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发育是指哪些?宝宝这段时期有什么特别表现呢?
孩子的大运动发现总得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身,坐,爬,走,跑等等。大运动还可以细分到每个月。
第一个月,让宝宝俯卧着,可以抬头数秒钟。这个时候轻触宝宝的身体,他的腿会伸曲,这属于条件反射。
第二个月,第二个月,让宝宝趴着的时候,抬头的时间变长,抬头可以到45度,脖颈力量好的宝宝,可以把整个胸口漏出来露出来。
第三个月,这个时候,很多宝宝趴着的时候都能够把整个上半身露出来,如果宝宝趴的不够,脖颈力量不足,在竖抱的时候容易出现头往后仰的情况,可以多让宝宝趴着。
第四个月,趴着的时候可以抬头90度,很多宝宝可以从仰卧到俯卧,也能从俯卧到仰卧。如果家长扶着宝宝的腋下,孩子还会有走路的动作。
第五个月,孩子翻身已经很灵活了,躺着的时候还能用自己的手摸着自己的小脚丫。
第六个月,有些着急的宝宝可以匍匐前进,孩子这个时候也可以靠坐。但是不能让孩子去独坐,因为背部肌肉还不是很有力度,独坐特别容易倒下来。
第八个月,孩子可以用手和膝盖来爬行了,刚开始爬一会歇一会,等到孩子熟练掌握这些能力的时候,就可以爬的很快。
另外,孩子已经可以开始独坐,并且不会倒下去。
第十个月,扶物站立。这个时候,孩子有了自主的扶物站立,可以站上几分钟。
第十一个月,发育快的宝宝可以扶着东西走上几步,不过大部分宝宝可以独立站上几分钟。
第十二个月,有部分宝宝可以独立的走上几步,还有部分宝宝需要扶物才能走。
15个月,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可以做下蹲的动作,但是有的孩子走路会仍然不稳。
18个月,孩子可以小跑,但是对身体的控制力不太好,有时候碰到大人才会停下来。
宝宝大运动发展的特点第一,由上而下。从头部最先开始,逐渐是背部,腰部,腿部。
第二,孩子的大运动发展由近及远。指孩子的大运动总是从靠近身体的躯干开始。比如先是胳膊,再是手腕,最后到指头。
第三,孩子的大运动是由大到小。先是大运动发展,再是精细运动的发展。
大动作发育是指哪些?宝宝这段时期有什么特别表现呢?
宝宝的运动发展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展,家长们应该都知道每次去体检的时候,医生都会问一些关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问题,以此来判断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什么是粗大运动呢大运动就是指所有大肌肉群的运动,主要是头颈部、躯干、四肢参与的幅度较大的动作,包括攀、爬、走、跳,俯趴、翻身、坐等。
粗大运动发展的特点- 遵循从上到下的原则
大运动的发展和宝宝的四个生理弯曲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也是相互促进的,所以,第一个大运动是俯趴抬头,也就是从头颈部开始,慢慢的向下半身发展。
- 每个大运动皆为下个大运动的基础
各个大运动是环环相扣的,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就像盖房子一样,一层一层的往上盖,要想盖的高盖的结实,那每一层的质量就得过关。
传统说法是“三翻六坐九爬爬”,忽略了俯趴这个环节,也轻视了爬行的重要性,大运动发展应该从俯趴开始,然后是翻身、先爬后坐、扶站、扶走、独立走、跑、跳。
大运动发展国际标准- 出生:四肢卷在体侧,俯趴时能稍微抬头
- 1个月:俯趴时抬头45°
- 2个月:俯趴时能抬头,竖抱时头可以稳住一下子
- 3个月:俯趴时,能把头和肩膀抬起
- 4个月:坐着时抬头比较稳,俯趴时抬头90°,会翻身
- 5个月:拉坐时头不下垂,俯趴时能打转
- 6个月:匍匐爬行
- 8个月:手膝爬行
- 10个月:自己能扶站,能坐稳
- 12个月:小熊爬,只用一只手扶着走
- 15个月:独立行走,自己能正确的坐起来
- 18个月:走路非常稳,走路时能推拉车子,会蹦跑,倒后走
- 21个月:会猴子跳,身体能左右摆动做钟摆动作
- 2岁:会踢球,能上下楼梯
- 2.5岁:双脚跳,从梯级跳下
备注:该数据来源于GGS InformationService.
家长们可以把以上数据做为参考,看看宝宝的大运动发展情况,但不能死抠标准,宝宝们的个体差异很大,比如有的宝宝前期爬行足够了,12个月就开始独立走路,13个月就已经走的非常稳了,有的宝宝5个月才学会翻身等等。只要不是因为先天缺陷或者疾病影响,宝宝的大运动发展都不会有太多问题,无非就是快一点慢一点。
大运动发育水平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 大运动发育会影响宝宝的睡眠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睡眠倒退,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孩子的大运动发展水平有关,大运动发展的越好,孩子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就越强,就不会因为半夜坐起来却不会恢复原来的睡姿而醒来。
- 大运动影响孩子的饮食
大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让孩子吃进去的食物有地发挥作用,所以,孩子每天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运动量,很多孩子不爱吃饭,吃饭困难,大部分原因都在于当天的运动不达标,完全不饿,肯定不想吃饭了。
所以,大运动是让宝宝吃得好睡得好的重要手段哦。
家长如何帮助宝宝发展大运动虽然宝宝的大运动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我们需要尊重这种规律,但是并不是说家长就是“怂管”,我们还是要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方式和环境来帮助他们,比如俯趴这个大运动,如果家长不帮忙,宝宝怎么会俯趴呢?比如,家长不帮助宝宝学习翻身,宝宝会翻身的时间就会延迟,再比如,最重要的爬行运动,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爬行的,有的孩子的确不经历爬行直接被扶着学习走路了,爬行是需要大人教的。
1、在宝宝相应的月份提供相应的大运动训练
在不同的月份,宝宝需要掌握不同的技能,家长可以在宝宝清醒的时候帮助宝宝训练,比如,用各种互动游戏增加宝宝的俯趴时间和俯趴乐趣,帮助宝宝学会翻身,爬行的时候,给宝宝提供足够的场地和空间。
2、摆正心态,不要急于求成
带孩子楼下遛弯的时候,不要去横向比较,谁家孩子都会翻身了,谁家孩子都会走路了,然后自己着急,回家加大马力给宝宝做训练。
要按照自己宝宝的运动能力来纵向比较,如果家长不经常让宝宝俯趴,每天都是抱着或者躺着,怎么能强求宝宝3个月就学会翻身呢?
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打好基础,迈出第一步,就是:多俯趴!少抱少躺!
3、不过度保护,不拔苗助长
到了什么月龄就该发展什么样的运动,但很多家长总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趴着怕孩子累了,走路怕摔了,爬着怕磨着膝盖了,然后充当时时刻刻扶着孩子,帮着孩子,总觉得孩子太小,长大了自然就能放手了,可是完全不给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呢?
拔苗助长也是不可取的,大运动发展环环相扣,趴多了自然会翻身,爬多了自然会坐会走,走稳了自然会跑会跳,想要越过其中一个环节直达另一个环节,可能最终也能达到目标,但是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大人累小孩也累,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教走路,大人弯着腰把宝宝扶着架着,每天不辞辛苦的练习,腰酸背痛,耗时耗力,殊不知,爬够了自然就会走了,根本不用扶啊。
我是坚持科学育儿的墨仔妈妈,一名婴幼儿睡眠顾问,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方面的经验,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养育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知识大动作发育是指哪些?宝宝这段时期有什么特别表现呢?
婴幼儿的 大动作发育 是衡量宝宝运动能力的其中一种指标。
而运动又关系到宝宝的脑部发育、神经发育、手脑协调能力的发育、肌肉发育等……。
因此,宝宝的大动作发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需要重视,能够帮助判断孩子的成长发育情况。
新生儿从出生,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小动作和大动作的学习和表现,这些情况都能够说明宝宝身体的成长发育情况。
宝宝在不同时期,有哪些动作、运动表现,具体可参照下表:
更多有关儿童的成长基因、成长科学,欢迎关注「微因生物科技」~
大动作发育是指哪些?宝宝这段时期有什么特别表现呢?
大动作发育是指宝宝的蹬腿、翻身、学爬、站立、行走这些行为,像宝宝大动作发育阶段穿的纸尿裤要特别注意是不是会影响到宝宝活动、勒到皮肤,所以建议穿拉拉裤更好,也方便更换、节省时间,我家用的是国产品牌舒比奇,这个牌子的拉拉裤吸收性、防漏性、透气性都不错,很适合宝宝大动作发育阶段穿
大动作发育是指哪些?宝宝这段时期有什么特别表现呢?
谢邀。
我们所说的大运动主要是指身体大肌肉群及四肢的活动,包括俯卧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动作,是躯干及四肢的整体运动。
大运动的发育与其他能力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 大运动先发展,然后带动精细动作的发展。
例如:当宝宝能够抬起手臂时(大运动),他才能将小手举到自己眼前,然后转动手部或玩自己的手指(精细动作)。
婴幼儿大运动发展规律如下,0到36个月宝宝的大运动发展表现。大家可以参照下:
3个月 可保持头部立直,竖头稳定。
4个月 竖头时头部可自由转动。
4-6个月 会翻身。
6个月 可双手前撑坐。
7个月 可放手独坐。
8个月 可从俯卧位向坐位转换。
9个月 可完成腹爬,能扶物站立。
10个月 可手膝位四爬,可扶床栏行走。
12个月 可独自站立。
14个月 可独自行走,能不扶物弯腰拾物。
15个月 可退后行走。
18个月 牵单手可上楼梯。
24个月 可跑步,会踢球,可自己扶栏杆上楼梯。
30个月 会独自上楼梯,会用脚尖行走。
36个月 会独自上楼梯,会用脚尖行走。
大动作发育是指哪些?宝宝这段时期有什么特别表现呢?
我家宝贝现在就是属于学步这个大动作阶段,穿纸尿裤总会摩擦到裆部,经常出现红色的勒痕,而且尿湿后还经常掉裆,我看着就感觉她很不舒服,小区的宝妈说这是纸尿裤弹力、贴合度不好,像宝宝学步阶段,要穿拉拉裤,不仅要选弹力好的拉拉裤而且还要穿带有U型向上提拉的设计的,跟我推荐她家女儿在用的舒比奇拉拉裤,说很不错,很适合宝宝大动作发育阶段穿,我就跟着买了2包,用了之后,发现的确不会产生勒痕,而且也蛮轻薄的,感觉比较透气,尿湿了也不会掉裆的现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