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孩子开始打爸爸和妈妈,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爸爸突然关掉电视孩子会哭闹,这是爸爸不对;孩子因为爸爸关电视打爸爸和妈妈,这是父母没有做好。
我女儿四岁三个月,每次看电视都是我们说好的,看上两集或者看上半个小时,开电视之前就和她沟通好,每次要关电视也会和她沟通,比如看完这集就关;或者等上5分钟就关,虽然她也很不情愿,但是关了也就关了,不会大哭大闹。
而这个孩子的反应这么激烈,可以看出家人对孩子平时的教育是有缺陷的。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
第一,平日里家长给了孩子过多的自主权,所以导致家长在关电视时没有和孩子商量,孩子会大哭大闹。家长给孩子的自主权,应该是建立在家长允许的基础上,孩子可以有自己做主的机会,但是不能任何事情都是孩子说了算。
第二,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的权威没有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的界限感模糊,因为家长没有引导,所以孩子不知道如何来尊重家长。所以会出现孩子去打爸爸和妈妈的脸。
第三点,在教育中,家长不会和孩子沟通,不会去尊重孩子。孩子看电视太长时间,家长需要去提醒孩子,需要告诉她最后的期限,而不是突然的关掉电视,这样会让孩子的心里毫无准备,就像一个成人不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心里是愤怒的,只是成人会隐忍,孩子会发泄,大哭大闹就是孩子的表达方式。
我们常说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一切孩子的问题在父母的身上都能够找到根源,作为父母学会正确的育儿方法,真的是很重要。
五岁孩子开始打爸爸和妈妈,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在平时的教育者那里啊!我个人觉得问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首先,家里人太娇惯,导致孩子在家里无法无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没有敬畏之心,也不懂得基本的尊重之道。
其次,父母教育方法也有点问题。不管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对孩子好的事情,都应该提前告诉孩子的。就拿看电视来说,可以和孩子提前约定,每次只看二十分钟或者两节动画片,看完自己关。一天看几次等等,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让孩子参与,这样他才能遵守。
第三,旁边的人为在纵容。你不敢和他对视,不然就会惹来他的责骂,说明他周围的人都在纵容他。你让他到一个陌生环境试一试,不被人打才怪。你们现在不教育他,以后自然有人教育他,只是那个时候,代价可能会比较大了。
最后,这孩子本质应该不坏,只是没有教好,而且年龄不大,纠正起来还来得及。所以,为了孩子好,还是多狠狠心吧!
五岁孩子开始打爸爸和妈妈,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我女儿打我,我会打回去更狠那种,我34岁生的女儿,还是试管,你说我爱不爱她,我打她的时候我心不心疼,疼,我当然疼,但是我告诉自己,我这样做是为了以后她和我都不疼。我打到她不敢动手为止,等我们都不生气了我再跟她讲道理,她会说妈妈是你打我我才打你的,我说是因为你先做错事并且妈妈已经警告你的情况下你不听妈妈才打你的,这是对你的惩罚,而妈妈没有做错事,就算有时候妈妈做错事也会很快跟你道歉和改正,所以你不能惩罚妈妈。最后她就认可我的说法。所以每个妈妈都疼孩子,但是什么是真疼孩子,就是要把她教育成一个有品德有教养的人,其实打她痛一下下就好了,只是有些父母受不了自己的心痛,承受不了心痛的感觉,才放任孩子胡闹任性。但是这真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一天那么多的新闻,难道还不能让某些父母认清怎样正确的去爱孩子吗?
五岁孩子开始打爸爸和妈妈,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独生子常年被全家人宠溺,要啥得啥、事事顺遂自己意愿的孩子绝对不能忍受一点点的“悖逆”举动。
孩子的行为体现的是他在成长环境中“养”成了什么样子。
是谁把他“养育”成了这样暴戾肆意妄为的小孩?
这个5岁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恐难辞其咎。
当孩子察觉到他可以左右父母意志的时候,他就已经给自己确立了家庭中心的地位。
从小婴儿的时候,他哭闹,父母马上会满足他;
1-2岁的时候,他哭闹,父母一笑置之,要啥给啥——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就好;
3-4岁的时候,他的力气越来越大,可以学着样子打人摔东西来发泄不满了;
反正大人会马上过来抚慰自己,对错无需区分,孩子不开心怎么可以?
孩子用他的方式取得父母的怜惜和迁就,无数次之后,
孩子建立了自己的模式——但凡想要的,父母都会给;但凡想干的,父母都不会反对;
父母认为这就是爱,孩子认为这就是父母理所应当给予的。
他的办法屡试不爽。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统统被孩子变成“听话的”人。
偶尔大人“不听话”了,会在孩子建立的“规则”中引发“勃然大怒”。
孩子的错是表象,深层的原因一定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缺失。有一天在小区遛狗,碰见一个1岁半左右的小女孩,她正坐在自行车的小孩座椅上面,
大声喊叫:“奶奶推!奶奶推!”。
我看过去,一个近60岁的男人推着自行车,小女孩边喊边哭,表情愤怒;
这个推车的人,大约就是爷爷。
他安抚小孙子:“奶奶都快累倒了,我推也是一样的嘛。”
小女孩不管,坚持着要奶奶推车子,其实奶奶就走在她的身边。
小孩子声音不减力度,眼泪鼻涕都出来了。
就要奶奶。非常的霸道非常的任性。
我在心里是希望爷爷挺住的,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不能让步,因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尤其小孩子以哭闹的方式强行要挟大人满足其愿望时,
大人要保持冷静。
面对孩子要挟的哭闹,家长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孩子日后的行为模式。
或者让她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被大人接受的;
或者强化她遵行己意“驯化”大人的成长模式。
孩子哭声减弱,原来奶奶果真按照孙子的意思从爷爷手中接过了车子。
又一个任性的、自我中心的孩子逐渐形成中。
你能单纯的说,这仅仅只是孩子的错吗?
满足孩子所有的欲求,或者就是“熊孩子”长成的原因。只有这一个孩子。
当然给他最好的;给他最舒适的;给他所有他想要的。
宠溺和爱,不一样。
有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去买蛋卷冰淇淋——天太热,
这个蛋卷冰淇淋看起来如此的清凉解暑。
这是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容易把手里的东西掉下来。
果然,刚刚从店员小姐姐手里接过来现做的冰淇淋,
还没走出店门,
冰淇淋摔到地上了。
天热手滑么?反正是掉地上了。
孩子反应很快,也无所谓,直接跟妈妈说:再买一个。
妈妈很冷静,蹲下去看着冰淇淋,跟孩子说:是要重新买一个。
但是,这个掉在地上的,要自己处理掉。
孩子看看妈妈,原地发懵。店员递过来几张纸巾,妈妈没接。
妈妈跟孩子说:没办法了,只能用你的衣服擦。
孩子的衣服脱下来,擦掉了地上已经融化中的冰淇淋。
最后,妈妈又买了一个冰淇淋,带着孩子离开了。
这就是教育。每一件小事上面,孩子不知道恰当的处理方式是什么、怎么做?
妈妈教给他。
这样的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一定错不了。
孩子会犯错误,犯错之后大人怎么处理,怎么教给孩子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题主是这个5岁孩子的姑奶奶,事实上问题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孩子的父母怎么了?
这是个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电视机就是孩子的陪护;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要听父母的指令,跟孩子完全不沟通,总是直接发出命令的家长,
孩子的心中会生出逆反。
家庭教育,可以成为一个人幼年时期最好的营养;也可以成为一个孩子最坏的模板,
孩子成长需要穿衣吃饭,但是绝对不仅仅只是吃饱穿暖。
呵护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要只是喂饱他食物。
——————————————————————————————
我是芯妈,与孩子共同成长;与您共同探索孕育养儿之道。每日遇到新问题,每日解答新问题;互帮互助,敬请关注[芯妈心语]。
五岁孩子开始打爸爸和妈妈,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一.你不敢对上他的眼神,为什么?你没招他惹,他也恨你?还是你觉得他像困兽,像心中充满愤恨的反社会人?只有恨才会激发恨,我不认为他的父母家人关爱他、欣赏他,或给他自由。
二.为什么他爸爸不先打招呼再关电视?如果一个人正看到精彩处被强行制止,却没特别原因,会是怎样的情绪?家长不在乎小孩的情绪,却带着不满的情绪控制孩子,这叫宠着惯着?多看十几二十分钟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和不在乎孩子的情绪相比,哪个更恶劣?不尊重换来不尊重,伤害也换来伤害。
三.把原因归结于平时不怎么打孩子,这很可笑,也很荒唐。经常被打的孩子才容易情绪不稳定,总被爱护、被尊重、被接纳的孩子才情绪平和。我以前也打孩子,后来不打了。前后俩孩子的情绪性格是很不一样的。后者比前者好多了,要改变这种暴躁不稳定的情绪,就难多了,破坏容易,重建太难。
四.自由和纵容的区别,教育和干涉控制的区别,需要家长能了解,不要混为一谈。
五岁孩子开始打爸爸和妈妈,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这个问题不少孩子会有,主要是规则意识没有养成。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孩子平时做事情家长都比较顺着ta。现在突然改变规则,孩子一时没适应过来,会出现反抗情绪。而孩子对打人其实是没有太多概念的,仅仅代表ta的一种反抗而已。解决的办法是:在生活中强化规则意识,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必须要说好,并且严格执行。但是这个执行的过程,一开始肯定会遇到孩子反抗。这时家长只要不动气,不要和孩子斗争,按照原先说过的规则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即可。你的提问中说到:孩子爸爸在孩子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把电视关了,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如前面提过的,孩子看电视多久就必须停下来(在孩子没有时间意识的情况下,可以换成是看多少集),那么孩子即便是反抗了,家长也可以把电视平静地关掉。孩子的哭闹或者打人,时有发生,这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你坚持几次,孩子就会习惯。特别注意:这个时候你不需要跟孩子讲道理,只需要讲规则就行。保持平常心,即便是感觉孩子让自己出丑也要忍耐,可以把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孩子发泄ta的情绪。违反规则的后果是什么,需要提前跟孩子说。比如到阳台或者房间去站着,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式。父母越早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就会成长得越来越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