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魏蜀吴都有哪些“将二代”活跃在战场上?能力如何?
“将二代”最活跃的当是蜀汉。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因此我们就从五虎上将的第二代开始盘点。
第一、成绩优异的关平。
关平是关羽的义子,一直协助关羽镇守荆州。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关平作为关羽的副将出征,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
1、关羽攻打襄阳市,斩杀曹将翟元,协助关羽大败曹仁,攻取襄阳郡。
2、大战庞德三十多合不分胜负。
3、关羽被庞德暗箭射中,关平及时出手救回。
4、关羽攻打樊城,被曹仁指挥军士乱箭射中右臂。关平杀退曹仁,救回关羽。
5、三合杀败徐晃的部将徐商,五六合杀败徐晃的部将吕建。
6、奋力杀退东吴大将丁奉,掩护廖化出麦城到上庸搬救兵。
关平最后跟关羽一起被东吴擒拿,英勇不屈而遭杀害。
第二、“将二代”的斩将冠军关兴。
1、跟随刘备讨伐东吴,斩杀东吴战将三人,分别是:李异、周平、潘璋。
2、活捉东吴战将谭雄。
3、刀剐叛徒糜芳和傅士仁。
4、斩杀羌族越吉元帅。
5、斩杀魏将杨陵。
6、凤鸣山斩杀魏将董禧。
关兴共斩杀战将八人,其中有六人是临阵斩杀的。这个成就是整部《三国演义》中的第五名,仅次于赵云、关羽、许褚、甘宁四位前辈,斩将数量在后三国时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关兴参加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病逝。
第三、踪迹一现即逝,如羚羊挂角的关索。
关索一共只参加一次战斗。诸葛亮南征孟获,关索随同参加。在擒拿祝融夫人的时候,尽了一份力量。最后的去向,演义中没有明确交代。
第三、灿烂夺目却马革裹尸的张苞。张苞系蜀汉大将张飞之子。
张苞充分继承了乃父勇敢无畏、争强好胜的优良传统。
1、参加刘备领导的讨伐孙权的战争,并且立下汗马功劳。这次战争中他斩杀了东吴部将谢旌和夏恂。
2、诸葛亮收服南安等三郡,张苞斩杀太守崔谅。
3、凤鸣山一战斩杀魏将薛则,为营救老将赵云发挥了重大作用。
4、诸葛亮大破郭淮。张苞追杀郭淮,跌入山谷,摔破头颅,不治身亡。
刘备和诸葛亮都对张苞寄予厚望,并且对张苞精心培养。诸葛亮得知张苞的死讯时,一度吐血昏迷过去。
第四、在军中效力,但是作为不大的赵广、赵统。
他们都是赵云的儿子,在军中效力。赵云去世以后,负责互送赵云的遗体回成都。《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去吾一臂也!”众将无不挥泪。孔明命二子入成都报丧。
由此可见,当时赵广、赵统是在孔明军中的。
曹魏大将将二代也有表现,但是都比较平凡。
第一、膏粱子弟夏侯楙。自幼嗣与夏侯惇为子,也是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的驸马。
夏侯楙被诸葛亮打得大败亏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夏侯楙为报父仇,主动请缨抗拒诸葛亮。结果先锋韩德父子五人被杀,凤鸣山一战又被杀得大败亏输,逃入南安。诸葛亮攻打南安,夏侯楙被王平生擒。诸葛亮为了扩大战果,又释放了夏侯楙,使用离间计,大破曹魏,最后收服了姜维,攻取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
第二、勇猛无敌的文鸯。是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
1、跟随父亲反叛司马师。文鸯单人独骑杀入魏军大寨。所到之处,杀得人仰马翻、血流成河。他枪挑鞭打,在数百名魏将和几千名魏兵的包围中抖擞精神,大打出手,接连四五番杀退魏兵。此战文鸯的表现,可与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媲美。
2、大战邓艾五十合不分胜负。这是文鸯在久战之后的战绩。
文鸯最后投降了司马家族。
第三、将门虎子邓忠。
邓忠初出茅庐,大战姜维三十多合不分胜负,令姜维大吃一惊,误认为是邓艾。邓忠后来还大战诸葛尚,追随邓艾入蜀,最后和邓艾一起被钟会捉拿。邓艾被护军田续杀死,邓忠死于乱军之中。
第四、庞会,庞德之子。
庞德抬棺出征关羽前,交代庞会,如果自己被关羽所杀,就要报仇雪恨。后来,蜀汉投降,庞会带兵杀害关羽满门。
第五、“虎痴”的虎子许会。
钟会伐蜀,许会担任先锋。寸功未立就因违反军令被钟会斩首。
第六、名副其实的将门虎子夏侯霸。
1、诸葛亮病势,蜀军撤退,司马懿带兵追赶。蜀军推出诸葛亮的雕像,魏军大乱,被杀得大败。司马懿在慌乱之中奔逃,夏侯霸扯住司马懿的战马,使司马懿情绪稳定下来,也稳定了军心。展示了夏侯霸的大将风度。
2、司马家族篡夺了曹魏政权,害怕夏侯霸作乱,就派大将郭淮讨伐夏侯霸。夏侯霸单挑郭淮,十合打败郭淮。后来郭淮联合陈泰打败了夏侯霸,夏侯霸只好投奔了姜维。
3、姜维进取中原,夏侯担任参谋,为姜维设计杀死曹魏大将徐质。
4、姜维二伐中原,夏侯霸和姜维一起总领中军。他们大败邓艾,邓艾不得不使用奸细买通蜀汉宦官黄皓,黄皓进谗言,后主召回姜维,北伐功败垂成。
5、姜维再伐中原,夏侯霸做为前部进取洮阳。夏侯霸在洮阳中计,被射杀在城门之内。
夏侯霸虽然犹如昙花一现,但是他的作为也是三国后期将二代中的佼佼者了。他也非常被后主刘禅看好。在夏侯霸的帮助下,姜维北伐取得了好成绩。夏侯霸死后,姜维的北伐就举步维艰了。
东吴的将二代都默默无闻,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大将军陆抗。他是陆逊的次子,担任东吴的镇军大将军、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曾经在西陵之战,大破晋军。后来镇守荆州同羊祜长期对峙,维持了边境的稳定。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所以对于东吴的描写颇惜笔墨,因此东吴的将二代就很少提及。其实就是将一代,东吴诸将也不如蜀汉五虎上将那么威名远扬,广为人知。
三国后期,魏蜀吴都有哪些“将二代”活跃在战场上?能力如何?
蜀汉
赵云两子——赵统、赵广身体素质略强,赵统承袭爵位,担任虎贲中郎督一职,加行领军,属于禁卫官职。赵广跟随姜维出战、可能因姜维曾建议追谥赵云为顺平侯而感激,奋力作战死于沓中。
关羽两子,长子关平在荆州之战中与关羽一同被俘,被斩于临沮;次子关兴受诸葛亮器重,二十岁时即担任侍中、中监军,可没几年就病死了。
张飞长子张苞早期跟关兴一样,在战场上也算是一名虎将,没有丢他爹的脸,但是战场上连人带马,跌入涧内,送回成都养病,没想到就死了。
诸葛亮的亲生儿子诸葛瞻是三国演义后期戏份比较重的人物,后受到刘禅的重用,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在卫国之战中,被派到无险可守的涪县,奋战至死。
指挥能力突出的霍峻,早逝后留下独子霍弋。霍弋后期主要活跃在南中一带,担任过阎宇的参军,又转任护军,接着兼任永昌太守,率部征讨地方叛乱,平乱后又兼任建宁太守,一直统管南郡政事。
曹魏
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名声比较大、能力很强,在三国演义后期曾在西线多次参与对蜀作战、阻击姜维。
许褚之子许仪,属于出师不利型的,钟会第一次担任伐蜀主帅、统领十万大军,正需要立威,许仪开路治道的工作没干好,导致钟会马蹄失陷,于是立斩。
乐进的儿子乐綝突出一些,担任扬州刺史一职,属于防守东吴的前线,后被诸葛诞所杀。
东吴
吕范次子吕据治军严谨,多次征讨山越和五溪蛮立功,后参与了吴魏芍陂樊城之战、东兴之战、一直升官到骠骑将军、假节。
朱桓之子朱异胆略过人,曾率领二千人攻毁文钦在边境设立的七座营寨,斩杀数百人。也智谋出众,芍陂樊城之战攻破外城的计谋就是出自他手,他和吕据因此立功任偏将军,最高官至假节、大都督。
陆逊之子陆抗,吴国最后的名将了,战寿春、守西陵,以一人之谋而退魏晋雄兵,有点像蜀国后期的姜维,是吴国的柱石。
三国后期,魏蜀吴都有哪些“将二代”活跃在战场上?能力如何?
活跃于战场上的主要是关羽的儿子关兴,张飞的儿子张苞,曹魏方面乐进的儿子乐綝,还有许褚的儿子许仪,钟会、邓艾两路F伐西蜀的时候,是钟会帐下的先锋官,因为出现差错,被钟会斩杀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