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对宝宝进行抚摸,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吗?

新生宝宝出生的时候,医生就建议一定要经常的抚摸宝宝。这样可以解决宝宝的肌肤,即可给宝宝增加安全感,同时呢,又能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我想问一下这也是真的吗?有什么依据吗?

最近几年特别流行抚触,那么抚触究竟是否能带给孩子健康的成长呢?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游泳的时候顺便去做抚触。但是具体抚触怎样来做?抚触应该由谁来做?抚触对于孩子究竟有多大的意义?我想很多父母都没有搞清楚,而是盲目的随大流来开始进行抚触。

抚触有没有科学意义?

抚触有没有科学意义呢?有一个和抚触相似的做法,叫袋鼠育儿法。

袋鼠育儿法是主要针对早产儿的,在宝宝出生之后,医生会指导妈妈与孩子肌肤相亲,让妈妈把宝宝抱在自己的胸前,因为这样做可以增加孩子的成活率。

袋鼠育儿法是怎么来的?

一位叫凯特的母亲,她在怀孕27周的时候早产,生了一对龙凤胎,女孩艾米丽有幸活了下来,但是男孩詹米却不幸被宣告死亡。当医生把儿子詹米抱给凯特的时候,凯特并不相信儿子已经死亡,她把孩子抱在胸前,并且和儿子说着话,用自己的手指沾上母乳送进宝宝的嘴巴,过了2个小时,当医生再次来的时候,竟然发现小婴儿有了心跳声,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

今天,袋鼠育儿法已经被广泛用在了早产儿的早期治疗中,可以增加早产儿的成活率。

袋鼠育儿法和抚触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孩子要和母亲有亲密的皮肤接触,感觉到母亲的温度;

母亲要和孩子有交流,促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袋鼠育儿法可以激活孩子的生命力,而抚触同样可以激发孩子的生命力,让孩子更好的发育。

做抚触需要满足两个必要的条件

事实证明婴儿需要更多肌肤之亲,这样可以促进婴儿更好的发育,激发婴儿的生命活力,但是很多母亲对于抚触好像有认识误区。

误区一,抚触从来都不是妈妈做的,很多妈妈都会把抚触交给游泳馆的工作人员来做;

误区二,抚触的过程中和孩子没有交流,工作人员不是妈妈,很少会和孩子有眼神、语言的交流。

对于婴儿来说,小月龄的婴儿更适合抚触,尤其是3个月前的宝宝。所以,想要抚触在婴儿生命早期发挥最大的作用,做抚触最好遵循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个,就是最好由妈妈来做,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婴儿,有研究证明刚出生的宝宝都能够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妈妈来做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多熟悉和安全感。

第二个,抚触的过程需要妈妈和宝宝有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包括语言交流,还有眼神交流,可以多方面的刺激宝宝更好的发育。

抚触可以带给小婴儿哪些好处?

安全感

幼儿期孩子有三重安全感需要建立,一岁前婴儿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妈妈对宝宝需求的满足,这些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指的是妈妈对宝宝吃、喝、拉、撒需求的及时满足。而精神需求就包括我们和宝宝的交流和回应。

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更少吵闹、更容易安抚、睡眠也会更好,而且和妈妈的交流越多,孩子带给妈妈的反馈会越多,妈妈回馈的更多,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增加对宝宝大脑的刺激。

抚触促进大脑的早期发育

抚触的时候会和孩子说话,他们会寻声;抚触的时候婴儿能够清晰的看到妈妈的脸庞,因为孩子视力有限,加上婴儿天生喜欢三维面孔,这种合适的图案能够更有效的刺激到大脑;抚触按摩宝宝的皮肤,可以刺激宝宝的神经发育;多去触摸宝宝的手指和脚趾,刺激手部和脚部的神经发育。

抚触有利于小婴儿消化和吸收

对于小婴儿来说,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孩子不会翻身前的运动是需要大人来协助的。通过抚触可以增加婴儿的被动运动时间,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促进婴儿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当孩子做了抚触耗费了体力,他们的睡眠也会更好。

抚触可以促进亲自关系

如果妈妈不是宝宝的主要抚养人,因为工作原因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抚触就是母子交流间的桥梁,因为和宝宝的互动中,既有身体交流,又有眼神交流,还有语言交流,虽然抚触只有十几分钟,但是母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一直在,亲子效果会更好。

抚触的注意事项

看状态

抚触要挑宝宝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比如洗澡后或者吃完奶半小时后。如果孩子生病、困乏或者哭闹之后,这种状态并不适合抚触,可能会让宝宝感到更加的烦躁而抵触。

挑时间

抚触最好选择在上午宝宝睡醒之后,如果妈妈没有时间也可以选择宝宝两顿奶之间,或者晚上临睡前1小时,有助于宝宝睡得更好。

这些状态最好不要抚触

皮肤上长湿疹的时候;

婴儿感冒的时候;

身上皮肤有溃烂的时候;

婴儿非常抗拒的时候;

很多妈妈纠结于抚触究竟能不能天天做,妈妈有时间天天做也无妨,妈妈没有时间不用天天做影响也不大。关键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持续性的做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天天对宝宝进行抚摸,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吗?

能,这是有依据的。婴儿抚触是指在科学的指导下,有技巧的对宝宝全身进行爱抚和触摸,让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以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因为抚触不仅仅是皮肤的接触,而是视觉,听觉,触觉,位置等的综合信息传递。

抚触不仅可以帮助新生儿增强抵抗力,提高四肢的协调能力,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缓解肠胀气和便秘,并改善宝宝睡眠质量,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给宝宝做抚触可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减轻机体对刺激的应激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缓解肠胀气;减轻紧张和焦虑;促进宝宝行为发育和协调能力;促进宝宝安静睡眠; 促进亲子亲密关系。

给宝宝抚触前选择安静、清洁的房间,室温调到25~28℃,湿度以50%-60%为宜·。把新生儿放在舒适的床上,铺好干净的床单或隔尿垫;播放轻柔的音乐作为背景乐。宝宝抚触应在沐浴后进行,抚触时宝宝不宜过饥过饱,选择舒适的体位,准备好宝宝润肤油。抚触时间保持在20分钟左右。

抚触时的注意事项:

1.抚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如出现肤色变化、哭闹不止、应暂停抚触。如异常持续1分钟以上,应停止抚触。抚触时应避开宝宝面颊部、乳腺及脐部。

2.抚触时妈妈保持双手润滑,及时涂抹婴几润肤油。如果宝宝有湿疹,湿疹部位禁止抚触。抚触力度以宝宝皮肤微微发红为宜。

3.若宝宝有疾病,身体部位化脓、破损,禁止抚触。干万不要让润肤油进到宝宝眼睛里。当宝宝出牙时,面部抚触可使其脸部肌肉放松。

天天对宝宝进行抚摸,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吗?

什么是新生儿抚触?

是通过我们的双手对宝宝进行科学的、有次序的按摩,从而增进宝宝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增强免疫力,帮助肌肉发育,减少宝宝哭闹,改善宝宝睡眠状况,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宝宝的感情,建立愉快的亲子关系。另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婴儿期接受过抚触的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比较合群,喜欢帮助人,较少出现攻击别人的现象。

抚触前的准备

房间的温度在26-28摄氏度左右,关闭门窗,别让宝宝受凉,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按摩最好选在两次喂奶之间,或者是沐浴后最好,宝宝哭闹或者过饱、过饿都不适宜做抚触,按摩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

在抚触开始前先准备好柔软的毛巾、尿布、干净的衣服,婴儿专用润肤油,操作者要保持双手的温暖。可以一边做一边和宝宝交流。

抚触步骤

面部:往手心倒适量的润肤油,双手揉搓一下,用双手拇指的指腹沿眉间向两侧推至太阳穴止,再用指腹从宝宝额头中点轻柔的向两侧平推至太阳穴止。用指腹从宝宝的下巴中点沿下巴向外推至耳垂处至,像是在帮助宝宝微笑一样。每个动作重复4次左右就可以了。

头部:用手指指腹从前额发际开始向脑后滑动至耳垂止,滑动同时用指腹轻轻按压头部,注意避开囟门。

胸部:双手放两侧肋缘,右手向斜上滑至宝宝右肩,左手以同样的方法滑至宝宝左肩,像是在宝宝胸前画了一个大叉,注意避开乳头。

腹部:双手指腹从宝宝右下腹到上腹再到左下腹。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如果宝宝的脐带残端还没有脱落要避开肚脐。腹部的抚触可以加强胃肠的蠕动,有助于增加宝宝的食量和加快食物的吸收和排泄。

四肢:用一只手抓住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的分段挤捏,然后用双手夹住手臂上下揉搓。用手指画圈按摩手腕,拇指放在宝宝掌心,其余四指按摩手背。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宝宝手指,从指根到指尖依次按摩每个手指。这样有助于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腿部抚触和胳膊用同样的手法,大腿至小腿至脚掌至脚趾尖。

背部:轻轻地让宝宝趴过来,注意把宝宝头摆向一侧,以脊椎为中线,双手与脊椎成直角,沿脊椎两侧按摩肌肉至宝宝小屁股。最后从头顶沿脊椎按摩至小屁股,到这新生儿抚触就做完了。

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宝宝生病了,还能不能进行抚触呢?其实宝宝在生病期间更是需要父母的关爱,但是不能像上面咱们讲的做全套的抚触,可以捏住宝宝的小手或者小脚做局部的按摩,把爱传递给宝宝。

如果宝宝有大面积的湿疹,尤其是有渗出,需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千万不要给宝宝做抚触,必要时一定要到医院看医生。

给宝宝抚触的力度需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做调整,抚触后宝宝的皮肤微微发红说明力度正好,如果刚按了几下皮肤就红了那就是力度用大了。随着宝宝的月龄的增长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力量。

天天对宝宝进行抚摸,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吗?

你好,我是海生妈妈,三个月宝宝的妈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家小宝宝从开始就做抚触操,形成习惯了,每次宝宝闹的时候,给他做操,他就不闹了,对我们家很管用,下面我说说做操的好处吧,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

1.提高食欲

对于营养欠缺、不爱吃饭的宝宝,这时候,宝妈可以抚摸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从而让他的神经活跃起来,也有助于对食物营养的吸收,所以适当的抚摸也可以增加宝宝的营养、提高宝宝的食欲。

2.安抚情绪

妈妈的抚摸可以促进宝宝的智商发育,所以对于有些容易哭闹的宝宝,妈妈们可以借助抚摸来稳定宝宝的情绪,如果宝宝出生3个月内都没有被拥抱或抚摸,情绪自然也容易变得很暴躁。

3.安然入睡

有研究表明,通过睡前给宝宝抚摸可以帮助他的睡眠,而且也会让他比较少哭闹,使得宝宝不安的情形大幅降低。

4.增进亲子感情

抚摸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心与呵护,在充满爱的呵护下,宝宝会觉得自己得到了重视,一般在抚摸宝宝的时候,妈妈可以注视着宝宝的眼睛,从而宝宝也能感受到妈妈对于自己的爱。

抚触时间最好选择在沐浴前后,午睡及晚上睡觉前;两次进食中间;小儿不疲倦,不饥饿,不烦躁或小儿清醒时。父母可以利用任何空闲,随时随地做抚触,譬如喂奶时,捏搓宝宝的手心和足心。注意不要一直给健康宝宝戴帽子、手套和穿袜子,让他(她)有充分的施展空间和父母的双手接触。婴儿抚触简单易学,我当时生产的妇幼保健院就可以学,你们的应该也可以,所以建议父母们都可以学习以下哦

以上就是抚触的好处,希望对你有用哈,感谢!

天天对宝宝进行抚摸,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吗?

您好,我是两个孩子得妈妈,我认为天天给宝宝进行抚触,是有益孩子健康的。我家二宝现在刚两个月,我也是天天给他做抚触,做被动操,接下来我说一下抚触的好处吧。

1宝宝小,肠胃发育不完善,抚触可以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抚触可以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宝宝刚出生,新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非常缺乏安全感,抚触可以增加宝宝和大人的交流,从而增加其安全感。

3抚触可以让宝宝尽快安静下来,从而有利于宝宝尽快入睡。

4宝宝抚触是对婴儿皮肤进行有规则的接触,对婴儿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温和良好的刺激,产生生理效应,有益于婴儿生长发育。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天天对宝宝进行抚摸,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吗?

天天对宝宝进行抚摸,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他将很多刚出生的婴儿从父母身边带走,集中在一起,然后由护工专门喂养。只给予充足的食物,但没有任何情感互动,结果,这些婴儿全都死掉了。

因为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时,是被母体温柔地包裹着的。并且,还有一根脐带跟母体相连。

那个时候,孩子和母亲的很多感觉都是相通的。例如,母亲心情平和安宁,孩子也会感觉安全安心。母亲心情抑郁烦躁,孩子也会莫名地不安躁动。

如果孩子哪里出现问题,母亲的身体也很快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

孩子与母亲之间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关系,她们同呼吸共命运。

但孩子脱离母亲的子宫之后,赤条条地来到这世间,不仅会感受到身体的寒冷,还会有孤独无依的感觉。

所以,新生婴儿,都要包裹得紧紧的,她才会安定、安宁、安稳地休息。

然后,孩子一天天长大,通过抚育者的抚摸逗弄,她才能真实地感知周围世界,感受到自身的存在。

可以说,当抚育者对婴儿没有抚摸,没有逗弄,没有交流,只有喂养时,婴儿感受到的,只是生理需求被满足,却无法明确地感受到自身的存在的,或者说,她感受到的可能就是虚空。

斯皮茨在《医院制度》一书里,记录了他在育婴堂观察到的现象:“那些仅仅获得食物给养的弃婴,由于没能获得养育者的触摸和情感互动,会变得异常安静、孤僻和忧郁,很多婴儿不到一周岁就死亡了,一部分婴儿虽然活了下来,但难以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甚至不能坐、立和交谈。”

孩子来到世间,是一个有灵性的生命。她需要的不光是生理满足,更需要温柔、温暖的感觉,例如抚摸、亲吻,这些情感滋养,是促进其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部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