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健康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的确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但是对于父母们来说,如何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许多父母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做法。在《遇见孩子 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书中,恰好谈论到了这个问题,作者给家长的建议是:始终如一的去坚持原则,让这种做法成为一种习惯和模式。

对于家长来说,始终如一的去坚持原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入手,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价值观、责任感和纪律性。培养孩子健康的价值观、从小学会承担责任、从小建立孩子的纪律性,在孩子的成长中,如果父母们能够始终如一的去坚持,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养成。

针对孩子成长的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如何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责任感和纪律性,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建议,父母们可以进行参考。

价值观是每个家庭组建与发展的基础,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身为父母,应该仔细思考家庭的价值观,并列出最重要的3个,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孩子,价值观的传递要做到言行合一,父母们要注意不要对孩子说一套做一套,想让孩子怎样做就要传递准确的信息给孩子。

如何来给孩子传递价值观,作者给出的建议如下:

幼儿期的孩子:

1、用语要简单扼要,经常重复;

2、可以多使用视觉信息,比如画画、绘本;

3、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4、幼儿期的孩子喜欢多观察,父母应该多做解释;

5、重要的事情要多花时间,比如教孩子穿衣服、鞋子;

6、不断的去表扬;

这些做法有的听上去好像很幼稚,但幼儿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直接去表达、解释,并将价值观始终如一的贯穿于他们的童年。

儿童期的孩子理解力大大增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也更愿意去学习家庭的价值观,对于儿童期的孩子,家长应该遵循的做法是:

1. 表达要清晰具体,是非对错要直接告诉孩子,而不是让他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2. 留意自己的行为。儿童期孩子想法简单,对于父母的做法更看重的是父母的行为,如果想让孩子不撒谎,父母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谎(不管有意还是无意);

3. 制造乐趣。在游戏中教导孩子比说教更有用;

4. 看孩子,多强调他的优点。这样可以强化相关价值理念,也可以加深亲子关系;

5. 多让孩子和父母们一起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强调家庭核心价值观;

6. 多给孩子学习的时间。

对于青少年传递价值观,需要父母们灵活的把握管教的松紧,还需要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失败中主动学到这些价值理念。具体做法:

1. 反其道而行,不要让孩子吃定父母的脾气;

2. 说话简短有力,点到为止;

3. 多问孩子问题,让他们在提问中学会独立思考;

4. 尊重孩子的价值观,孩子做出的正确选择,父母应该说出来。尊重孩子有助于孩子自尊自重。

5. 一旦父母做错,要学会认错,让孩子学会谅解别人;

6. 随着孩子的年龄,父母要学会逐渐放手;

7. 父母们可以借助孩子的朋友来获得支持,家庭的价值观;

让孩子们分担职责,是为了让他们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建立责任感,增强孩子的自我价值,增加自信。要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分担责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但是父母要切记,多鼓励,少批评。毕竟让孩子参与家务是为了培养责任感,不是单纯为了做家务。

如何培养幼儿分担职责:

1. 从小事让孩子做起,比如放鞋子,收拾玩具;

2. 逐渐增加家务劳动的数量;

3. 孩子容易忘记,父母做好监督;

4. 养成习惯,比如,吃饭前拿自己的碗,睡觉前收拾玩具;

5. 可以把劳动包装成游戏;

6. 经常去鼓励孩子;

7. 让孩子多多的帮忙;

8. 对孩子期望不要过高,多多提醒孩子;

9. 坚持不懈的去坚持,孩子可能会有新鲜感,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儿童期的孩子做事,大多是为了得到某种回报,而他们最看重的就是父母的表扬。培养幼儿分担职责父母应该做的是:

1. 给予孩子明确的表扬或奖励;

2. 制造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可;

3. 把家务劳动当成日常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4. 给孩子零花钱,锻炼孩子储蓄和捐赠的好习惯;

5. 允许孩子通过劳动赚取零花钱;

6. 让孩子照顾小动物,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7. 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承担不同的指责;

8. 如果邀请孩子帮忙,给孩子留足时间参与;

9. 让家人一起参与活动,承担指责;

10. 可以制定一张家庭事务表来进行监督。

如何来制作家庭事务表:

1. 找一张海报大的纸画上宽8行、高10行左右的大表;

2. 使用鲜艳的颜色和醒目的图案来填充表格;

3. 第一行抬头写“家务事”,后面几行写上数字,代表星期一到星期天;

4. 在第一行用不同图案代表不同的家务;

5. 每次孩子完成一项家务,可以在相应的格子里贴上贴纸;

6. 父母们要为孩子们完成任务,提出表扬。

家务表中的任务,可以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记性该表,具体的格式和内容家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青少年即将走入社会,他们需要获得本领,养成好的品德,才能更好的走进社会。而父母的责任便是教会他们这些本领。

1. 制造机会,让孩子自主的养成责任感;

2. 坚持底线的前提下留有余地;

3. 适当的惩罚;

4. 让孩子帮父母做点事;

5. 要给孩子发言权;

6. 寻找家庭之外的责任感,比如志愿者;

7. 职责的数量要随着孩子的年龄而增多;

8. 将责任感与回报挂钩;

9. 必须持之以恒的去坚持;

纪律性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人生,一项研究证明,成功的人,往往有着高度的自律性。而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培养孩子自律性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亲要始终如一的去坚持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做法。

如何管教幼儿期孩子:

1. 多教孩子;

2. 用词简单、明了,多重复;

3.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 让孩子在一边静坐;

5. 学会应对孩子耍脾气;

6. 不要屈服于孩子的哭闹;

7. 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

幼儿期的管教十分重要,可以让父母在家庭中树立权威,坚持不懈的坚持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如何管教学龄前的孩子:坚持原则、说到做到。

1. 不要对孩子说些没用的话,要说道做到;

2. 想让孩子在外面有什么表现,就要从家里开始;

3. 给孩子机会,但务必仅此一次;

4. 给孩子一个选择;

5. 要爱孩子,不要跟孩子争吵;父母们可以说:我很爱你,所以不会和你吵,然后走开。

6. 设置规矩,并坚持不懈的执行;

7. 把错误转变为机会,孩子犯错后,可以让他自己思考如何来解决;

8. 要做有同情心的家长,不做冲动的家长;情绪化、发脾气都是冲动型的家长。

9. 适当的时候走开,给彼此留有空间;

10. 利用表格的方式激励孩子,可以把对孩子具体行为的惩罚措施写出来。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们需要保护好孩子,让他们安全的踏入成人的世界。

1. 家长们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让孩子们尊重自己多过喜欢自己;

2. 让孩子尽管大闹,但父母们要学会冷静对待;

3. 松紧适度的管教;

4. 小错误小惩罚,大错误大惩罚;

5. 凡事往好处想,不要和孩子斤斤计较;

6. 不要和孩子翻旧账,多看现在而非过去;

7. 多用短期的责罚,给孩子希望;

8. 允许孩子犯错;

9. 好东西不能禁止;

10. 要多看到孩子的潜力,并且要表达给孩子提供。

管教孩子需要持之以恒,管教的过程中就会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父母们需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持之以恒的去监督孩子,所以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父母们要身体力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