案,这就好像在和成人对话,很多父母会被孩子的这一幕逗的哈哈大笑,大家觉得这个小家伙怎么这么聪明,这么小就会和家长开始对话了。
另一方面,他们不但会“说话”还会笑,这个时候的笑不再是月子里的无意识的笑容,孩子的笑开始变得更加有目的,尤其是在成人和孩子的逗乐中,和孩子面对面,用肢体或者用语言去逗乐孩子,孩子就会发出像天使一样的笑容。
60天宝宝“魔王”的一面60天是婴儿睡眠的一道坎。民间也又说法是一睡二哭三攒肚。二个月的宝宝最长遇见的问题就是哭闹。
睡眠越来越差
月子里宝宝的睡眠会比较多,进入第二个月婴儿的睡眠会变得越来越差,黑白颠倒、落地醒、睡眠时间过短、夜醒频繁等,妈妈们发现孩子哄睡一小时睡眠不够半小时;晚上喜欢哭闹,夜醒频繁,喜欢抱睡放不下。这些问题最常出现在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月子里的宝宝是吃了睡睡了吃,百天后的宝宝睡眠逐渐开始规律,所以2-4个月的睡眠问题会让妈妈们抓狂。
肠绞痛的出现
婴儿肠绞痛大部分出现在满月左右开始,孩子肠绞痛最常见的月龄是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伴随着肠绞痛和肠胀气,很多宝宝会出现屁多、甚至轻微腹泻、睡觉不踏实、总是扭动身体等,伴随着哭闹,很多妈妈都非常抓狂。
之所以称60天的宝宝为“魔王”,因为这个阶段是月子里的乖巧阶段和 百天后的乖巧阶段的过渡期,孩子难带、问题多,加上不会表达,家长和婴儿之间进入第一个磨合期,所以会觉得特别累。
60天的宝宝要注意什么?提前培养规律的作息
从快出月子开始准备培养婴儿的规律作息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吃-玩-睡的模式,戒除奶睡、无规律睡眠,最好可以给孩子包襁褓,从襁褓慢慢向安抚物来过渡。提前做好睡眠准备,避免孩子睡眠问题而引起妈妈的焦虑。
了解孩子攒肚子
攒肚在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攒肚子在第二个月或者第三个月,攒肚子期间,宝宝排便间隔拉长,可能三四天、四五天、甚至超过一个礼拜,但是孩子排便不困难,大便不干燥,这些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除了母乳或奶粉其它都不能吃
2019年12月,一名女婴因为家人从孩子2个月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导致孩子肾上长满了结石,2个月的婴儿除了母乳和奶粉任何东西都不能添加。
多让孩子练习趴帮助孩子早翻身
多让孩子趴着可以锻炼孩子的背部和颈部肌肉,有利于婴儿早日学会翻身,在婴儿2个月的时候,可以每天让孩子趴上几分钟,还能缓解肠绞痛和肠胀气。趴的时候需要成人监督,趴着不能睡觉。
总之60天的婴儿既可爱又难带,不过这只是一个阶段,很快过了一百天之后,孩子会再次变得乖巧,只是妈妈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个让妈妈们抓狂的阶段。
60天左右婴儿要注意什么?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从宝宝呱呱坠地那天起,爸爸妈妈们会发现宝宝几乎每天都有新变化、在不断掌握新的技能,特别是宝宝满月后,这些都是宝宝发育健康的标志,接下来就从生长发育、喂养、睡眠、疫苗接种、日常护理等几个方面说说60天左右宝宝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60天左右婴儿要注意什么?60天左右的宝宝,也就是2个月大小,这个阶段里,宝宝会经历出生后的“第3个猛涨期”:宝宝出生第4-6个星期,因而宝宝的变化会更明显,先来看看60天宝宝的变化及注意。
1. 宝宝的外表
两个月的宝宝身高会比出生时增长5-8厘米,体重会增加1-3kg;
除此之外,宝宝的头围、胸围、腹围都在平稳增长,显性遗传基因不断明显;
由于胎脂的不断脱落,宝宝的皮肤更加光滑细嫩,头顶的头垢也不断掉落,宝宝看起来更干净了;
60多天的宝宝,头部更灵活,四肢也变得有力多了。
2. 神经系统的发育
视力:宝宝的视力逐渐发育,可以看到眼前30-60厘米的物体了,但是只能看到黑白的物体,这时候可以给宝宝进行黑白卡的训练;
听觉:宝宝的听觉也更加敏锐,可以根据声音寻找位置;
神经反射:惊跳反射也比新生儿阶段减轻不少,其他神经反射还存在。
3. 大动作发育
这么大的宝宝可以保持抬头数十秒钟,手脚动作协调一致,而且宝宝的小手会有意识的张开,可以拿玩具放在宝宝的小手里,练习宝宝的抓握能力,但是一定要注意看护,防止宝宝把物体放进嘴里。
锻炼建议:
① 可以给宝宝进行前庭系统的训练,进一步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② 可以把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通过转头来练习颈部的肌肉力量,但是要注意抱姿正确,并且注意保护宝宝的颈部和头部,防止损伤。
4. 宝宝的喂养
这么大的宝宝,对食物的需求量增加。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一次吃140ml左右的奶,每3-4个小时喂食一次。
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自己观察宝宝是否吃饱,可以根据这4个指标来判断:
宝宝 每天尿湿的纸尿裤在8个左右,证明母乳摄入的量是足够的;
宝宝吃奶时,若把奶头推开,或把脸转过一边,有这一动作往往说明宝宝不想再吃了,也就是吃饱了;
如果宝宝吃完奶后,可以安睡3个小时左右,也说明母乳的摄入是够的;
体检时,宝宝的身高、体重均在正常范围内,也说明宝宝的喂养是合理的。
喂养建议:
① 母乳喂养的宝妈,可以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适当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肉类等,增加母乳的营养成分;
② 哺乳期的宝妈要保持轻松乐观的情绪,利于母乳喂养也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③ 给宝宝喂奶的姿势 也很重要,母乳喂养不建议躺着喂,容易造成宝宝溢奶,喝奶粉的宝宝奶瓶要与宝宝呈一定的角度。
5. 宝宝的睡眠
2个月的宝宝,每天的总睡眠时间在18-20小时左右,白天也会睡2-3次的小觉,这是正常的。
如果发现宝宝入睡困难,特别是晚上容易惊醒、经常哭闹,排除正常的神经系统发育的原因和环境的因素,就可能是 宝宝患有某种疾病或者是发育障碍,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睡眠建议:
① 2个月的宝宝,惊跳反射依然存在,可以用 裹襁褓或睡睡袋 的方式,让宝宝睡得更安稳;
② 给宝宝营造好的睡眠环境,最好是让宝宝在自己的小床上自己入睡,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③ 睡觉姿势宜选择仰睡和侧睡(侧睡时家长一定要看着,注意安全)相结合,千万不能过于追求宝宝的脑形而让宝宝趴着睡觉,这样容易闷住口鼻而发生危险。
6. 免疫接种方面
2个月的宝宝要进行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的接种,有口服和注射两种,要携带好疫苗接种本按规定时间接种。
接种建议:
① 接种疫苗时,最好是爸爸和妈妈陪宝宝去接种疫苗,防止宝宝哭闹厉害;
② 接种后要注意观察宝宝表现,若是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另外,还要保持针孔干燥,避免因沾水发生感染。
7. 日常护理方面
① 避免宝宝出现红屁屁
母乳喂养的宝宝,容易出现生理性腹泻,要及时更换尿不湿,并且给宝宝做好皮肤护理,避免出现红屁屁。
可以每次宝宝大便后,用温水给宝宝清洗小屁屁,然后自然晾干,保持皮肤干爽;
晚上睡觉时可以给宝宝穿纸尿裤,白天玩儿的时候可以给宝宝适当使用棉质尿布,有助使宝宝的屁屁保持干爽透气。
② 避免宝宝出现湿疹
很多小月龄的宝宝出现湿疹,主要是因为过敏,再加上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会导致宝宝湿疹加重,比如给宝宝穿的过热、家里太过干燥等。
避免宝宝过热出汗,宝宝的体温比成人要高,很多家长以自己的冷热标准来判断冷热,往往会给宝宝穿的很多,或者盖的很多,就容易导致湿疹加重;
家里太过干燥,导致宝宝皮肤干燥也容易导致湿疹加重,因而要合理使用加湿器,勤给宝宝湿疹的皮肤处涂抹润肤霜;
避免过敏刺激,如给宝宝穿穿棉衣服,被褥等用品也要是纯棉的,妈妈的饮食也要注意,避免吃一些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③ 陪玩时要注意避免宝宝受伤
60多天的宝宝肢体开始活跃,经常手舞足蹈,因而 要避免宝宝受伤或是挠伤自己。
另外,这么大的宝宝会很容易被逗笑,甚至是笑出声音,但因为宝宝还没有很好的控制笑的能力,如果笑的很用力也很容易发生危险,
所以家长注意不要过度逗宝宝笑,尤其不要在宝宝吃奶时逗笑,容易呛奶;
也不要在宝宝睡前逗宝宝笑,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宝宝的睡眠。
以上就是60多天宝宝的发育特点,及在照顾宝宝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新手爸妈们也最好提前了解,以便更好的照顾宝宝。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到您。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分享专业实用又接地气的孕产育儿知识,帮助您靠谱孕育,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60天左右婴儿要注意什么?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60天的宝宝父母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 睡觉:已经有自己的规律了
比起第一个月平均减少了2-4个小时。但切记的是宝宝半夜醒来父母同他玩耍。一般情况下,只喂奶不开灯,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宝宝养成定时睡眠的好习惯,在月在60天前后,宝宝的睡眠会延长5-6个小时。只要父母坚持,大多数在这个时期的宝宝都可以在后半夜3点钟左右醒一次,就又可以睡到天亮了。
二 宝宝对手很感兴趣,喜欢把手拿到眼前来自己观察
三 宝宝最喜欢听到母亲的声音
如果宝宝啼哭,母亲一定要相应,这样才能让宝宝感到安慰,不过,母亲一定要仔细观察状况,在相应之前一定要有一点时间让宝宝进行短暂的等待,热情把握要适度,否则会养成宝宝娇气或者过度依赖大人。
四 宝宝对熟悉的音乐也有表情
有些乐曲会引起宝宝快乐的舞动四肢,更喜欢父母唱歌,尤其是伴随动作,如果父亲唱歌的时候把他举起来,宝宝的脸上会露出笑容的。如果,唱歌的时候,唱到某一处,同宝宝都笑,或者做一个滑稽的动作,以形成条件反射的话,能够让宝宝初步感知节奏,会为宝宝将来学习儿歌打下基础。
五 在给宝宝洗澡前,可以让宝宝适当的运动
包括上下左右动动头,伸手指到宝宝的掌心让宝宝握着,告诉他“上”“下”“左”“右”。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少感冒,而且还能够让宝宝感知空间方位。
六 满月以后,要常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
只要天气晴朗,没有大风,就可以抱着宝宝到户外走走。在北方的话,只要在10度以上的阳光下,可以带宝宝在户外带3-5分钟。如果是10度以下,就在家门口站一小会儿即可。到了夏秋季节,可以让宝宝在户外的阴凉处,让他躺在小车里睡觉,睡醒了,可铺上凉席,让他在凉席上玩耍。
七 这个时候的宝宝还喜欢看画
面对他喜欢的画时,他会笑,优势还会手舞足蹈,对不喜欢的画则一扫而过,表现分明。这个时候,可以让宝宝看不同的图案,让他感知图案,颜色的变化,为以后认识颜色和图形打基础。
八 这个时期的宝宝通常每天会大便3-5次
大便为浅糊状,这是母乳充足的表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母乳会受到母亲疲劳,胃口欠佳,情绪波动,睡眠不足等因素影响,宝宝在吸允时会引起另一侧乳房滴奶,很快会“干掉”。一两天后,宝宝的大便会发绿。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对各位宝爸宝妈有所帮助。
60天左右婴儿要注意什么?
小宝宝60天了会比出生时漂亮了许多呢,不再是每天吃和睡了,他的身体迅速成长,能力和本领也有很大的进步,这个时期对宝宝的护理和早教也是尤为重要的,下面我从宝宝的身体发育,护理喂养和能力发展及早教3个方面来分析60天的宝宝需要注意什么?
身体发育指标宝宝看起来双眼有神,皮肤白里透红,嘴唇红嫩,体形较新生儿时丰满,身体各部分发育协调,肌张力正常。
身长:
男宝 平均60.1厘米(55.3-64.9厘米)
女宝 平均58.8厘米(54.2-63.4厘米)
体重:
男宝 平均6.0千克(4.6-7.5千克)
女宝 平均5.5千克(4.2-6.9千克)
头围:
男宝 平均39.6厘米(37.0-42.2厘米)
女宝 平均38.6厘米(36.2-41.0厘米)
护理和喂养要点1、睡眠护理
• 保证每天约17-20个小时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的宝宝睡眠时间会长一些,有的宝宝会短一些,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食欲好,无异常哭闹,生长发育正常就说明睡眠时间足够,睡眠质量好。
• 变换宝宝睡眠姿势,睡出漂亮头型,习惯一种睡眠姿势的宝宝,容易出现偏头。
• 不需要用枕头。
2、喂养护理
• 2个月的宝宝应开始锻炼规律的吃奶和睡眠时间,一天可以喂奶6-7次,每次间隔3-4小时,每次喂养的量在80到100毫升左右。保证每日600-700毫升左右奶量。
•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4个月以前,一般是不需要另外喂水的。奶粉喂养的宝宝,在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
3、皮肤护理
• 这个月开始,宝宝易长湿疹。小宝宝新陈代谢快,容易出汗,要经常帮宝宝洗澡,夏天每日1-2次,冬天每2天一次,洗澡水温度适宜,一周用一次婴儿沐浴产品即可,洗澡后马上涂抹润肤品防止宝宝皮肤干燥。
• 勤换尿布,清洁后涂抹护臀膏,预防尿布疹。
4、宝宝用品
• 宝宝皮肤娇嫩,适合穿柔软、吸湿、透气性好的纯棉衣服。衣服式样应简单、宽松,不妨碍宝宝四肢及躯体活动。
• 宝宝怕热,衣服,被子要薄厚合适,千万不要捂热。
• 被褥经常晾晒,保持舒适卫生。
• 奶瓶、玩具要消毒,小宝宝喜欢啃咬玩具,玩具每天要清洁消毒。
5、避免抓伤
• 宝宝指甲生长很快,2个月宝宝也越来越淘气,经常会把自己嫩嫩的小脸抓伤,家长们心疼不已,所以一定要及时给宝宝剪指甲,可以趁宝宝熟睡时修剪。
• 不要给宝宝带手套,不利于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
6、避免缺钙
• 每日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预防缺钙。
• 天气晴好时,带宝宝户外呼气新鲜空气,晒太阳。多接触户外环境,也有利于感官和大脑的发育。
7、意外防护
2个月的宝宝开始尝试抬头,翻身,别小看宝宝的能力,有时能让你大吃一惊呢,所以要加强看护,防止宝宝摔落,或被床单被子等蒙住头部。
能力发展及早教60天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情绪、社交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度。
1、听觉、语言、社会交往能力训练
宝宝喜欢听各种声音,尤其是妈妈的声音,观察并模仿人的面部动作,引逗会发出笑声,并能“啊、啊、呀、呀”自语,发出元音。
• 听声音辨方向:家长在不同的方向用不同语调的说话声、发声玩具、音乐等刺激听觉让宝宝转头寻找。
• 音乐早教:给宝宝放轻柔的音乐,促进大脑发育。
• 语言能力:平时多与宝宝面对面交谈,互动,给宝宝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面对宝宝,发出例如啊、噢、呜等单音,当宝宝主动模仿时,给宝宝赞扬的表情、用抚摸、拥抱的方式给予鼓励。
2、视觉、认知能力训练
宝宝眼睛能关注30cm以内的物体并能在视力范围内追视物体;
• 视觉训练:在宝宝床头20-30厘米处悬挂玩具,如环、铃、球等颜色鲜艳、能发声响的玩具,经常变换位置和玩具种类吸引宝宝注意力。
• 给宝宝看黑白卡片,边看边讲,可以变换位置,引导宝宝追视。
3、运动能力训练
宝宝开始注意到了自己的小手;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可以抬起头保持一小会儿。下肢可以交替踢腿。
• 俯卧抬头训练:一般在宝宝空腹时练习,让宝宝俯卧在床上,用声音、玩具吸引宝宝抬头,要给宝宝爱的鼓励,引起宝宝愉快的情绪,每次练习30秒逐渐延长时间,每天可以练习数次。
• 头竖直:每天竖抱宝宝一会,让宝宝练习头竖直,开始要注意保护颈椎,循序渐进延长时间,可以吸引宝宝注意力,当宝宝看到许多新奇的东西会更主动的练习抬头。
• 婴儿被动操:每天做被动操,练习上下肢、抬头翻身的动作。
4、生活规律训练
家长要尽快掌握并逐渐培养宝宝吃、睡的规律,训练自主睡眠,不要抱睡、奶睡、摇晃入睡,以免养成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睡眠规律家长也可以轻松一些。
以上是60天宝宝养护和早教的重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60天左右婴儿要注意什么?
60天左右婴儿要注意什么?
出生60天的婴儿还不到百天,应该算是新生儿,所以在护理方面家人尤其要仔细。因为新生儿宝宝的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弱,肠胃功能发育不全,各项器官均还在发育阶段,既不能乱吃东西,也不能随便出门。所以在喂养、保暖、营养方面一定要多多留意。
那么照顾出生60天的婴儿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一、喂养方面
出生60天左右的宝宝胃容量还比较小,大概是100-180ml左右,且每次不一样能一次性吃这么多,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会饿得比较快,那么喂奶的频率就比较高。因为母乳消化比较快,比如奶粉顶饿。所以宝妈要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
不能添加辅食:另外,两个月的宝宝肠胃功能发育不全,还不能添加辅食,更不能吃成年人的食物和各种调味剂,因为味觉也在发育中,希望老一辈帮忙带娃的爷爷奶奶不要以此来逗孩子玩乐。
二、护理方面:
肚脐护理:出生60天左右的宝宝肚脐已经脱落,所以无需特殊护理,只要保持清洁和干燥即可。
如果宝宝使用的是尿布,那么每次不管是大小便都要一次一换,大便后要及时清洗屁股并及时擦干水分,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宝宝屁屁长时间浸泡在湿透的尿布里面,这样容易长湿疹。
避免红屁屁:如果宝宝使用的是纸尿裤,要经常查看宝宝纸尿裤的情况,上面有计量线,达到一定的高度就需要更换纸尿裤了,不会查看的可以用手掂量一下纸尿裤的重量,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如果宝宝大便了不管纸尿裤重不重都必须及时更换,并清洗屁屁。因为大便上面有细菌,如果不及时清理宝宝容易红屁屁,会很难受。
三、生活起居:
宝宝的衣服要根据气候来选择,不过最好选择连体衣,这样抱孩子的时候不容易露出肚皮而着凉,睡觉翻身的时候也不容易凉着肚子。
四、安睡环境:
两个月的宝宝要开始戒掉奶睡和抱睡,否则以后很难改掉这个坏习惯,并且抱睡不利于孩子骨骼发育,奶睡对宝宝牙齿发育也不好。而且六个月前的孩子脊椎还没有发育好,所以最好少抱,让宝宝多平躺,这样才能发育更好。
平时宝宝睡觉的时候要注意室温和空气质量,不要在家里抽烟,这样对孩子的肺部发育有影响,避免房间里面有异味,对呼吸道不好。宝宝睡觉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扰,也无需可以叫醒宝宝起来吃奶,如果宝宝肚子饿了,自然就醒了。
关注@清淡的辣妈,一起讨论孕产、育儿经验!
☞此文为原创,手打不易,抄袭必究!配图来源网络搜索,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个人留言、转发!☜60天左右婴儿要注意什么?
2个月的宝宝该注意什么?
1.抬头。两个月宝宝已经可以微微的抬起一下头了,但是要注意保护宝宝的颈部,因为颈部还是很脆弱的,抬头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是比较胖的宝宝,抬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颈部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头部的重量。
2.宝宝喂养要按需喂养,喂完奶后要给宝宝拍嗝防止吐奶。宝宝刚喝完奶睡觉要给宝宝侧睡,预防宝宝吐奶时呛奶。
3.注意保暖,两个月宝宝的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还不够完善,所以要注意给宝宝保暖,特别是头部跟脚部。
4.多带宝宝出去晒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5.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或者维生素AD。
6.宝宝肠胃功能弱,很容易胀气,引起肠绞痛,当宝宝哭闹不止喂奶也无法安抚的时候,要考虑肠绞痛,可以试试婴儿飞机抱,缓解疼痛。
7.注意清洁宝宝屁股,尿不湿及时更换,拉便便后用温水帮宝宝清洗干净,防止宝宝红屁股。
8.注意宝宝是否有脐疝,婴儿时期宝宝哭闹多容易引发脐疝,要观察宝宝肚脐是否凸起,如果宝宝有轻微脐疝可以用脐疝带压回去。
婴儿时期的宝宝每个月都会有所变化的,但都是围绕吃、睡、拉展开,只要多注意细心照顾宝宝就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