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在白门楼被捉住,押去见曹操的时候,要怎么说话才不被杀?

“良丑尚在,霸王气概;关张无敌,西凉孟起!”

这几句话就是吕布的救命稻草。请看我仔细分析。

吕布曾经在曹操讨伐徐州陶谦的时候,袭击曹操的后方大本营兖州,占领了兖州大部分城池,令曹操头疼不已、痛恨万分。

但是,曹操自始至终从来没有表态过要杀掉吕布。我们知道,曹操这个人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内心。可以说: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豪杰自风流。”

这句话就是为曹操量身定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人在这一点上能够媲美曹操了。曹操想杀谁,都是直接高呼一声:“某某某,我誓杀汝!”然后就付出行动,从不拖泥带水。曹操不失英雄本色,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

曹操虽然痛恨吕布,但是却从来没有表态要杀吕布。相反,曹操想要收降吕布。曹操首次进攻下邳,吕布在城头上和曹操对话。曹操频频抛出“橄榄枝”,吕布也有所心动,正准备和曹操谈好条件,却被陈宫打搅了。陈宫一箭射向曹操,射中曹操的麾盖,令曹操颜面扫地,曹操当场发下誓言,要杀了陈宫。但是,曹操从来没有发誓要杀了吕布。曹操发誓要杀陈宫,最后兑现了誓言,果然杀了陈宫。

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

操统众将至城下,大叫吕布答话。布上城而立。操谓布曰:“闻奉先又欲结婚袁术,吾故领兵至此。夫术有反逆大罪,而公有讨董卓之功,今何自弃其前功而从逆贼耶?倘城池一破,悔之晚矣!若早来降,共扶王室,当不失封侯之位。”布曰:“丞相且退,尚容商议。”陈宫在侧大骂曹操奸贼,一箭射中其麾盖。操指宫恨曰:“吾誓杀汝!”遂引兵攻城。

通过上述这小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本来想要打动吕布,兵不血刃地收服下邳,两人也温情脉脉地谈着。毕竟都是老同事嘛,能够握手言和、放下刀兵,于公于私、于兵于民都是大好事啊!

这一切都被陈宫破坏了。陈宫因为对曹操的成见和对曹操个人的仇恨,置千万黎民百姓和士兵们的性命于不顾了。所以说,曹操杀了陈宫毫不足惜。陈宫考虑的不是主公的利益,而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发泄自己的私愤。

吕布罪不至死,毕竟吕布只是搞独立王国,而没有称王。吕布和袁术的性质完全不一样,袁术是称帝了;吕布却只是扩大点地盘,搞点利益而已。而且吕布还杀了曹操的死对头董卓。

从曹操的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曹操是想劝降吕布的。吕布被擒拿的时候,曹操开始也被吕布打动,想要利用吕布替自己打天下,因此对是否杀吕布颇为踌躇。

曹操犹豫不决的时候,吕布却犯了严重的错误,就是请刘备为他求情。这就犯了两大错误:

第一、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就可能是刘备,吕布的做法就是避坑落井。

刘备如果为吕布求情,就对吕布有救命之恩,他们就可能形成联盟。这就有悖于曹操对各地军阀“分而治之”的总体策略。

我们知道,曹操曾经命令刘备杀吕布;命令马腾担任征东将军,攻打孙策;命令刘备出兵,攻打袁术……曹操喜欢让各地的军阀互相争斗,而不是形成联盟。吕布这一示好刘备,犯了曹操的大忌。可以说,刘备此时一言不慎,不但救不了吕布,而且自身难保。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立即明白了此中的要害,表示必须杀掉吕布。吕布大骂刘备无情无义,其实刘备又何尝不想表现的自己有情有义,但是这个时候是明哲保身的关键时刻,不是讲不讲情义有价还是无价的时候。

第二、吕布向刘备求情,等于是揭了曹操的“伤疤”,既让曹操回忆起以前的不快,又让曹操无地自容。

曹操在徐州大搞屠城,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刘备营救徐州,吕布在后方捣乱,在濮阳大败曹操,是曹操最大的耻辱。

吕布此时提起他“围魏救赵”解了徐州之围,正是曹操的最大败笔,令曹操既感到难为情,又治丝益棼打乱了思路。所以,曹操转身离开,去权衡利弊去了。毋容置疑,曹操当时是故意离开刘备和吕布,采取“眼不见为净,心不烦冷静”的方法,独立思考,来决定吕布的去留。

吕布这真是:

望门投止思张俭

可惜的是他没有做到:

忍死须臾待杜根。

那么是不是吕布就非死不可了?当然不是,吕布还是有一线生机的,而且求生的概率很大。那么,吕布怎么做才可以绝处逢生?

首先,吕布不能跟刘备套近乎;相反,他应该大骂刘备,跟刘备划清界限。然后慷慨赴死,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气概。然后,吕布对曹操说:“丞相,布临死之际,有一言相告。”

曹操肯定侧耳倾听,吕布大声疾呼:

“良丑尚在,霸王气概;关张无敌,西凉孟起!”

然后,吕布昂首挺胸,仰天大笑,直奔刑场。俗话说得好: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曹操肯定明白此理,就会叫住刽子手,因为吕布的话玄机未明啊!这是什么意思呢?弄明白了再杀吕布也不迟啊!吕布这其中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不能浪费了啊!这样吕布的机会就来了。

吕布对曹操解释他的谶语:

“河北的颜良、文丑尚在;孙策的小霸王气概谁能奈何?我死不要紧,我死之后,关羽和张飞谁人能敌?西凉铁骑还有马超马孟起,杀来了你怎么办?

曹操听了吕布的话,感到不寒而栗。事实就是这样:现在,北方的袁绍割据称雄;东吴孙策正对许昌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起攻击;淮南的袁术更是丧心病狂地称帝了;西凉的马超也在摩拳擦掌,想要独立……

如果说这些人都构不成威胁,那么这个近在咫尺的刘备可是心腹大患哪!刘备可不是池中之物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搔首弄姿地脱颖而出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功臣亡。”

范蠡的话言犹在耳。曹操心想:此时飞鸟漫天,狡兔遍地,敌国的出现更是如雨后春笋,吕布还是有很大利用价值的。此时吕布已经心服口服,不可能再反;而且他已经走投无路了,再反的话,就山穷水尽了。留着他,反而不怕关羽和张飞、马超、孙策等猛将了。

曹操就肯定会留着吕布不杀。因为曹操是最擅长取舍的人,而且他的取舍只考虑利益得失,而不考虑道义的存亡。至于吕布杀了两任干爹,那都不在话下,自己不认他为干儿子不就行了。

所以说,吕布之死在于他读书太少!水平太低!

吕布在白门楼被捉住,押去见曹操的时候,要怎么说话才不被杀?

事实上,当吕布被捉到白门楼上时,能够保命的办法只有一个,可惜他没看懂,反而向刘备求救,最终惨遭曹操诛杀!

众人对白门楼上局势的误解

在不少人看来,吕布之所以会被曹操斩杀,完全是因为刘备把吕布给坑了!当时吕布已经明确地向曹操表达了投降意愿,而且表示他可以帮曹操指挥骑兵,帮曹操征战天下,而吕布指挥骑兵的能力,乃是有目共睹的,若吕布真心加入曹操,那么曹操的力量势必更加强大!所以当时曹操犹豫了,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接受吕布的投降!就在这个时候,刘备站出来说话了,直接以丁原、董卓之事警告曹操,于是曹操狠下心,拒绝了吕布的投降,而且直接将吕布诛杀!

《三国志》: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于是缢杀布。

在大家看来,曹操的态度原本是有所松动的,是因为刘备进言,以吕布背叛丁原、董卓之事来提醒曹操,才促使曹操下定决心诛杀吕布的,也就是说,刘备才是吕布之死的罪魁祸首!然而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刘备并非吕布之死的罪魁祸首,即便刘备不说那些话,吕布仍然会被斩杀!因为曹操压根儿就没打算放过吕布!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吕布是睡着了之后被手下给绑起来的,算是被活捉的,是被迫投降的!然而事实上,这只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正史中的吕布,乃是主动投降的!

曹操征讨吕布之前,曾经给吕布写过劝降信,当时的吕布就已经有了降意,但陈宫阻拦了吕布,告诉吕布他们是可以击退曹操的,于是吕布拒绝了投降,选择了和曹操作战。当吕布被曹操围困在下邳城时,吕布见自己并非曹操的对手,最终选择了主动投降。注意,吕布是主动投降的,并非是被手下捉起来的!

《后汉书》: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

按照古代的惯例,只要是主动投降了,一般都不会被诛杀,因为大家都遵从一个杀降不祥的定律。也就是说,其实吕布主动投降了,基本就不会被杀掉,而且吕布还是汉室朝廷封赏的大官,有身份有地位,他主动归降曹操,对曹操来说还是值得对外宣传的,也就是说曹操还应该礼遇吕布,以提升自己在政治上的影响力!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三国志》: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

吕布主动投降,按理说应该被曹操优待,结果曹操不仅没有优待他,反而一直绑着他,于是吕布慌了,开始向曹操乞求,希望曹操帮他松绑。不过曹操却说,吕布是老虎一般的猛人,不敢给吕布松绑。这一番对话下来,吕布察觉到了曹操的恶意,似乎曹操并没有打算放过他,于是吕布又再次公开向曹操表达了自己的请降意愿,表示自己愿意真心为曹操效力,帮助曹操攻取天下。然后曹操就开始若有所思了,之后便是刘备进言,曹操下定决心诛杀吕布。

整体看下来,貌似一切都和三国演义差不多,吕布是被刘备给坑死的!但事实上,我们从吕布主动投降,却没有被曹操优待,反而一直被绑着的遭遇便可以看出,曹操其实压根儿就没打算放过吕布!吕布乃是一方诸侯,他都选择了主动投降,曹操原本是没必要在绑着吕布了,而且吕布当着众人的面,低声下气的乞降时,曹操也没有丝毫放松的意思,可见他心里其实跟明镜一样,根本没打算放过吕布!

再说了,曹操攻打吕布是带着众谋臣一起的,为何白门楼上只有刘备发话,曹操的谋臣都干嘛去了?他们为何不说话?唯一的解释便是,曹操和他的谋臣早就商量好了对吕布的处置措施,白门楼上只不过是走走样子而已!若刘备不以丁原董卓之事进言,曹操手下的谋士也会进言,而曹操面有疑色其实不是在考虑是否该放了吕布,而是在想如何正大光明的处死吕布,毕竟吕布都当着众人的面说投降了,曹操得想个好办法,不然别人还以为曹操容不了人呢!

总的来说,曹操和其谋士应该是早就商量好了处置吕布的措施,那就是必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吕布虽然主动投降,但一直被绑着,即便他当着众人的面请降,最终仍然被杀掉了!曹操对吕布是必杀的态度,刘备说话,只不过是给曹操提供了一个诛杀吕布的更好理由罢了!

吕布活下来的唯一办法

曹操对吕布是必杀的态度,那么吕布能否通过一番操作,成功的保住性命呢?其实吕布也是有办法活下来的,而且这个办法只有一个,只不过他没有把握住!

要想了解能让吕布活下来的唯一办法,我们首先得了解,为何曹操及其手下谋臣会对吕布持一个必杀的态度?

在不少人看来,曹操及其手下谋士,之所以选择诛杀吕布,主要是因为吕布这个人没什么信誉,他先后背叛了丁原、董卓、刘备,而且在兖州之战中,吕布偷袭了曹操的后方,把曹军众人打得非常惨,不少曹军的战友都死于吕布之手,所以大家对吕布的充满了仇恨!然而事实上,曹操这个人,是个典型的政治家,他看问题都是着眼于大局的,并不会太在乎个人仇怨!

当年宛城之战,张绣把曹操的儿子、侄儿、爱将全都杀了,连曹操都差点死于乱军之中,可以说,曹操集团被张绣给坑惨了!然而最终曹操还是抛下了个人恩怨,选择了原谅张绣,并和张绣结为了亲家,对其予以重用!由此可见,曹操这个人其实是着眼于天下的,只要愿意真心投降他,他都能够不计前嫌。也就是说,吕布虽然在兖州和徐州的战争中,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只要吕布愿意诚心投降,曹操仍然可以不计前嫌,重用吕布!

说白了,吕布对曹军杀伤甚重,吕布背叛过很多人这些事情,在曹操看来,根本不是什么事!那个战乱年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保命措施,背叛主公也不是不可以原谅,曹操手下就有许多的降将,这事在战乱年代实在是太正常了!那么曹操到底是为何不能容忍吕布呢?

事实上,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吕布不太聪明!看不懂形势!

普通玩家才看重道义,高端玩家都看重利益!董卓入主洛阳,和丁原争锋,双方实力都非常强大,谁也没办法彻底击败对方,而且吕布在丁原手下更容易获得升迁,他此时背叛丁原,其实是不太聪明的做法。加入董卓后,董卓彻底掌控汉室朝廷,吕布既然投靠了董卓,就应该一心跟随,鼎力支持,结果他却被王允忽悠,干掉了董卓,自毁前程,太不聪明了。投靠袁绍以后,吕布帮袁绍立下大功,结果他又不聪明起来,居功自傲,遭到袁绍忌惮,差点被杀!

到了徐州以后,吕布又背叛刘备,并多次打压刘备,将刘备推向了曹操,而且在此期间,他还和自己手下的妻子私通,最终导致自己众叛亲离,这根本不是一个聪明人能干出来的事情!而到了白门楼上,当发现曹操没有释放自己的意思,吕布虽然向曹操乞降,但仍然非常高傲,竟然敢说自己愿意投降做曹操手下的二号人物,帮助曹操统领骑兵,曹操只要得到自己,便可以轻松平定天下!这种乞降方式中透漏出了浓浓的自傲,感觉吕布还是没有搞清楚状况,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这种不聪明的做法,彻底断了自己的生路,使得曹操觉得吕布无药可救了,所以最终曹操选择了诛杀吕布!

事实上,吕布是非常有才能的,曹操在出兵之前,主动写信劝降吕布,正是看中了吕布的才华,有此悍将相助,曹操实力确实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但吕布不够聪明啊,摆不清自己的位置,还容易被有心之人撺掇做蠢事,这种人留在身边,就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必须除掉他!而对于吕布来说,要想真正地获得生路,其实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放低自己的姿态,向曹操展示自己的智慧,让曹操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蠢人,不会轻易受人蛊惑做蠢事!

至于具体的办法,其实只要帮曹操分析一下目前的局势,让曹操搞清楚袁绍才是最大的敌人,杀了吕布,其实是对曹操实力的削弱,且吕布愿意把家人全部留给曹操做人质,自己也不要兵权了,以后就老老实实的帮曹操训练骑兵,做一个吉祥物就可以了!当然了,姿态一定要低,这方面可以向刘备学习!

结语

总的来说,吕布之死,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刘备,而在于曹操!而曹操之所以坚持诛杀吕布,其实是因为吕布不聪明,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容易被忽悠,闹出乱子,所以只要吕布认清自己的位置,放低自己的姿态,向曹操展示自己并不愚蠢,并不容易被忽悠,还是有点聪明力的,便可以保住性命!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吕布在白门楼被捉住,押去见曹操的时候,要怎么说话才不被杀?

以当时那个情况,吕布怎么说话都是死。

事实证明,吕布主动求饶,并请刘备帮忙说好话,是行不通的。

因为就算曹操不想杀吕布,白门楼上的其他人也想要吕布的命。

比如恨吕布入骨的刘备、关羽、张飞。

主动投降不行,那怎么办?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学张辽,骂曹操,来个富贵险中求。

吕布:曹阿瞒,只可惜当日濮阳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若有来生,我誓必取你项上狗头!

然后转头,看向其他人:“公之英杰,布尽知之,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

总之,说话要有气势。就像后来骂曹操的张松那样,全程大义凛然,全无惧色,心高气傲,引颈待杀。

曹操会怎么看?即便曹操不会动火,旁边的人夏侯惇等人肯定会先于曹操表态前,乱棍打死吕布!

让你丫的胡说八道!

就算众将不动手,刘备见吕布敢如此嚣张,也会在一旁故意拱火: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曹操被点醒。说道:好吧,奉先,今天我就满足你。来人啊!拖下去,斩了。

吕布大概率还是在劫难逃。

反着来,大概率也行不通。那怎么办?

剑走偏锋?

学关羽那样,用孤傲打动曹操?

吕布:你若想要让我投降,便需要先允我这几件事才行。第一……,第二……

这肯定也不行。

曹操能容关羽,是因为他敬重关羽,早就想招揽了。用现在的话说,关羽是曹操心中追不到的“女神”。所以关羽才有孤傲的空间。

吕布这种人,根本不是曹操的“女神”。

撑死了就是个普通“女朋友”。

所以吕布来这招,肯定是话还没说完,曹操就不耐烦的对刀斧手说道:还等什么呢?快把这神经病拖下去斩了啊!

吕布还是狗带。

剑走偏锋也不行。那怎么办?

学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呢?

曹操:奉先,你有什么要讲的吗

吕布:……(绷住,不说话)

曹操:没啥要讲的?那拖下去砍了吧。

吕布:……(想说,来不及了)

整个流程,就类似曹操砍高顺一样。

须臾,众拥高顺至。

操问曰:“汝有何言?”

顺不答。操怒命斩之。

所以这招貌似也不行。

不说话也不行,那打苦情牌?

比如学张郃、高览那样,投降曹操,说袁绍容不下我们,宝宝心里苦啊,无可奈何,现在只能来降曹公。

吕布:曹公,实不相瞒,我只是傀儡。那些坑你的行为,都是下面的人逼我干的(反正陈宫已经死了)。如今他们大势已去,现在我诚心归降。

这招行不行?貌似也不行。

首先,曹操不是傻子。

其次,侯成、魏续、宋宪等人此时也在白门楼上。吕布敢这么说,他们肯定当着曹操的面就骂了:吕布,狗贼,你听妻言,不听将计,何谓被逼无奈?

有人当场戳穿,曹操大怒:吕布匹夫,安敢羞辱我智商?来人,拖下去!

吕布——死。

打苦情牌也不行,那用美人计?

吕布:曹公,我有美人貂蝉。今愿相送,不知曹公意下如何?不知此等美人可否换我一条性命?

这招表面上看,行得通。但仔细想想,完全行不通。

因为只有君子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自己。

对于曹操这种枭雄来说,你吕布的命都在自己手上攥着,何况一貂蝉?

美人貂蝉,孤想睡就睡,还要你吕布先写财产转让合同了,我才能睡?

当孤是什么人了?孤宰相肚里能撑船,从来不怕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所以很明显,这招也没用。曹操只会说:汝妻子我自会照顾,你赶紧上路吧。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么办?

只能上绝招了。找台时空机,带上史料,穿越回白门楼之前,交给吕布。让他默背在心里,然后把史料烧了。

遇见曹操后,就泄露天机。每次只泄露一两件事,曹操肯定不会杀吕布。

不仅不会杀,反而会供起来。遇见搞不定的事了,就求教吕布这尊“泥菩萨”。

但问题是,这个世界哪来的时光机呢?

如果有,先给我来一台吧。

以上内容,只图一乐,全是闲扯。勿当真。

吕布在白门楼被捉住,押去见曹操的时候,要怎么说话才不被杀?

在白门楼上,被擒的吕布对曹操百般乞怜。当他对曹操说出那句著名的话后,曹操的表情也出现了迟疑。此时刘备赶快上前用丁原、董卓的前例来劝说曹操,让曹操下决心杀了吕布。那么吕布在白门楼怎样做,才能让曹操免他一死呢?

一、对吕布态度犹豫的曹操。

曹操在白门楼上见到被俘的吕布,对他的态度自始至终都不明朗。他首先处理了吕布的两个手下,最后才处理了吕布。这两个人就是吕布的左膀右臂,文官陈宫,武将高顺,这两人对吕布忠心耿耿,同时也对吕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陈宫原本和曹操是好友,他人评价说曹操待他如同父子。由于对曹操的统治政策不满,陈宫在曹操出征徐州的时候,投靠吕布夺取兖州,险些让曹操陷入灭顶之灾。高顺则率领陷阵营屡破曹军,还让曹操最信任的大将夏侯惇丢了一只眼睛。

这两人给曹军带来的伤害极深,让曹军上下恨之入骨。在吕布陷入下风的时候,曾经想要投降曹操,都被他们阻止。他们深知自己对曹操积怨已深,害怕遭到曹操的报复。同时从这一点也能看到,这两人在吕布军中的影响力,连吕布也奈何不了他们。

可是在白门楼上,曹操对他们两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曹操对于军事能力很强的高顺没有一点怜惜,直接杀掉了他。而对陈宫则是百般劝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陈宫慷慨赴死的时候,曹操还流下了惋惜的眼泪。

其实曹操对高顺、陈宫的处置,直接决定了他处置吕布的决心。在这两人中,高顺是必须要死的。因为他对吕布忠心耿耿,只认吕布作为自己的主公。无论最终曹操是否留下吕布,高顺都不会认曹操为主公。曹操留下高顺只会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只能杀掉他。

曹操对待陈宫的处置,则决定了吕布的生死。曹操爱惜陈宫的才能,想要用旧情感动他,同时借自己对陈宫的宽恕,来挽回旧日自己的不良影响,重塑自己的政治形象。但是由于陈宫对吕布的影响力,如果陈宫是假意投降,就有可能重新煽动吕布谋反,会给曹操带来隐患。因此曹操要留下陈宫,就必须除掉吕布,来免除后患。

这就是曹操为什么要先处置高顺、陈宫,最后再处置吕布的原因。由于陈宫决心不与曹操妥协,宁死不降,使得曹操不得不含泪杀了他。同时也因为陈宫的死,给吕布带来了一线生机。没有高顺、陈宫的辅佐,仅仅一个吕布就如同被困的猛虎,对曹操失去了威胁。

因此,曹操对吕布的态度就转而变得暧昧,在很多地方表现出一丝温情。曹操和吕布不但聊起了家常,还说起过去的往事。当吕布说自己被绳子捆得太紧,想要松一些的时候,曹操就想同意。这个意见遭到了曹操的主簿王必的反对没能执行,曹操还为此对吕布笑着解释。从以上的种种迹象表明,曹操确实有受降吕布的心思。

二、曹操为何要杀死吕布。

但就在很短的时间之后,曹操就下决心杀死了吕布。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其实说穿了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吕布和刘备各自说了一句话。就是这两句话,使得吕布丢失了性命。这两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是如何影响曹操的判断呢?

首先,是吕布说的那句话。吕布主动向曹操乞降,他对曹操说,你所惧怕的人只是我而已,我今天已经彻底服了,天下对你来说没有忧心的事了。如果你指挥步兵,让我指挥骑兵,则天下不足为惧也。史书上记载,曹操对此的反应是面有疑色。

为什么曹操在听了吕布的话后,脸色从开始的谈笑风生突然变成了迟疑不决?这是因为曹操对自己本来想要收降吕布的决心产生了动摇。因为曹操从吕布的话里听出了谎言,对吕布投降自己的诚意产生了怀疑。

吕布为抬高自己的身价,把自己抬高为曹操最主要的对手。可是,凡是有判断的人都知道,曹操最重要的对手不是吕布,而是袁绍。在曹操创业的时候,当他接到袁绍威胁的信件时,就会很多天表现得忧心忡忡。为了抵抗袁绍必然到来的攻击,曹操才急于扫平周围的敌对势力,把吕布列为首要打击目标。

可是吕布竟然把自己说成曹操的最主要的对手,这完全是对曹操智商的侮辱。这让曹操对吕布后面的话产生了怀疑。接下来吕布主动提出,让曹操指挥步兵,自己指挥骑兵,这更是犯了曹操的大忌。

曹操这个人对军权看得很重,他最信任的是亲族将领,其次才是那些异姓的将领。不管那些异姓将领能力再强,也只能在亲族将领的指挥之下。而吕布这样一个降将,却要曹操授予军权,而且还是最强大的骑兵部队的军权,这让曹操难以忍受。

吕布本身就是优秀的骑兵将领,他率领骑兵叱咤风云,在战场上给了曹军沉重的打击。如果吕布拥有骑兵的指挥权,他要是效忠曹操的话,自然对曹操的事业帮助很大。但是吕布如果对曹操不忠,反而会给曹操带来灭顶之灾。

正是吕布提出要军权的举动,让曹操对他的忠心不得不有所怀疑。吕布做出这样的举动,不是他这个人太傻,就是他心怀野心,没有把曹操放在心里。曹操作为一个老奸巨猾的人,他宁可相信后者,也不会相信吕布的智商过低。

这样,吕布说的对曹操已经彻底心服的话,让曹操认为就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对于这个满口谎言,还自视甚高,从心里看不起曹操的吕布,让曹操对于收降他失去了信心。因此曹操才会面露疑色,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

吕布没有看清楚曹操的心思,他还以为自己的话打动了曹操。为了趁热打铁,还请刘备为他美言几句。这时刘备说的话,却彻底判了吕布的死刑。刘备把曹操当成自己的对手,自然不会让吕布投入曹操的阵营,壮大他的实力。

于是刘备上前对曹操说,你难道不见丁原和董卓的前车之鉴吗?曹操听了之后点头应许,决心杀掉吕布。曹操也不是傻子,他认为天下英雄只有自己和刘备,刘备让自己杀掉吕布当然不怀好意。可是他为什么又要接受刘备的建议,杀掉吕布呢?

这是因为曹操不得不这样做,刘备的话直刺曹操的灵魂深处,让他无可选择。丁原何许人也?是吕布的贵人,把吕布从众人中选拔出来,让他走上仕途。只是他无法满足吕布的政治野心,被吕布害死,当成了投靠董卓的投名状。

董卓何许人也?是当朝的太师,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他对吕布信任有加,让吕布享受了荣华富贵。只是因为王允抓住了吕布的把柄,并且用政治前途来引诱他,使得董卓惨死在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

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曹操奉迎汉献帝来到许都,和当年的董卓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天生聪慧,当然不愿意成为曹操的傀儡。而汉献帝的身边还有不少的拥护者,这些人都对曹操大权独揽有意见。曹操只是依靠手中的军权,才压制住他们的反抗。

与此相反,吕布和汉献帝的关系还是十分融洽的。在诛杀董卓后,汉献帝封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温侯。汉献帝从关中来到关东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吕布的帮助。他让吕布来迎接自己,只是吕布的实力太弱没有成行。

吕布为此派使者向汉献帝解释、致歉。就算是这样,汉献帝还是封吕布为平北将军,进封为平陶侯。从此可以看出,在汉献帝的心中,吕布还是忠心于自己的。在那些诸侯之中,吕布是他最可以信赖的力量。

如果吕布加入曹操的阵营,成为汉献帝群臣中的一员,必然会成为汉献帝拉拢的对象。如果再有王允那样的人从中挑拨,难免会有董卓那样的事件发生。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回死在吕布手中的就可能是曹操了。

刘备用丁原和董卓的例子来劝说曹操,正是一语点破梦中人。再加上曹操马上就要面对北方袁绍的攻击,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时时刻刻防备吕布的背叛。意识到收降吕布的严重后果,曹操就算是明白刘备的话不怀好意,他也只能按照刘备的建议行事,果断杀掉了吕布。

三、吕布如何才能免死。

在曹操杀死高顺、陈宫后,对吕布有收降之心的时候,吕布还是有一线生机的。他如果对当时的情况有清醒的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还是有可能得到曹操的宽恕的。这时吕布的态度,就决定了他的生死。

吕布在看到高顺、陈宫之死后,就应该明白曹操有留下自己,为他效力的意图。他应该明白,曹操并不是离开自己不行,只不过是自己加入曹操阵营,成为他的部下,凭借自己的军事能力能够增强曹军的战斗力。

这时的吕布应该明白自己现在的身份,自己只不过是任曹操随意摆布的战俘,二不是曹操的座上客。为了活命,就必须解除曹操对自己的疑忌,让曹操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在这个时候,吕布的态度不能有自傲的成分,唯一正确的态度是不卑不亢,从容面对。

吕布如果过于谄媚,会让曹操看不起。而吕布如果自傲,则让曹操不信任。在这两种情况下,吕布都难逃一死。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从容面对曹操,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才可能获得曹操的尊重。

吕布没有必要为了活命去向曹操献媚,也没有必要去自抬身价来获得曹操的青睐。曹操老奸巨猾,对这些伎俩会一眼看穿。吕布只要不卑不亢的说明自己投降的诚意,其他任何的话都不要说,一切按曹操的决定处置,反而可能会得到活命的机会。

结语:

在白门楼上,吕布向曹操乞降,而曹操当时也有收降吕布的意图。但是吕布的那句乞降的话,却让曹操对自己的意图产生了怀疑。他从吕布的话中看出,吕布对自己并不是真正心服,相反吕布还自视甚高,对曹操有所轻视。

这就让曹操对吕布投降的诚意产生了怀疑,再加上刘备以丁原、董卓的前车之鉴相劝,让曹操彻底打消了收降吕布的决心,转而杀掉了他。吕布如果想活下来,他不需要说那么多,只要不卑不亢的把自己投降的诚意说出来,听从曹操的发落,反而可能得到一条活路。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吕布在白门楼被捉住,押去见曹操的时候,要怎么说话才不被杀?

一,吕布被命运捉弄,奔波一生,死于白门楼

吕布杀丁原最不应该。丁原没有任何地方对不起吕布。吕布仅仅是为了贪图董卓给他的好马和官位,就把义父丁原杀了。这杀义父的名声一出去,吕布的名声就臭了。

吕布已经拜了董卓为义父,又因为王允许给他的高官厚禄,又把董卓杀了。先不说董卓该不该杀,但是,吕布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杀法,就令人不耻了。

一个人,立身立命,再立业。吕布后来立业不成功,就与此有关系。

王允孤家寡人,一意孤行,逼反西凉董卓部将李,郭二人,生灵涂炭何止成千上万。王允死后二个月,吕布出函谷关,先后投向袁绍袁术兄弟,但是,吕布被他们兄弟视为出尔反尔的家伙,不接纳。吕布为了立足之地,又与刘备,曹操反复争夺徐州附近的地区。

这这期间,吕布待部下无礼,被部下捆绑后,交给曹操处理。这就是著名的桥段:吕布殒命白门楼。

二,曹操处置吕布,曹操左右的心腹大臣郭嘉,荀攸,曹操为什么要问刘备怎么办

关东的局势更加混乱,因为曹操,袁绍,袁术都回了这些地区,与东汉的地方诸侯夺取这些州郡,他们手里有兵就打。这样山贼,黄巾余部,地方豪强,州郡县等等各自为政。吕布的武力在三国前期是数一数二,吕布以此为本钱,吕布得了兖州。有了立足之地。

吕布又趁刘备不在,袭了徐州,刘备与曹操关系铁,曹操帮助刘备与吕布打上了。曹操与吕布大战于濮阳。跟随吕布的张邈兄弟被人所杀。他们打了一百多天。曹操经过这一次交战,就有了除吕布的心思

太祖引军还,与布战於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馀日。

袁术是三国时代的怪胎,看不起任何出身低的人,曹操骂他“冢中枯骨”,可见袁术为人痛恨。当初,关羽要去打华雄,袁术就发了羊癫疯 ,大骂关羽刘备张飞不知道好歹。这些仇恨,刘备兄弟当然记得。

刘备听了曹操的安排攻打袁术,张飞喝醉了,被吕布袭取下邳。刘备回来后,没有住处了。吕布让刘备兄弟到小沛去住。吕布自称徐州刺史。

刘备的家室一次落入吕布之手,一次落入高顺之手。刘备心里很恼火的。因为刘备是用地盘换回了家室的。

袁术与孙策做了一个交易,得了孙坚从井底捞起来的传国玉玺。袁术就有异心了,他要扩大地盘,派大将纪灵等步骑三万进攻备,刘备求救于吕布。吕布考虑后一定要去救刘备 。他有自己的打算。这说明吕布也不是目光短浅的人。

诸将对吕布说:将军常欲杀备,今借袁术之手杀了刘备手於术。吕布说,不是,袁术如果破杀了刘备,向北连太山诸将,我们就被袁术的势力包围了。这样干,是自己作死。吕布带了步兵千人、骑兵二百人,救刘备来了。朱灵听说吕布来了,就不敢动了。

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

吕布命令部下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

吕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朱灵不敢不尊重吕布,于是,吕布解了刘备之难。

这就说明吕布对刘备是有恩德的。后来,吕布就是以此希望刘备出一言,救他出危难的。吕布辕门射戟,解了刘备的困境。吕布还是对得起刘备的。

三,吕布明明知道袁术有异心,袁术求亲于吕布,吕布居然答应了

这就是没有脑子,逆天行事了。虽然吕布后来从半路上把女儿夺了回来,这还是洗不掉吕布看不清楚当时的情况的事实。

其实这里面是陈珪在挖吕布的墙角。陈是曹操的人。陈身在吕布之处,心却向着曹操。他更怕吕布袁术联合,割据扬州和徐州,给曹操添麻烦。所以,陈珪就忽悠了吕布,破坏了吕布与袁术的联盟。

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

陈登父子,把吕布的一切都告诉了曹操。曹操明白吕布要单干,养不长久,必定影响曹操的统一大业。吕布与别人合作,麻烦就更大了。曹操因此就又有了杀吕布的用心了。

四,陈登见了曹操,他们是吕布部下,两个出卖了吕布

曹操说是养老鹰一样对待吕布,吕布就没有办法离开了。也就是饿着吕布,不能喂饱,喂饱了不仅要跑,而且伤人。陈登用这些话对吕布说了,正中吕布心窝,吕布也就认了。吕布不责怪陈登,说明陈登与曹操的话是了吕布的处事方式。由此观之,曹操对吕布有深刻的理解,曹操制服吕布也就有办法了。如果要养吕布,就必须饿着养,不能喂饱。喂饱了就要跑。

吕布还是有个忠臣陈宫,他不似其他人出卖吕布,但是,吕布不喜欢他。如果吕布听陈宫一言半语,不会有北门楼之难。

当然,人不可吊死在一棵树上,再说当时也流行"良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这当然怨不得陈宫。但是,吕布在做人上还是亏。他在丁原手下没有吃饱,就飞到董卓手下,吕布还是觉得没有吃饱,又飞到王允身边。王允为国尽忠之后,吕布一个人跑出来了。开始了他的自己找食的征程。这期间陈宫跟着吕布,没有离开过。

吕布与曹操,刘备,袁绍,袁术,张邈,陈登,徐谦等等都有关系。吕布与他们争夺地盘,经常被人挖坑。但是,陈宫一直跟他吕布,不离不弃。

五,最后的会面,吕布说不说,都活不成

在北门楼,曹操,刘备,吕布,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三国-吕布传》:

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於是缢杀布

吕布说要投降曹操,曹操没有想到吕布会这样说,所以,他摸不清楚吕布的话有多少诚意。曹操就问这座的刘备,刘备对曹操的心思很了解,正面说,曹操会觉得刘备公报私仇,嫉妒吕布与曹操的合作。刘备说自己同意曹操收纳吕布,那么,曹操现在已经牛逼哄哄,再得了吕布这样的能干家伙,刘备今后不就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了吗?刘备自己一定不会使自己祸害自己。刘备既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只是提醒曹操,吕布在丁原和董卓手下干过……这两个人还在吗?——你今后驽驭得了他吗?这完全是替曹操考虑呐!

吕布到了这种分上,他说不说服曹操,他都活不下去,原因是吕布的名声太臭了。吕布几乎是走一路黑一路,谁给好处多,他跟谁。曹操和刘备都清楚吕布的这一切。只要有人稍微挑出一点点不利于吕布的缺点,都会成为置吕布于死地的最后一根稻草。

吕布在白门楼被捉住,押去见曹操的时候,要怎么说话才不被杀?

其实吕布是主动投降曹操的,但因为吕布是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投降曹操的,因此无论吕布怎么说话,都大概率被曹操杀掉。

公元199年初,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包围,吕布的部将侯成与宋宪、魏续等共同捉住陈宫、高顺,率领部众归降曹操。吕布率领左右亲兵登上白门楼,曹军四面紧逼,吕布命令左右亲兵砍下他的人头去投降曹操,亲兵们不忍下手,吕布于是下楼投降。

虽然吕布是主动投降,却仍然被五花大绑,可见曹操事先就打算逮到吕布以后斩草除根把他杀掉。

吕布见到曹操以后说:“从今以后,天下可以平定了。”

曹操说:“为什么这样讲?”

吕布说:“您所顾忌的人,不过是我吕布。现在,我已归顺,如果让我率领骑兵,您自统步兵,则天下无人能敌。”

吕布又回头对刘备说:“刘玄德,你是座上客,我为阶下囚,绳子把我捆得太紧,难道不能帮我说句话吗?”曹操笑着说:“捆绑猛虎,不能不紧。”于是下令给吕布松绑。

可见吕布的话已经打动了曹操,曹操已经准备释放吕布为己所用,坏就坏在吕布不应该让刘备为自己求情,结果被刘备挑拨离间,刘备当然不愿意曹操与吕布强强联合,如果那样曹操就更如虎添翼,一统天下篡夺汉朝江山就更容易了。

因此刘备对曹操挑拨离间说“不行,您没有看到吕布事奉丁原与董太师的情形吗?”

吕布既然能够反戈一击杀害主公丁原与义父董卓,如果曹操接受吕布投降,吕布当然也能反戈一击杀掉曹操,因此曹操点头同意刘备的看法,拒绝释放吕布,而吕布只能破口大骂刘备:“你这个大耳朵的家伙,最不可信!”

此时吕布应该理直气壮为自己辩解,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毕竟吕布 除掉董卓是当时群雄公认的为国除害,可以说吕布是挽救东汉王朝的大功臣,而且吕布在客观上也帮助了曹操,毕竟曹操也曾经被董卓通缉差一点送命,如果没有吕布除掉董卓,汉献帝仍然被董卓控制,曹操也不可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霸天下,可见吕布不仅对东汉王朝有功,也对曹操有功。

如果吕布这样理直气壮慷慨激昂地为自己表功,就可以在道义上占据了优势,曹操就没有理由再杀吕布,吕布至少可以暂时保住性命。

可惜吕布毕竟是有勇无谋的武将,不善于用冠冕堂皇的国家大义为自己辩护,在骂了刘备之后就无话可说,只能像傻子一样默默无语束手待毙。

见吕布傻不愣登地一言不发,曹操又对陈宫说:“你平生自以为智谋有余,现在怎么样?”

陈宫指着吕布说:“这个人不用我的计策,才落到这样的下场。如果他听我的话,也未必就被你捉住。”

而吕布仍然像傻子一样无话可说,其实吕布之前几次想投降曹操,都被陈宫阻止,不然吕布也不会落到山穷水尽不得不投降而被杀的下场。

曹操见吕布一言不发,就更瞧不起吕布,于是对陈宫说:“那你的老母怎么办呢?”

陈宫说:“我听说,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伤害别人的双亲,我老母的生死,决定于您,而不在我。”

曹操说:“你的妻子儿女怎么办?”

陈宫说:“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灭绝别人的后代,妻子儿女的生死,也决定于您,而不在我。”

曹操没有再说话。陈宫视死如归地请求受刑,于是走出门,不再回头,曹操忍不住为他落泪。

毕竟陈宫曾经是曹操的功臣,为曹操获得兖州根据地第一桶金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因为陈宫看不惯曹操滥杀无辜而迎接吕布反叛曹操,但陈宫杰出的才能与高尚的人格,曹操还是非常佩服的。

于是陈宫与吕布、高顺三位杰出的谋士与名将全都被曹操下令绞死,他们的头颅被砍下送到京师许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