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为什么要请唐僧吃人参果?

镇元子为何请唐僧吃人参果,其实这个答案在原著中也有说明:

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童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大仙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从原著我们可以看出,唐僧乃金蝉子转世,本是如来的第二个弟子,五百年前与镇元大仙在兰盆会上相识,作为如来的弟子,亲自捧茶给镇元大仙,这让镇元子感激涕零,借着唐僧取经路过五庄观的机会,送他一颗人参果。

当然,这是表面的原因。不过从这个说法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镇元子的名气,并不像他吹嘘得那么厉害。

在《西游记》中,唐僧一行路过万寿山,山中里有一个五庄观,观里有一个道士叫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观里有一个异宝,就是混沌初开之时,产成了天地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作为一个道观,五庄观非常的牛叉,不供奉道祖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供奉天地。后来经童子解释,才知道镇元子的地位特别高,三清是他的朋友,四帝是他的故人, 九曜是他的晚辈。

总之,镇元大仙就是所谓的地仙之祖,很是厉害。

但仔细一看文,却发现不对劲,和三清是一个辈份的镇元子却在参加兰盆会时,面对如来的二弟子的捧茶相敬,觉得十分荣幸,甚至在对方转世投胎为唐僧之后,还要赠他人参果。

这是为何呢?要知道他可是和三清一个辈份的人物,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才有了后来的如来佛祖,三清的辈份高于如来,而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弟子。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孙子辈的金禅子,给镇元子捧茶,不是理所当然吗?

你见过小辈给祖辈捧茶,祖父辈的朋友受宠若惊吗?

从这可以看出,镇元子的辈份虽高,却水份不小。

在中国道教中,曾将仙人分为五种:鬼仙、人仙、地仙、天仙,大罗金仙。

初步修成死后灵魂不灭,在鬼道的世界里,可以长久存在的,称之为鬼仙;能够祛病延年,无病无灾,寿比南山的,便是人仙;修到辟谷服气、行及奔马、会法术,寒暑不侵、水火不惧的,便是地仙。

而地仙飞升,升至天界,具有种种神通的,便是天仙;能修到形神俱妙,不受世间生死的拘束,解脱无累,随时随地可以散而为炁,聚而成形,天上人间,任意寄居的,便是大罗金仙,也即是所谓神仙的极致。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地仙之祖的镇元子,他的境界不过是地仙。

为什么称为地仙之祖呢?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镇元子也是鸿蒙初开时的人物,和三清是一个年代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境界一直没有提升,一直停留在地仙境界千万年之久,所以称之为地仙之祖。

作为地仙,他本来没能力活这么久的,但不要忘了,在五庄观还有一个天地异宝,也就是人参果。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凭着人参果,镇元子才活了那么久。

说得简单一些,镇元子就像一个企业刚刚初创时就已经存在的老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他同批次的员工都个个升为主管、总监甚至总经理,而这个员工一直还只是一个小组长。

人家虽说职位不高,但资历在那里,哪怕已经现在的总经理,见到他也要赔笑打招呼,没事的时候,一起聊天,谈一下当年的光辉岁月,喝个茶一样。

至于镇元子为什么要请唐僧吃人参果呢?在我看来,和唐僧的取经大业有很大的关系。

从《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东传,这是三界的大事,从西天大雷隐寺到凌霄宝殿,从佛家到道家,都在积极地参与,连老君的两个烧火童子和坐骑青牛,都下凡积极参与,给唐僧师徒凑成九九八十一难。

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一个大功德。唐僧取经结束后,唐三藏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取经有功,被封为斗战胜佛,而其他两个弟子连白龙马都封了菩萨,而协助取经的各方人士都各有功德,这说明取经是一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件。

而镇元大仙作为地仙之祖,为自己境界的提升也想尽了办法,当他听闻由唐僧参与的取经大业之后,想从其中分一杯羹,这才借着由头请唐僧吃人参果,以结好唐僧。

不知道我说得合理否?

镇元子为什么要请唐僧吃人参果?

没别的,就是想弄死唐僧。

镇元大仙得知唐僧一行很快要来五庄观,赶紧带了四十六个徒弟到上清天弥罗宫听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去了。这里有个问题,啥叫混元道果?混元和道果是两个词。混元有两个意思,一指先天混元一气,也就是无极;二指开天诸劫中一个非常古老的劫,也就是混元劫。何谓无极?无极就是天地未分之前鸿蒙主宰的混沌时代。盘古开天之后,有了阴阳,就到了太极时代。在太极时代,所有的修行者都需要度过天之初劫,能度过的活了下来,度不过的都死了。基本上活下来的都是大神。

汉代长生无极桶

何谓道果?道果就是修行者修成的果位。混元道果就是修行者从无极时代开始修炼历经太极时代诸多天劫最终修成的无极大道。书中明确指出修成混元道果的只有一位大神,就是玉皇大帝。如来跟孙悟空说,玉帝自幼修持,苦历一千七百五十(天)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所以玉帝的天地共主之位并不是大风刮来的。他的法力只在三清之上,不在三清之下。同时修成混元道果的,也就三清和镇元子寥寥数仙而已。但是他们的果位很显然比起玉帝来差点。玉帝相当于中神通王重阳,三清相当于东邪南帝北丐,镇元子相当于裘千仞。(孙悟空师父菩提祖师相当于西毒,应该也修成了混元道果,因为他知道如何躲过天劫,并且把方法传授给了孙悟空。)裘千仞的武功虽然和五绝不相上下,但是毕竟还差那么一点点。

由于混元道果莫测难明,所以身为太乙散仙的孙悟空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当明月说镇元子上天跟元始天尊切磋混元道果时,他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甚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甚么!”孙悟空在天庭当过齐天大圣,虽说权轻,毕竟位高,品级在哪儿摆着,所以三清也都给他面子,他逢三清道个老字。但是三清打心眼里根本看不起他,他连三清的门都没登过,更别提听三清讲道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混元道果是啥玩意。

镇元子虽然在三清这里很受礼遇,但是去西天却吃了如来的瘪。照说如来身为晚辈(镇元子和燃灯佛一个辈分,如来属于后起之秀),对镇元子这样的前辈应该尊重点才对,为何却冷遇了他呢?只因如来自视甚高,从不参加王母举办的蟠桃会,一心苦练自己的如来神掌,相当于《倚天屠龙记》中的灭绝师太。后来为了扩大西天影响,也不定期举办盂兰盆会,邀请天地间有头脸的神佛参加,镇元子也在邀请之列。可是如来并没有像元始天尊那样把镇元子当一瓣蒜来捣,只是将他泯然于众神之中,派二徒弟金蝉子敬了一杯茶了事。

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大仙道:“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啥意思?如来请一帮神佛吃饭,来捧场的神佛很多,所以倒茶的接待人员也很多,比如阿难迦叶之类,金蝉子只是其中一个。恰好金蝉子负责的这帮神佛中就有镇元子。这就相当于一公司老总请吃饭,老总的秘书司机保镖等等各分一片给在座客人倒茶,倒茶只是他们的分内之事。而且这帮秘书司机是以自己的身份而不是老总的身份给客人敬茶的。就是说,镇元子在如来眼里只是唐僧的级别。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还对倒茶的司机秘书感激不尽,说两人是好朋友,这不是傻,就是坏。

所以镇元子和金蝉子其实并没有多少交情,恰恰因为如来对他不够礼遇,他还跟如来结下了梁子。所以当取经团要来时,他赶紧溜了,并且给唐僧下了个套,让年龄最小最不成熟有点二杆子不着调的清风明月待客,其实他只要把两个大徒弟留下,肯定不会出清风明月的岔子。临行镇元子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清风道:“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镇元子千叮咛万嘱咐,只能给唐僧吃,不能给他几个徒弟吃,也不能让他们知道。其实你只要诚心待客,摆出两个果子,如果唐僧不想吃,非要分给三个徒弟吃,哪怕喂了白龙马,也不失待客之道。主随客便的道理难道不懂么。

那么镇元子为啥非要给唐僧吃人参果,答案很简单,因为人参果有长生不老之功效,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吃两个能活九万四千年(是不是吃的越多活得越长,此处存疑)。唐僧最终还是吃了一个果子,书中写道,自今会服人参果,尽是长生不老仙。又写道,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似脱胎换骨,神爽体健。自此之后,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就流传开来,五庄观的下一站,白虎岭的白骨精马上得到了消息。之后几乎所有的妖怪目标都是唐僧,除了想吃肉,就是想吸取原阳。所以镇元子给唐僧吃的人参果就是唐僧的惹祸根苗,这就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果唐僧不吃人参果,他的肉就没有长生不老的功效,那么妖怪们对这支取经队伍是没有多大兴趣的,因为想吃人遍地都是,没必要冒着风险跟如来观音孙悟空作对。如果说如来写的三藏真经对修行有用,妖怪们也是在取经团取经归来的路上对他们围追堵截,以夺取经书为目的,而不是吃唐僧肉为目标。吃了唐僧肉其实还有个效果,好多西学者都提到过,就是度劫。天地初开的太极时代,一劫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只有玉帝三清镇元子等寥寥数仙度过了。天地大开之后,就到了八卦甚至六十四卦时代,一劫只有区区五百年,但这五百年也有相当多的妖怪度不过去,只能靠吃蟠桃人参果仙丹等稀缺食物来度。但是这些资源都掌握在王母镇元子太上老君这样的大神手里,不是谁想吃就能吃到的,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吃唐僧肉解决问题了。

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来了,镇元子为啥要给唐僧下套,跟如来作对,阻止取经团上西天。答案很简单,镇元子是道家的祖师级人物,和三清走得很近,三清是不希望佛法东传的。而且镇元子到了西天之后,如来对他并没有多加礼遇,所以他就想给唐僧吃上两个人参果,并把这个消息放到妖魔界,当作给三清的投名状。

欢迎踊跃点赞。

镇元子为什么要请唐僧吃人参果?

本来我又想长篇大论,写他个8000字,但是写着写着,突然感觉天灵盖被一股神秘力量击中,随后我竟然飘飘忽忽就到了西游世界,正好赶上众位大神们在一起讨论。

先是镇元子给自己辩解道:

“我让我的爱徒送唐僧人参果,真的是因为唐僧乃金蝉子转世,五百年前我去参加盂兰盆会,他曾经给我递过一杯茶,所以我要报答他!”

对于镇元子的说法,清风明月也认同:

“是的是的,当初师父就是这样跟我们说的!”

但是不知道怎的,我隐隐约约听到一个声音,也没听清是谁在反驳:若是真想报答金蝉子,何必等到他第十次转世呢?而且,等到镇元子跟唐僧相见,也没见他表现出多么激动,老友相聚的表情啊?

这时候,猪八戒的声音响起了:

“这件事,我老猪也琢磨了好久好久,直到如来佛祖答应猴哥功成可成佛之后,我才恍然大悟。这个镇元子估计早就算出来猴哥能成佛,就是故意给师父人参果吃,故意让我听到,故意让猴哥打翻果树,以便跟猴哥套近乎……”

没等猪八戒说完,孙悟空就打断了他的话,蹦出来发言了:

“你这个呆子,休得乱言,我大哥镇元大仙哪有那么多弯弯绕。还不是你这个猪头嘴馋,故意引诱我去偷人参果,还故意激怒我那两个师侄,清风和明月,害得我昏了头,推翻了果树。”

沙和尚也插上一嘴:

“大师兄说得对啊!”

这时候唐僧出来发话了:

“贫僧觉得啊,镇元大仙之所以送我人参果吃,除了我的身份特殊以外,还跟我在大唐享有盛名有关。想当初我主持的水陆法会,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没等唐僧说完,孙悟空就打断道:

“师父,你别意淫了,镇元大仙平时都听元始天尊讲道的,对你那小乘佛法没啥兴趣!”

唐僧斜了孙悟空一眼:

“泼猴,你脑袋又不疼啦?”

不知道何时,福寿禄三仙也到了,寿星也给了一个理由:

“哎呀,你们都多想了,谁不知道取经团队自带流量,走到哪,聚光灯就移到哪。镇元大仙绝对是营销高手,本来大家都不清楚人参果,但是人家给唐僧这么一送。爆了个热点,从此以后,不管是南赡部洲,还是西牛贺洲,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再以后镇元子要想卖个高价,岂不是很容易?”

镇元子白了他一眼:

“胡说八道!再胡说,把吃我的人参果给我吐出来!”

寿星边摆手边后退道:

“说说而已,说说而已,大仙,要不要来两颗我们仙岛特有的火枣尝尝,拍一颗,发十颗?”

这边镇元大仙懒得跟他理论,那边小白龙突然站出来了,略带伤感道:

“小龙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讲?”

见大家都没接话,小白龙继续说道:

“希望大仙不要介意,我觉得吧,我们师兄弟都不是人,大师兄是猴,二师兄是猪,三师兄是水怪,就师父是个人,所以,镇元大仙只给人吃人参果……”

镇元子还没发话,猪八戒先不高兴了:

“你个牲口,嘴里也吐不出象牙来,这里哪有你插嘴的份,去,一边吃草去!”

小白龙满脸委屈,边走边嘀咕:

“哼,敢情你们都吃了俩人参果,我一颗都没尝到!”

虽然小白龙是低声嘀咕,还是被孙悟空听到了,他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出来打圆场:

“兄弟一场,兄弟一场,毕竟偷大哥镇元大仙的果子不地道,当时我也确实打下四颗果子,想着给白龙师弟一颗的,谁知道那一颗掉地上没了,实在惭愧,惭愧!”

小白龙一边流着泪,一边在默默地啃草……

突然,一直坐在最后面闭目养神的元始天尊站起来了,清了清嗓子,说了两句:

“我来说两句吧,那天啊,镇元贤弟到我这讲道,我当时还怪他呢,说人参果都熟了,也不知道给老哥带颗来尝尝。镇元贤弟还说呢,这次来得太匆忙,真忘了,几天后到五庄观,管够!敢情,他是留着这些果子,做大用场呢!”

镇元子面带愧色:

“老哥这样说,是怪老弟咯?”

元始天尊哈哈大笑道:

“一万年对别人或许太长,对咱来讲,也就一炷香的时间,之前又不是没吃过,贤弟勿虑!”

镇元子叹了口气道:

“其实啊,我这人参果听起来很高大上,但跟天庭的蟠桃比起来,不管是产量还是功效,都远远不及。再说了,你们一个个都有编制,我一个在野的神仙,不是也想跟大家凑凑近乎嘛。”

见镇元子表露了心声,坐在元始天尊旁边的观音菩萨突然笑了,接了话茬:

“大仙过谦了,无官一身轻,你这种自由自在,不愁吃穿的生活,都羡慕煞我们也!”

镇元子又叹了一口气:

“咳,你就别说风凉话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还不知道天庭是咋想的吗?我送人参果给唐僧,确实是看中了他是金蝉子转世的身份,之所以前九世没送,是因为那时候他是戴罪之身啊,哪敢啊!”

观音菩萨听完,竟然是诡异地一笑,没有再接话!

现场的气氛突然就冷了下来,突然一阵阴风刮过,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我特意向幽冥之神请了个假,来参加会议,你们这群道貌岸然的神仙啊,我算是被你们给算计了!”

孙悟空定睛一看,说话的竟然是白骨精,举棒子又要去打,结果再次被唐僧拦住了:

“悟空,休得无礼,听这位女菩萨说完!”

白骨精突然指向了镇元子:

“都怪你!”

镇元子显然有点慌张,也没想到白骨精竟然也会来到现场,想招呼人赶她走,结果发现大家都没有这个意向,况且面对这个魂魄,也没这个能力,只得无奈地用手抱头,蹲在一边。

白骨精继续说道:

“我前世被害身亡,算我倒霉,不怪你,可是后来我跑到五庄观求你帮我跟阎王说说,让我投胎转世。你说的啥,你说不用投胎转世,也能恢复真身,我当时竟然信了你这个糟老头子。”

镇元子低着头反驳了一句:

“我真是出自好心!”

白骨精道:

“对,你确实是好心,我求你给我颗人参果吃,你说什么,人参果要是被妖怪吃了,传出去让人们笑话。”

白骨精说完这话,底下一群人确实在嘿嘿笑个不停……

白骨精继续说道:

“所以,你告诉我,吃唐僧肉一样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

镇元子又嘀咕了一句:

“本来就是嘛!”

白骨精提高了嗓门:

“你骗我,吃唐僧肉根本就不能长生不老,要想长生不老,得吃掉吃了人参果的唐僧!”

说到这里,猪八戒突然睁大了双眼,环顾四周道:

“你说啥,师父的肉不是比人参果更有疗效吗?”

此时观音菩萨、寿星(南极仙翁)、镇元子,一个个都坐不住了,想阻止白骨精说下去,可是又无能为力。

白骨精突然对众人喊道:

“我被骗了,但你们就没被骗吗?”

说完,白骨精突然指着唐僧说道:

“你根本就不是金蝉子转世!我被镇元子骗了,你也被观音菩萨骗了!”

唐僧明显慌张起来,不知所措,转头看向观音菩萨,菩萨大喝一声:

“休得胡言,金蝉子的魂魄还是我派南极仙翁送去投胎成唐僧的,怎会有假?”

白骨精道:

“我一开始也想不通,直到唐僧师徒到达比丘国之后,我才恍然大悟!”

孙悟空对白骨精的话很感兴趣,也不再举着棒子喊打喊杀,双手依着耐心听白骨精说话:

“真正的金蝉子早就被灵山的那群佛吃掉了,要怪,只能怪当年孙悟空把蟠桃树毁了大半。”

孙悟空刚缓和下来心情,听白骨精这么一说,又来火了,又举起了棒子。但白骨精此时以魂魄的方式存在,就算打,也打不到,白骨精继续说到:

“因为蟠桃树没了,灵山众佛想续命,只能吃掉金蝉子。但是长久以往肯定不行,所以才弄了个假金蝉子转世,也就是唐僧,为了以假乱真,他们求助镇元子,用人参果做实验,让唐僧吃了,让他的肉也具备长生不老的功效。”

猪八戒恍然大悟:

“怪不得离开五庄观后,再遇到妖精,都说师父的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白骨精道:

“不仅如此,他们竟然利用这次机会,在五庄观聚集,商量另外一种长生不老的方法,那就是吃小孩!”

在座的各位全都惊出一身冷汗,白骨精继续不依不饶:

“对!观音菩萨的宠物鲤鱼精在通天河干了些啥,你们不会不知道吧?还有寿星的坐骑,白鹿精在比丘国干了啥,你们都忘了吗?”

唐僧已经有点瑟瑟发抖了,显然并不认可白骨精的话:

“阿弥陀佛,女菩萨,你不能信口开河啊?”

白骨精道:

“信口开河?我有人证,满堂娇你出来!”

众人急忙往后看,一个妇女慢慢走了过来,看了唐僧一眼,竟然有点羞愧:

“我是唐僧的母亲,他并不是金蝉子转世,因为当年我咬掉了他一颗脚趾头,并未发现他的血肉有什么独特的功效。”

唐僧睁大了双眼:

“母亲,你……”

白骨精继续道:

“咳,说到底,镇元子给唐僧人参果吃,就是为了配合取经计划,配合他们的人体实验,就算是唐僧,你也不是真唐僧!”

在座的各位再次震惊,都眼睁睁地看着白骨精:

“真正的唐僧早已死在凌云渡了,别听佛家讲什么脱胎换骨,他的肉体现在就在灵山,准备制长生不老药呢,不信去看!”

正在此时,一个手掌从天而降,狠狠地砸到白骨精头上,但是并无效,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如来佛祖也来了:

“白骨精,我可以帮你超度,但不可再胡言乱语!”

白骨精望着地上的一个手掌印,突然转过头来对着读者说了一句:

“天色不早了,关于镇元子送唐僧人参果吃的事,我也解释清楚了。还想知道更多内幕,关注我,看我明天怎么收拾如来佛祖!”

镇元子为什么要请唐僧吃人参果?

人参果是五庄观镇元大仙的宝贝,是三界稀有的仙果,具有极其强大的益寿功效。

原著中介绍“此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美中不足的是,人参果的产量太少,一棵果树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而镇元子又只有一棵人参果树。

众所周知,唐僧是如来座下二弟子金蝉子转世,跟镇元子曾在盂兰盆会是有过一面之缘,镇元子贵为地仙之祖,但相比如来而言只算小巫见大巫。直属领导的得意门生来访,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可令人奇怪的是,镇元子这面子只给了一半:唐僧一行共有四人外带一匹马,曾经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假如完成这次取经,未来皆可期,可他愣是面对五张嘴而只拿出了两颗人参果,小气得有点跌份儿。

而且,这人参果还是偷偷拿给唐僧的,根本没让其他人见着面儿,要不是八戒嘴馋耳朵精,这事还真就给糊弄过去了。最终,唐僧觉得果子长得像婴孩,不敢吃,倒让清风明月一人一个吃掉了。

难道镇元子不知道唐僧不会吃人参果?他当然清楚;镇元子区别对待唐僧与其他人,难道他不怕被发现吗?他当然也清楚。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亲近唐僧,搞好关系;第二,完成如来交代的任务。

首先,镇元子之所以给了两颗果子,是因为他根本就没给悟空、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准备,两颗都是给唐僧吃的。为什么?因为除了唐僧,镇元子没有从其他人身上获取利益的可能性。

《西游记》说:“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你看,唐僧就因为给镇元子传了个茶,就把他感动得不行,直把唐僧当“故人”来看待,还非要把这么好的人参果给他吃。见一面就成故人,这真是“一见钟情”了。

由此也可知,清风明月介绍镇元子时,说“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应该吹牛的成分多一些。

因此,镇元子是非常看重这份交际关系——或者叫机遇的。因为他清楚唐僧早晚会官复原职,再次回归天庭成为炙手可热的金蝉子,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份人脉资源,将来不管人事调动还是退休升迁,那都算有了靠山了。

所以,镇元子特地吩咐弟子一定要好好服务唐僧,让他感受到座上宾般的优越感,尤其要体现出尊卑有序:就是要比悟空他们的待遇好。将来金蝉子回忆起这段历史,想必仍会记忆犹新,深深记住镇元子的热情。

另一方面,“九九八十一难”是不打折扣的,必须挨个挨个完成,而镇元子既然从如来那里拿到了副本任务,就必须设置个矛盾才行,那么五张嘴只给两颗人参果,就是矛盾的源头。

悟空武功高强但容易激动、容易被挑拨,八戒好吃懒做又擅长挑拨离间,这真是绝佳的闹矛盾组合啊!镇元子早就了解清楚这些情况,所以才故意不给吃,后来引导他们偷着吃,最后挑唆悟空去拔树,以致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这下好了,果树倒了,涉事人都没有办法救活,只能请天上仙佛出面调解。镇元子也如愿完成任务,并将成果通过观音告知天庭。

不过,镇元子也不是完全目中无人,看不起其他家伙,在事情解决后,他还是不计前嫌与悟空结拜为兄弟,这说明什么?至少两点:一,悟空在三界威名远播,交这个朋友不亏;二,既然与悟空为同辈兄弟,那唐僧不就成了他师父辈的了吗?个种目的不言而喻。

镇元子为什么要请唐僧吃人参果?

唐僧师徒还没到五庄观呢,镇元大仙已经算出来他们会经过,但是他他要去元始天尊的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所以他只能留下清风明月,招待唐僧师徒。

临走之前,镇元大仙交代:如果唐僧来了,那么就打两个人参果给他吃。

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家里来客人,把家里好东西分享一下,是不是很正常?再正常不过了。

是啊,很正常的事,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好奇:镇元子为什么给唐僧两个人参果?

重点可能在于,为什么是“两个”人参果。

我看了一下一些回答,解读还真是五花八门。

有人说了,这是镇元子布下的局,想让唐僧入局,但是唐僧看穿了,所以没吃人参果,反而是悟空入局了;还有人说,镇元子故意弄两个人参果给唐僧,目的就是要弄死唐僧。

第一种解释,说是镇元子故意设局,目的是要让悟空、菩萨等人都来求情,他就是要面子。

第二种解释,说镇元子这样是为了弄死唐僧,因为当年金蝉子就给了镇元子一杯茶,看不起镇元子等等。

我滴乖乖,这样的解读,看完真是让我虎躯一震,涕泗横流啊!你们不去做语文阅读理解,真是太可惜了。

事实上,为什么镇元子给唐僧“两个人参果”,可以说没啥意思,也可以稍微解释一下。

之所以说没啥特别的意思,是因为这数量很正常,没有不对劲。如果说镇元子只给唐僧半个人参果,又或者一下给了十个、二十个,那才奇怪,两个是正常的数量。

为什么说两个是正常的数量呢?

因为,如果只给一个,显得太少了。当年金蝉子亲自给镇元子递过茶,这是对镇元子的一种尊重,镇元子自己也说。

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要知道,佛祖那里的茶饭,跟普通的茶饭可不一样。

比如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在佛祖那里吃饭,作者就说“素味仙花人罕见,香茶异食得长生”,还说“佛祖处正寿长生,脱胎换骨之馔”。当八戒、沙僧吃时,作者还说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

金蝉子对镇元子这么客气,而且镇元子也把金蝉子当成故人(旧友、好朋友)了。好朋友来了,送他两个人参果,这实在很正常。如果只送一个,就拿不出手了。

另外,中国古代对数字很讲究,一般都愿意用双数,因为寓意“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等,这是一种好兆头。

比如我老家,中老年人就很在意这一点(当然现在人不太讲究了)。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弄双数的菜,至少四个,多了可以是六个、八个甚至十六个。如果不够,哪怕摆一个酱豆做菜,甚至空盘子也行。

尤其是结婚等喜庆事,一定要挑一个双日子,而且最好阴历阳历都是双数的日子。

所以说,镇元子给唐僧两个人参果吃,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两个人参果,不多不少,刚刚好。这样,既能表现镇元子对唐僧的敬重,也能体现人参果的珍贵。

当后面人数多了,镇元子也只是打十个,福禄寿三星、唐僧、八戒、悟空、沙僧、观音菩萨都各吃一个,镇元子吃了一个,五庄观所有小仙分着吃了一个。

总之,镇元子给唐僧两个人参果,没有任何奇怪之处,根本不是要利用唐僧,又或者要弄死唐僧。

西游虽然是名著,可也不代表它字字深藏玄机、句句微言大义。有研究“两个”的功夫,不如多看书呢。

镇元子为什么要请唐僧吃人参果?

一个唐僧吃,一个徒弟分着吃,就这么简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