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宝宝的“口欲期”,如何让宝宝拥有幸福感?
宝宝的口欲期指的是宝宝0-1岁的阶段,这个年龄的宝宝是用嘴巴来探索世界的,如何让宝宝在口欲期拥有幸福感,妈妈们需要先了解下口欲期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才能够帮助宝宝顺利的度过口欲期。
宝宝口欲期的表现就是用嘴来探索世界,宝宝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嘴巴上,只有嘴巴得到充分的刺激,才能让宝宝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宝宝的口欲期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宝宝在两个月左右,会开始用自己的嘴巴来探索世界,这个时候她会开始伸出自己的舌头,去舔自己嘴巴可以够到的东西。妈妈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个时候的小宝宝喜欢舔自己的袖子,有时候大人抱着也会去舔大人的衣服。
这个时候的宝宝开始学会了吐泡泡,还可以主动伸出自己的舌头去玩。
第二阶段
在宝宝三个月左右,她用自己的嘴巴探索到了更好玩的东西,那就是她自己的手,别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吃手动作,但是对于孩子的大脑却是质的飞跃,因为吃手的动作是宝宝手、眼、口的协调。宝宝通过吃手获得心理满足。
这个时候,妈妈们只要保证宝宝的小手干净就好可以尽情的让宝宝去吃手,可以多准备就好口水巾来擦拭宝宝口水。
第三个阶段
开始吃一切手边的东西。宝宝开始用嘴巴来探索这个世界了,所有东西她都要放进嘴巴里尝一尝,软的、硬的、甜的、咸的虽然孩子还没有这么多认知,但是不同的材质给她的体验是不同的,对孩子的大脑形成的刺激也是不同的。
这个时候妈妈们一定要保证玩具的干净,也可以通过给宝宝手指食物来锻炼孩子的感知。
口欲期的注意事项1.不要去制止孩子吃手,只需要保证所有放进嘴巴里的东西要保持干净。
2.过了一岁的孩子口欲期会慢慢结束,如果宝宝过了两岁还是喜欢吃手,可以通过引导来让孩子改变习惯,不要粗暴的去制止,粗暴阻止的后果会适得其反,可能还会延长宝宝的口欲期。
3.如果是孩子的出牙阶段,可以为孩子准备磨牙棒等来帮助宝宝减少不适。
0-1岁宝宝的“口欲期”,如何让宝宝拥有幸福感?
题主的提的这个问题,可以看出题主是个注重孩子心理发展的家长,点赞! 一:儿童性心理发展要经历5个阶段,其中0-1岁半是宝宝的口欲期也成为口唇期。这段时间宝宝主要的口腔活动是,摄入,撕咬,含住,吐出,紧闭。成年人的接吻就是这个时期留下的嗜好。二:表现
我们经常会观察到宝宝在吃饱的状态下仍然习惯吮吸手指,有的甚至看到什么吃什么,这是因为
1:宝宝通过口腔来认识这个物体的温度,软硬,味道等
2:同时获得满足和愉快的心理感受
三:对成年后的影响1:如果宝宝在口唇期获得足够的满足,那么宝宝长大后会形成正面的“口唇期人格”比如,乐观开朗,善于表达
2:如果宝宝在口唇期吃手,吃东西被过分的限制,宝宝口腔无法满足,长大后会形成“负面口唇期人格”
①3-6时,会不自觉的咬人,咬东西,咬拇指,咬指甲,啃铅笔等习惯。有的孩子会把指甲都咬变形了。
②:成年后,容易有烟瘾,酗酒,贪吃等不能控制的行为,压力越大越明显。
二:如何做能让宝宝充分满足口欲1:尽量母乳喂养,如果宝宝长牙期会乳头时候,妈妈要随时观察宝宝,如果下巴有用力的感觉,抱紧宝宝,把奶嘴往她嘴巴送,她就咬不到了。我家闺女每次想咬我,就是用这个方法。
2:准备好东西让宝宝咬,只要宝宝触手可及的东西都洗干净,每天两次。也可以买牙胶,磨牙棒等。
爸爸妈妈放手让宝宝咬的足够了,宝宝的兴趣就会转移。那时候宝宝的肛欲期又到了。
0-1岁宝宝的“口欲期”,如何让宝宝拥有幸福感?
0-1岁的宝宝口欲期最主要的表现是:吃手,吃能拿到手的任何东西。
于是父母就开始想法设法的阻止孩子吃手,吃玩具等。主要原因是担心吃手或者玩具,不卫生,担心孩子生病。
其实孩子吃手,是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你会发现,孩子吃手,刚刚开始是吃整个拳头,慢慢的,他能准确的将大拇指放进嘴里,当他能抓取玩具时,他的能力又提高了,他可以将玩具递进嘴里,妈妈是不是该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呢!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口欲期呢?
1.勤洗手,摆放干净的玩具在宝宝能够着的地方。
2.不要粗鲁的打断孩子,可以用替代法温柔对待孩子吃手行为。
比如,宝宝吃手,可以用牙胶,磨牙棒替代。
粗鲁的阻止孩子会破坏孩子口欲期的需求,还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一种缺失,容易造成孩子紧张不安的情绪。
长大后有些孩子紧张不安,情绪低落时会有咬手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就是小时候口欲期没有度过好。
0-1岁宝宝的“口欲期”,如何让宝宝拥有幸福感?
作为一个育儿自媒体作者,开心爸爸经常收到一些妈妈们的咨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宝宝喜欢吃手的。比如有的妈妈说“宝宝已经是4个多月了,突然间变的特别喜欢咬东西。给他点吃的直接就喂进了嘴里,给他点玩的东西也直接就放到了最里面”;再比如有的妈妈们说“宝宝抓到什么都要往嘴里面塞,哪怕是一根木棍,一块石头,实在是太难以理解了”........等等。很多爸爸妈妈对于宝宝的这个行为都不理解,毕竟我们都已经是成人了,很难再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比如说,如何应对宝宝的口欲期?
和我们大人不一样,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宝宝的了解方式不尽相同。但不管是用手抓还是用嘴尝,不管是用耳朵听还是用眼睛来看,这都是他们属于自己的,而且是最适合自己的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行为其实是符合宝宝成长的,是某一个时间段会出现的,如果爸爸妈妈只是一味的阻止,对宝宝的影响其实还是很大的。
比如说口欲期。一般来说在2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的神经系统已经开始发育了,但是口周神经是首先发展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宝宝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是直接塞到嘴里面,而不是像我们一样拿起来慢慢的看。宝宝的各种欲望主要是通过嘴来得到满足的。对他们而言,吃玩具,吃手和我们玩玩具,看看手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所以想让宝宝拥有幸福感,就应该顺着宝宝的正常发展规律。该口欲期的时候就尽量让他们去用嘴来探索,爸爸妈妈只要做好这些东西的清洁消毒工作就好了。另外,爸爸妈妈也可以在宝宝用嘴探索的时候提供一些比较卫生的东西,比如磨牙棒,比如橡胶棒之类,既能满足宝宝的口欲期,又能满足宝宝的探索心理。0-1岁宝宝的“口欲期”,如何让宝宝拥有幸福感?
关注“paopaoyuleyuan”公众号,或者加入“泡泡育儿群”,那里有专业的老师和热情的妈妈们,大家一起来为宝宝的成长加油!
说道口欲期,大家都知道宝宝是通过嘴来认识周围的环境,探索世界。但是,为什么是先用嘴来探索,而不是用手去抚摸呢?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身体神经发育的顺序问题,人的神经发育是从内而外的,而我们的嘴部的神经要不四肢或是手部的蛇精发育更早更快,因而我们总是从嘴开始对外的探索认知。
小月龄的宝宝喜欢吐舌头或是吐泡泡1-2个月的宝宝,口腔内的唾液腺开始分泌唾液,最里面的舌头非常的活跃,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到宝宝会经常的吐舌头,吐唾液,有时候甚至能够吐出泡泡来。
然后就是吃手最初的时候,宝宝还不能确定自己身体以及四肢的关系,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也是从吃手开始的。通过吃手,宝宝逐渐认识到了手指手臂以及自己身体之间的关系,同事吃手也可以得到心理安慰。当宝宝安静的吃手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打断他,保护宝宝专注的吃手,是最早的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开始了小嘴尝万物宝宝到了大月龄,手的灵活性逐渐的增强,可以自己拿住物体。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拿在手里,首先就会往嘴里放。不仅是玩具、餐具、或是故事书,哪怕是垃圾桶、脏鞋子或是小石头,宝宝拿起来也会放在嘴里尝一尝,他才不管什么是能吃还是不能吃。
在宝宝1岁之前的嘴的探索的时候,如果不想让宝宝吃到不该吃的东西,那么妈妈要把这些东西收拾好,别让宝宝抓到了。但是有些时候,让他尝一下“百味”也不是什么坏事,宝宝通过尝试知道了不好吃,就学会了一个认知。
到了1岁左右,宝宝的四肢功能已经不断的完善,吐舌头吃手就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爬行走路的探索了。
只要顺应宝宝成长的规律,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情去探索,保护他的专注力,鼓励宝宝大胆去探索,对于宝宝的成长,就是非常有益的。
0-1岁宝宝的“口欲期”,如何让宝宝拥有幸福感?
口欲期的概念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个性和情感发展是由“性欲本能”推动的,具体包括口欲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等,在每个阶段如果基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出现心理冲突,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假如过度满足孩子的欲求,又会因为“固着”而令孩子沉溺于特定的事情上而不思进取。
0-1岁宝宝的幸福感根本上来源于安全感、舒适感和成就感,妈妈爸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妈妈的怀抱、吸吮和家人的及时回应可以带给宝宝安全感,及时回应和满足宝宝,多抱抱,允许宝宝吃手和啃咬,都能让他们感到安全;但是半岁以后宝宝仍然拼命啃手就要小心了,需要多跟宝宝游戏才行;
2、 舒适既包括生理感受也包括心理感受,不强求宝宝多穿、多吃,顺应孩子的生活节奏安排饮食起居,无论游戏还是生活活动都适当地放慢速度,说话的时候多用高声调,避免突然和强烈的刺激……都可以带给孩子舒适感;
3、 小宝宝也有自己的思想,也需要成就感,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可以找到藏起来的玩具,自己还能把家人逗得团团转,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能干,可以影响环境改变世界,从而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因而妈妈爸爸要不断搞些花样跟宝宝玩,从他的情绪表现去感知宝宝够不够“嗨皮”(HAPPY)。
最后补充一下,弗老的理论影响深远但也受到一些质疑和挑战,然而让宝宝感到安全、舒适和快乐是所有专家和父母都举双手赞同的,所以可以适当看轻所谓口欲期本身,用心呵护宝宝并积极跟他们玩耍就好。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